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校园”的精神起源与权利边界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un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学校向现代学校的有序过渡,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民主”管理精神的确立与发展。“民主”,从一种政治理想,转变为教育的理念、行动、评价,乃至价值追求和文化自觉,完成了一种“质”的嬗变。全面梳理“民主校园”的精神起源,厘清其中的权利边界,找到合适的操作路径,这对所有教育实践者,尤其是学校管理者来说,极具现实的操作意义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民主校园;精神起源;权利边界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3-2
  一、现代民主的价值追溯
  “民主”,作为一个政治术语,第一次被移植于教育,来自于杜威1915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1]。教育作为一个社会中不同阶层彼此流通的媒介,古已有之,但真正从“精英专属”变成“大众共有”后,其流通性就不再限于身份、地位或金钱,而是直接与社会生态、制度文明、思想观念相挂钩。可以说,一个开放和进步的社会,必定是各个阶层均能够充分流动的,且这种流动性与自由、平等密切关联,后者又为前者提供了必不可少的保障。
  当我们将“社会”微缩为具化的“校园”时,虽然形态、结构、关系变得简单,但内在的逻辑并没有变化。一个健康、朝气的校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自由地产生信息对流、情感对流和价值观对流。这种对流的作用并不是标榜所谓的“民主”,而是让整个校园成为共同体,乃至共生体,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促进整体持续进步。民主,是这种进步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功利的观点,以为现代学校的创新,就应该搞出轰轰烈烈的“模式”“样板”和“经验”,同时还应配备达到国际水平的硬件,以“规模效益”换“眼球效应”,否则怎么让他人感受得到呢?怎么吸引社会公众的注意呢?相比这些形而下的“大手笔”“大改革”,形而上的“民主”却像老生常谈,没有创新。但我们也许忽视了,正是它的存在,“现代学校”才有了区别于“现代技术”、“现代经济”的标签:那就是“立德树人”的教育本质。现代教育从“人”的出发,再到“人”的回归,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民主”精神中找到理论支撑和实践凭靠,其不仅为社会各界所共识,更是现代文明的基石。[2]
  如果从历史的角度回溯,“民主”与“校园”的精神起源,有着耐人寻味的启示。“民主”的精神起源与“契约”密切相关,这又与欧洲的海洋文明分不开:正是基于地形破碎、環抱地中海等自然因素的囿困,每个民族均无法生产出齐备的必需物资,于是,以自由交换为前提的商品贸易开始繁盛。这种商业色彩浓厚的海洋文明,令彼此间的契约——以及由此延伸的契约精神,铸成了欧洲乃至近代以来主流世界的精神气质。这便是:自由、平等、守信和互济。
  这些“高大上”的词汇,并不是标榜或贴金,而是为了保证对等双方的意志、权利和财富不受剥夺或侵犯。“传统”与“现代”的价值分野,在英国学者梅因看来,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型”[3],即前者是人与人基于地缘或血缘的“身份”认知,而后者却建立于平等、自由的“契约”精神。正是立于这一磐石上,几经迭代的“契约”终于演变成了今天的“民主”,并成为现代文明的价值存在。所以,当我们以“民主”为导向,进行学校建设或管理时,千万不要将之作为标签或噱头,她的精神起源里写满了现代教育意义上的人本情怀与实用主义。
  我们可以说,基于自由和平等的推衍,现代学校的一大特质即是多元。中国文化中有两个重要的汉字:“和”与“合”,如今的民主校园中常可见到它们的身影——前者如“和谐”,后者如“合作”。但这两个字的价值观却颇具意味:“和”重在包容,最著名的阐述来自于孔子的“和而不同”,即承认多元的存在,彼此和平共处,各领风骚。诚如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4];“合”也有多元的寓意,只是更则重“配合”、“协作”方面,强调的是一种守信诚实、彼此补助的组织方式,并以达到“双赢”或“多赢”为目标,如孙子“上下同欲者胜”[5]所言。这在卢梭对社会契约的论述中可以找到依据。[6]当然,“合”也有它的另一面,即“合为一”的意蕴,如时下的课堂模式化、“分数论高下”的办学同质化。倘若“合”走向“整合”、“兼并”、“归一”的方向时,教育将日趋单极化,它的生命力、创造力也将枯竭,所谓的“民主精神”也早已不复存在。
