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走上数学思维之旅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教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课堂上可以为学生设置合适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数学思考;思考方法
  
  “数学思考”就是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把“数学思考”作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每天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蹲下来听”,构建安全寧静的思考环境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的思维能插上翅膀,自由地在思维领空里翱翔,学生可以安静、深入地思考,情感、动机、信念、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特别是在学生的思考出现困难或卡壳的时候,我们更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再想想,而不是生硬地打断、呵斥或嘲笑他们,这样,学生就会在宽容的氛围中渐渐鼓起勇气,打开思维的闸门,并逐渐养成乐于思考、深入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静静等一等”,提供充分宽广的思考机会
  
  经常看到课堂中一个问题出来,老师就立马让学生回答,表面看热热闹闹,可学生的回答浅显,缺乏高层次的思维,原因在于一小部分冲动型性格学生的思考抹杀了全体学生思考的机会,掩盖了学生应有的深层思维,数学活动的核心是数学思考,教师要善于将教材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索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课堂交流和讨论才能深入,才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我是这么想的”。创设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识的过程,不同的学生对某一知识、问题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建构,通过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每名学生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分享经验,尤其要鼓励平时不能主动发言的学生参与讨论,对持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要引导他们准确地阐明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进行礼貌的交流与争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是十分有益的。
  
  四、“你说得很棒”,激励积极向上的思考热情
  
  波利亚指出:“学习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问题解决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学生自己去寻找知识的意境。”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应鼓励、启发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设想,因为这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世界的心理触角,促使学生的思考向深层次推进的过程,只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不断鼓励他们敢于向传统的方法和权威挑战,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在课堂上,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掘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时时给学生创设探索求知的新境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积极性,拓宽其思路,促进学生的各种思维有效发展,并经常性地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坚持欣赏每一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动提出问题。
  
  五、“数学思考方法”,开启有效深层的思考大门
  
  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1)引导有序思考,有序的思考并非是对纯粹的数的感觉,也可以是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分析时进行的思考,让思维有条理,清晰地印在脑海中,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让学生通过有序的思考,在旧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形成网状知识结构或是树状知识结构,都是能够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有条不紊”中建立自己的数学知识王国。
  (2)指导对比辨析,对比辨析可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题组对比,引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3)鼓励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进一步去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努力创设质疑情境,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因素,给予充分的时间,鼓励、启发、诱导学生不断生疑,大胆发问。
  
  六、“我学会了什么”,反思自我经历的思考过程
  
  新知学习后的反思,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够使自己建构的知识与数学本质相一致如果说新知的教学以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为重点,那么学习后的反思就应以学习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为核心,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每一课结束前的短短几分钟,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回顾和思考,学生可以自我提问和互相提问: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我学会了什么?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是怎么学会的?这节课的知识和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有联系?我还想知道什么?……学生经过反思,不仅能及时将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梳理,而且能沟通新知识和已学知识的联系,并尝试对新知的延伸进行探询。
  问题解决后的反思,弗赖登塔尔指出:“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重新检查这个结果和得出这一结果的路子,学生们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和发展他们的解题能力,”综观现在的课堂。有些学生仍然认为做完题就完成了任务,不会主动对解题过程进行回头看和再思考,也不会对特殊问题所包含的一般意义作进一步认识,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思维的灵活性不能得到有效培养。
其他文献
在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达到完善的展示,而数学正是这一高超智慧成就的结晶,它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 何况,数学是学生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有一定的应用性. 当前,我们面临的社会问题很多,在解决社会问题这方面起重要作用的是人才. 究竟需要什么素质的人才呢?专家们指出需要以下四种素质的人才:第一,有新观念;第二,能够不断
20世纪20年代浙东乡土小说作家大都是为生活所迫或深受封建势力压迫的“漂泊者”。他们相继从乡村来到城市以后,纷纷从都市文明的视角来审视故土、书写乡村。在这一过程中,他们
新历史小说的产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语境发生变化后,作家为了摆脱政治对文学的规范,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重新陈述历史,继而达到改写、解构或颠覆被
【摘要】就初中学生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维定武,二是概念不清,三是审题不仔细,四是老师的教法不当,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我们不应横加指责,把责任全部归咎于学生,而应该仔细分析错误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找到治“病”的良方,为此,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小学与初中知识之间的衔接。强化概念教学,二是注重知识问的联系与构建,三是指导学生解题后的反思,  【关键词】
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以传统粗放型生产方式为主的东北地区乡镇企业,面临着能源高消耗、温室气体高排放、废水高污染的挑战。如此导致乡镇企业高碳发展的原因在于:早期以资源消耗
【摘要】变式教学和变式训练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起到比较积极的作用.巧用变式教学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变式教学;变式训练;教学实效    在我们周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花费很多的时间做了很多的数学题,可数学考试时,只要将讲过的例题或做过的题稍作变化,有些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不知所措.作为数学教师,我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
摘要:创设趣学情景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一条正确路径本文分析了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趣学情景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并结合具体的实践环境提出了几条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达成实效。  关键词:趣味;情景;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常言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学习成果往往发轫于兴趣,伴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持续贯彻和深入,“趣学”这一理念也被广泛纳入到教学活动之中,成为各阶段教学工作所致力于探索的一种教学
【摘要】对于数学来说,数学思想是它的灵魂,数学方法则是它的行为.本文章主要对高中数学教学中一些常用到的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地分析.  【关键词】数学思想;高中;数学教学    一、函数思想  在高中数学教学当中,函数思想就是指通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来转化和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一般情况下,解函数题型时,是借用函数思想所构造的函数进而使用其性质去解题的.所用到的函数性质有:f(x)和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