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院校文化基础教育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的功能。学分制是科学进步与教育事业发展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这就要求各类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术素质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注重学生自我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允许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完成学业。在这一前提下,学分制取代现有学年制教学管理制度已成为必然。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中职院校积极研究与探索文化基础课学分制的改革与实施。
【关键词】中职院校;文化基础课;学分制改革;研究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14-01
一、文化基础课的地位与作用
1、文化基础课的工具性、情感性和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它是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它是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它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文化课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应当是具备了一般公民所应有的文化素质,但是,中职院校同样存在一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任务的学生,他们不仅需要补课,而且,面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成人教育、生存教育、职业预备教育,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是很难在社会长期立足的。
3、文化学习是人生最基础的认知阶段。文化学习是形成学习基本能力的必要过程。过去在“面向用人单位需要”的思想指导下,单一地传授知识技能,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或者用人单位觉得职业学校毕业的素质低、不理想。这是因为,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难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任何一个职业角色,首先应该是—个完整人的社会角色,其次才是具有特殊性的职业角色。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教学效果偏差。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成为催眠课。
2、很多职业院校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普遍感到学不到东西,没什么收获。
3、教学评价“宽松”结果缺乏“分量”。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改变学生成绩考核模式,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考核标准。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首先明确学分制的内涵: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学生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最大优点是学生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自主选课,突出特点是以学分作为学习量的計算单位,以综合评价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实行学分制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了解学分制的主要特点:学分制的目标是建立以学生选修为本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特长、学习精力,及择业意向、市场需求等因素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修读方式。学分制实行的是目标管理,主要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就可以修得学分,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就可以毕业。允许学习困难的学生放慢学习进度,延长修业年限;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缩短修业年限,或者选修第二专业;允许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有职业教育需求的人可以随时就读、随时离校。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开出大量的高质量的课程、开出新课程以供学生选择,激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将新成果、新见解反映到教学中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相对于学生而言,以课程和学分为纽带组成学习组织,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计划和分层次的课程选择,有效融合品德、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让学生扬长避短,得到发展,增强他们对职业生涯的信心和学习动力。
技工教育文化基础课学分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能促进教学体制的创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新型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增强毕业生与社会的沟通和衔接能力,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成,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四、结束语
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而非学科知识结构为依据,开发以职业能力和人格养成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按照专业方向,选择具有为专业一体化课程服务功能或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基础课程模块,使毕业生形成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知识及能力结构;按照专业服从市场,基础服务于专业的原则开发课程,建立灵活的课程调整反馈机制。由专业责任人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和专业发展的趋势每年适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中职院校;文化基础课;学分制改革;研究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14-01
一、文化基础课的地位与作用
1、文化基础课的工具性、情感性和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它是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它是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它是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继续学习、适应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文化课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应当是具备了一般公民所应有的文化素质,但是,中职院校同样存在一批没有完成义务教育任务的学生,他们不仅需要补课,而且,面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成人教育、生存教育、职业预备教育,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素养是很难在社会长期立足的。
3、文化学习是人生最基础的认知阶段。文化学习是形成学习基本能力的必要过程。过去在“面向用人单位需要”的思想指导下,单一地传授知识技能,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或者用人单位觉得职业学校毕业的素质低、不理想。这是因为,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难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任何一个职业角色,首先应该是—个完整人的社会角色,其次才是具有特殊性的职业角色。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生源质量偏低,教学效果偏差。这些文化基础知识“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好找个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文化基础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文化基础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文化基础课学习没有热情,文化基础课成为催眠课。
2、很多职业院校人为地使得“专业技能”与“文化基础”之间权重失衡,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职业素质发展所需要的基础文化素质的培养。由于时间、学制等方面的限制,在过于强调“专业课”的同时便忽略了文化基础的全面提高。结果只注重单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文化基础方面的教育被忽视,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较低,缺乏自信。此外,由于忽视基础文化素质的提高,专业技能发展本身也受到很大的制约。难以进行自我教育与提高,使以后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普遍感到学不到东西,没什么收获。
3、教学评价“宽松”结果缺乏“分量”。人们的目光都盯在学生专业课程的成绩上。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完善的学校、社会考核评价机制,各种等级证书的考核使各专业知识的评价厚重有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把能否取得专业等级证书作为评价这个学生学习优劣的标准。而文化基础课教学则缺少强有力的外部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机制又不够完善,其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控与评价无疑是“宽松”的;对学生而言,其学习过程、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检测与评价更是“宽松”的,这便导致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考核评价缺乏“分量”,起不到激励作用。
三、研究的目的、意义
目的:改变学生成绩考核模式,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考核标准。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首先明确学分制的内涵:学分制是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分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学生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即可毕业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最大优点是学生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自主选课,突出特点是以学分作为学习量的計算单位,以综合评价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实行学分制是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了解学分制的主要特点:学分制的目标是建立以学生选修为本的课程体系。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能力、特长、学习精力,及择业意向、市场需求等因素自主选择课程、选择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和修读方式。学分制实行的是目标管理,主要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学结果和进行学籍管理,考试合格就可以修得学分,修满规定的各类学分和总学分就可以毕业。允许学习困难的学生放慢学习进度,延长修业年限;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缩短修业年限,或者选修第二专业;允许有实际需要的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有职业教育需求的人可以随时就读、随时离校。学生不仅可以选择课程,还可以选择老师。这就要求教师开出大量的高质量的课程、开出新课程以供学生选择,激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将新成果、新见解反映到教学中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相对于学生而言,以课程和学分为纽带组成学习组织,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计划和分层次的课程选择,有效融合品德、知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让学生扬长避短,得到发展,增强他们对职业生涯的信心和学习动力。
技工教育文化基础课学分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能促进教学体制的创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新型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并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以适应社会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增强毕业生与社会的沟通和衔接能力,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成,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四、结束语
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而非学科知识结构为依据,开发以职业能力和人格养成为中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按照专业方向,选择具有为专业一体化课程服务功能或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基础课程模块,使毕业生形成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知识及能力结构;按照专业服从市场,基础服务于专业的原则开发课程,建立灵活的课程调整反馈机制。由专业责任人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和专业发展的趋势每年适时进行调整,始终保持课程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