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平时老师在教学中最难教,学生最难学的一个内容。从一二年级的写话到三至六年级的习作,语文课程标准都做了明确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根据习作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科学、新颖和带有灵活性、启发性的教法,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依据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的训练
  新改编教材中的自作训练已不再是死板的全命题作文,它既有灵活自由的命题要求,又有新颖多样的作文形式,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自由选择习作的权利,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师可以根据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开辟新的形式各样的作文训练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作文生活。如进行编诗歌,创作童话,日记书信、相声等,在这些形式中,学生的各种语言都得到了灵活训练,能很好地提高写作兴趣。
  二、亲近自然,激发创作灵感
  习作关键要有内容可写,自己接触的东西或实践过的事情写起来才得心应手,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写作文我们一般要求学生写真事,抒真情。农村的小学生和城里的小孩比起来见闻太少,接触的东西也较少,但我们可以利用农村独有的条件,让学生去亲近自然,去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如游览家乡的山川,组织学生去踏青,组织学生种校田等感受劳动的快乐;组织学生去春游,自己去野外做饭,既锻炼生存能力,又丰富同学们的生活。尽量利用独到的学习、生活、劳动等环境优势,提供学生丰富的创作题材。
  三、联系生活,乐于习作
  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可经常安排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事物,展开想象,创造自身语言。我们学校的学生从学前班开始就住在学校里,教师可利用平时或周末的时间让学生亲自去做些事情,如扫地、烧饭、喂猪食、洗衣服等。要让学生亲自去做,然后再把做的过程如实地、具体地写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学生对这样有趣的实践作业,特别乐意接受,而且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熟练地掌握做家务的小窍门来表现自我。
  四、多读好书,积累好习作的素材
  习作并不是你有了内容就能把文章写好,作文教学应在引导学生多看自己喜欢的课外书上下工夫。农村大部分小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且离城较远,附近又没有书店,所以自己买书来阅读的太少,而且许多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不支持学生去读,所以老师应该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室里的图书,扩大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学以致用,提高写作水平。尤其是习作前更应强调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搜集信息,积累丰富的感性素材,习作时就不至于“难为无米之炊”了。平时教师可选用具有鲜明时代性的一些报刊、杂志介绍给同学们,指引学生一些阅读的方向,也一定程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修改习作,提升能力
  常言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这个“改”包括自己改和别人改。只有反复多次的修改,才能把文章中的语句、段落、情节改美,使文章生动感人,所以从学生的自改习作能力的强弱可以看出學生习作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修改习作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习作教学都是“学生习作教师改”,学生基本上按照老师的规定完成习作,做完交给教师就万事大吉。而且习作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最头疼的问题,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老师一提要求字数时,大部分学生就发出一片“啊……”无奈声。好不容易拼凑出来,却感觉记流水帐,而且语句也不通顺。有些同学不知道怎么改,有些同学干脆不改,在作文本发下来后匆匆看看老师写的评语和等级就放置在一边了。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小学三、四年级开始要求学会修改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可见,修改习作是习作教学的重要环节。如教师示范,学生自改,互相批改等形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六、激励評价,让学生体会到快乐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的习作一旦完成,教师需要及时鼓励。特别是教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更能诱发学生的创作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创作精神。小学生喜欢表现自我,容易从成功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多动脑筋、多表扬、少批评,上好作文指导课,写好作文评语,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对习作产生兴趣。
  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但是只要我们注意方法,持之以恒,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教学生活化”观念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寻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通过抨击宗教神学对人的压抑,宣扬人文主义, 开启了教学生活化的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许多教育学家纷纷将生活作为教育的功能和目标。近代,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如今教育回归生活已成为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期刊
一、教材解析  《蜜蜂》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作者是法国的生物学家法布尔。这是一篇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的科普说明文,讲的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一个试验,最后发现20只蜜蜂有17只都准确无误地飞回了家,这靠的是一种无法解释的本能。文章语言简短精练,通俗易懂,实验过程介绍得十分清楚,作者用词精确,观察仔细,值得学生去细细品位,从而对科普说明文有进
期刊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计算教学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计算的正确性常常受到其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师的一个工作重点,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关键。下面我
期刊
摘要:注重语文教学课堂内容、过程、成效生成,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培养学生灵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作为普通教师,我们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是经过课前预设的,大多数教师莫不是先备课,精心写好教案,制作导学案,再辅助以精美的课件,然后放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按事前预设一一进行,这样的课表面看起来有条不紊,精致而工巧,而实际上,我认为如果我们所有的课堂教学都一味的强调预设
期刊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我们中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中国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五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
期刊
三真教学模式项目研究,是我校基于校情和学校特色设立的项目。从2011年开始即有雏形,逐步模糊到渐渐清晰,2015年提出明确概念,从思想层面到可实践层面。几年来的课堂实践和各级赛课的成功,进一步激励了我们研究的决心与信心。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三真”尊重了人的认知规律,发挥了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三真教学让我上课更轻松自如,更简洁有效,尤其是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三真教学是可以经受住检验的。  一
期刊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要通过美术的学习,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中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实现用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人格的塑造。因此,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这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从小就要把怎样发现学生的兴趣,
期刊
不知不觉,已经在教育的道路是走过了二十五个春秋。这些年的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磨蚀了我当年的雄心壮志,渐渐地,我感觉有些迷茫了。习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多次提到“不忘初心”,令我猛然惊醒,这是一种激励,也是提醒——在瞬息万变的繁华世事中,在教育的路上,我是否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出发的信心。要守住初心,才能找对人生的方向,才会抵达心心念念的远方。  是呀!曾记得跨入师范大门时,
期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升学考试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多数学生都觉得身心疲惫,萎靡不振,苦不堪言。那么,怎么样才能缓解孩子们的压力,使其轻松学习,进而去迎接学习中的挑战呢?“音乐”这一学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起着举足轻重的调节作用。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心情愉悦,而且还能熏陶他(她)们的素养和情怀。这就告诉我们教音乐的老师,要把音乐这门学科放在正确的位置上,积极去构建符合它本身特點的教学模式,改变不科学的
期刊
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正确的情感,所以思想品德课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那么怎样提高思想品德课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呢?在这里结合七年级思想品德课谈一谈这方面的尝试。  一、角色互换,换位思考  现在的中学生由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而且现代化信息的传播非常快,使大多数中学生个性比较强,不容易接受父母或老师的教导,所以出现较多中学生与父母关系紧张,不理解父母的管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