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后勤在高校中的主要职责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及师生生活提供保障和服务。自教育部提出了“高校后勤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三服务,两育人”的工作宗旨后,高校后勤工作既具有服务又具有育人的作用有了明确的定论。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后勤的服务育人水平。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后勤工作实践,针对目前高校后勤在服务育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水平的三种对策。
关键词:高校后勤 服务育人 对策
高校后勤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职责,同时,高校后勤还肩负着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使命。80年代高校后勤工作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后勤部门逐步认识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职工中的育人意识开始萌生和树立。但是由于受到多年来习惯思维的影响,高校后勤工作者在师生的心目中地位和教师的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大多数师生认为后勤只是管理吃喝拉撒睡的杂事,同育人是根本不沾边的。另外,由于后勤职工自身的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一直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如何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水平是许多学者及高校后勤管理者们一直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1 加强后勤自身的宣传及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认识到后勤在育人中的作用
由于目前大学生对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后勤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宣传,同时还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后勤工作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后勤工作的更好的发展。加强后勤宣传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以报纸、杂志的形式进行宣传
对于以报纸、杂志形式宣传后勤有的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像浙江工业大学容大集团刊出的名为《滨江潮》综合性报纸。这份报纸编辑部人员挑选十分严格,主编由公司办公室主任亲自担任,记者由公司最好的通讯员和各校所推荐的优秀学生当中选拔。《滨江潮》报纸共有四版,既有公司、高教园区大的新闻和政策性内容的报道,也有学生比较关心的与后勤相互沟通的桥梁“回音壁”,其他还有诸如大学时代系列、原创文学等内容,做到了“荤素搭配、雅俗共赏”,非常能够吸引学生。
1.2 重视舆论的导向性作用,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后勤工作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高校后勤企业要学会宣传,要懂得“包装”自己,要善于利用广播、电台、网站等校内外媒介,积极邀请学校行政、政工、教工、学生阵线参与,利用其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度大的特点,及时宣传后勤动态,宣扬后勤服务理念,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共性问题。以价格听证、服务听证等形式,公开相关信息、增强数据的说服力,让师生充分了解后勤工作,理解后勤工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信任程度。
1.3 完善沟通形式,坚持长效管理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熟期,高校后勤工作者的工作作风、责任感、服务态度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后勤企业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交流沟通活动,如后勤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后勤质量监督员会议,膳、宿工作座谈会,组织学生参加后勤管理、聘学生当助理,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师生开放日等形式与师生进行沟通。同时,后勤还可以每学期邀请学校的师生代表,参观后勤食堂、超市、宾馆等部门的内部各项工作,走进后勤,了解后勤,提高师生对后勤的理解和信任。通过让广大学生参与到后勤服务的环节和过程中,加强与同学的互动沟通,缩短双方的距离、改进服务,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后勤工作者以自身勤恳工作的模范行为、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和真诚友善的服务态度去影响他们,以周到、热情、细致的服务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去感化他们,这些都将默默感染和影响所服务的学生,最终形成高校后勤与师生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同时,后勤的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功能。
1.4 开展联谊活动,寓教与娱乐活动中
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天性。寓教于娱乐活动中,是现代教育常用的教育手段。因此,高校后勤可以邀请各系、部的辅导员、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后勤举办的各种联谊活动如社团文化节、美食节等,这样不仅能加强后勤职工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能使后勤更好的开展后勤服务育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高校后勤职工整体素质,强化“服务育人”意识
员工是企业的基石,是服务工作的实施者,是服务育人的主体要素。后勤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学校整体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后勤要真正肩负起服务育人的重任,必须建设好以下三支队伍:
2.1 实现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的建设
