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瓷器发展到宋代又攀升到了一个巅峰,这时的瓷器没有了唐代的厚重与华丽,而以其隽秀纤美闻名,以釉之纯美而独树一帜。特别是五大名窑瓷器的釉色各具特色,具有别样风韵,彰显了宋代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同时也反映出宋代的经济、文化和审美取向等社会风貌。宋代文化至今还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陈寅恪先生对宋代的评价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甚至把宋代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形容为是“凝固了的历史”。
宋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个繁荣时期,继汉唐之后中国再一次走向统一。抑武修文的政策,让文人学士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科技文化得到重视,人们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这时期瓷器生产的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宋代宫廷带头弃金银而改用瓷器的举措,给瓷器的生产与创新,提供了施展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并创造出五大名窑,才有了宋瓷遍地开花,官、民窑共同争艳的繁荣局面。
哥窑就是在这时期成就的瓷窑,关于哥窑的话题,目前讨论最为广泛,争议也是最多。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是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哥者既为哥窑,这种称谓与一般窑名多是以地名而得名有所不同,属另类亦少数。
那么,文献中所记载的“哥窑”是不是今天我们说的传世哥窑呢?特别是浙江省文管会对龙泉市的大窑,金村窑的发掘后认为,此地发掘物与文献记载中描绘的哥窑相同而与“传世哥窑”有别。后又经过科学实验,把龙泉大窑、传世哥窑、景德镇“仿哥窑”、景德镇“仿官窑”,以及郊坛下“官窑”等标本,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研究,认为“传世哥窑”不在龙泉烧造的说法是可以接受的。而龙泉哥窑就是文献上所出现的哥窑,并不是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应与定窑同类,因宫廷青睐受命烧制贡瓷的瓷窑。这样它也同样会被内库中收藏在册。而列在《宣德鼎彝录》柴、汝、官、哥、钧,定诸窑之中,这样通常说的哥窑即为龙泉市的大窑所产,而传世哥窑则应是修内司窑所烧。修内司窑烧瓷是不是因南宋宫廷所急需而临时设窑,并在郊坛下窑建好后逐渐熄烧,还是又共同并肩走过了一段路程,确实值得探讨研究。除了元代说、明代说的说法外,还有一段文献值得注意。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关于哥窑有如下论述:“旧哥哥窑出一,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也少有,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曹昭认为哥窑有新旧之分,并且明确指出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那么旧哥窑就应当早于元末,早到什么时候,这又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目前窑址未发现,有专家认为修内司窑就是传世哥窑的产出窑,虽然有道理,也有论证,但真正窑址的发掘物与传世哥窑器相互印证后,才能是最终的结果,也是最有科学依据的。关于哥窑的争议最多,从前面谈到的几种所产的地点外,还有其他的时代问题也是备受争议的,关于“哥窑”宋代文献中尚未见到,而在元代孔奇《至正静斋直记》一书中出现:“哥哥洞窑”与“哥哥窑”的记载。“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識者犹疑之。”按上述把传世哥窑定为元代的理由,还有一种是根据《宣德鼎彝谱》中出现“哥”(即哥窑)字。“内库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样就有人又把“传世哥窑”定为了明代。以上两种观点均根据文献时代,认为宋代根本就没有“传世哥窑”。
有关哥窑争论的话题我们暂且不论,这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的双重突破。
哥窑独特的美、另类的美,是后世仿者无法超越的。即便是康乾盛世制瓷业已达登峰造极之时,虽有哥窑仿器,但宋代哥窑的那种美韵也还是无法比肩。哥窑的美应是自然而成,是在不经意间形成的,它是缺陷的美,显得更美。这种缺陷又是人为仿造无法达到的。它仿若天成,把本不是美的美,化作了神美,是天神赋予了哥窑独特之美。金丝铁线若隐若现,千丝万缕无尽无现,它真如神造之物,仿佛是天神对宋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所然。本是因烧成时胎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造成的收缩率不同,导致了一窑“废品”。本该是光亮无瑕的釉面,竟呈现出了无数无序多姿的线条,这不是天造神物吗?人们诧异这是怎么回事?在追求完美、讲究品位的宋代,突然出现了哥窑这种另类的瓷器,倒是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种缺陷反倒被文人们赋予了种种美誉,把哥窑推向了极致。
