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符号?符号学又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可以简单清楚地说:符号是用来携带意义的。意义必须用符号才能表達,符号的用途是表达意义。反过来说:没有意义可以不用符号表达,也没有不表达意义的符号。符号学是研究意义活动的学说。
符号学这门学科,在中国已经成为显学。证明就在手边:用“符号学”搜索百度,接近400万条目;而用百度搜索“符号叙述学”,居然接近500万条。这些数字很惊人!考虑到这些条目大多数并不是符号学的学术论文,而是街谈巷议,那样考虑,就更为惊人。因为这个本来被人疑惑的学术名称,已经进入到大众生活。人们已经明白:符号不是花里胡哨的纸上谈兵,不是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玄学花招,而是人的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是我们文化活动中的必要工具。
当然,一个学科的成熟,不是靠流言蜚语。虽然说的人多了,关心者多了,不是坏事。但是在这个局面下,对符号学进行认真的学理化探索,就更是当务之急。尤其是符号学让人津津乐道的“可操作性”,使它成为人文社会各科的公分母,我们面临的各种文科学科,都可以得到符号学的方法论支持,多少有用。但是,当艳谈符号学的人多了,被应用于各学科,往往会有一些概念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套语,变成了不必求其甚解的话头。应当说,符号学面临的任务不再是普及,而是深入的学术探讨。
符号学的定义,看起来简单而清楚,翻来覆去说的是符号与意义的锁合关系。人不断地在世界上寻找意义,很像动物不断地觅食。动物有时也寻找意义,就像人也不得不觅食,但是人作为人,有“意识”的人,不得不靠意义才能生存。而意义必然来自符号。
符号学是人类历史上有关意义与理解的所有思索的综合提升。笔者二十年前对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是一个社会所有意义活动的总集合。 “文明”往往包括其物质生产,而“文化”则全部由意义活动组成。钱锺书的分辨断然而清晰:“‘衣服食用之具’,皆形而下,所谓‘文明事物’;‘文学言论’则形而上,所谓‘文化事物’”。人的整个文化就是靠符号组成的,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相关表意活动的总集合。符号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为何人要追求意义的生存,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的人。毕竟,意义问题,是所有人文学科关注的中心,而且一旦放弃追求意义,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存在”的人。正因为文化是意义活动集合,符号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所有学科共同的方法论。
所有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共同特点就是研究人类的意义活动。符号学有一种让人津津乐道的“可操作性”,使它成为人文社会各科的公分母,我们面临的各种学科,都得到符号学的方法论支持。而且,由于符号学方法论上非常重视逻辑,以及各种意义活动的形式普遍性,符号学也被称为“文科的数学”。可能符号学的论辩,没有如此判然分明,如此绝对,但是符号学的“可操作性”特色,使它适用于全部人文与社会学科。
符号学的目的,是为文化研究各种课题寻找一个共同的方法论,这个任务任重道远,至今只能说完成了一部分。本专栏证明:中国符号学者,已经不是在“关门自言语”,也不是“跟着洋人说”,而是与世界符号学界“大家一起说”,而且,在很多论题上,已经充满信心地“带领世界说”。
本期《符号叙述学专栏》选刊了四篇各有千秋的文章,各自探索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王委艳《论交流叙述中的文本存在方式》指出交流是叙述存在的前提,不管读者有没有与作者当场交流,他必然在阅读中构筑一个“二次叙述文本”。不管叙述方式如何变化万端,二次叙述才是叙述文本意义的最后落实之处。
胡一伟的《中国当代小说中的传统叙述模式》指出了我们讨论的文化传统,有一个重大的忽视,即传统不仅以古籍方式存在,更重要的是以民间传颂的方式存在。各种民间叙述场景,实际上包含了传统的活的进化。
张颖的《被争夺的意义权力:论符号学视域下解释的“正确标准”问题》讨论了一个符号叙述学论辩中最复杂的问题,即意义的标准问题。作者指出:解释的“正确标准”,关键在于意义权力的争夺。符号分析过程,即解码活动,中间经常存在着:解释的不稳定、不平衡本质,与寻找稳定解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冲突只有靠符号学才能解决。
杨利亭的《时间流变中的昔我与今我:论中国当代小说叙述中的“二我差”现象》指出当代小说中的“二我差”广泛现象,使它们在价值诉求上体现了三层意义:对特定时代语境下极端人性的深刻反思;致力于从叙述程式上消解现实苦难;为被神化或妖魔化的文化英雄祛魅。叙述者不得不为人物的过去进行伦理的辩白,形成这种特有的张力。
