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稳定、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人生观、价值观主流取向积极、进取、务实,学生普遍具有思想活跃、知识广博、敢于创新的特点。但在他们身上也存在明显的两面性,突出表现为既藐视权威、反叛传统,又缺乏自我认同,既有法律主体意识,又在维权上存在偏离法律规范的行为,既对党和政府高度认同,又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追求;在价值取向上存在一些世俗化、功利化倾向,缺少对理想的坚韧向往和忘我追求,既要求面对现实,又反对放弃主旋律;喜欢独立判断,又在独立判断上明显存在三大偏颇,即善于横向比较、不善于纵向比较,善于微观体验、不善于宏观体验,善于局部总结、不善于全局性概括。而且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往往与入党、评优、评定奖学金、助学贷款、就业等个人利益问题交织在一起。在我们的学生面临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以来却在教学方法上基本形成了一种既定的方法模式,即注重灌输而忽视启发引导,注重集体教育而忽视个别教育,强调外在教学管理而忽视主体作用的传统教学方法。这两方面的不协调、不匹配使得我们的部分大学生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时有抵触心理,觉得这门课程和自己平时实践关系不大,兴趣不大,于是经常能在课堂上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或睡觉、或聊天、或看其他课程;考试时,学生也只是死记硬背一些条条框框,往卷子上死搬硬套,考过即扔到一边不知所云;上完一学期的政治课,没有几个学生能真正联系实际运用。我们大部分的政治课还停留在课本与实践两张皮的悲惨境遇。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我们必须改变原有僵化的理论教学模式,将体验式教学引入我们的传统教学中。
一、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身心活动,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并从理性认识扩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先行后知,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旨在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法,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使学生逐渐得以熏陶,促进其思维方式趋于成熟,并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健康发展成长。
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学习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美国库克大学副校长黄天中博士讲: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理解。
二、思政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模式,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
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成为体验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即从现实出发,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与社会现实生活及国内外时事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找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澄清认识、学习理论,并提高觉悟、增长才干。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程序的安排上,可以设计以下具体的教学步骤:创设问题情境(参观、案例、任务)——驱动探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获得体验(认识性、情感性、操作性)——交流经验——梳理整合。
1. 设置问题情景——基于问题学习的“操作平台”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师生置身于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之中,尤其是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出现矛盾、形成困惑,从而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思考的内在动机。
2. 驱动探究——基于问题学习的核心环节
大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各种社会参与和实际活动而进行的主动探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指向,最终要解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这取决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即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要素的有机联系和共同作用,而实践参与、践履探究,是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的基本条件或重要途径。
3. 获得体验——基于问题学习的直接结果
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得到锻炼的过程,也是学生亲历为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在过程之中以及过程之后,大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包括认识、情感、操作方面的直接经验。
4. 交流经验——基于问题学习的教育价值提升
将个体的经验进行交流,可以使大学生在共享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增长智慧与能力。这种零散经验的规范化、内在经验的外显化以及个人经验的推广交流,无疑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甚至让教师受到启发,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5. 梳理整合——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关键。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学生之间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是不可否认的,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还需要对学生在体验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梳理整合。这并不是像过去教学中由教师作结论、划重点那么简单,而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种种不同的观点做出自己的思考,能够在辨析不同观点的过程中理解世界观、方法论对于认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从而澄清认识,心悦诚服地接受主流思想和科学原理。
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当然,这个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
三、体验式教学的实现条件
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是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手段、时间、空间等)的最佳组合和最好的方案。要保证体验式教学有效实施,其相应的实现条件为:
1. 重视并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体验式教学则要求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2. 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此,教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 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合理的探究,积极的鼓励,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既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所有这一切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体验式教学以培养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为教学目标,应该有广泛的理论依据,合理的实施策略,充分的实现条件。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模式,因此笔者在探讨的过程中难免考虑不周,它的存在、发展、完善仍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注: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9JDSZK036)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
一、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身心活动,凭借自己的直观感受,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并从理性认识扩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先行后知,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旨在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法,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使学生逐渐得以熏陶,促进其思维方式趋于成熟,并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健康发展成长。
教育学专家发现:使用传统式的学习方法,学员在课堂中仅吸收10%~30%的内容,并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遗忘,而“亲身体验的互动式学习”采用最科学的“多重感官学习法”,使学员通过亲身体验获得自己的经验,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思考和提升。美国库克大学副校长黄天中博士讲: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与,我会理解。
二、思政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模式是以构建大学生的学习参与机制,形成“实践体验”与“内化践行”的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指向的,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使大学生在参与中验证书本知识、理论学说,构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主动探究、发现现实生活中问题的模式,并运用所学理论研究、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分辨是非善恶,坚定理想信念,自觉砥砺品性,不断完善自我。
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基于问题的学习”可以成为体验教学的一种重要模式,即从现实出发,与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与社会现实生活及国内外时事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找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地探究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澄清认识、学习理论,并提高觉悟、增长才干。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方式,在具体教学程序的安排上,可以设计以下具体的教学步骤:创设问题情境(参观、案例、任务)——驱动探究(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获得体验(认识性、情感性、操作性)——交流经验——梳理整合。
1. 设置问题情景——基于问题学习的“操作平台”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师生置身于一个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之中,尤其是让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在自己的已知与未知之间出现矛盾、形成困惑,从而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和主动学习思考的内在动机。
2. 驱动探究——基于问题学习的核心环节
大学生通过身体力行的各种社会参与和实际活动而进行的主动探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指向,最终要解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这取决于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即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要素的有机联系和共同作用,而实践参与、践履探究,是让大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的基本条件或重要途径。
3. 获得体验——基于问题学习的直接结果
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并得到锻炼的过程,也是学生亲历为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在过程之中以及过程之后,大学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包括认识、情感、操作方面的直接经验。
4. 交流经验——基于问题学习的教育价值提升
将个体的经验进行交流,可以使大学生在共享经验的过程中,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增长智慧与能力。这种零散经验的规范化、内在经验的外显化以及个人经验的推广交流,无疑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受益,甚至让教师受到启发,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
5. 梳理整合——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目标达成
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是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成效的关键。大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学生之间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是不可否认的,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还需要对学生在体验中得到的经验加以梳理整合。这并不是像过去教学中由教师作结论、划重点那么简单,而是要引导学生面对种种不同的观点做出自己的思考,能够在辨析不同观点的过程中理解世界观、方法论对于认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意义,学会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从而澄清认识,心悦诚服地接受主流思想和科学原理。
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在学习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大胆的表演者,有效的语言使用者,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者。当然,这个教学模式的五个阶段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互相包含的。
三、体验式教学的实现条件
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是指促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手段、时间、空间等)的最佳组合和最好的方案。要保证体验式教学有效实施,其相应的实现条件为:
1. 重视并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体验式教学则要求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因此,要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2. 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和场所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其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为此,教师、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 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合理的探究,积极的鼓励,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既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所有这一切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体验式教学以培养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为教学目标,应该有广泛的理论依据,合理的实施策略,充分的实现条件。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的现代教学模式,因此笔者在探讨的过程中难免考虑不周,它的存在、发展、完善仍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方能实现。
注: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9JDSZK036)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