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颁布,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历程全面启动。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特征更加明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完善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体制。因此,深刻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历程,有利于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更好地促进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区域化发展。
国家发展战略是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动力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区域化发展的历程。回顾历史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进行的,是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
1.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下,各地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发展和改革纳入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使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
据统计,2003~2008 年高等学校财政性经费投入规模分别达到876.87 亿元、1009.84 亿元、1128.54 亿元、1302.52 亿元、1648.12 、2062.46 亿元,高等学校财政性经费投入年增长率分别为11.4% 、15.2% 、11.8% 、15.4% 、26.5% 、25.14% 。2003~2008 年,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总规模分别达到253.34 亿元、344.4 亿元、403.6 亿元、457.28 亿元、545.36 亿元、654.52 亿元。在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投入规模方面,2007 年东部区域超过100 亿元的省市有:广东(268.61 亿元)、江苏(221.55 亿元)、浙江(178.97 亿元)、山东(156.62 亿元)、辽宁(136.5 亿元)、上海(120.65 亿元)、北京(113.86 亿元)、河北(100.93 亿元), 中部区域有河南(116.62 亿元)、湖南(106.38 亿元), 西部区域是四川(105.78 亿元)。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各地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东中西部区域为例,2000~2007 年东部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由261.93 万人增加到857.07 万人,增长227.2%;中部区域由175.35 万人增加到625.93 万人,增长257.0%;西部区域由118.8 万人增加到401.91 万人,增长238.3% 。在高校区域布局方面,2000~2007 年东部区域普通本科院校增加68 所,高职(专科)院校增加313 所;中部区域普通本科院校增加44 所,高职(专科)院校增加224 所;西部区域普通本科院校增加29 所,高职(专科)院校增加189 所。
2.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更好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衔接
(1)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要求,适应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需求,近年来各地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均有了较大增长,并呈现出区域特征。2007 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100 万的地区有江苏、山东、湖北、广东、河南,分别达到147.23 万人、144.04 万人、116.37 万人、111.97 万人和109.52 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居前五位的地区是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分别达到41.75 万人、40.95 万人、35.18 万人、33.65 万人、32.58 万人。
(2)高等教育办学类型更加具有区域化特色。近年来,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非学历高等教育形成了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的局面。例如,北京市网络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7 年在校生人数达到224.99 万人;上海市非学历高等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7 年办学规模达到54.04 万人。
(3)高等学校布局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地级城市延伸,使高校人才培养重心进一步下移。地级城市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地级城市及其所辖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的区域性与人才服务的区域性高度一致。大力发展地级城市高等教育,将为地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技术支撑。这既满足了广大农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又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2000~2007 年,东部区域地级城市普通高校数由185 所增加到369 所, 增长99.5%; 中部区域由177 所增加到329 所, 增长85.9%; 西部区域由103 所增加到226 所, 增长119.4% 。
(4)产学研合作办学,促进了高校为企业、社区、社会单位定向培养人才。例如,2006 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成立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 共同选择广东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先行示范区,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探索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的新型自主创新模式。在省部合作带动下,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迅速增加,项目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2007 年,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共收到722 个项目申报,共有76 所高校参与了申报。在省部合作推动下,部属高校与广东的产学研结合工作进展迅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实施科技创新服务,推动了高校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服务。一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建大学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地方高新企业孵化器。例如,1996 年清华大学与广东省深圳市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已孵化3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007 年总产值超过150 亿元。二是高校向企业转让科研成果。这是当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产学研双方对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非专利技术的转让、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签订技术合同,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指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三是高校与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开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和研究所), 这表明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已经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合作发展。例如,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共建产学研研发平台,联合开发了我国首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铝及铝合金现代化热连轧生产线,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成套控制技术与工艺,并取得授权专利12 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年新增利税5.3 亿元。该技术获得200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 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开启和促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历史上,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促进了以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举办的新格局。到2006 年年底,全国有独立的民办高校278 所、独立学院318 所,在校学生280 余万人,约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6% 。
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实现了大部分中央部门所属院校与地方共建或转为由地方管理,调动了地方的办学积极性,增加了地方对高校的投入。到2000 年,有509 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的调整(其中普通高校296 所), 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转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共360 所(其中普通高校205 所), 有241 所高等学校与5000 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实行了实质性协作办学,进行产学研相结合。2001 年至2007 年上半年,教育部又与30 个行业部门、企业分别签订了共建23 所部属高校的协议。
