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单三部曲式是音乐作品中最常见的结构之一,由三个相对平衡的部分构成,其在实际创作和学习中的意义却远远大于其结构本身,它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结构,可以是复三部曲式中的一个部分,也可作为一个大型曲式的主题,特别是回旋曲式的主题。掌握单三部曲式的写作是每一位音乐创作者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大型曲式写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单三部曲式 钢琴小品 创作
单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在各类曲式结构中属于小型曲式,由单二部曲式发展而来。
一、结构特点
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图示为:A(呈示部)— B(展开部)—A’(再现部)
(一)呈示性(A):主题材料特点突出,旋律线条清晰,乐句方整对称,调式调性明确。
(二)展开性(B):展开中段也叫对比中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展开性的中段、对比性的中段、综合展开与对比性的对比。总体来看,它的调性和结构不像A段那样稳定,打破了A段原有的平衡。
(三)变化再现(A’):再现部可分为准确再现和动力性再现,也就是说,可以是不加任何变化的重复。但通常我们应尽量避免与原主题完全重复,以免造成音乐的枯燥乏味,可以在其基础上利用加厚织体、扩大音程、拓宽音域等手法进行变化发展。
二、结构类型
(一)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单三部曲式中,中段材料如果没有与A段形成对比,而是A段的变化材料A1,那么它就属于单一主题的三部曲式,也叫派生结构的三部曲式。“派生”也就是指A段用一些发展手法产生另一个部分A1,两个部分材料之间的对比很少(只表现在调性方面等),主题材料从头到尾贯穿整个曲子,音乐形象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对比主题的单三部曲式。对比是各种类型的曲式结构写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形成对比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说,音乐材料之间的对比,旋律的上行、下行,节奏的长短、疏密,和声的功能性、色彩性,情绪形象的对比,调式调性的对比,综合性对比等等,都可以作为对比的手段对B段进行展开。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指A段和B段材料要写成绝对的对立面,而是根据乐曲的风格和作者的具体设计安排而定。
三、写作构思
(一)节奏的构思。节奏是音乐素材中的重要素材之一。在没有音高的情况下,节奏就具备一定的性格和表现力。在音乐历史的发展中,节奏是先于旋律产生的,人类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用节奏来抒发感情了,例如狩猎成功后的集体舞蹈、集体劳动的律动节奏等。
在音乐作品的写作中,我们要首先了解各种节奏的一般表现特点,然后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特定条件选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写作。
1.长与短相结合的节奏。长时值在前,就显得后面的短时值铿锵有力;短时值在前,就显得后面的长时值更加宽广。
2.打破节拍重音的节奏。实际上就是切分节奏,由于它打破了正常的节拍重音,所以造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感觉,具有一种向前推动的力量。
3.与基本划分不一致的节奏。如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等。这些节奏的使用,通常会产生强烈的摇晃感和不稳定感。
4.造成音符停顿的节奏。实际上就是休止符,它的使用给音乐带来短暂的停顿感,为其后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多声部音乐中,休止符的使用可以为其他声部的进入留有空间,使作品的声部层次更加分明。
(二)旋律的构思。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可以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展现作品的时代、民族或个人风格。旋律的写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层面的问题。
(1)首先要明确所写旋律的调式调性,是大调、小调还是民族调式,这与所写旋律的音乐风格和色彩密切相关。(2)要基本确定旋律的形态,比如直线型或曲线型,上行或下行,大波浪型或小波浪型等。(3)要明确主题旋律中的音程特点,旋律中的音程类型往往是其后音乐发展的主要依据,关注旋律中的音程关系可以培养我们对于音乐主题中音程方面展开的意识。(4)要结合第一点中提到的节奏以及节拍问题,节奏的特征既关系到主题本身的律動形态,也对全曲的逻辑性展开奠定了发展基础。
(三)和声的构思
和声的存在使旋律变得更为丰满、更有色彩、更具表现力。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到和弦的逻辑进行、和声的周密布局等问题,才会使作品更具逻辑性。
和声节奏的安排是和声构思的一部分,所以要首先考虑“和声节奏”的问题。所谓和声节奏就是在节拍中和弦延续和变化所需时值的长短。比如说,一个和弦在4/4拍中延续两拍,它的和声节奏就是2拍;延续4拍,那么和声节奏就是4拍。一般来说,统一和弦持续的时间越长,和声的动力性就会相对削弱;反之,如果和弦频繁变换,和声的动力性就会相对增强。和声节奏的安排也有很多种形态,例如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相统一、和声节奏长于或短于旋律节奏、同一旋律节奏采用不同的和声节奏来处理等,以产生不同的音乐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恒璐.作曲的基础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顾之勉.试论作曲教学中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的重要性[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02).
