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蔡元培用进化论的观点历数中西文化的发展变化,胡适也深入分析了白话文的演变,在文学的工具上,他们二人都借用外来的思想推动新文学的发展。在更实质的文学内容上,“五四”新文学仍然秉持传统“载道”的观念,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但它也蕴含着的危机。作为一种调和,周作人提出了“载道”与“言志”相互循环的文学观。对“言志”的进一步拓展,便是一种人性本位的文学观。
【关键词】:文学史观;进化论;载道;言志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导言集》(以下简称《大系导言集》)的作者们都是“五四”时代的健将,作为新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对“五四”新文学最应有发言的权利。是到了三十年代,“五四”落潮已久,中国文学进入完全不同的一页,当时的健将们,经过十几年的思索,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也都有新的观念和较稳定的态度。《大系导言集》生逢其时,具体生动地录写了一代知识分子对自己一手缔造的新文学的看法,显得弥足珍贵。在《大系导言集》中,多数的作者,如鲁迅、矛盾、郁达夫、朱自清等,都只就事论事,写小说或散文,都为规定的内容。也有几位作者,除了写自己份内的任务,还借此机会表达了个人的文学观念,如胡适和周作人等。
《大系导言集》的《总序》由蔡元培执笔,他从欧洲近代复兴谈起,然后历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并且详细解说了中国自“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在《总序》中,蔡元培用进化论的学说为“五四”新文化摇旗呐喊,“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1]并对新文学提出了希望,“至少应以十年的工作抵欧洲各国的百年,所以对于第一个十年先作一总审查,使吾人有一鉴既往而策将来,希望第二个十年与第三个十年时,有中国的拉飞儿与中国的莎士比亚等,应运而生。” [2]胡适在《建设理论集》的导言中深入细致地分析白话文的发展变化,他把文言和白话统一归为文学的表现工具:一个是僵化了的死文学(文言文),一个是由民间兴起的生动的活文学(白话文),而文学革命运动主要是白话文运动。在这里,胡适也认为白话文的胜利是白话文学演进的结果。从整体上而言,在《大系导言集》的《总序》和《建设理论集》中,蔡元培和胡适都是用进化论的文学观来推演新文学的发展,而实际上,《大系导言集》的几位作者或多或少都受到进化论的影响。郑伯奇说:“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将以前已经通过了的进化过程反复一番而后前进的。” [3]郑振铎在早期研究中国文学的过程中,也用的进化论的学说,同样,鲁迅和周作人早年也受到进化论的影响。
胡适在《建设理论集》提出文学运动的两个理论,一个是“活的文学”,即提倡白话文,另一个借用周作人的说法,即“人的文学”。但胡适在《建设理论集》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讨论白话文运动,在文学的内容方面,他的分析很少,既不深入,更无新的建树,这可以说是他文章的一个缺陷。实际上,对“五四”新文学来说,文学内容方面的变革比工具更加重要,影响也更为宽广和深远。胡适没有用进化论对新文学的内容进行深入阐释,这是他个人的局限,胡适本人只作為白话文的积极倡导者,在文学上也只是注重宣扬某种理论。
汪晖在他的文章《预言与危机》中说:“尽管新文化人物在‘研究问题’时发表了不少精辟的分析性意见,但在基本上,‘价值’判断的意义远胜于对问题的‘结构分析’。所以胡适说:‘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 [4]。进化论在“五四”文学中不是作为具体的理论和指导思想,而是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存在的,“五四”知识分子大都笼统地用它来反击封建礼教,反抗传统,但在解决具体细微的问题中,却是没有多少效力的。白话文的成功,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中国白话小说已有六百年历史了,到新文化运动时,推翻文言文,树立白话文,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胡适等人只是历史的执行者,当然借用进化论,只使得白话文的推行更加容易,又何乐不为呢。但来到文学的实质内容上,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无论是“民主”或“科学”,还是“人的文学”,都是从来没有的,想要突然间在中国文学中生出异样花朵,自然要有极大的阻力的。而“五四”新文学终于推出它的纲领,启蒙大众,唤醒人民,其背后的思想却是传统的,亦即“载道”的观念。