三是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除了各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数有了较大发展外,最突出的是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推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例如,在办学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倡导“订单式”培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努力建立高职院校—企业—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的机制;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根据实践抓教学,重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岗位工作人员,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设计课程,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体现区域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等。
政府是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举办高等学校, 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可置疑,并且通过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发展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等。
1. 政策导向
(1)在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针的指导下,一批高等学校推进了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着力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显著。
(2)国家通过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 各地区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订单式”、“模块式”人才培养,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
(3)国家实行“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使得各类区域性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就是一个案例。为了改变浙江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通过依托公立高等教育的雄厚基础和实力,采取改制院校和创办独立学院的办法,高起点创办了一批民办高校,如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浙江现象”。
(4)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各地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活动广泛开展,各地区的社区大学、企业大学、区域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它们集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是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成人高等院校。
(5)1999 年,国家采取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加大了省级政府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第一是授权省级政府按一定程序和标准批准设置高等职业学校,这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培养大量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岗位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第二是授权省级政府制定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2.经费支持
在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因此,政府投资走向是影响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2007 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项目作为六大建设项目内容之一,包括“对口支援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和“对口支援工作数字化教室建设”两个项目。这项计划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区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等,使受援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受援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配置土地
地方政府为了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吸引国内外优秀大学前来建分校或办学点。通过招收本地的学生、举办培训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珠海大学园区建设就属于这一类型。2000 年,珠海市出台了《关于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到我市兴办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到珠海兴办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或校区,以行政划拨的形式提供土地,按当年度全日制在校师生比1:10 的比例为教职工提供特区津贴,并对高校或校区的教学及管理人员的户口、子女入学、社会保险、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到2002 年9月, 珠海大学园区先后引进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校兴办校区或产学研基地。 再如深圳大学城。2003 年9月,以深圳市政府投入为主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校深圳研究生院正式入驻大学城西校区办学。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以社会集资、联合国际名校办学的模式进驻大学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也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到2005 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 研究生比例达到70% 。
高校是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主体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核心,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全面适应而不是片面适应。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制度及科技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地理、生态、宗教、民族等。这些外部因素构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与这些外部因素全面适应。当然,高等教育与这些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关系,主要反映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个方面。第二,要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①
适应性发展的主体首先是高等学校。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 人才培养是适应性发展中首先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要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适自身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使其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注① 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高等教育研究》1988 年第3期。
动力,为学校发展扩展空间的途径和机制。下面初步总结了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途径。
1. 布局结构调适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是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设置和分布。合理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将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构建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结构,使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布,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在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在注重发挥各级政府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有利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生态良好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2. 专业结构调适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是指各类专业在校生数(或招生数、毕业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在校生数(或招生数、毕业生数)的比例,以及各类专业在校生数(或招生数、毕业生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为基础。
第一,拓宽专业口径, 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国家和省级政府统筹学科专业点布局的基础上,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限,切实落实高校依法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对于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 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柔性,进一步提高专业的适应性。
第二,建设交叉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的集约性,减少粗放性,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定位,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互为联系的学科专业群, 重视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尽可能构建合理的学科环境,以有利于交叉学科专业的生长,最终加强对产业和行业的支撑力。
第三,主动服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例如,为了推进企业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推动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满足重要资源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需要,高校可以参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带动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