[3]赵行道.单三部曲式小曲的写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
(作者简介:荆李佳,女,河南大学2018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关键词:单三部曲式 钢琴小品 创作
单三部曲式也叫三段式,在各类曲式结构中属于小型曲式,由单二部曲式发展而来。
一、结构特点
单三部曲式的结构图示为:A(呈示部)— B(展开部)—A’(再现部)
(一)呈示性(A):主题材料特点突出,旋律线条清晰,乐句方整对称,调式调性明确。
(二)展开性(B):展开中段也叫对比中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展开性的中段、对比性的中段、综合展开与对比性的对比。总体来看,它的调性和结构不像A段那样稳定,打破了A段原有的平衡。
(三)变化再现(A’):再现部可分为准确再现和动力性再现,也就是说,可以是不加任何变化的重复。但通常我们应尽量避免与原主题完全重复,以免造成音乐的枯燥乏味,可以在其基础上利用加厚织体、扩大音程、拓宽音域等手法进行变化发展。
二、结构类型
(一)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单三部曲式中,中段材料如果没有与A段形成对比,而是A段的变化材料A1,那么它就属于单一主题的三部曲式,也叫派生结构的三部曲式。“派生”也就是指A段用一些发展手法产生另一个部分A1,两个部分材料之间的对比很少(只表现在调性方面等),主题材料从头到尾贯穿整个曲子,音乐形象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对比主题的单三部曲式。对比是各种类型的曲式结构写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法。形成对比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比如说,音乐材料之间的对比,旋律的上行、下行,节奏的长短、疏密,和声的功能性、色彩性,情绪形象的对比,调式调性的对比,综合性对比等等,都可以作为对比的手段对B段进行展开。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指A段和B段材料要写成绝对的对立面,而是根据乐曲的风格和作者的具体设计安排而定。
三、写作构思
(一)节奏的构思。节奏是音乐素材中的重要素材之一。在没有音高的情况下,节奏就具备一定的性格和表现力。在音乐历史的发展中,节奏是先于旋律产生的,人类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用节奏来抒发感情了,例如狩猎成功后的集体舞蹈、集体劳动的律动节奏等。
在音乐作品的写作中,我们要首先了解各种节奏的一般表现特点,然后根据自己所需要的特定条件选用不同的节奏型进行写作。
1.长与短相结合的节奏。长时值在前,就显得后面的短时值铿锵有力;短时值在前,就显得后面的长时值更加宽广。
2.打破节拍重音的节奏。实际上就是切分节奏,由于它打破了正常的节拍重音,所以造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感觉,具有一种向前推动的力量。
3.与基本划分不一致的节奏。如三连音、四连音、五连音等。这些节奏的使用,通常会产生强烈的摇晃感和不稳定感。
4.造成音符停顿的节奏。实际上就是休止符,它的使用给音乐带来短暂的停顿感,为其后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多声部音乐中,休止符的使用可以为其他声部的进入留有空间,使作品的声部层次更加分明。
(二)旋律的构思。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可以揭示作品的思想内容,展现作品的时代、民族或个人风格。旋律的写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很多层面的问题。
(1)首先要明确所写旋律的调式调性,是大调、小调还是民族调式,这与所写旋律的音乐风格和色彩密切相关。(2)要基本确定旋律的形态,比如直线型或曲线型,上行或下行,大波浪型或小波浪型等。(3)要明确主题旋律中的音程特点,旋律中的音程类型往往是其后音乐发展的主要依据,关注旋律中的音程关系可以培养我们对于音乐主题中音程方面展开的意识。(4)要结合第一点中提到的节奏以及节拍问题,节奏的特征既关系到主题本身的律動形态,也对全曲的逻辑性展开奠定了发展基础。
(三)和声的构思
和声的存在使旋律变得更为丰满、更有色彩、更具表现力。因此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到和弦的逻辑进行、和声的周密布局等问题,才会使作品更具逻辑性。
和声节奏的安排是和声构思的一部分,所以要首先考虑“和声节奏”的问题。所谓和声节奏就是在节拍中和弦延续和变化所需时值的长短。比如说,一个和弦在4/4拍中延续两拍,它的和声节奏就是2拍;延续4拍,那么和声节奏就是4拍。一般来说,统一和弦持续的时间越长,和声的动力性就会相对削弱;反之,如果和弦频繁变换,和声的动力性就会相对增强。和声节奏的安排也有很多种形态,例如和声节奏与旋律节奏相统一、和声节奏长于或短于旋律节奏、同一旋律节奏采用不同的和声节奏来处理等,以产生不同的音乐表现效果。
参考文献:
[1]姚恒璐.作曲的基础训练[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
[2]顾之勉.试论作曲教学中单一主题单三部曲式的重要性[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1(02).
[3]赵行道.单三部曲式小曲的写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
(作者简介:荆李佳,女,河南大学2018级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