哥窑与汝、官、定、钧四窑,代表了宋代制瓷的最高水平。由于宋代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并逐步成为社会主流层,市民阶层正式产生。富裕闲暇的市民在手中银两充足的情况下,会积极享受安逸散淡的生活,茶坊、酒市、娱乐等场所比比皆是,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追求并没有懈怠,特别是这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艺术创作有极大促进。山水、花鸟画占据了画坛主流地位,这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单色釉瓷器的发展,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釉色如湖澄碧水的莹澈,没有喧闹,只有一种沉静与安逸。就是南宋偏安,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国帑支绌,生活动荡不宁时,人们还是在追求平淡消遣的情趣,心灵的安适享受占据了首位。哥窑的缺陷当然会被人们看作是另外一种更为高尚的美,它让人们产生出无限的遐想,千条万绪、纵横交错,似飞翔似流动,变化中蕴含着柔和与轻巧。起伏不定、变化无常的线条,犹如变幻多姿的音符,金丝铁线轻柔相济,主次相依,协调又富有变化,虚实隐显,体现着艺术中主与次的辩证关系,既丰富又和谐统一。这种线的韵律也正是符合中国传统艺术中对线的高度重视,中国人讲究线条之美,而哥窑开片的自然纹理又是最为自然与优美的线条。哥窑的釉色之美是一种朦胧之美,釉面没有那么多明亮感,它是含蓄的美,仿若罩着一层薄纱,似油脂似云雾。它的美被罩在了非清若楚之中,诱发着人们的好奇心。这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含蓄之美,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从内而外。人们喜欢哥窑并把它推向极致,不是因为它稀少,物以稀为贵,而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趣”生于自然而“无所倚”,是“天下之至妙至妙者”。有趣才能感动人,当你把哥窑拿在手中时,细细观摩,你会被感动。因它真如天之神作,没有光艳亮丽,只有莹润青色和颜色不一交错缠绵的线,构成了哥窑永远的话题。
哥窑瓷器历代均有仿制,但它朦胧沁油般的釉面,以及釉面之下那不易被人察觉的所谓“攒珠聚球”的气泡和重叠交错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让后人的仿制终也达不到诱人之美。即便是仿的最好的清代雍正哥釉,也无法达到那种让人从心底而发的惊叹,只有在那个时代,那种风尚的浸润下,才可造出这一神奇的瓷器。关于哥窑的话题很多,但笔者还是固执地认为它应属于宋代,只有宋代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历经300余年,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能与其相比,它的文化提升是全民性的。上至皇室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皆以读书为尚,全国上下推行的是弃武修文。美学思想在这时达到真正的成熟,并形成一种文化复兴的大潮流。所以,哥窑的美是只有在这种大环境下,全民素养得到充分提升,是人们从心底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纯粹的美。综合历代仿制哥窑器,我们怎么也无法找出那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的那种感动。艺术可以模仿,但从心底油然而生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生命力和精神是永远模仿不出来的。
宋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第三个繁荣时期,继汉唐之后中国再一次走向统一。抑武修文的政策,让文人学士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科技文化得到重视,人们生活水平也相应提高。这时期瓷器生产的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宋代宫廷带头弃金银而改用瓷器的举措,给瓷器的生产与创新,提供了施展的机会和发挥的空间,并创造出五大名窑,才有了宋瓷遍地开花,官、民窑共同争艳的繁荣局面。
哥窑就是在这时期成就的瓷窑,关于哥窑的话题,目前讨论最为广泛,争议也是最多。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是兄弟二人各主一窑,哥者既为哥窑,这种称谓与一般窑名多是以地名而得名有所不同,属另类亦少数。
那么,文献中所记载的“哥窑”是不是今天我们说的传世哥窑呢?特别是浙江省文管会对龙泉市的大窑,金村窑的发掘后认为,此地发掘物与文献记载中描绘的哥窑相同而与“传世哥窑”有别。后又经过科学实验,把龙泉大窑、传世哥窑、景德镇“仿哥窑”、景德镇“仿官窑”,以及郊坛下“官窑”等标本,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研究,认为“传世哥窑”不在龙泉烧造的说法是可以接受的。而龙泉哥窑就是文献上所出现的哥窑,并不是传世哥窑。龙泉哥窑应与定窑同类,因宫廷青睐受命烧制贡瓷的瓷窑。这样它也同样会被内库中收藏在册。而列在《宣德鼎彝录》柴、汝、官、哥、钧,定诸窑之中,这样通常说的哥窑即为龙泉市的大窑所产,而传世哥窑则应是修内司窑所烧。修内司窑烧瓷是不是因南宋宫廷所急需而临时设窑,并在郊坛下窑建好后逐渐熄烧,还是又共同并肩走过了一段路程,确实值得探讨研究。除了元代说、明代说的说法外,还有一段文献值得注意。明初曹昭《格古要论》关于哥窑有如下论述:“旧哥哥窑出一,色青浓淡不一,亦有铁足紫口,色好者类董窑,今也少有,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糙,色亦不好。”曹昭认为哥窑有新旧之分,并且明确指出成群对者是元末新烧,那么旧哥窑就应当早于元末,早到什么时候,这又是一个争论的话题。
