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的,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仍然沿用着300多年来的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因此,“课堂学科课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谁抓住了课堂学科课程教学,谁就掌握了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谁就奏响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嘹亮凯歌。”而张熊飞教授的探究式学习方式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是引路人,导师,导演,导游。通过各种方式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这样才能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以未来发展的眼光并结合自身教学,阐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校活动的时间大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此,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才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那么如何抓住和抓好课堂教学,成了摆在我们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于是大家总认为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照学校规定的进度……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即可,而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个主体作用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学的任务是否真正落实,对待教师辛辛苦苦地备出的每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主动地去学。但是目前各学校仍然存在着教师苦苦地教,学生被牵着鼻子苦苦地学。试想一下,长此下去,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怎么能不厌倦呢!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此而被禁锢,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一批什么样的人才呢!所以在教改一线几十年的张熊飞教授面对目前教学中师生的苦与累,大胆提出教学要“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的现代启发教学,教学的思想是“我要学,不是要我学”,即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的学,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苦苦逼迫学生去学。张熊飞教授的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1]。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才是真正优良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学习也显得很有兴趣,且很轻松,这样的教师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求知,还会做事,会与人共处,更会做人,是一批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和竞争的强者和胜者。
下面谈谈物理教学中的诱思探究:
一、诱思探究——新课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所以新一节课的导入首先必须得让学生感兴趣,然后还得由兴趣上升到建立学会的信心。所以在静电场的教学中,由于该节内容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此概念在理解起来也很抽象,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单刀直入引出这个概念,学生一定会对本节,甚至这一章失去学会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事先已考虑到这些问题,于是我运用诱思探究导入新课:从哲学上的物质的概念进行入手“什么是物质?”此时全班每个同学地积极性和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大家在想,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呀?这样就把一个抽象地概念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迎刃而解了,同时消除了学生们对本节课的恐惧心理,记忆颇为深刻,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课堂效果好。所以新一节课的引入多运用诱思探究,已经注定本节课成功的一半,因为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真正学,只有真正理解,才能真正学会,符合学生的思维,他们才会主动地学,作为老师也不用课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死记硬背那些他們都不理解的理论、概念、原理等,这种做法无疑是拔苗助长,而且学生对老师的这种“苦心”持厌恶态度,师生关系紧张,不融洽,老师学生互相埋怨,长此下去师生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重创。这样的教师也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诱思探究——实验的分析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地积极性,因此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热闹;然后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这种机械性地做法忽视了学生思维对实验的指导作用,久而久之尽管是很好的直观教具,却没有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物理的理性认识也未真正从物理实验这个感性认识中体会到。如果能运用诱思探究,则课堂效果深刻而持久。比如在<验证机械能首恒定律>对纸带的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由此产生对出现这些现象的疑问,大家展开热烈讨论,结合学过的知识,大家能够顺理成章地分析出导致这个实验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可见这种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由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真正的内在原因并归纳总结结果,要比我们教师直接讲出来,效果好得多。这种教学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和不断探索的能力。尤其在学生对本门儿课的学习兴趣上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对于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包含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符合当前提倡的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要求。实验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书本上规定的实验步骤,可让他们自己设计,教师引导,实验中多设疑点,这时学生的思维肯定处于最活跃时期,师生共同研究和完成他们设计的实验,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与书本上实验做对比,总结利弊,更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中蕴藏的巨大潜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形成对物理学习的持久性。
三、诱思探究——习题的分析
物理习题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精讲精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知识、技能,发展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习题分析中多运用诱思探究,即对每一道题都应要求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侧面地灵活思考,通过独立地自觉运用问题的条件,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同一物理习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解题途径。