  二、“民主校园”的精神起源
  我们不妨再回到学校的细胞——班级,来看一看“民主”。从两千多年前的“轴心时代”(雅斯贝尔斯语)起,东西方的教育先哲均以私塾(或类私塾)的方式建立教育,即便如柏拉图建立起阿卡德米这样影响深远的学院,也没有所谓的“班级”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班级”最早出现于16世纪的德法,其真正的精神起源则与“班级授课制”有关。这种制度被深刻烙印上工业时代的记忆:由于机器大生产的需要,传统家庭教育或私塾教育的“低效”无法满足需要,集约化、标准式、授受型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应运而生。“民主校园”正是在“班级”的概念确立后产生的,其精神起源是秩序、规范和效率,这也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跨越的历史馈赠。以“效率”为例,如今的知识更替被媒体冠以“爆炸”的帽子,近30年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几乎占了人类有史以来知识总量的90%,人们开始用“知识盈余”来定义自己的时代。
  较为遗憾的是,从学校管理的现实层面看,大多数的学校管理者钟情于“效率”,矻矻终日,汲汲营营,秉持着“盯”“熬”“防”等战术,将学生“模具化生产”,直到一个个都炼成“考试达人”。但从精神的涵养来看,如此管理却又是极其野蛮和摧残的,其很少能给孩子以人生的教义与启迪,他们的生命品质、厚度和韧性得不到发展,导致人的社会追求、心理价值出现裂变和异化。所以,从提升学校管理的效能上说,“民主校园”的内在,是提供一种精神支架,告诉管理者责任在哪里(从对“应试”负责到对“公民”负责),秩序在哪里(从“我对你”到“我和你”的角色转换),边界在哪里(从“全天候式”到“有选择式”,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尊重彼此自由和权利)。这就好比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成为了社会共知共循的精神支架,其后几百年的建设都从此溯源一样。一言以蔽之,任何一所学校真正有效的管理,一定是有种“形上的关怀”(刘铁芳语)的,而这种人文关怀和责任使命就是“民主校园”的教育伦理所在。   当我们看到了“民主”与“学校”的精神起源后,就犹如从漫长的时空背景中窥见了现代学校建设的原型与根脉。不少人停留于表象,以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孙中山语),不提“民主”就不够洋气;以为“班级”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其伦理基础与治班实践无关;更有人以为,管理班级与历史、经济、社会又有多大关系呢?其实,这些似是而非的认知错位,正是我们工作中很多失误和麻烦的真正肇事者。
  比如,为什么许多学校总会出现“知行不一”的现象呢?原因只在他们没有在源头上看清“民主校园”的特质和价值。“民主”孕育于“契约精神”,它的建立前提是主客体双方的平等和自由。如果约定方中有一方无法得到平等对待和自由保障,那所商定的结果也必然是“不平等条约”。从学校管理的角度看,朝令夕改的政令、通过“补课”“拖课”“占课”,随意延长工作和学习时间等,类似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行为表面上的原因有很多,诸如应试压力、学校传统、管理失责等,但从根本上说,还在于师生包括社会对“民主校园”尚未达成有效共识。
  如果班级的管理者能从“民主”中回溯教育的本质,他们就自然学会了平等和自由;如果教师懂得了“民主”的教育意义,他们就不会体罚及变相体罚,不会热衷于灌输式课堂。从“正能量”的角度看,如果老师需要从喋喋不休的争论中止息并找到正确路径,那么基于民主精神的“罗伯特议事法则”就特别有效,如果班主任想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那么集体协商出一套精干的“班级公约”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妙方……任何教育者,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班主任、任课教师,如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那首先要做的就是“摊开手心,将自由的空气和平等的权利还给学生”,民主的精神起源与实践基础不是空穴来风或思想幽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