3. 层次结构调适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构成。区域经济技术结构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目前,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因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必然是多层次的。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适的机制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合理、科学地确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例如,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技术水平比较低,经济技术结构也比较简单,主要是需要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在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因此,为了满足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上的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必须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延伸。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相辅相成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走向和服务区域指向更加明显,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进一步向地方政府转移;由省级政府举办,归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使服务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地方性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科学研究更加致力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是指国家层面上的高等教育发展,反映了国家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以及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发展与优化,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意志。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要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重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同时,通过发挥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扶持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兼顾、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达到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以下取得的经验:
一是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财政投入政策、教学质量政策、教师政策、招生就业政策、基本建设政策,以及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等制定方面,需要体现整体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二是在确定国家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层次结构、发展速度、招生计划、区域布局等方面,需要统筹好整体发展与区域化发展。在国家宏观层面,以政策为导向,以经费投入为驱动力,推进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同时,重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差异性,重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性,通过发挥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扶持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达到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是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统筹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政府调控有力、市场调节有度、区域统筹有效、社会参与有序、高校自主有方的和谐运行局面等方面,需要发挥区域化发展的优势。
(夏鲁惠博士: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国家发展战略是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动力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开启了区域化发展的历程。回顾历史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是在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指引下进行的,是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息息相关的。
1. 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下,各地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从整个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把教育发展和改革纳入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之中,使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目标。
据统计,2003~2008 年高等学校财政性经费投入规模分别达到876.87 亿元、1009.84 亿元、1128.54 亿元、1302.52 亿元、1648.12 、2062.46 亿元,高等学校财政性经费投入年增长率分别为11.4% 、15.2% 、11.8% 、15.4% 、26.5% 、25.14% 。2003~2008 年,高校科技经费投入总规模分别达到253.34 亿元、344.4 亿元、403.6 亿元、457.28 亿元、545.36 亿元、654.52 亿元。在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投入规模方面,2007 年东部区域超过100 亿元的省市有:广东(268.61 亿元)、江苏(221.55 亿元)、浙江(178.97 亿元)、山东(156.62 亿元)、辽宁(136.5 亿元)、上海(120.65 亿元)、北京(113.86 亿元)、河北(100.93 亿元), 中部区域有河南(116.62 亿元)、湖南(106.38 亿元), 西部区域是四川(105.78 亿元)。
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各地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东中西部区域为例,2000~2007 年东部区域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由261.93 万人增加到857.07 万人,增长227.2%;中部区域由175.35 万人增加到625.93 万人,增长257.0%;西部区域由118.8 万人增加到401.91 万人,增长238.3% 。在高校区域布局方面,2000~2007 年东部区域普通本科院校增加68 所,高职(专科)院校增加313 所;中部区域普通本科院校增加44 所,高职(专科)院校增加224 所;西部区域普通本科院校增加29 所,高职(专科)院校增加189 所。
2.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更好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衔接
(1)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要求,适应社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受区域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需求,近年来各地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均有了较大增长,并呈现出区域特征。2007 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100 万的地区有江苏、山东、湖北、广东、河南,分别达到147.23 万人、144.04 万人、116.37 万人、111.97 万人和109.52 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居前五位的地区是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分别达到41.75 万人、40.95 万人、35.18 万人、33.65 万人、32.58 万人。
(2)高等教育办学类型更加具有区域化特色。近年来,各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网络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非学历高等教育形成了共同发展、互为补充的局面。例如,北京市网络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7 年在校生人数达到224.99 万人;上海市非学历高等教育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2007 年办学规模达到54.04 万人。
(3)高等学校布局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地级城市延伸,使高校人才培养重心进一步下移。地级城市高等教育主要是为地级城市及其所辖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的区域性与人才服务的区域性高度一致。大力发展地级城市高等教育,将为地级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技术支撑。这既满足了广大农村居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又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2000~2007 年,东部区域地级城市普通高校数由185 所增加到369 所, 增长99.5%; 中部区域由177 所增加到329 所, 增长85.9%; 西部区域由103 所增加到226 所, 增长119.4% 。