管理人员是组织中的核心力量,同时肩负着谋事和干事的职责。他既是后勤企业领导层决策的辅助者,又是政策制度的落实者、具体工作的承办者和督办者,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高校后勤要更好地履行育人职能,就必须要培育一支既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又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在这支队伍的建设上,要始终坚持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抓起,引导各单位管理人员正确处理好谋事、干事两个职责之间的关系。既能善于“干事”,认真履行承办、督办职能,做领导的“参谋助手”,确保决策和安排部署落实到实处;更能善于“谋事”,从“事务型”向“谋略型”转变,把自身置于本单位和上级指令工作的全局之中,树立起辅助领导决策的责任感和服务育人的使命感,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提供细致、全面的决策信息和缜密翔实的决策建议,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
2.2 实现高水平技术队伍的建设
我们都知道,后勤的育人是“身教”的育人,即通过优质的服务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因此,育人的前提是要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随着师生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的服务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后勤企业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进行改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后勤的技术骨干力量,为提高竞争力、提升服务育人水平、促使后勤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是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后勤员工的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尽管近几年随着后勤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但成效并不明显。与社会企业相比,后勤企业餐饮、物业等大部分岗位招人门槛较低,同时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员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培训,自然也就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技术队伍的建设上,通过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人才竞争、激励和保障机制,在加压的同时,实现技术人员的自我提高,以此加强后勤企业技术力量。
2.3 实现甘于奉献的服务队伍的建设
在后勤的日常工作中,服务队伍即一线员工队伍是和服务对象接触最多的。服务人员是后勤服务的实施者,是服务育人最主要的参与者,后勤有关服务育人的理念、决定和任务,都需要他们去执行、去完成、去体现。毫无疑问,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育人的效果。由于后勤一线服务人员以临时工居多,而临时工存在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为避免出现由于个别员工的不良言行和服务态度影响服务对象对后勤的整体印象,必须要加强临时人员的管理。
3 加强后勤管理的科学性,为服务育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所谓科学的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gt),其原理是由现代管理学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所提出,最主要的思想包括共同财富最大化、建立科学的生产率标准和制度、工人劳动效能最大化、雇主与工人真诚合作、专业化的管理职责等。因此,从保障服务育人工作得以开展的角度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形成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完善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后勤各项服务质量能够达到标准化的状态。为了实行内部监控功能,首先要建立一个承担该功能的组织。据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后勤的内部管理处于混沌状态,为了使各项监控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少高校后勤都制定了《质量管理条例》,同时还对后勤的相关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使后勤各种制度更趋于健全。只有后勤各项服务质量都达到了标准化,才能使服务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功能。
3.2 建立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公正、科学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激发下属部门以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有极大好处的,因此,在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时一定要遵守以下原则:首先,要遵循明确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是考核指标体系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每一个考核要素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容、定义或解释说明。描述指标要素的文字应精炼、准确,必要时还要列出计算公式,使考核要素指标的内涵明确,外延清晰。其次,要遵循整体性原则。零散的、孤立的指标一旦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考核目的的要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体系时,那么这个体系就必须强调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指标体系必须是完整的,能够覆盖所有大局的重要因素,不能遗漏关键的绩效因素。如果遗漏了指标,那么按照这个体系考核的结果将会有失全面和公正。再次,要遵循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的延伸,是指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反映组织各部门和各层次间的相互关联,在指标范围和口径上没有交叉和重复,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绩效指标要保持平衡。只有对后勤职工的绩效考核评价做到公正、公平,才能提供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提高服务育人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凤阳,浅谈如何做好高校后勤宣传沟通工作,改革研究2010年第1版,p145.
[2]郑雅萍,《服务育人—高校后勤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p61,p154-1571.
[3]王少安,《论“大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p63-64.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侯建设,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p69.