抛开具体的环境和情势、个人的身份派别,淡化“五四”被突出的现状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单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一贯性来看,新文学的发生不是出于偶然,而是被酝酿成的,待时而发。在晚清,仁人志士已在思索国家出路,有想法却难于施行,当时的国家仍为一体,言论尚不自由,外来的启蒙思想也不深入,且没有诸多可以引爆国民的导索,但也慢慢积蓄了能量。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在当时的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转变过程中,“新一国之民”,已是走在前列了。而“新一国之小说”和新一国之文学,现在看来,却是没有多大差别的。梁启超进一步提问:“吾今发一问:人类之普通性,何以嗜他书不如嗜小说?答者必曰:以其浅而易解故,以其乐而多趣故。”“浅而易解”,是对一种文体在语言理解上优劣的评价,在之后的“五四”新文学中,胡适尤其注重推动白话文的发展,提出“八事”,这和梁启超在看中文学的表现形式上是一致的,同样都看中文学的平易浅白,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欲图借文学传播新思想,改善国民的素质,启蒙大众,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这也是“五四”新文学的基调。
周作人在《大系导言集》的《散文一集》导言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言志”和“载道”的循环文学史观,和其他作者的态度相比,这显然有些“跑题”了,甚至和“五四”新文学整体的价值观念相违背。实际上,作为 “人的文学”的首倡者,周作人本该有很多话可说,仅他的一篇《人的文学》就可以大发笔墨,然而时过境迁,《大系导言集》写于1935年,周作人就未提他的“人的文学”,而是回归传统,从中国文学传统中提出了“载道”和“言志”两派。
“我想古今文艺的变迁曾有两个大时期,一是集团的,一是个人的。……文学则更为不幸,授业的师傅让位于护法的君师,于是集团的文以载道与个人的诗言志两种口号成了敌对,……在朝廷强胜,政教统一的时代,载道主义一定占优势,文学大盛,……一直到了颓废时代,皇帝祖师等等要人没有多大力量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正统家大叹其人心不古,可是我们觉得有许多新思想好文章都在这个时代发生,这自然因为我们是赞成诗言志的缘故。” [5] 又说:“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是言志。” [6]这里有着调和的意味。而“五四”的确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言志”与“载道”在“五四”文学思潮中很容易混淆,每个人都像是“言志”,抒写个人的观点态度,但目的却是为了社会功用,用文学来唤醒国民,救亡图存。在个人的小传统上,“五四”的知识分子是“言志”,人人都说自己所想,发自真心。在大传统上,“五四”一代人又都是“载道”的,他们所推崇的“人的文学”、“科学”和“民主”,并不是生自中国的本土,而是从西方舶来的,所以虽是言志,却是“言他人之志”,也就是“载道”。
“五四”新文学尤其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鲁迅写小说的目的就在于改造社会,欲用文学来启蒙大众,但“载道”的文学从一开始就蕴含着深刻的危机。“五四”启蒙运动和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有二,一是“五四”启蒙是以国家和民族救亡为前提的,“五四”虽然提倡个人解放,自我独立,它的宗旨还在提高国民的素质,进而达到强国复兴的目的,而西方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个人的独立,强调平等自由,理性法制。二是西方的启蒙运动有着广泛的基础,哲学的,经济的,文化的,更有两百年的时间让其充分发展,“五四”启蒙运动在中国并没有适宜的土壤,时间也太短促,到最后,文学就逐渐失去原貌,沦为政治的附庸。诚如周作人所说,“授业的师傅让位于护法的君师”。