  如今,有关“核心素养”的话题,成了教育界的一大热点。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究其本质,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1世纪我们要培养什么的公民?这应该如陶行知说的“每日四问”一样,必须时刻在心中惦念着。
  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竞争化急剧加强的时代,“速度、多变、危机、发展”将成为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作为构成社会的最基本元素——人,其个体素养意义非凡。教育的责任愈显伟大而沉重。从笛卡尔、卢梭那里开始,“民主精神”就可以从自由、平等、守信、互济等四个维度描述,这些宝贵的价值启蒙牢牢构成了现代文明的精神基座,因此,也必然是一名现代公民的必备素养之一。当教育从终生发展的角度来诠释,我们对孩子的责任就绝不是在校的三年六年,而是为一辈子奠基,那么对“民主精神”的培养就无可替代地成为了学校教育首要职责,让孩子从军事化的应试牢笼中摆脱,懂得重约守信,学会尊重互爱,享受自由平等——难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吗?
  三、“民主校园”的权利边界
  今天,无论我们步入哪一所学校,他们多会宣称自己“依法办学”“依法治校”,有的还会加上“平等”“自由”等价值理念。这些几乎听得耳朵都能生出茧子的口号,实际的分量并不如其所宣称的那样厚重、真实,而是多多少少注了水、参了沙。
  这一现象杜威在一个世纪前就看到,他不无感慨地说:“教育并不是一件‘告知’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的和建设性的过程,这个原理几乎在理论上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无人不违反。”[1]为什么大家都爱在嘴上人云亦云,可行动上却我行我素呢?其实,这与学校权利边界的漠视与忽略有很大关系。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民主校园”也有自己的权利边界。这种边界意识正是现代教育常识的一部分。在日常管理中,从“暴力剪发”到“课堂监控”,从“收缴财物”到“跪地授课”,神州大地上一幕幕或熟悉或颟顸或奇葩或鸡汤的教育行为,很多时候早已越过了“民主”的边界,也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精神,却容易被感情悄然过滤,许多人甚至深以为然。现代“民主”,按照林肯的说法,包括“民有、民治、民享”三个维度,中心在于对“人”的主权尊重。在教育管理领域,无论德育,还是智育,美育;无论是常态,还是异态,这种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与肯定多停留在口头上,我们既不清楚学生有哪些权利,也不明白自己的角色放到具体的情境下该如何扮演,因此也无从厘清所谓的“边界”。
  从“民主”的精神起源上可以看出其边界。如果学校“民主”失去了合理驾驭,并不顾其权利边界,则学生群体很可能蜕变成大众心理学上所说的“乌合之众”(勒庞语)。他们视“个性”为张扬不羁的借口,将“自由”粉饰成为所欲为的理由……如此循环,学校的管理不仅徘徊于低层次上,还会不断恶化,直至彻底崩溃。有些管理者迷信所谓的“名师”,自己成天在外传经布道而班级却可以“民主”自运行如初,这本身就有悖常理。“民主”的理解,还包括对“自由”的掌控,康德警告:“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什么,而是想不干什么就能不干什么”,我们将之置于现实中认真审思,对比那些自以为是的思想、做法,的确是余音绕梁,回味深长。
  比如前面所提到的“效率”,一旦越界,就成为了“效率崇拜”,抢时间,抢课堂,抢学生,成了无休止的恶性循环,学生的发展潜质与兴趣愛好在竭泽而渔式的“挤”“压”“拼”“催”中被榨干和摧残。唯“效率”是图,已经成为了今天困顿教育的一大硬伤。美国学者雷蒙E·卡拉汉在《教育与效率崇拜》中直言:“在很多情况下,学校管理者们将自己视为企业管理者,或者按他们的说法,是‘学校经理’,而不是将自己视为学者或者教育哲学家。”[7]以纯企业的精确操控原则来指导教育,是工业化时代以来的一场教育梦魇。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忠告:人们常常以“爱”之名,做出大量侵害孩子利益的事情[8];我们也可以推测,师者借以“民主校园”之名(而不自知),往往会走向伪德育、反德育的道路。一个人的边界意识,也是他对价值定义的澄清。无权利边界,则无师生民主,无班级契约,则无德育的真正嬗变与进步。
  一言以蔽:民主校园的变革,不是“一招鲜,吃遍天”的终极教育方案,而仅仅是一个极具生命力的开始;但小到一间教室,大到一个时代,都可以从她的精神疆域内被重新定义与再次改写。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5).
