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品德与生活》課堂教学中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给学生提供思想和行为上主动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引导他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敢想,敢问,敢说,使《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富有创新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个一-生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98-001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敢想敢说,并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 多一份关爱。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应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关心他们的身心,为他们营造一个温弊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2 多一点技巧。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和谐的音符,教师要善于倾听,面对不同的声音,教师能觉察出哪个是“高音”,哪个是“低音”,哪个是“杂音”,哪个是“奇音”,并能恰当地运用一些风趣机智、诙谐的语言来处理,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 多一刻等待。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一次提出问题,总是那些思维灵活、学习好的学生积极举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留给平常生的发言机会总是很少。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多一刻等待,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学生与学生之间多一刻等待,让他们自己寻找相同点,发现不同点,抒发精彩点。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还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
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个性化学习的兴趣
1 创设语言情境。《品德与生活》课在很多孩子的认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学生厌学。因此,教师要勤于积累材料,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巧于设计情境,将优美动听的音乐、发人深省的故事、启迪智慧的漫画以及丰富多彩的时政新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事事新,时时新,处处新,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触动、新的发现,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2 创设多媒体情境。创设教学情景,触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是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我在上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纸从哪里来》时,用课件展示各种各样漂亮的纸制品,让学生欣赏各种纸制品,学生对纸的形成有初步认识后,再播放动画片《森林王国的毁灭》,从树木引出森林受破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森林王国的毁灭》了解导致森林毁灭的原因,让学生对纸的认识得到深化,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要保护树木、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3 创设生活情境。品德与生活课堂要想充满活力,就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模拟生活情境,让孩子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三、不断改变教学形式。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1 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
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人脑人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1)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始终是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电是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例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上学真快乐》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在开展“网小鱼”的游戏中,规定被网到的小朋友要进行自我介绍。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
2)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角色的期望和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知觉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
2 以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低龄阶段的小学生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在他们的眼里,现实生活中一切未知数都是有趣的,他们喜欢了,解一切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天文地理、人文科学等都可以是他们寻觅的“兴趣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融入与课堂教学之中。如在教学《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课,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巧妙地运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动物们为人类做出的种种贡献,让学生了解更多动物们的有关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在观察、品味和思考中探索问题的答案,产生寻根究底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教学,不但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3 用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品德与生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契机。我个人认为作为合作性教学代表形式的小组合作、交流,应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例如:《认识新同学》一课的教学,首先以小组活动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的意思或来历。接着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玩“名字与人”的配对游戏。最后又以同桌合作的方式,说说自己和同桌的外貌特点,帮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是不一样,我们的班级大家庭丰富多彩”。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合作活动,使学生感受与人交流的快乐和班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从而增强自己喜爱班级的情感。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我们必须秉承不断探索、不断钻研的工作作风,继续在个性化的自主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钻研,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争取教会孩子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方法、更多做人的道理。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个一-生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98-001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敢想敢说,并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 多一份关爱。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教师应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关心他们的身心,为他们营造一个温弊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
2 多一点技巧。在教学中,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和谐的音符,教师要善于倾听,面对不同的声音,教师能觉察出哪个是“高音”,哪个是“低音”,哪个是“杂音”,哪个是“奇音”,并能恰当地运用一些风趣机智、诙谐的语言来处理,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3 多一刻等待。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每一次提出问题,总是那些思维灵活、学习好的学生积极举手,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留给平常生的发言机会总是很少。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多一刻等待,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学生与学生之间多一刻等待,让他们自己寻找相同点,发现不同点,抒发精彩点。这样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且还有利于改变“喂养”式教学格局。
二、创设各种情境,激发个性化学习的兴趣
1 创设语言情境。《品德与生活》课在很多孩子的认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学生厌学。因此,教师要勤于积累材料,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巧于设计情境,将优美动听的音乐、发人深省的故事、启迪智慧的漫画以及丰富多彩的时政新闻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事事新,时时新,处处新,让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触动、新的发现,从而保持浓厚的兴趣、活跃的思维,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欲。
2 创设多媒体情境。创设教学情景,触动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是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我在上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纸从哪里来》时,用课件展示各种各样漂亮的纸制品,让学生欣赏各种纸制品,学生对纸的形成有初步认识后,再播放动画片《森林王国的毁灭》,从树木引出森林受破坏的现象。学生通过观看动画《森林王国的毁灭》了解导致森林毁灭的原因,让学生对纸的认识得到深化,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要保护树木、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3 创设生活情境。品德与生活课堂要想充满活力,就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采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模拟生活情境,让孩子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及能力的发展。
三、不断改变教学形式。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
1 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
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学生只有获得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人脑人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1)在游戏中体验。游戏始终是儿童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电是小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之一。例如:在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上学真快乐》一课的教学中,我组织小朋友一边唱儿歌一边做“找朋友”的游戏,在开展“网小鱼”的游戏中,规定被网到的小朋友要进行自我介绍。小朋友通过自我介绍,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让其他小朋友更多地了解了自己。
2)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课堂上,通过“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相应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不同角色之间的关系,了解角色的期望和需要。更主要的是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现实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色位置,从而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知觉社会情境,理解他人的处境,体验他人在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内心情感。
2 以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生活》课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低龄阶段的小学生有着无穷的好奇心,在他们的眼里,现实生活中一切未知数都是有趣的,他们喜欢了,解一切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天文地理、人文科学等都可以是他们寻觅的“兴趣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挖掘生活中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富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融入与课堂教学之中。如在教学《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课,既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巧妙地运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动物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动物们为人类做出的种种贡献,让学生了解更多动物们的有关知识,从而使学生更加明确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在观察、品味和思考中探索问题的答案,产生寻根究底的强烈愿望。这样的教学,不但有利于知识的内化,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3 用合作搭建交流平台
《品德与生活》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学习的契机。我个人认为作为合作性教学代表形式的小组合作、交流,应成为《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例如:《认识新同学》一课的教学,首先以小组活动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名字以及名字的意思或来历。接着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玩“名字与人”的配对游戏。最后又以同桌合作的方式,说说自己和同桌的外貌特点,帮助学生体会“每个人都是不一样,我们的班级大家庭丰富多彩”。通过三次不同形式的合作活动,使学生感受与人交流的快乐和班集体生活中“伙伴多”的愉悦,从而增强自己喜爱班级的情感。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我们必须秉承不断探索、不断钻研的工作作风,继续在个性化的自主教学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钻研,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争取教会孩子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方法、更多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