随着政治日益集权化,文学中属于它本身的东西也只好牺牲了,这牺牲的部分,就是“言志”。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对“人”的概念做了深入的阐释,这本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照此下去,现代文学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辉煌的路来,然而由于国家的民族的传统,时代的局限,中国现代文学集体向左转,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由于政治的掩盖、渗透压倒了一切,文学这一学科的独立品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形成生动的个性形式。缺乏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作品。” [7]文学的“独立性格”,主要是强调文学的自主性,亦即文学可以自由发展,作家诗人能够独立思考,从而使得文学不依附政治,不随政治变迁浮沉,最终使得文学能够从社会和政治中独立出来。“充分地展开和发挥”,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文学的内容,文学的技巧形式,文学的理论方法,等等。“五四”新文学的大部分作品都显得粗制滥造,少有思想上的超越,形式上也不足取。或者可以说,总体上,“五四”文学是缺乏审美的。审美的文学,表现在内容上,狂飙突进总是不太合适的,正相反,能够拿来审美的,在内容上,往往是深邃、静态和永恒,而“五四”文学强调“载道”是实用主义的,流于泛泛的宣传,或肤浅的口号,因而不能看得深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性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挖掘,所以审美文学的背后,反映的是人性的文学观。
对“人”的概念进一步发掘的是梁实秋。梁实秋曾留学美国,受到西方新人文主义人性论的影响,但他同时秉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幼也受到儒家的人性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8]这句话也可看做梁实秋对自己的文学观的阐释,他的文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性”。“最好的文学作品无不以发扬人性为指归。” 在梁实秋看来,“文学的效用不在激发读者的热狂,而在引起读者的情绪之后,予以平和的宁静的沉思的一种舒适的感觉。”“文学不能救国,更不能御侮,惟健全的文学能陶冶健全的性格,使人养成正视生活之态度,使人对人之间得同情谅解之联系。文学之任务,如是而已。” 梁实秋的人性本位的文学观是对新文学注重“载道”的矫正,也可以看做对“言志”派的进一步生发,但在“五四”文学众声喧哗的背后,这样的声音总显得有些渺小了。
参考文献:
[1][2][3][5][6]鲁迅等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1917-1927[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5.
[4]汪暉.预言与危机(上篇)[J].文学评论1989(6):20.
[7]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8]梁实秋.文学的纪律[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22.
【关键词】:文学史观;进化论;载道;言志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导言集》(以下简称《大系导言集》)的作者们都是“五四”时代的健将,作为新文学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们对“五四”新文学最应有发言的权利。是到了三十年代,“五四”落潮已久,中国文学进入完全不同的一页,当时的健将们,经过十几年的思索,对这一时期的文学也都有新的观念和较稳定的态度。《大系导言集》生逢其时,具体生动地录写了一代知识分子对自己一手缔造的新文学的看法,显得弥足珍贵。在《大系导言集》中,多数的作者,如鲁迅、矛盾、郁达夫、朱自清等,都只就事论事,写小说或散文,都为规定的内容。也有几位作者,除了写自己份内的任务,还借此机会表达了个人的文学观念,如胡适和周作人等。
