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朱光潜在陶诗接受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注意从美学视角研读陶诗;关注诗中“静趣”;赞赏陶诗语言;将陶诗至于世界文学之林;关于陶诗地位,朱光潜给予至高评价。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朱光潜;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在近现代陶渊明接受史当中,朱光潜以美学家独特的笔触对陶渊明其人及诗文作品做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探讨。朱先生自云:“陶潜引我到自然的胜境。”(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他在多部美学作品、文学著作阐释观点均以陶潜为例,并且在著作《诗论》中以一整章的篇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隐士的生平、情感生活及其人格、风格,陶渊明在朱光潜的笔下可谓受到了绝无仅有的待遇。因此,在对陶的接受较为博杂的时代,朱光潜先生的研究承前启后,留下了极具价值的一页。
朱先生对于陶氏诗文的研究很有自己的特点,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多从美学的视角来品读陶之作品。如他在文章《诗的主观与客观》中这样评价:“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感受情趣是能入,回味情趣是能出。诗人对于情趣都要能入能出。……陶渊明的《闲情赋》,李白的《长干行》,杜甫的《石壕吏》和《无家别》,韦庄的《秦妇吟》,都是体物入微,出而能入,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朱光潜先生以美学著称于世,他的美学观点的核心便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我想,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进入朱氏的接受视野,与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跟朱光潜美学观点相契合是有极大的关系的。以美学的视角研究陶潜诗文,这无疑给陶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领域,功不可没。
朱光潜对于陶诗歌中的“静趣”是极关注的。他高度评价陶渊明的《饮酒》说:“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朱以其美学家敏锐的感受力不仅体会到了陶诗文的静,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其动静相谐的雅趣。他自言最爱陶渊明在自祭文里所说的两句话:“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原因便在于这两句“上句是尼采所说的狄俄倪索斯的精神,下句即是阿波罗的精神。动中有静,常保存自我主宰,这是修养的极境,人事算尽了,而神仙福分也就在尽人事中享着。”这段文字可谓包含了更高的审美感受。
朱先生对陶诗大加赞赏的还有它的语言,他称之为“微言妙蕴”“自然流露”。在他看来,陶诗中这些自然流露的文字实比“那些花枝招展的文章较富于生气”。他在《无言之美》中这样写道:“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多么真切!”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不过,朱光潜在赞美陶文字质朴的同时,更注意到了它的“言外之意”充满“变数”,提醒读者一定要仔细玩味。“我们略不经意,便滑了过去,犹如佛家所说的身怀珠玉,不知其为宝而去行乞一样。”
朱先生对于陶学研究的另一重大贡献便是他没有把陶渊明诗文仅置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由于朱先生学贯中西,他能把陶诗放置于世界文学之林,以世界性的眼光看待陶渊明作品。比如作为中西方著名诗人,他经常拿陶潜与华兹华斯作比较:“研究渐久,西诗初见面的新奇诱惑力逐渐消失以后,再回头翻阅中国诗,才觉得西诗最擅长是叙事状物,在抒情方面,中国诗远非西诗所及。……比方英国最大的爱自然而主张以简单语言为诗的诗人要算华兹华斯(Wordsworth),他的集中——连《听湍寺歌》和《独刈者》在内——那一首诗比得上陶渊明的《时运》或,《归园田居》?”再如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他通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对比展现了中西方诗人对自然不同的心态:“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自然,西方诗人在自然中往往能见出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这种比较在陶渊明接受史上是首次出现的,极大地拓宽了陶渊明研究的界限,给现当代接受陶渊明提供出新渠道。
朱光潜先生在研究中,最著名也颇受争议的论断莫过于“静穆说”。最早见于1935年他答复夏丏尊先生的书信中,论述原文如下:
“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以说它泯化一切忧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这段文字本是极有见地,但争议的地方便在于朱先生用了“浑身”二字。与之同时代的鲁迅先生次年便刊文以锋利的笔触批评这一观点,朱光潜在此后的研究中似乎也注意到了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不断进行修正,在出版的《陶渊明》一文中,他写道:“渊明则如秋潭月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去掉了原先论述中的“浑身”二字,已经算得上是比较正确而且经典的一家之言了。
对于陶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朱光潜给出了至高的评价,甚至将其地位置于李杜之上。“以诗而论,李白不如杜甫,杜甫不如陶潜”又说“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大多变化,但是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他曾将诗歌分为“疵”、“稳”、“醇”、“化”四境,化境更是“超出艺术范围而推广到整个人的人格以至整个的宇宙,规模法度有时失其约束的作用,自然和艺术的对峙也不存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三人可以达到这种境界,那便是屈、陶、杜。,这其中虽不乏朱氏在对陶接受过程中的理想化、完美化倾向因素,却也着实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3月第1版.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中华书局2012年第1版.
[3]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9月第1版.
