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日,经浙江省考古学会组织评选,在全省2016年度正式申报并获国家批准的40余个考古项目中,共评选出8项“浙江重要考古发现”。其中,宁波有四个考古项目入选,它们分别是“北仑大榭遗址Ⅰ期发掘”“东钱湖上水岙窑址发掘”“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发掘”,以及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领队主持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
宁波市大榭遗址
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北仑大榭开发区下厂村。从2016年4月至今,考古专家对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大榭遗址实施了Ⅰ期大规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为4000平方米。现共发现史前至宋元时期各种遗迹现象80余处,出土陶、瓷、铜、石、玉质遗物(小件)250余件。
发掘情况表明,大榭遗址地层堆积深度约1—2.5米,文化层划分为四个大层,相对应的时代由早至晚分别为史前时期的良渚文化和钱山漾文化,以及商周和宋元时期。
大榭遗址地理位置独特,在史前和商周时期可以说是宁绍平原与舟山群岛之间文化交流、传播和人群迁徙的桥梁,对于该时期的海岛环境变迁、人地关系和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大榭遗址钱山漾文化时期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灶以及一些制盐遗存,对于探讨浙东沿海地区的早期盐业生产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
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以北、中宪巷以南、望京路以东、效实巷以西。2016年8至9月,为配合宁波市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9#地块望京门文化公园工程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厦门大学对该工程建设范围进行了探沟式重点勘探和试掘,发现夯土、包砖、包石、桩柱等城墙遗迹,共发掘面积1368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发现1 处城墙遗址、3组建筑基址、8个灰坑、2口水井和10座墓葬,出土大量唐宋以來陶瓷、砖瓦、铜钱类遗物。
城墙是见证古代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证之一。明州罗城城墙(望京门段)的发现,为我国古代州府级城市布局、城墙结构和宁波城市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宝贵案例。
宁波市上水岙窑址
上水岙窑址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境内。2016年2—11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发现窑炉遗迹2条,出土大批精美的越窑青瓷器和窑具等遗物。
发现的两条窑炉皆为依山而建的龙窑,砖砌而成,其窑头部分均保存较好,但一号窑炉窑尾部分已被破坏,二号窑炉窑尾部分尚存。本次发掘发现关键部位窑头火膛和窑尾排烟系统保存较好,这个发现对研究越窑的窑炉结构、布局和建造技术等提供了新的案例。
出土遗物种类丰富,造型别致,装饰工艺繁复,纹饰精美多样,器物上还有大量刻划文字。从瓷器标本特征看,其主体遗存时代应在北宋中期,少量遗存年代可能早到10世纪晚期。出土的各式窑具上大量粘附各类器物,为研究越窑的烧制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也为研究10世纪晚期到北宋中期越窑烧制工艺水平、东钱湖窑场生产状况和我国古代青瓷发展史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
后司岙窑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中部的西岸边,是上林湖越窑遗址的最核心位置。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揭露包括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清理了厚达4米多的废品堆积,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
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以后司岙窑址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与生产工艺、秘色瓷窑场基本格局、唐代法门寺地宫与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秘色瓷的产地问题。
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产品,与唐代法门寺地宫中以及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出土的秘色瓷不仅在器型、胎釉特征上十分接近,而且装烧方法几乎完全相同,其中八棱净瓶目前仅见于后司岙窑址中。因此可以确定,晚唐五代时期的绝大多数秘色瓷器当为本窑址的产品,后司岙窑址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宫廷用瓷的主要窑场,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制瓷水平,其开创的以天青色为特征的秘色瓷产品,不仅是制瓷史上的一大飞跃,同时成了此后高等级青瓷的代名词,影响到后代包括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高丽青瓷等一大批名窑生产与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
宁波市大榭遗址
大榭遗址位于宁波北仑大榭开发区下厂村。从2016年4月至今,考古专家对占地约20000平方米的大榭遗址实施了Ⅰ期大规模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为4000平方米。现共发现史前至宋元时期各种遗迹现象80余处,出土陶、瓷、铜、石、玉质遗物(小件)250余件。
发掘情况表明,大榭遗址地层堆积深度约1—2.5米,文化层划分为四个大层,相对应的时代由早至晚分别为史前时期的良渚文化和钱山漾文化,以及商周和宋元时期。
大榭遗址地理位置独特,在史前和商周时期可以说是宁绍平原与舟山群岛之间文化交流、传播和人群迁徙的桥梁,对于该时期的海岛环境变迁、人地关系和对外交往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大榭遗址钱山漾文化时期还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灶以及一些制盐遗存,对于探讨浙东沿海地区的早期盐业生产问题提供了重要线索。
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
明州罗城城墙遗址(望京门段)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中山西路以北、中宪巷以南、望京路以东、效实巷以西。2016年8至9月,为配合宁波市中山路综合整治工程9#地块望京门文化公园工程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厦门大学对该工程建设范围进行了探沟式重点勘探和试掘,发现夯土、包砖、包石、桩柱等城墙遗迹,共发掘面积1368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发现1 处城墙遗址、3组建筑基址、8个灰坑、2口水井和10座墓葬,出土大量唐宋以來陶瓷、砖瓦、铜钱类遗物。
城墙是见证古代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的物证之一。明州罗城城墙(望京门段)的发现,为我国古代州府级城市布局、城墙结构和宁波城市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宝贵案例。
宁波市上水岙窑址
上水岙窑址位于宁波市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原上水村境内。2016年2—11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发现窑炉遗迹2条,出土大批精美的越窑青瓷器和窑具等遗物。
发现的两条窑炉皆为依山而建的龙窑,砖砌而成,其窑头部分均保存较好,但一号窑炉窑尾部分已被破坏,二号窑炉窑尾部分尚存。本次发掘发现关键部位窑头火膛和窑尾排烟系统保存较好,这个发现对研究越窑的窑炉结构、布局和建造技术等提供了新的案例。
出土遗物种类丰富,造型别致,装饰工艺繁复,纹饰精美多样,器物上还有大量刻划文字。从瓷器标本特征看,其主体遗存时代应在北宋中期,少量遗存年代可能早到10世纪晚期。出土的各式窑具上大量粘附各类器物,为研究越窑的烧制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也为研究10世纪晚期到北宋中期越窑烧制工艺水平、东钱湖窑场生产状况和我国古代青瓷发展史和“海上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
后司岙窑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中部的西岸边,是上林湖越窑遗址的最核心位置。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揭露包括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清理了厚达4米多的废品堆积,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
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以后司岙窑址为代表的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与生产工艺、秘色瓷窑场基本格局、唐代法门寺地宫与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秘色瓷的产地问题。
后司岙窑址出土的秘色瓷产品,与唐代法门寺地宫中以及五代吴越国钱氏家族墓中出土的秘色瓷不仅在器型、胎釉特征上十分接近,而且装烧方法几乎完全相同,其中八棱净瓶目前仅见于后司岙窑址中。因此可以确定,晚唐五代时期的绝大多数秘色瓷器当为本窑址的产品,后司岙窑址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宫廷用瓷的主要窑场,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制瓷水平,其开创的以天青色为特征的秘色瓷产品,不仅是制瓷史上的一大飞跃,同时成了此后高等级青瓷的代名词,影响到后代包括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高丽青瓷等一大批名窑生产与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