(4)产学研合作办学,促进了高校为企业、社区、社会单位定向培养人才。例如,2006 年4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联合成立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 共同选择广东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先行示范区,联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探索产学研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广东的新型自主创新模式。在省部合作带动下,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项目迅速增加,项目水平和层次进一步提高。2007 年,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共收到722 个项目申报,共有76 所高校参与了申报。在省部合作推动下,部属高校与广东的产学研结合工作进展迅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5)实施科技创新服务,推动了高校为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服务。一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合建大学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成为地方高新企业孵化器。例如,1996 年清华大学与广东省深圳市共建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自建院以来已孵化30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007 年总产值超过150 亿元。二是高校向企业转让科研成果。这是当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产学研双方对专利权、专利申请权、专利实施许可、非专利技术的转让、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通过签订技术合同,以法律为依据,以政策为指导,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三是高校与企业共建研究开发机构(研究开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和研究所), 这表明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已经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合作发展。例如,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共建产学研研发平台,联合开发了我国首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铝及铝合金现代化热连轧生产线,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成套控制技术与工艺,并取得授权专利12 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年新增利税5.3 亿元。该技术获得2008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3. 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开启和促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历史上,1985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 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9 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意义。下面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促进了以政府举办为主、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举办的新格局。到2006 年年底,全国有独立的民办高校278 所、独立学院318 所,在校学生280 余万人,约占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数的16% 。
二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更大的管理高等教育的权力,实现了大部分中央部门所属院校与地方共建或转为由地方管理,调动了地方的办学积极性,增加了地方对高校的投入。到2000 年,有509 所高校进行了管理体制的调整(其中普通高校296 所), 其中中央部门所属高等学校转由地方管理或以地方管理为主共360 所(其中普通高校205 所), 有241 所高等学校与5000 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实行了实质性协作办学,进行产学研相结合。2001 年至2007 年上半年,教育部又与30 个行业部门、企业分别签订了共建23 所部属高校的协议。
三是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办学积极性。除了各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数有了较大发展外,最突出的是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这一理念的确立,推动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改革。例如,在办学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倡导“订单式”培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努力建立高职院校—企业—培训机构联合培养的机制;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根据实践抓教学,重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一线岗位工作人员,按照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要求来设计课程,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体现区域特色,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等。
政府是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主导者和推动者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高等教育事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举办高等学校, 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因此,中央和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不可置疑,并且通过教育政策、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发展规模以及发展速度等。
1. 政策导向
(1)在国家“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针的指导下,一批高等学校推进了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着力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产学研一体化的成果显著。
(2)国家通过实施“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 各地区高等职业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开展“订单式”、“模块式”人才培养,把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市场需求结合起来,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
(3)国家实行“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民办教育发展政策,使得各类区域性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浙江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就是一个案例。为了改变浙江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状况,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通过依托公立高等教育的雄厚基础和实力,采取改制院校和创办独立学院的办法,高起点创办了一批民办高校,如万里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等,形成了民办高等教育的“浙江现象”。
(4)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各地成人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活动广泛开展,各地区的社区大学、企业大学、区域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它们集高等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于一体,是具有职业性、社区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成人高等院校。
(5)1999 年,国家采取两项重大的改革措施,加大了省级政府对本地区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权。第一是授权省级政府按一定程序和标准批准设置高等职业学校,这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有利于因地制宜培养大量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岗位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第二是授权省级政府制定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促进了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2.经费支持
在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是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分配者。因此,政府投资走向是影响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2007 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项目作为六大建设项目内容之一,包括“对口支援教师进修和干部学习锻炼”和“对口支援工作数字化教室建设”两个项目。这项计划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西部区域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建设等,使受援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为受援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配置土地
地方政府为了发展高等教育,提供优惠的土地价格,吸引国内外优秀大学前来建分校或办学点。通过招收本地的学生、举办培训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珠海大学园区建设就属于这一类型。2000 年,珠海市出台了《关于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到我市兴办高等教育的优惠政策》,鼓励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到珠海兴办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或校区,以行政划拨的形式提供土地,按当年度全日制在校师生比1:10 的比例为教职工提供特区津贴,并对高校或校区的教学及管理人员的户口、子女入学、社会保险、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到2002 年9月, 珠海大学园区先后引进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高校兴办校区或产学研基地。 再如深圳大学城。2003 年9月,以深圳市政府投入为主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三校深圳研究生院正式入驻大学城西校区办学。南开大学深圳金融工程学院以社会集资、联合国际名校办学的模式进驻大学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也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到2005 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 研究生比例达到70% 。
