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敦煌的鸣沙山,因沙“鸣”享誉世界。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末,鸣沙却因丧失发声机理忽然“哑”了。这引发了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的关注。此后,近30年里,屈建军一直伴风而行,追沙而为,在钻研防沙治沙技术的同时,寻找着鸣沙山背后的发声机理。正是这份坚持,让鸣沙山又演奏起了美妙乐章。
屈建军现年59岁。1985年,从西北大学毕业仅3年的他还是陕西杨凌一所水利学校的地理老师。当年暑假,他以“不要工钱只管吃住”的回报,在一支沙漠科考队里承担了“扛机器”的“苦差事”,并最终决心投身沙漠研究事业。报考研究生3年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前身之一)。
1989年12月,屈建军开始跟随老师到敦煌开展治沙研究,最终解开了莫高窟窟区的风沙运动规律和危害方式,并让以阻为主、固输结合的“六带一体”风沙危害防治体系得到了推广应用。
在枯燥的研究生涯中,屈建军找到了能让自己“苦中作乐”的研究方向——破解鸣沙之谜。
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屈建军一次次修订完善申报材料,终于在第四次申报后,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立项资助。
一次偶然的机会,屈建军听闻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有一组未被破坏的鸣沙群时,立马赶到沙漠所在的阿拉善右旗,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那块神奇的地方。基于缜密的科学研究,屈建军提出,沙丘自然沙粒表面由风蚀、水蚀、化学溶蚀及硅凝胶沉淀等多种因素形成多孔(坑)状结构所构成的共鸣腔,才是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
这一结论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92年,研究粉体工学的日本学者三轮茂雄专程赶到中国,为屈建军送来一瓶来自日本的鸣沙,并和他又去了一次巴丹吉林沙漠。
然而,这一次科考,让屈建军留下了终生的病痛。在车辆开进沙漠腹地后,司机将车子一头开进了沙地里,坐在座椅中间、没有系安全带的屈建军差点被撞得没气了。如今,他晚上睡觉还要戴上呼吸机,以应对不时出现的不能自主呼吸的情况。
还有一次在雨夜赶赴沙坡头的途中,他乘坐的“切诺基”撞上了一辆拉煤的“康明斯”,導致他右臂骨折,装上钢板,他又多了一个“钢铁人”的称号。
这些年来,屈建军因“鸣沙”研究而憔悴,却换来了“鸣沙”研究的不断突破,并因研究结果对西北多个沙漠景区带来的正向效应等,获得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沙产业大赛二等奖。(摘自《中国青年报》 王蒙、马富春/文)
屈建军现年59岁。1985年,从西北大学毕业仅3年的他还是陕西杨凌一所水利学校的地理老师。当年暑假,他以“不要工钱只管吃住”的回报,在一支沙漠科考队里承担了“扛机器”的“苦差事”,并最终决心投身沙漠研究事业。报考研究生3年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前身之一)。
1989年12月,屈建军开始跟随老师到敦煌开展治沙研究,最终解开了莫高窟窟区的风沙运动规律和危害方式,并让以阻为主、固输结合的“六带一体”风沙危害防治体系得到了推广应用。
在枯燥的研究生涯中,屈建军找到了能让自己“苦中作乐”的研究方向——破解鸣沙之谜。
根据专家评审的意见,屈建军一次次修订完善申报材料,终于在第四次申报后,获得了国家自然基金的立项资助。
一次偶然的机会,屈建军听闻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有一组未被破坏的鸣沙群时,立马赶到沙漠所在的阿拉善右旗,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那块神奇的地方。基于缜密的科学研究,屈建军提出,沙丘自然沙粒表面由风蚀、水蚀、化学溶蚀及硅凝胶沉淀等多种因素形成多孔(坑)状结构所构成的共鸣腔,才是鸣沙发声的关键所在。
这一结论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1992年,研究粉体工学的日本学者三轮茂雄专程赶到中国,为屈建军送来一瓶来自日本的鸣沙,并和他又去了一次巴丹吉林沙漠。
然而,这一次科考,让屈建军留下了终生的病痛。在车辆开进沙漠腹地后,司机将车子一头开进了沙地里,坐在座椅中间、没有系安全带的屈建军差点被撞得没气了。如今,他晚上睡觉还要戴上呼吸机,以应对不时出现的不能自主呼吸的情况。
还有一次在雨夜赶赴沙坡头的途中,他乘坐的“切诺基”撞上了一辆拉煤的“康明斯”,導致他右臂骨折,装上钢板,他又多了一个“钢铁人”的称号。
这些年来,屈建军因“鸣沙”研究而憔悴,却换来了“鸣沙”研究的不断突破,并因研究结果对西北多个沙漠景区带来的正向效应等,获得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沙产业大赛二等奖。(摘自《中国青年报》 王蒙、马富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