关键词:高校后勤 服务育人 对策
高校后勤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员工生活服务职责,同时,高校后勤还肩负着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的使命。80年代高校后勤工作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后勤部门逐步认识到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职工中的育人意识开始萌生和树立。但是由于受到多年来习惯思维的影响,高校后勤工作者在师生的心目中地位和教师的地位是有天壤之别的,大多数师生认为后勤只是管理吃喝拉撒睡的杂事,同育人是根本不沾边的。另外,由于后勤职工自身的文化程度低、整体素质不高等原因,使得高校后勤服务育人一直处于不理想的状态。如何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水平是许多学者及高校后勤管理者们一直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
1 加强后勤自身的宣传及与学生的沟通,使学生认识到后勤在育人中的作用
由于目前大学生对后勤服务育人工作处于集体无意识状态,后勤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宣传,同时还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后勤工作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后勤工作的更好的发展。加强后勤宣传以及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以报纸、杂志的形式进行宣传
对于以报纸、杂志形式宣传后勤有的高校已经开始实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比如像浙江工业大学容大集团刊出的名为《滨江潮》综合性报纸。这份报纸编辑部人员挑选十分严格,主编由公司办公室主任亲自担任,记者由公司最好的通讯员和各校所推荐的优秀学生当中选拔。《滨江潮》报纸共有四版,既有公司、高教园区大的新闻和政策性内容的报道,也有学生比较关心的与后勤相互沟通的桥梁“回音壁”,其他还有诸如大学时代系列、原创文学等内容,做到了“荤素搭配、雅俗共赏”,非常能够吸引学生。
1.2 重视舆论的导向性作用,通过积极宣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后勤工作
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高校后勤企业要学会宣传,要懂得“包装”自己,要善于利用广播、电台、网站等校内外媒介,积极邀请学校行政、政工、教工、学生阵线参与,利用其覆盖范围广、影响力度大的特点,及时宣传后勤动态,宣扬后勤服务理念,解答服务对象提出的共性问题。以价格听证、服务听证等形式,公开相关信息、增强数据的说服力,让师生充分了解后勤工作,理解后勤工作,提高学生的理解和信任程度。
1.3 完善沟通形式,坚持长效管理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熟期,高校后勤工作者的工作作风、责任感、服务态度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后勤企业经常性地开展各类交流沟通活动,如后勤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后勤质量监督员会议,膳、宿工作座谈会,组织学生参加后勤管理、聘学生当助理,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师生开放日等形式与师生进行沟通。同时,后勤还可以每学期邀请学校的师生代表,参观后勤食堂、超市、宾馆等部门的内部各项工作,走进后勤,了解后勤,提高师生对后勤的理解和信任。通过让广大学生参与到后勤服务的环节和过程中,加强与同学的互动沟通,缩短双方的距离、改进服务,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后勤工作者以自身勤恳工作的模范行为、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和真诚友善的服务态度去影响他们,以周到、热情、细致的服务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去感化他们,这些都将默默感染和影响所服务的学生,最终形成高校后勤与师生和谐互动的良好氛围。同时,后勤的各级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功能。
1.4 开展联谊活动,寓教与娱乐活动中
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娱乐是人追求快乐、缓解生存压力的一种天性。寓教于娱乐活动中,是现代教育常用的教育手段。因此,高校后勤可以邀请各系、部的辅导员、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后勤举办的各种联谊活动如社团文化节、美食节等,这样不仅能加强后勤职工和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而且能使后勤更好的开展后勤服务育人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高校后勤职工整体素质,强化“服务育人”意识
员工是企业的基石,是服务工作的实施者,是服务育人的主体要素。后勤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也影响着学校整体水平和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后勤要真正肩负起服务育人的重任,必须建设好以下三支队伍:
2.1 实现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的建设
管理人员是组织中的核心力量,同时肩负着谋事和干事的职责。他既是后勤企业领导层决策的辅助者,又是政策制度的落实者、具体工作的承办者和督办者,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最为关键。高校后勤要更好地履行育人职能,就必须要培育一支既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又懂得现代企业管理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管理队伍。因此,在这支队伍的建设上,要始终坚持从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抓起,引导各单位管理人员正确处理好谋事、干事两个职责之间的关系。既能善于“干事”,认真履行承办、督办职能,做领导的“参谋助手”,确保决策和安排部署落实到实处;更能善于“谋事”,从“事务型”向“谋略型”转变,把自身置于本单位和上级指令工作的全局之中,树立起辅助领导决策的责任感和服务育人的使命感,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掌握真实情况,及时提供细致、全面的决策信息和缜密翔实的决策建议,切实履行好管理职责。