高校是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主体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核心,是高等教育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有两层含义:第一,是全面适应而不是片面适应。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科技制度及科技发展水平、文化传统,以及人口、资源、地理、生态、宗教、民族等。这些外部因素构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因此高等教育必须与这些外部因素全面适应。当然,高等教育与这些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关系,主要反映在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个方面。第二,要主动适应,而不是被动适应。①
适应性发展的主体首先是高等学校。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 人才培养是适应性发展中首先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要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调适自身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功能,使其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注① 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高等教育研究》1988 年第3期。
动力,为学校发展扩展空间的途径和机制。下面初步总结了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途径。
1. 布局结构调适
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是指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设置和分布。合理的高等教育区域布局将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系统的功能。
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基础,构建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相协调的高等教育结构,使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布,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在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在注重发挥各级政府作用的同时,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这有利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生态良好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
2. 专业结构调适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是指各类专业在校生数(或招生数、毕业生数)占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在校生数(或招生数、毕业生数)的比例,以及各类专业在校生数(或招生数、毕业生数)之间的比例关系。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以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为基础。
第一,拓宽专业口径, 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在国家和省级政府统筹学科专业点布局的基础上,逐步下放专业设置权限,切实落实高校依法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的自主权。对于通过现有专业扩大招生、拓宽专业服务方向或共建、合作办学等途径, 能基本满足人才需求的,不应再新设置专业。根据国家对各专业建设的要求,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大力倡导在高年级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加强专业柔性,进一步提高专业的适应性。
第二,建设交叉学科专业。加强学科专业的集约性,减少粗放性,增强各学科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根据学校学科专业特色定位,形成主干专业和相关学科专业互为联系的学科专业群, 重视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尽可能构建合理的学科环境,以有利于交叉学科专业的生长,最终加强对产业和行业的支撑力。
第三,主动服务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高等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重大需求为导向,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例如,为了推进企业重大新产品研发和产业技术升级,推动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满足重要资源开发、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需要,高校可以参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通过技术转移、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带动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
3. 层次结构调适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主要由专科层次、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构成。区域经济技术结构决定了区域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技术结构是指劳动生产中自动化的程度。技术结构的变动和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直接影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层次。目前,我国各地、各产业间技术构成的发展水平不平衡。既有接近甚至赶上发达国家的产业和企业,也有技术水平十分落后的地区、产业和企业,因而,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必然是多层次的。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适的机制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合理、科学地确定区域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例如,在经济落后地区,经济技术水平比较低,经济技术结构也比较简单,主要是需要技能型人才。因此,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高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规模。在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技术水平较高,特别是职业岗位在技术水平上的分化,使岗位技术幅度加大,岗位技术层次高移,导致岗位技术成分的提升和劳动内涵的丰富。因此,为了满足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类型、层次上的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必须向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延伸。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与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相辅相成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区域布局走向和服务区域指向更加明显,高等教育管理权限进一步向地方政府转移;由省级政府举办,归省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使服务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地方性高等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科学研究更加致力于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关注和支持。
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是指国家层面上的高等教育发展,反映了国家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高等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高等教育财政经费投入,以及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发展与优化,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高等教育发展的意志。
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整体发展,要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重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同时,通过发挥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扶持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兼顾、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达到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以下取得的经验:
一是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财政投入政策、教学质量政策、教师政策、招生就业政策、基本建设政策,以及大学生助学贷款政策等制定方面,需要体现整体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二是在确定国家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层次结构、发展速度、招生计划、区域布局等方面,需要统筹好整体发展与区域化发展。在国家宏观层面,以政策为导向,以经费投入为驱动力,推进高等教育整体发展。同时,重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需求的差异性,重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差异性,通过发挥不同区域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扶持落后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达到统筹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目标。
三是在发挥区域高等教育统筹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政府调控有力、市场调节有度、区域统筹有效、社会参与有序、高校自主有方的和谐运行局面等方面,需要发挥区域化发展的优势。
(夏鲁惠博士: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