《大系导言集》的《总序》由蔡元培执笔,他从欧洲近代复兴谈起,然后历数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并且详细解说了中国自“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在《总序》中,蔡元培用进化论的学说为“五四”新文化摇旗呐喊,“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1]并对新文学提出了希望,“至少应以十年的工作抵欧洲各国的百年,所以对于第一个十年先作一总审查,使吾人有一鉴既往而策将来,希望第二个十年与第三个十年时,有中国的拉飞儿与中国的莎士比亚等,应运而生。” [2]胡适在《建设理论集》的导言中深入细致地分析白话文的发展变化,他把文言和白话统一归为文学的表现工具:一个是僵化了的死文学(文言文),一个是由民间兴起的生动的活文学(白话文),而文学革命运动主要是白话文运动。在这里,胡适也认为白话文的胜利是白话文学演进的结果。从整体上而言,在《大系导言集》的《总序》和《建设理论集》中,蔡元培和胡适都是用进化论的文学观来推演新文学的发展,而实际上,《大系导言集》的几位作者或多或少都受到进化论的影响。郑伯奇说:“人类文化的进步,是将以前已经通过了的进化过程反复一番而后前进的。” [3]郑振铎在早期研究中国文学的过程中,也用的进化论的学说,同样,鲁迅和周作人早年也受到进化论的影响。
胡适在《建设理论集》提出文学运动的两个理论,一个是“活的文学”,即提倡白话文,另一个借用周作人的说法,即“人的文学”。但胡适在《建设理论集》中的大部分内容都在讨论白话文运动,在文学的内容方面,他的分析很少,既不深入,更无新的建树,这可以说是他文章的一个缺陷。实际上,对“五四”新文学来说,文学内容方面的变革比工具更加重要,影响也更为宽广和深远。胡适没有用进化论对新文学的内容进行深入阐释,这是他个人的局限,胡适本人只作為白话文的积极倡导者,在文学上也只是注重宣扬某种理论。
汪晖在他的文章《预言与危机》中说:“尽管新文化人物在‘研究问题’时发表了不少精辟的分析性意见,但在基本上,‘价值’判断的意义远胜于对问题的‘结构分析’。所以胡适说:‘评判的态度,简单说来,只是凡事要重新分别一个好与不好’” [4]。进化论在“五四”文学中不是作为具体的理论和指导思想,而是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存在的,“五四”知识分子大都笼统地用它来反击封建礼教,反抗传统,但在解决具体细微的问题中,却是没有多少效力的。白话文的成功,是有着历史的渊源的,中国白话小说已有六百年历史了,到新文化运动时,推翻文言文,树立白话文,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胡适等人只是历史的执行者,当然借用进化论,只使得白话文的推行更加容易,又何乐不为呢。但来到文学的实质内容上,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无论是“民主”或“科学”,还是“人的文学”,都是从来没有的,想要突然间在中国文学中生出异样花朵,自然要有极大的阻力的。而“五四”新文学终于推出它的纲领,启蒙大众,唤醒人民,其背后的思想却是传统的,亦即“载道”的观念。
抛开具体的环境和情势、个人的身份派别,淡化“五四”被突出的现状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单从中国近现代文学发展的一贯性来看,新文学的发生不是出于偶然,而是被酝酿成的,待时而发。在晚清,仁人志士已在思索国家出路,有想法却难于施行,当时的国家仍为一体,言论尚不自由,外来的启蒙思想也不深入,且没有诸多可以引爆国民的导索,但也慢慢积蓄了能量。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中说:“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在当时的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转变过程中,“新一国之民”,已是走在前列了。而“新一国之小说”和新一国之文学,现在看来,却是没有多大差别的。梁启超进一步提问:“吾今发一问:人类之普通性,何以嗜他书不如嗜小说?答者必曰:以其浅而易解故,以其乐而多趣故。”“浅而易解”,是对一种文体在语言理解上优劣的评价,在之后的“五四”新文学中,胡适尤其注重推动白话文的发展,提出“八事”,这和梁启超在看中文学的表现形式上是一致的,同样都看中文学的平易浅白,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欲图借文学传播新思想,改善国民的素质,启蒙大众,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这也是“五四”新文学的基调。
周作人在《大系导言集》的《散文一集》导言中详细阐述了他的“言志”和“载道”的循环文学史观,和其他作者的态度相比,这显然有些“跑题”了,甚至和“五四”新文学整体的价值观念相违背。实际上,作为 “人的文学”的首倡者,周作人本该有很多话可说,仅他的一篇《人的文学》就可以大发笔墨,然而时过境迁,《大系导言集》写于1935年,周作人就未提他的“人的文学”,而是回归传统,从中国文学传统中提出了“载道”和“言志”两派。