2.2 实现高水平技术队伍的建设
我们都知道,后勤的育人是“身教”的育人,即通过优质的服务来教育和引导学生,因此,育人的前提是要具备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随着师生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单一的服务已无法满足这些需求,后勤企业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进行改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后勤的技术骨干力量,为提高竞争力、提升服务育人水平、促使后勤企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技术支持,是软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后勤员工的技术水平相对薄弱,尽管近几年随着后勤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但成效并不明显。与社会企业相比,后勤企业餐饮、物业等大部分岗位招人门槛较低,同时受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员工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培训,自然也就无法获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技术队伍的建设上,通过建立起充满活力的人才竞争、激励和保障机制,在加压的同时,实现技术人员的自我提高,以此加强后勤企业技术力量。
2.3 实现甘于奉献的服务队伍的建设
在后勤的日常工作中,服务队伍即一线员工队伍是和服务对象接触最多的。服务人员是后勤服务的实施者,是服务育人最主要的参与者,后勤有关服务育人的理念、决定和任务,都需要他们去执行、去完成、去体现。毫无疑问,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和育人的效果。由于后勤一线服务人员以临时工居多,而临时工存在流动性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为避免出现由于个别员工的不良言行和服务态度影响服务对象对后勤的整体印象,必须要加强临时人员的管理。
3 加强后勤管理的科学性,为服务育人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所谓科学的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gt),其原理是由现代管理学之父费雷德里克·泰勒所提出,最主要的思想包括共同财富最大化、建立科学的生产率标准和制度、工人劳动效能最大化、雇主与工人真诚合作、专业化的管理职责等。因此,从保障服务育人工作得以开展的角度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 形成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格、完善的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是企业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后勤各项服务质量能够达到标准化的状态。为了实行内部监控功能,首先要建立一个承担该功能的组织。据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后勤的内部管理处于混沌状态,为了使各项监控工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少高校后勤都制定了《质量管理条例》,同时还对后勤的相关制度作了进一步完善,使后勤各种制度更趋于健全。只有后勤各项服务质量都达到了标准化,才能使服务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育人的功能。
3.2 建立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公正、科学的内部考核评价机制对于激发下属部门以及广大员工的积极性是有极大好处的,因此,在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时一定要遵守以下原则:首先,要遵循明确性原则。明确性原则是考核指标体系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每一个考核要素指标都要有明确的内容、定义或解释说明。描述指标要素的文字应精炼、准确,必要时还要列出计算公式,使考核要素指标的内涵明确,外延清晰。其次,要遵循整体性原则。零散的、孤立的指标一旦按照一定的逻辑和考核目的的要求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构成一个体系时,那么这个体系就必须强调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指标体系必须是完整的,能够覆盖所有大局的重要因素,不能遗漏关键的绩效因素。如果遗漏了指标,那么按照这个体系考核的结果将会有失全面和公正。再次,要遵循平衡性原则。平衡性原则是整体性原则的延伸,是指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反映组织各部门和各层次间的相互关联,在指标范围和口径上没有交叉和重复,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的绩效指标要保持平衡。只有对后勤职工的绩效考核评价做到公正、公平,才能提供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提高服务育人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徐凤阳,浅谈如何做好高校后勤宣传沟通工作,改革研究2010年第1版,p145.
[2]郑雅萍,《服务育人—高校后勤育人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版,p61,p154-1571.
[3]王少安,《论“大爱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p63-64.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侯建设,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