总之,施教时要善于“诱导思维”,首先要“诱疑”,使学生“生疑”,然后要“导向”,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的发展,最终达到“释疑”,这就是诱思教学的三步曲。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提出质疑性问题,能真正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当然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课堂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感到新颖,又能造成连续地思索,引起学生的共鸣。诚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以适应“三个面向”及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需要。所以我认为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诱思探究,是素质教育之魂。
本文针对传统教学的一些弊端,以未来发展的眼光并结合自身教学,阐述了物理课堂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在校活动的时间大部分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因此,只有抓住课堂教学,才能掌握素质教育的主动权,进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那么如何抓住和抓好课堂教学,成了摆在我们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于是大家总认为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按照学校规定的进度……顺利地完成教学计划、教学任务即可,而未充分考虑到学生这个主体作用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充分发挥,学的任务是否真正落实,对待教师辛辛苦苦地备出的每一节课,学生是否感兴趣,是否能主动地去学。但是目前各学校仍然存在着教师苦苦地教,学生被牵着鼻子苦苦地学。试想一下,长此下去,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对学习怎么能不厌倦呢!学生的思维也会因此而被禁锢,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一批什么样的人才呢!所以在教改一线几十年的张熊飞教授面对目前教学中师生的苦与累,大胆提出教学要“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育人育才”的现代启发教学,教学的思想是“我要学,不是要我学”,即教的真正含义是使学生真正的学,是优化和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苦苦逼迫学生去学。张熊飞教授的这种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1]。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让素质教育占领课堂教学主阵地,才是真正优良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对学习也显得很有兴趣,且很轻松,这样的教师才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会求知,还会做事,会与人共处,更会做人,是一批创新人才,是新世纪发展和竞争的强者和胜者。
下面谈谈物理教学中的诱思探究:
一、诱思探究——新课引入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所以新一节课的导入首先必须得让学生感兴趣,然后还得由兴趣上升到建立学会的信心。所以在静电场的教学中,由于该节内容理论性比较强,而且此概念在理解起来也很抽象,限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如果单刀直入引出这个概念,学生一定会对本节,甚至这一章失去学会的信心和兴趣,所以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事先已考虑到这些问题,于是我运用诱思探究导入新课:从哲学上的物质的概念进行入手“什么是物质?”此时全班每个同学地积极性和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大家在想,老师今天要讲什么内容呀?这样就把一个抽象地概念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迎刃而解了,同时消除了学生们对本节课的恐惧心理,记忆颇为深刻,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课堂效果好。所以新一节课的引入多运用诱思探究,已经注定本节课成功的一半,因为只有学生有兴趣,才会真正学,只有真正理解,才能真正学会,符合学生的思维,他们才会主动地学,作为老师也不用课后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死记硬背那些他們都不理解的理论、概念、原理等,这种做法无疑是拔苗助长,而且学生对老师的这种“苦心”持厌恶态度,师生关系紧张,不融洽,老师学生互相埋怨,长此下去师生的身心健康都会受到重创。这样的教师也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诱思探究——实验的分析
绝大部分的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地积极性,因此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演示实验,学生看热闹;然后教师讲结论,学生背结论这种机械性地做法忽视了学生思维对实验的指导作用,久而久之尽管是很好的直观教具,却没有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物理的理性认识也未真正从物理实验这个感性认识中体会到。如果能运用诱思探究,则课堂效果深刻而持久。比如在<验证机械能首恒定律>对纸带的研究通过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由此产生对出现这些现象的疑问,大家展开热烈讨论,结合学过的知识,大家能够顺理成章地分析出导致这个实验现象的原因以及由此而得出的正确结论。可见这种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由学生探究现象背后真正的内在原因并归纳总结结果,要比我们教师直接讲出来,效果好得多。这种教学培养了学生善于观察、思维和不断探索的能力。尤其在学生对本门儿课的学习兴趣上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对于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包含了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宗旨,符合当前提倡的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要求。实验时不一定非得拘泥于书本上规定的实验步骤,可让他们自己设计,教师引导,实验中多设疑点,这时学生的思维肯定处于最活跃时期,师生共同研究和完成他们设计的实验,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与书本上实验做对比,总结利弊,更加深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中蕴藏的巨大潜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使学生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形成对物理学习的持久性。
三、诱思探究——习题的分析
物理习题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精讲精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灵活应用知识、技能,发展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习题分析中多运用诱思探究,即对每一道题都应要求学生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侧面地灵活思考,通过独立地自觉运用问题的条件,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同一物理习题中,寻找多种多样的解题途径。
总之,施教时要善于“诱导思维”,首先要“诱疑”,使学生“生疑”,然后要“导向”,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的发展,最终达到“释疑”,这就是诱思教学的三步曲。因此在物理教学中通过提出质疑性问题,能真正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当然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课堂教学中既要使学生感到新颖,又能造成连续地思索,引起学生的共鸣。诚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以适应“三个面向”及培养“四有”新人的教育需要。所以我认为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以它的科学性、实用性、前瞻性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诱思探究,是素质教育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