这些探索各有其创新性,试出了符号学这把解剖刀的锋芒。应当说,每篇文章都等待着读者诸君的争论和质疑,毕竟,一个学科,必须在争论中才能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波
符号学这门学科,在中国已经成为显学。证明就在手边:用“符号学”搜索百度,接近400万条目;而用百度搜索“符号叙述学”,居然接近500万条。这些数字很惊人!考虑到这些条目大多数并不是符号学的学术论文,而是街谈巷议,那样考虑,就更为惊人。因为这个本来被人疑惑的学术名称,已经进入到大众生活。人们已经明白:符号不是花里胡哨的纸上谈兵,不是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玄学花招,而是人的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是我们文化活动中的必要工具。
当然,一个学科的成熟,不是靠流言蜚语。虽然说的人多了,关心者多了,不是坏事。但是在这个局面下,对符号学进行认真的学理化探索,就更是当务之急。尤其是符号学让人津津乐道的“可操作性”,使它成为人文社会各科的公分母,我们面临的各种文科学科,都可以得到符号学的方法论支持,多少有用。但是,当艳谈符号学的人多了,被应用于各学科,往往会有一些概念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套语,变成了不必求其甚解的话头。应当说,符号学面临的任务不再是普及,而是深入的学术探讨。
符号学的定义,看起来简单而清楚,翻来覆去说的是符号与意义的锁合关系。人不断地在世界上寻找意义,很像动物不断地觅食。动物有时也寻找意义,就像人也不得不觅食,但是人作为人,有“意识”的人,不得不靠意义才能生存。而意义必然来自符号。
符号学是人类历史上有关意义与理解的所有思索的综合提升。笔者二十年前对文化下了一个定义:文化是一个社会所有意义活动的总集合。 “文明”往往包括其物质生产,而“文化”则全部由意义活动组成。钱锺书的分辨断然而清晰:“‘衣服食用之具’,皆形而下,所谓‘文明事物’;‘文学言论’则形而上,所谓‘文化事物’”。人的整个文化就是靠符号组成的,文化就是一个社会相关表意活动的总集合。符号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为何人要追求意义的生存,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的人。毕竟,意义问题,是所有人文学科关注的中心,而且一旦放弃追求意义,我们就不再是一个“存在”的人。正因为文化是意义活动集合,符号学是人文社会科学所有学科共同的方法论。
所有的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共同特点就是研究人类的意义活动。符号学有一种让人津津乐道的“可操作性”,使它成为人文社会各科的公分母,我们面临的各种学科,都得到符号学的方法论支持。而且,由于符号学方法论上非常重视逻辑,以及各种意义活动的形式普遍性,符号学也被称为“文科的数学”。可能符号学的论辩,没有如此判然分明,如此绝对,但是符号学的“可操作性”特色,使它适用于全部人文与社会学科。
符号学的目的,是为文化研究各种课题寻找一个共同的方法论,这个任务任重道远,至今只能说完成了一部分。本专栏证明:中国符号学者,已经不是在“关门自言语”,也不是“跟着洋人说”,而是与世界符号学界“大家一起说”,而且,在很多论题上,已经充满信心地“带领世界说”。
本期《符号叙述学专栏》选刊了四篇各有千秋的文章,各自探索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王委艳《论交流叙述中的文本存在方式》指出交流是叙述存在的前提,不管读者有没有与作者当场交流,他必然在阅读中构筑一个“二次叙述文本”。不管叙述方式如何变化万端,二次叙述才是叙述文本意义的最后落实之处。
胡一伟的《中国当代小说中的传统叙述模式》指出了我们讨论的文化传统,有一个重大的忽视,即传统不仅以古籍方式存在,更重要的是以民间传颂的方式存在。各种民间叙述场景,实际上包含了传统的活的进化。
张颖的《被争夺的意义权力:论符号学视域下解释的“正确标准”问题》讨论了一个符号叙述学论辩中最复杂的问题,即意义的标准问题。作者指出:解释的“正确标准”,关键在于意义权力的争夺。符号分析过程,即解码活动,中间经常存在着:解释的不稳定、不平衡本质,与寻找稳定解释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这个冲突只有靠符号学才能解决。
杨利亭的《时间流变中的昔我与今我:论中国当代小说叙述中的“二我差”现象》指出当代小说中的“二我差”广泛现象,使它们在价值诉求上体现了三层意义:对特定时代语境下极端人性的深刻反思;致力于从叙述程式上消解现实苦难;为被神化或妖魔化的文化英雄祛魅。叙述者不得不为人物的过去进行伦理的辩白,形成这种特有的张力。
这些探索各有其创新性,试出了符号学这把解剖刀的锋芒。应当说,每篇文章都等待着读者诸君的争论和质疑,毕竟,一个学科,必须在争论中才能成长。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刘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