目前窑址未发现,有专家认为修内司窑就是传世哥窑的产出窑,虽然有道理,也有论证,但真正窑址的发掘物与传世哥窑器相互印证后,才能是最终的结果,也是最有科学依据的。关于哥窑的争议最多,从前面谈到的几种所产的地点外,还有其他的时代问题也是备受争议的,关于“哥窑”宋代文献中尚未见到,而在元代孔奇《至正静斋直记》一书中出现:“哥哥洞窑”与“哥哥窑”的记载。“乙未冬在杭州时,市哥哥洞窑者一香鼎。质细虽新,其色莹润如旧造,識者犹疑之。”按上述把传世哥窑定为元代的理由,还有一种是根据《宣德鼎彝谱》中出现“哥”(即哥窑)字。“内库收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这样就有人又把“传世哥窑”定为了明代。以上两种观点均根据文献时代,认为宋代根本就没有“传世哥窑”。
有关哥窑争论的话题我们暂且不论,这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的双重突破。
哥窑独特的美、另类的美,是后世仿者无法超越的。即便是康乾盛世制瓷业已达登峰造极之时,虽有哥窑仿器,但宋代哥窑的那种美韵也还是无法比肩。哥窑的美应是自然而成,是在不经意间形成的,它是缺陷的美,显得更美。这种缺陷又是人为仿造无法达到的。它仿若天成,把本不是美的美,化作了神美,是天神赋予了哥窑独特之美。金丝铁线若隐若现,千丝万缕无尽无现,它真如神造之物,仿佛是天神对宋代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所然。本是因烧成时胎与釉的膨胀系数不同所造成的收缩率不同,导致了一窑“废品”。本该是光亮无瑕的釉面,竟呈现出了无数无序多姿的线条,这不是天造神物吗?人们诧异这是怎么回事?在追求完美、讲究品位的宋代,突然出现了哥窑这种另类的瓷器,倒是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这种缺陷反倒被文人们赋予了种种美誉,把哥窑推向了极致。
哥窑与汝、官、定、钧四窑,代表了宋代制瓷的最高水平。由于宋代工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市民阶层的进一步扩大,并逐步成为社会主流层,市民阶层正式产生。富裕闲暇的市民在手中银两充足的情况下,会积极享受安逸散淡的生活,茶坊、酒市、娱乐等场所比比皆是,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追求并没有懈怠,特别是这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对艺术创作有极大促进。山水、花鸟画占据了画坛主流地位,这也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追求。单色釉瓷器的发展,同样展现了自然之美,釉色如湖澄碧水的莹澈,没有喧闹,只有一种沉静与安逸。就是南宋偏安,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国帑支绌,生活动荡不宁时,人们还是在追求平淡消遣的情趣,心灵的安适享受占据了首位。哥窑的缺陷当然会被人们看作是另外一种更为高尚的美,它让人们产生出无限的遐想,千条万绪、纵横交错,似飞翔似流动,变化中蕴含着柔和与轻巧。起伏不定、变化无常的线条,犹如变幻多姿的音符,金丝铁线轻柔相济,主次相依,协调又富有变化,虚实隐显,体现着艺术中主与次的辩证关系,既丰富又和谐统一。这种线的韵律也正是符合中国传统艺术中对线的高度重视,中国人讲究线条之美,而哥窑开片的自然纹理又是最为自然与优美的线条。哥窑的釉色之美是一种朦胧之美,釉面没有那么多明亮感,它是含蓄的美,仿若罩着一层薄纱,似油脂似云雾。它的美被罩在了非清若楚之中,诱发着人们的好奇心。这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含蓄之美,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从内而外。人们喜欢哥窑并把它推向极致,不是因为它稀少,物以稀为贵,而是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趣”生于自然而“无所倚”,是“天下之至妙至妙者”。有趣才能感动人,当你把哥窑拿在手中时,细细观摩,你会被感动。因它真如天之神作,没有光艳亮丽,只有莹润青色和颜色不一交错缠绵的线,构成了哥窑永远的话题。
哥窑瓷器历代均有仿制,但它朦胧沁油般的釉面,以及釉面之下那不易被人察觉的所谓“攒珠聚球”的气泡和重叠交错的金丝铁线、紫口铁足,让后人的仿制终也达不到诱人之美。即便是仿的最好的清代雍正哥釉,也无法达到那种让人从心底而发的惊叹,只有在那个时代,那种风尚的浸润下,才可造出这一神奇的瓷器。关于哥窑的话题很多,但笔者还是固执地认为它应属于宋代,只有宋代构成了一个比唐代远为庞大也更有文化教养的阶级或阶层。历经300余年,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能与其相比,它的文化提升是全民性的。上至皇室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皆以读书为尚,全国上下推行的是弃武修文。美学思想在这时达到真正的成熟,并形成一种文化复兴的大潮流。所以,哥窑的美是只有在这种大环境下,全民素养得到充分提升,是人们从心底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纯粹的美。综合历代仿制哥窑器,我们怎么也无法找出那种能与宋代哥窑相媲美的那种感动。艺术可以模仿,但从心底油然而生所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和蓬勃向上的精神。这种生命力和精神是永远模仿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