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培养

来源 :杂文月刊(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a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体育教学应该游戏化,让学生可以在“玩”中尽情地学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学生都童心较重,主要表现为爱玩、好动,好奇心较强。因此,小学体育教学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变化学习方式,把教学内容转化成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在“玩”中愉快的学,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教育新思想。对于小学高低不同的年级阶段,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种类和形式区别对待。诸如“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使大部分同学参与其中,但是只适合于低年级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有所提高,针对这一特点,又要选择更加合适的游戏项目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在跳远的练习中就需要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规范化练习,让他们模仿青蛙、小兔等这些既熟悉而又喜欢的小动物的跳跃,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运动热情。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
  现如今,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为加强其作用,可将游戏法与创设情境教学法相结合,以使得体育游戏变得更加戏剧化,增添游戏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展体育学习,牢牢地把握教学内容,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从而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小游戏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具有情景性的体育游戏容易让学生快速进入游戏中的角色,以充分体现游戏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所采用的游戏法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可从中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勇敢机智的人;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运动中的规则性,遵循体育活动中的规律,以促进学生体育思维的提高。因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积极地开展各项体育游戏,有效地应用情境创设,以丰富游戏的内容,保障体育教学质量。
  三、创新体育游戲,适度使用体育游戏
  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具有趣味性,能体现出教育的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有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游戏的选择不可只重视其趣味性,而忽略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不可本末倒置。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法,既要利用游戏的趣味性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中的教育作用,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为依据来创新体育游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游戏的改编和创新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体育游戏设计中充分发挥情感作用,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可过度采用游戏法,以免造成反效果。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是小学体育新课标中的要求,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科目,其教学目的在于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学生的锻炼,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目的,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丰富小学体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巩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多任何事情保持热情和爱好的时间有限,所以,很多小学生对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重复训练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怎样才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又兴趣浓厚呢?除了运用游戏外,教师还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各种实物教学或情境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不断有新的尝试,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以走步训练来说,相对单纯的规范化走路学生缺乏热情,练习时他们的精神集中度不高,而且很快就会散漫下来。如果采用听音乐走,不仅会增强学生走路的节奏感,还能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还需要不断变换走路的形式,诸如加动作的走、拍手走等,以不断强化其训练热情。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比较强的,因此,可以把训练项目变换成竞争性活动,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大训练的强度、趣味性和持久性。
  五、训练、教学更加的个性化,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
  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愉悦心情和满足感主要来源于学习过程中的点滴成功。然而,对于体质、基础、技能掌握状况、兴趣爱好等都存在巨大差异的学生个体来说,都按照相同的课程标准和任务目标统一要求,按照同样的训练方法严格训练,必然导致一部分同学每每不能达标,经常性的失败在所难免,使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丧失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不愿参与体育运动。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情况,并根据他们的体质和水平特点,为其量身制作任务目标,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充分体验成功和进步,逐步培养体育后进生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特长,努力使他们的更加自信、特长得以发现和培养。
  六、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我国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促使他们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从而更加喜欢上体育课。尽管如此,再好的教学方法也不是百病皆治的“神药”,有其适用性,要适合学生个体特征、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时空特点。这要求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情感,不断发现和创造,把体育教学真正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融入到游戏和各种活动之中,以兴趣促教学,让他们在各种有益的活动中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其他文献
引进新品种6个品种,以本地品种为对照。通过比较实验黔花生四号、本地品种较高,红皮花生、黑皮花生、白皮花生作特色品种可作进一步试验。
应用单次放电数字解析技术对不同状态锰的光谱行为进行研究.对夹杂物的异常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引入“阈值”确定仪器的背景来区分异常信号与非异常信号。研究表明:异常信号的频数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门艺术,更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他们是班级的组织者,教学工作的管理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助手和骨干力量。要把一个班级建设成为一个班风良好、学习兴趣浓厚、健康文明、奋发上进的集体。班主任要坚持“严、细、实、恒”的原则,既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更要有踏实认真,持之以恒的精神,通过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平等对待处境优势和处境不利的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摘要: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发展创造力,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关键词:音乐;创新能力;培养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代表着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新课改下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结构等方面将发生历史性的变革,这是学校体育发展的趋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和兴趣,加深学生对动作概念和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它可以把无论人们的眼睛可以看到的还是看不到的
研究用辉光放电质谱法(GDMS)同时直接测定中低合金钢中的B,C,Al,P,S,Ti,V,Cr,Mn,Co,Ni,Cu,As,Zr,Nb,Mo,Sn,W共18种元素。对仪器进行质量校正,以确定正确的质谱峰位置。通过对分析元素质谱干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