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岩:东北当代水墨实录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梳理一下此地水墨艺术当代实践的大概走向.参与的很多作者都有东北求学背景,离开后他们也一直坚持着个人的艺术实践,所以我们的活动也是一个展示项目,以此呈现相关个案的实践过程并加以研究.现在请凌海鹏来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水墨实践,看看是否能够给我们当地实践者一些启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岩:东北当代水墨实录系列活动,目的是为了梳理一下此地水墨艺术当代实践的大概走向.参与的很多作者都有东北求学背景,离开后他们也一直坚持着个人的艺术实践,所以我们的活动也是一个展示项目,以此呈现相关个案的实践过程并加以研究.现在请凌海鹏来谈谈自己的经历和水墨实践,看看是否能够给我们当地实践者一些启发.
其他文献
作者以漆画作品为例,从彰显绘画属性、把握漆语漆话、敢于融通探索三方面,分析陈立德漆画不同时期向不同方向不同形式的艺术探索,认为陈立德超越历史、超越自己的艺术实践,必将使他成为漆画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后人类美学”多呈现于指向未来的视觉艺术领域,在绘画如何呈现?画家处理人类“身体”的方式有助于构建“后人类美学”.在“赛博格”(Cyborg,机械人)被构思出来之前,未来主义、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大量画家,凭借其激进的想象力,为燃起后人类美学的“火种”做出了贡献.20世纪60年代,后人类美学“雏形”关注人类身体的表演和整体探索.20世纪90年代的后人类美学涉及对人类自我的重新阐述.对技术的重新审视是“后人类美学”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基础造型的教学与研究是设计教学的根基,感性造型训练的系列练习改变了难易递进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个人体验与感受,并且把造型训练的量化练习变为单一课题式的探索研究,使创意思维在造型训练中同样得到发展.
在人工智能时代,雕塑的本体论范畴无法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基于雕塑体系的相关跨媒介创作形态进行定义,越发多元的创作媒介对传统雕塑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着不断的冲击与突破.本文通过数字交互媒介、3D打印技术、当代艺术思维等方式对雕塑本体论重新定义并探讨未来雕塑呈现面貌的全新可能性,最终将雕塑本体论的范畴进行扩展,为雕塑艺术创作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沿革开辟更广泛的路径.
2007年,在经历与几位完全不认识的学位答辩评审委员现场审核之后,我完成了在法国勒阿弗尔美术学院研究生阶段学习.留学法国的这段时间骤然经历着两种不同文化的混合与碰撞,无论是从观念还是思考方式上都冲击着自己原有的认知系统,在随后一系列选择、认同、接受的过程中,我的艺术实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更加侧重于对日常生活体验中问题意识的提炼,并对艺术中媒介的运用有了新的开放性理解.
笔者在整理明清画史资料时,发现有两件名为《募驴图》的画作,一件是明代画家仇英绘制(“仇英卷”),另一件则被归于清初画家罗牧名下(“罗牧卷”).本文的研究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在卫恒先《仇英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对围绕朱存理而展开的苏州文坛交友圈进行了更为详细的梳理;其次,对“仇英卷”中出资人“御前敷陈王道生董淞”的身份进行考证,以纠正缪荃孙在《云自在龛随笔》中形成的错误认识;最后,对“罗牧卷”进行全面研究,讨论其与“仇英卷”之间的关系,并得出“罗牧卷”为后世伪作的结论.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对美籍华裔收藏家翁万戈之女所提供的《安麓村小像》及相关资料进行考察,以此为出发点而延展出的一种讨论和理解清初大收藏家安岐的新思路.在以往的研究中,我们基本上是在一个《墨缘汇观》的意义上来讨论安岐及其书画收藏的,而安岐的书画收藏也基本上被等同于《墨缘汇观》中所著录的书画作品.但是,本文通过对《安麓村小像》的观察和研究,试图展开一个理解安岐的新视野,那便是在《墨缘汇观》之外,被我们所忽视了的安岐书画收藏的另外一个方面,即安岐与其同时代人的交往,并对其同时代的书画名家及其作品所进行的委托、赞助和
北宋山水画的高涨发展和突出成就,与此期自然审美观念的新发展之影响关系紧密.形之于山水画,这种自然审美观念表现出了重“理”的特征.首先,“理”越来越为绘画学理思考和论述所重.到北宋中后期,重“理偏向更加明显;其次,北宋绘画所重之”理“并不等同于理学本体论层面的”理“,它所表明的是一种绘画观念追求,包含着造化之”理“和绘画之”理“两个主要方面;第三,重”理\"是绘画对于时代哲思的精神回应,表达了绘画对于真知的强烈探索愿望.
界画在中国画中是一种借助界尺引笔画线的绘画技术.在传统的古代国画中很早就有出现,被列为中国画的十三科之一.在隋唐时期界画技术运用的已经很好了,宋代时期发展最为成熟,通常与工笔技法相结合,多称工笔界画.在《历代名画记》和《图画见闻志》中都有关于界画的记载.历代名作不在少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夏永的《岳阳楼图》、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这一时期界画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当时统治者的提倡和审美有关.元代以后,界画的发展开始衰落,它开始与当时文人画家“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的精神追求相矛盾.到了清代时期,界画几乎是
本文以活跃在清末民初北京的著名书画碑帖和古籍版本收藏家完颜景贤为焦点,以他在民国时期的收藏活动作为考察对象.通过考察,阐明了进入民国时期之后,完颜氏家境开始没落,他的收藏品逐渐流失海内外.除此之外,本文也指出完颜氏家族其他成员的收藏活动,以及景贤通过书画,与北洋军阀政治家建立了亲密的交流关系,这一点也使得他能在北洋政府时期的外交与政治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