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份,在华师的利群书社,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初识了这样一位热衷于音乐公益事业的老师——赵洪啸①。当时的他正在准备一场有关陶笛的公益性讲座,而当时的我,对其印象并没有那么深刻,只是觉得他的演奏与讲解十分有趣。本以为是在外面请的演奏家,后来才从同学的口中获知他就是我们音乐学院的老师,会演奏很多乐器。
再次看到有关赵老师的事迹报道,是去年年初疫情期间刷遍朋友圈的云合唱视频——《有一种爱不变》,这是赵老师通过组织29位各地宅家的支教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共同完成的无伴奏云合唱,以这样的形式来致敬抗疫第一线的所有英雄们。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泪目,这也越发的助推我想进一步了解赵老师以及他背后的故事与团体。
本学期开学,经导师引荐,我有幸获得了与赵老师面对面访谈交流的机会,这自然是一件乐事。为了不浪费这难得的机会,在访谈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了很多有关赵老师的个人资料,如:16年的支教旅程、大学生MOOC平台的相关课程视频、面向社会的公益性讲座报道以及参加国内电视节目的视频影像等等,并且也整理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问题想要当面向赵老师请教。
跟赵老师定好的访谈时间如约而至,我与另外一名音乐教育学的室友一同前往赵老师的办公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还没进门,我们就在电梯口听到了一阵悦耳的电子乐器合奏音响。走进办公室,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确定是办公室?与我们所见的常规办公室不同,这里没有整齐的办工桌与摆满书本的书架,充斥进我们眼球的是一个摆满了各式乐器,甚至可以说有几分杂乱的小房间,房间里除了各类“稀奇古怪”乐器以外就只剩下两台电脑、一台合成器以及一台小的乐器打磨仪。赵老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来,没等我们坐定,就已经开始向我们介绍了他这堆玲琅满目的“宝贝”。这些“宝贝”大部分都是赵老师自制而成:用石头制成的陶笛、用华师竹林里的大竹筒制成的吹管乐器、用塑料管子制成的排箫,在他这里比比皆是。赵老师告诉这里还仅仅只是他制作乐器的极小一部分,随后他便把我们带到了他的乐器展览室,这里与办公室相比要宽敞很多,而让我们为之惊叹的是这里所陈列的乐器种类更为繁多,达数百种,而形制与材质也更加丰富多样:豆荚、水管、烧烤签、花瓶、坚果壳、碗、油漆桶、塑料水瓶……应有尽有,应接不暇,赵老师都一一给我们介绍和展示着。赵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所有我们丢弃的、难以将之与乐器联系在一起的材料,在赵老师的手下都变成了一件件可以演奏出美妙音乐的鲜活乐器。原来真是“万物皆音乐”啊!赵老师用他的实践与成就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认真的聆听万物之声,那么素材就可以来自于海量的大自然。生活到处充满美,而赵老师正是拥有着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聊天之余,赵老师还告诉我们平时他在全国MOOC平台上上课也是在这个展览室录制。在这之前我也观看过相关视频,赵老师的课堂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堂,它活泼、灵动,充满了生命力,是师生交互式学习与实践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我认为缘起于赵老师对音乐的那份真挚的热情。赵老师告诉我们,他是因为热爱音乐才从事这份职业,并且去研究和发明各种别人眼里“稀奇古怪”的乐器的。是啊,热爱真的很重要!作为一名史学方向的研究生,我们每天按图索骥式般穿梭于各样的音乐史料中间,寻找材料,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机械而没有感情的操作。有时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劳而无功,我们不禁反问自己,这样做的意义究竟在何?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但从赵老师的身上,我认识到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不够热爱。“热爱”是一个沉甸甸的语汇,它很难企及。但如果我们真正对自己的专业与学术研究达到了“热爱”这个层次,我想,我们必定乐此不疲,且成效斐然。
回到办公室,赵老师还向我们大体介绍了他16年的支教历程,以及他背后这一支强大的团队——洪啸支教团。让我很好奇的是,他们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并没有任何经费的支持,全程所有消费,包括来回路费,衣食住行纯属自费。为什么每年还是会有来自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志愿者愿意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投身于此项计划,且每年名额一旦发布,便立马被抢定一空?我向赵老师求教,赵老师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音乐教师这一份职业,那我们就应该规划好我们这份职业,同样将它作为我们一生所要去用心经营的事业。我想,这些支教志愿者们,大概都保持着身为人师的那份初和本真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要达到的境界我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学、教育、布道。第一个层次比较容易达到,第二个层次——教书育人,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第三个层次——布道,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达到的“高要求”。但我认为,赵老师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了。古代圣人孔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但落实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我们离这样的思想境界似乎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在那些贫困而又偏远的山区,孩子们所能接触到的美育教育,还少之又少。赵老师和他的团队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去到这样的一些地方,为孩子们播撒音乐的种子,立足于提高每个孩子的修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修养的目标。当然,相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也许他们的力量还很薄弱,但他们已经为我们这个社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此项事业,给更多的孩子们带去音乐的快乐。支教的成果并不是现在,而在未来。他们感染和影响着一群孩子,未来这群孩子将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蝴蝶效应”将会在这份传递中不断深化与扩大。
未来不可预测,也許我们都可能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着那份初心与本真,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依旧可以用我们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更多的人,这便是我采访赵老师之后的最大感慨。
