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很大程度上能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教材的选定应当坚持一定的标准,使用更应当坚持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的原则,编写应当高屋建瓴、科学规划。
一、选——坚持素质教育为核心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教材上表现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在众多教材中应当如何选定适合小学生成长和学习需求,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教材呢?
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教材的选定必须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选定教材时,如果缺乏明确指导思想就会导致教材选定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自身情况,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小学语文教材的选定应当坚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主,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在选定教材中应当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选定质量高的教材:語文教材应当体现与时俱进,展现最新的语文学科教学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同时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要求相契合。
适用性较强:教材的选定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教育要求、小学生培养要求,更应当适合地域人才需求、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综合考虑教材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部编语文教材是教育部直接组织编撰的语文教材,打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程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在基础知识和阅读板块编写中独具特色。如常规语文学习是让学生先学拼音再认字,而部编教材打破传统,在识字板块编写中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学习拼音的难度;同时和幼儿园教育进行衔接,让低年级学生先识字再学拼音,从而使拼音和识字在学习中互相促进,互相弥补。尤其是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拼音教学,适当降低拼音学习难度,增加拼音和识字中的趣味性和体验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用——在尊重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小学语文教学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对教材的使用应当做到尊重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要在教材的知识层面上实现超越和发展。
使用教材反映的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最基本的处理能力是能全面地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更高层面上的使用是要根据教材知识举一反三、创新改革。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无限可能性,也体现了小学语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那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使用教材呢?
适当增加内容:语文教学不应当仅局限在教材体系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增加知识。以部编教材为例,该教材在识字板块的原则是让学生多识字少写字,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去识字,扩大知识量。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将识字板块和阅读板块结合起来,通过在单元设计中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积累。
适当地删减内容:教材是不变的,教学活动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删减重复、不必要的内容。如部编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适当减少了写字单元。
整合不同知识体系:教材内容在编写中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配,整合不同的知识体系。如部编教材在内容上采用的是双线单元结构,即各个单元的内容由明线“语文核心要素”和隐线“人文思想”构成,语文核心要素包括基础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人文思想则包括认识自然、尊重生命、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行为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对两条线进行整合,使语文基础知识和人文思想教育相结合,为每一个单元知识设定一个思想要素,将语文知识、能力进行升华。
创建全新框架结构:教材都有各自独特的学科内容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使用教材,打破教材固定的次序,创建新型知识框架。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要努力做到螺旋式处理,而非单纯的阶梯式。如部编教材每单元都包括课文、识字认字、拼音、汉语交际等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可以打破板块顺序,灵活安排教学。
三、编——要更富有生活气息
滞后性是教材的特有属性,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完美无缺,教材不可能满足所有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了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教材在编写时应当紧随时代发展的特性,编写具有适用性、适时性的教材,同时也要结合特定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
部编教材在编写方面应坚持:继承和发展我国语文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吸收其他版本教学的优点;贯彻最新的教育改革基本精神,体现时代前瞻性。尽可能呈现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知识结构、人文思想、情感等方面要保持领先。一方面在思想教育上有机渗透,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努力做到“接地气”,语文教材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尤其是要考虑小学生在认知上的特点。
一、选——坚持素质教育为核心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小学语文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在教材上表现为“一纲多本”和“多纲多本”。在众多教材中应当如何选定适合小学生成长和学习需求,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教材呢?
在笔者看来,小学语文教材的选定必须坚持《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在选定教材时,如果缺乏明确指导思想就会导致教材选定不科学、不合理,不符合自身情况,最终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小学语文教材的选定应当坚持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主,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在选定教材中应当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选定质量高的教材:語文教材应当体现与时俱进,展现最新的语文学科教学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同时和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目标要求相契合。
适用性较强:教材的选定不仅要符合国家相关的教育要求、小学生培养要求,更应当适合地域人才需求、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综合考虑教材对经济、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部编语文教材是教育部直接组织编撰的语文教材,打破了传统语文教材的编写程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需求,在基础知识和阅读板块编写中独具特色。如常规语文学习是让学生先学拼音再认字,而部编教材打破传统,在识字板块编写中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学习拼音的难度;同时和幼儿园教育进行衔接,让低年级学生先识字再学拼音,从而使拼音和识字在学习中互相促进,互相弥补。尤其是对于一年级学生的拼音教学,适当降低拼音学习难度,增加拼音和识字中的趣味性和体验性,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用——在尊重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小学语文教学是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是服务于教学的。对教材的使用应当做到尊重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要在教材的知识层面上实现超越和发展。
使用教材反映的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最基本的处理能力是能全面地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更高层面上的使用是要根据教材知识举一反三、创新改革。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无限可能性,也体现了小学语文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那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使用教材呢?
适当增加内容:语文教学不应当仅局限在教材体系中,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适当增加知识。以部编教材为例,该教材在识字板块的原则是让学生多识字少写字,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去识字,扩大知识量。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将识字板块和阅读板块结合起来,通过在单元设计中增加“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等栏目鼓励学生在课外多阅读,多积累。
适当地删减内容:教材是不变的,教学活动是灵活多变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删减重复、不必要的内容。如部编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适当减少了写字单元。
整合不同知识体系:教材内容在编写中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灵活调配,整合不同的知识体系。如部编教材在内容上采用的是双线单元结构,即各个单元的内容由明线“语文核心要素”和隐线“人文思想”构成,语文核心要素包括基础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等。人文思想则包括认识自然、尊重生命、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行为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对两条线进行整合,使语文基础知识和人文思想教育相结合,为每一个单元知识设定一个思想要素,将语文知识、能力进行升华。
创建全新框架结构:教材都有各自独特的学科内容体系,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合理使用教材,打破教材固定的次序,创建新型知识框架。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要努力做到螺旋式处理,而非单纯的阶梯式。如部编教材每单元都包括课文、识字认字、拼音、汉语交际等环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可以打破板块顺序,灵活安排教学。
三、编——要更富有生活气息
滞后性是教材的特有属性,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完美无缺,教材不可能满足所有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了保持教材的先进性和创新性,教材在编写时应当紧随时代发展的特性,编写具有适用性、适时性的教材,同时也要结合特定时期教育教学的要求。
部编教材在编写方面应坚持:继承和发展我国语文教材编写的优良传统,吸收其他版本教学的优点;贯彻最新的教育改革基本精神,体现时代前瞻性。尽可能呈现语文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知识结构、人文思想、情感等方面要保持领先。一方面在思想教育上有机渗透,全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时代精神;另一方面,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努力做到“接地气”,语文教材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尤其是要考虑小学生在认知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