[4]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朱光潜;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1
在近现代陶渊明接受史当中,朱光潜以美学家独特的笔触对陶渊明其人及诗文作品做了比较全面而深刻的探讨。朱先生自云:“陶潜引我到自然的胜境。”(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他在多部美学作品、文学著作阐释观点均以陶潜为例,并且在著作《诗论》中以一整章的篇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隐士的生平、情感生活及其人格、风格,陶渊明在朱光潜的笔下可谓受到了绝无仅有的待遇。因此,在对陶的接受较为博杂的时代,朱光潜先生的研究承前启后,留下了极具价值的一页。
朱先生对于陶氏诗文的研究很有自己的特点,这一方面体现在他多从美学的视角来品读陶之作品。如他在文章《诗的主观与客观》中这样评价:“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感受情趣是能入,回味情趣是能出。诗人对于情趣都要能入能出。……陶渊明的《闲情赋》,李白的《长干行》,杜甫的《石壕吏》和《无家别》,韦庄的《秦妇吟》,都是体物入微,出而能入,是客观的也是主观的。”朱光潜先生以美学著称于世,他的美学观点的核心便是“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我想,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进入朱氏的接受视野,与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跟朱光潜美学观点相契合是有极大的关系的。以美学的视角研究陶潜诗文,这无疑给陶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领域,功不可没。
朱光潜对于陶诗歌中的“静趣”是极关注的。他高度评价陶渊明的《饮酒》说:“你只要仔细玩味,你便可以见到这个宇宙又有一种景象,为你平时所未见到的。”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朱以其美学家敏锐的感受力不仅体会到了陶诗文的静,更进一步的认识到其动静相谐的雅趣。他自言最爱陶渊明在自祭文里所说的两句话:“勤靡余劳,心有常闲。”原因便在于这两句“上句是尼采所说的狄俄倪索斯的精神,下句即是阿波罗的精神。动中有静,常保存自我主宰,这是修养的极境,人事算尽了,而神仙福分也就在尽人事中享着。”这段文字可谓包含了更高的审美感受。
朱先生对陶诗大加赞赏的还有它的语言,他称之为“微言妙蕴”“自然流露”。在他看来,陶诗中这些自然流露的文字实比“那些花枝招展的文章较富于生气”。他在《无言之美》中这样写道:“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四十字把乡村风景描写多么真切!”赞美之词溢于言表。不过,朱光潜在赞美陶文字质朴的同时,更注意到了它的“言外之意”充满“变数”,提醒读者一定要仔细玩味。“我们略不经意,便滑了过去,犹如佛家所说的身怀珠玉,不知其为宝而去行乞一样。”
朱先生对于陶学研究的另一重大贡献便是他没有把陶渊明诗文仅置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研究。由于朱先生学贯中西,他能把陶诗放置于世界文学之林,以世界性的眼光看待陶渊明作品。比如作为中西方著名诗人,他经常拿陶潜与华兹华斯作比较:“研究渐久,西诗初见面的新奇诱惑力逐渐消失以后,再回头翻阅中国诗,才觉得西诗最擅长是叙事状物,在抒情方面,中国诗远非西诗所及。……比方英国最大的爱自然而主张以简单语言为诗的诗人要算华兹华斯(Wordsworth),他的集中——连《听湍寺歌》和《独刈者》在内——那一首诗比得上陶渊明的《时运》或,《归园田居》?”再如在《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中他通过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对比展现了中西方诗人对自然不同的心态:“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自然,西方诗人在自然中往往能见出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这种比较在陶渊明接受史上是首次出现的,极大地拓宽了陶渊明研究的界限,给现当代接受陶渊明提供出新渠道。
朱光潜先生在研究中,最著名也颇受争议的论断莫过于“静穆说”。最早见于1935年他答复夏丏尊先生的书信中,论述原文如下:
“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以说它泯化一切忧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这段文字本是极有见地,但争议的地方便在于朱先生用了“浑身”二字。与之同时代的鲁迅先生次年便刊文以锋利的笔触批评这一观点,朱光潜在此后的研究中似乎也注意到了这种说法过于绝对,不断进行修正,在出版的《陶渊明》一文中,他写道:“渊明则如秋潭月影,澈底澄莹,具有古典艺术的和谐静穆。”去掉了原先论述中的“浑身”二字,已经算得上是比较正确而且经典的一家之言了。
对于陶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朱光潜给出了至高的评价,甚至将其地位置于李杜之上。“以诗而论,李白不如杜甫,杜甫不如陶潜”又说“渊明在中国诗人中的地位是很崇高的。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屈原比他更沉郁、杜甫比他更阔大多变化,但是都没有他那么醇、那么炼。”他曾将诗歌分为“疵”、“稳”、“醇”、“化”四境,化境更是“超出艺术范围而推广到整个人的人格以至整个的宇宙,规模法度有时失其约束的作用,自然和艺术的对峙也不存在。”中国诗歌史上只有三人可以达到这种境界,那便是屈、陶、杜。,这其中虽不乏朱氏在对陶接受过程中的理想化、完美化倾向因素,却也着实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11年3月第1版.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新编增订本)》,中华书局2012年第1版.
[3]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9月第1版.
[4]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