“我想古今文艺的变迁曾有两个大时期,一是集团的,一是个人的。……文学则更为不幸,授业的师傅让位于护法的君师,于是集团的文以载道与个人的诗言志两种口号成了敌对,……在朝廷强胜,政教统一的时代,载道主义一定占优势,文学大盛,……一直到了颓废时代,皇帝祖师等等要人没有多大力量了,处士横议,百家争鸣,正统家大叹其人心不古,可是我们觉得有许多新思想好文章都在这个时代发生,这自然因为我们是赞成诗言志的缘故。” [5] 又说:“言他人之志即是载道,载自己的道亦是言志。” [6]这里有着调和的意味。而“五四”的确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言志”与“载道”在“五四”文学思潮中很容易混淆,每个人都像是“言志”,抒写个人的观点态度,但目的却是为了社会功用,用文学来唤醒国民,救亡图存。在个人的小传统上,“五四”的知识分子是“言志”,人人都说自己所想,发自真心。在大传统上,“五四”一代人又都是“载道”的,他们所推崇的“人的文学”、“科学”和“民主”,并不是生自中国的本土,而是从西方舶来的,所以虽是言志,却是“言他人之志”,也就是“载道”。
“五四”新文学尤其强调文学的社会功用,鲁迅写小说的目的就在于改造社会,欲用文学来启蒙大众,但“载道”的文学从一开始就蕴含着深刻的危机。“五四”启蒙运动和西方启蒙运动的不同之处有二,一是“五四”启蒙是以国家和民族救亡为前提的,“五四”虽然提倡个人解放,自我独立,它的宗旨还在提高国民的素质,进而达到强国复兴的目的,而西方启蒙运动尤其强调个人的独立,强调平等自由,理性法制。二是西方的启蒙运动有着广泛的基础,哲学的,经济的,文化的,更有两百年的时间让其充分发展,“五四”启蒙运动在中国并没有适宜的土壤,时间也太短促,到最后,文学就逐渐失去原貌,沦为政治的附庸。诚如周作人所说,“授业的师傅让位于护法的君师”。
随着政治日益集权化,文学中属于它本身的东西也只好牺牲了,这牺牲的部分,就是“言志”。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对“人”的概念做了深入的阐释,这本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照此下去,现代文学完全可以走出一条辉煌的路来,然而由于国家的民族的传统,时代的局限,中国现代文学集体向左转,走上一条截然不同的路。
“由于政治的掩盖、渗透压倒了一切,文学这一学科的独立品格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没有形成生动的个性形式。缺乏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艺术作品。” [7]文学的“独立性格”,主要是强调文学的自主性,亦即文学可以自由发展,作家诗人能够独立思考,从而使得文学不依附政治,不随政治变迁浮沉,最终使得文学能够从社会和政治中独立出来。“充分地展开和发挥”,这一部分,可以说是文学的内容,文学的技巧形式,文学的理论方法,等等。“五四”新文学的大部分作品都显得粗制滥造,少有思想上的超越,形式上也不足取。或者可以说,总体上,“五四”文学是缺乏审美的。审美的文学,表现在内容上,狂飙突进总是不太合适的,正相反,能够拿来审美的,在内容上,往往是深邃、静态和永恒,而“五四”文学强调“载道”是实用主义的,流于泛泛的宣传,或肤浅的口号,因而不能看得深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性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挖掘,所以审美文学的背后,反映的是人性的文学观。
对“人”的概念进一步发掘的是梁实秋。梁实秋曾留学美国,受到西方新人文主义人性论的影响,但他同时秉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幼也受到儒家的人性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说:“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8]这句话也可看做梁实秋对自己的文学观的阐释,他的文学思想的核心就是“人性”。“最好的文学作品无不以发扬人性为指归。” 在梁实秋看来,“文学的效用不在激发读者的热狂,而在引起读者的情绪之后,予以平和的宁静的沉思的一种舒适的感觉。”“文学不能救国,更不能御侮,惟健全的文学能陶冶健全的性格,使人养成正视生活之态度,使人对人之间得同情谅解之联系。文学之任务,如是而已。” 梁实秋的人性本位的文学观是对新文学注重“载道”的矫正,也可以看做对“言志”派的进一步生发,但在“五四”文学众声喧哗的背后,这样的声音总显得有些渺小了。
参考文献:
[1][2][3][5][6]鲁迅等著.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1917-1927[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5.
[4]汪暉.预言与危机(上篇)[J].文学评论1989(6):20.
[7]李泽厚著.中国近代思想史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8]梁实秋.文学的纪律[A].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