注释
①赵洪啸:著名的葫芦丝、巴乌、陶笛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创意乐器发明家。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陶笛艺术研究所所长。现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再次看到有关赵老师的事迹报道,是去年年初疫情期间刷遍朋友圈的云合唱视频——《有一种爱不变》,这是赵老师通过组织29位各地宅家的支教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共同完成的无伴奏云合唱,以这样的形式来致敬抗疫第一线的所有英雄们。看完这个视频我不禁泪目,这也越发的助推我想进一步了解赵老师以及他背后的故事与团体。
本学期开学,经导师引荐,我有幸获得了与赵老师面对面访谈交流的机会,这自然是一件乐事。为了不浪费这难得的机会,在访谈之前,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搜集了很多有关赵老师的个人资料,如:16年的支教旅程、大学生MOOC平台的相关课程视频、面向社会的公益性讲座报道以及参加国内电视节目的视频影像等等,并且也整理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问题想要当面向赵老师请教。
跟赵老师定好的访谈时间如约而至,我与另外一名音乐教育学的室友一同前往赵老师的办公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还没进门,我们就在电梯口听到了一阵悦耳的电子乐器合奏音响。走进办公室,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确定是办公室?与我们所见的常规办公室不同,这里没有整齐的办工桌与摆满书本的书架,充斥进我们眼球的是一个摆满了各式乐器,甚至可以说有几分杂乱的小房间,房间里除了各类“稀奇古怪”乐器以外就只剩下两台电脑、一台合成器以及一台小的乐器打磨仪。赵老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来,没等我们坐定,就已经开始向我们介绍了他这堆玲琅满目的“宝贝”。这些“宝贝”大部分都是赵老师自制而成:用石头制成的陶笛、用华师竹林里的大竹筒制成的吹管乐器、用塑料管子制成的排箫,在他这里比比皆是。赵老师告诉这里还仅仅只是他制作乐器的极小一部分,随后他便把我们带到了他的乐器展览室,这里与办公室相比要宽敞很多,而让我们为之惊叹的是这里所陈列的乐器种类更为繁多,达数百种,而形制与材质也更加丰富多样:豆荚、水管、烧烤签、花瓶、坚果壳、碗、油漆桶、塑料水瓶……应有尽有,应接不暇,赵老师都一一给我们介绍和展示着。赵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深深的吸引着我们,所有我们丢弃的、难以将之与乐器联系在一起的材料,在赵老师的手下都变成了一件件可以演奏出美妙音乐的鲜活乐器。原来真是“万物皆音乐”啊!赵老师用他的实践与成就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认真的聆听万物之声,那么素材就可以来自于海量的大自然。生活到处充满美,而赵老师正是拥有着这样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聊天之余,赵老师还告诉我们平时他在全国MOOC平台上上课也是在这个展览室录制。在这之前我也观看过相关视频,赵老师的课堂并不是传统意义的课堂,它活泼、灵动,充满了生命力,是师生交互式学习与实践的课堂。而这样的课堂,我认为缘起于赵老师对音乐的那份真挚的热情。赵老师告诉我们,他是因为热爱音乐才从事这份职业,并且去研究和发明各种别人眼里“稀奇古怪”的乐器的。是啊,热爱真的很重要!作为一名史学方向的研究生,我们每天按图索骥式般穿梭于各样的音乐史料中间,寻找材料,这似乎已成为一种机械而没有感情的操作。有时甚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劳而无功,我们不禁反问自己,这样做的意义究竟在何?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的学习方法有问题,但从赵老师的身上,我认识到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还不够热爱。“热爱”是一个沉甸甸的语汇,它很难企及。但如果我们真正对自己的专业与学术研究达到了“热爱”这个层次,我想,我们必定乐此不疲,且成效斐然。
回到办公室,赵老师还向我们大体介绍了他16年的支教历程,以及他背后这一支强大的团队——洪啸支教团。让我很好奇的是,他们这样一支强大的队伍,并没有任何经费的支持,全程所有消费,包括来回路费,衣食住行纯属自费。为什么每年还是会有来自各个阶层、各个地区的志愿者愿意利用寒暑假的时间投身于此项计划,且每年名额一旦发布,便立马被抢定一空?我向赵老师求教,赵老师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音乐教师这一份职业,那我们就应该规划好我们这份职业,同样将它作为我们一生所要去用心经营的事业。我想,这些支教志愿者们,大概都保持着身为人师的那份初和本真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所要达到的境界我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教学、教育、布道。第一个层次比较容易达到,第二个层次——教书育人,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第三个层次——布道,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难以达到的“高要求”。但我认为,赵老师和他的团队已经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了。古代圣人孔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但落实到我们现代生活中,我们离这样的思想境界似乎还有一段距离。特别是在那些贫困而又偏远的山区,孩子们所能接触到的美育教育,还少之又少。赵老师和他的团队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人去到这样的一些地方,为孩子们播撒音乐的种子,立足于提高每个孩子的修养,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修养的目标。当然,相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说,也许他们的力量还很薄弱,但他们已经为我们这个社会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相信,在他们的影响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此项事业,给更多的孩子们带去音乐的快乐。支教的成果并不是现在,而在未来。他们感染和影响着一群孩子,未来这群孩子将感染和影响更多的人,“蝴蝶效应”将会在这份传递中不断深化与扩大。
未来不可预测,也許我们都可能站上三尺讲台,成为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着那份初心与本真,在平凡的岗位上,我们依旧可以用我们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更多的人,这便是我采访赵老师之后的最大感慨。
注释
①赵洪啸:著名的葫芦丝、巴乌、陶笛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创意乐器发明家。中国陶笛艺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陶笛艺术研究所所长。现任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