  [2]汪中求.契约精神[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02).
  [3]梅因.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02).
  [4]张蓉.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04).
  [5]孙武.孙子兵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6]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7]雷蒙E·卡拉汉.教育与效率崇拜[M],2001(01).
  [8]艾·弗洛姆.爱的艺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04).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材与生活联系密切,执教者应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活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用原生态生活理解艺术化生活,用艺术化生活表达原生态生活,用文本化生活锤炼个性化生活,从而让语文课堂更鲜活。  关键词:原生态;艺术化;个性化;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25-1  语文教材是文本、文本作者和编者的主观世界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并且要
摘 要:《牛津初中英语》每个单元围绕一个话题设计各板块的教学任务,平时教学中我们重视Reading和Grammar课时教学,设置一定“缺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有展示空间。而Task板块是单元的高潮部分,体现了单元的最终输出成果。而实际教学中,我们常不经意间将Task板块上成阅读或语言知识讲解课,重语知掌握,轻文章结构、素材整理和语言方面的赏析,课堂流程看似以学生为中心,但学生的主动性没
摘 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阐述了体育教师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效果,并提供了反思的方法和反思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体育;反思;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8-029-1  有些中学体育教师常常会遇到这种情
摘 要:物理课堂提问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用下述十种提问方法,获得了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4-087-01  0  一、平等提问 亲切诚恳  课堂提问是平等对话。居高临下的提问会使學生产生距感,教师在提出问题时注意语气态度
摘要:基于“自学·议论·引导”模式下学教相长的助学式课堂,理应顺应“校本、生本”的自然本真需求,构建出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校本化“助学案”,在编制和对话“助学案”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均能得到长效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自学;议论;引导;学教相长;助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29-2  “自学·议论·引导”学习
摘 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使地理学充分发挥其教育功效,完成时代所赋予的重要使命。本文首先诠释了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区域地理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2-023-1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目前
摘要:平抛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的模型,高考要求学生能理解平抛运动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本文介绍了平抛运动落地的三种情况,旨在使学生在解决实际物理题型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以及综合推理和判断,并且能归纳出平抛运动落地方式的呈现种类。  关键词:高中物理;自主实验;平抛运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 要:高中的政治教育自从在2004年开始,就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入改革的阶段。不但要从教学的方法、手段、评价等途径进行变革,更要从理念上进行彻底的深入。然而在事实上,高中的政治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仍然重智育轻德育,看重眼前的升学利益,而忽视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分数的单方面提高,忽视了要教育人的根本目的。这不是我们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与我们的新课程课改的初衷背道而驰。我们要深入以德立人的根本任
摘 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涉及多种方面的活动,其中不单单包括有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等因素,与教师的自身专业知识和实际的教学活动质量效果还具有紧密联系。尤其是在当今教学工作改革大浪潮的推动下,教学工作往往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班主任工作的复杂性与专业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必须要针对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进行研究分析,弄清楚班主任工作复杂性和专业性的主要表现方面,对整个班主任工作进行引导,从而有助于
摘 要:吕淑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又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讲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从以读为本、主动参与和拓展延伸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活”起来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活”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