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一通背门可追溯到清同治七年(1868年),此拳法由合一通背门第六世僧人传于直隶独流镇杜嘴子村吕二爷(其名不祥)。同治七年(1868年)前该门师承尚无详实的史料记载,如年代、地址、传人等,待探索考证。
清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军反清失败,在独流碱河南岸全军覆灭,一捻军高层头领受伤藏于喜武村民吕二爷菜窖内,吕二爷救起僧人疗伤并精心照料,日久僧人痊愈,试吕二爷拳法,吕屡战屡败,遂叩头认僧人为师,习练合一通背门技艺。日久掌握真谛,僧欲辞远行,吕谢恩求师留下姓名、法号,日后供奉,僧人日:“我是本门第六世传人,日后供奉达摩老祖即可!”僧人去向不明,此拳理法明晰、风格独特、流传有序、自成体系、历代薪火相传、盛世未央。
一、源流
第一代:吕二爷(其名不祥)。
第二代:李登第、李登善、李士禅。
第三代:杨学士、吕憨举、付学明、付有明,
第四代:刘玉春、刘玉会(刘玉春之弟)、任向荣、张景元、崔三爷。
第五代:(刘玉春传)岳德明、肖福善、石庆山、赵士奎、郭长生、陈国祥、刘景云、华奎元、任鹤山、任秀峰、李广田、闫恩荣、吕桂芝、黄老太、曹晏海。
第五代:(任向荣传)刘树年、张文可、佟忠义、刘允袭、刘光明。
第六代:(郭长生传)高玉清、郭建伟、孙家树、鲍中侠、杨华斋、牛增华、张群炎、韩俊元、郭瑞林、刘子周、汪世林、曹守义、狄志宗、赵明江、张建瑞、杨厚亭、洪清澄、李玉祥、郭忠仁、徐作泉、张学敏、张建础。
第六代:(刘景云传)张汉东、王子坤、庄连芳、庄连印。
第六代:(任鹤山传)鲍关元、孙云鹤。
第六代:(任秀峰传)赵同义等。
第六代(刘树年传)罗云平、吕建元等。
第七代:待续……
二、名人轶事
李登第:独流人氏,人称“登三爷”,镖师,有“天下把式数李登”之称,力大过人,双臂奇硬,有一拳打死牛之功力,练成血通大功(通背丹)。
吕憨举:独流人氏,人称“憨爷”,镖师,有立地马拉不动之功,在直隶享有威名。
杨学士:独流人氏,家境富足,人称“杨士爷”,与“登__爷”是亲戚,得技艺较全。
刘玉春:字连玉,咸丰九年(1859年)生于独流镇北肖楼村,从师杨学士,上乘功法得师爷李登第传授,镖师,船运为生。经桑园与谢玉堂学得双手刀法,中年成名,有“常胜将军”和“大力神通天教主”之称。1916年,直隶督军曹锟命刘干臣聘刘玉春到保府督军署混合旅二团一营任总教习,任向荣同往。1918年正式组建武术营(原一营为武术营);1923年10月曹锟当选总统,刘玉春护送进京;1924年曹锟下台,刘玉春回天津谋生。
张景元:镖师,当地人称“河东刘玉春,河西张景元”。
任向荣:独流人氏,人称“任向爷”,1916年和刘玉春同聘去保府曹锟武术营任教习,有“飞腿任向爷”之称,惯用激步勾子纵步斩等招法,有“飞腿露脸任向爷”之美誉。
刘景云:1906年生,乳名小群子,独流北肖楼村人,刘玉春嫡孙,自幼和爷爷习通背门技艺,得艺较全,单传绝技通背拳、双手刀、血通大功(通背丹),双臂奇硬。早年,在天津做小生意,后奉爷爷之命去上海代祖授艺于同乡任鹤山、任秀峰。受张之江之聘请到南京中央国术馆任副教授。在馆期间授双手刀连环十六刀法、合一通背拳步法及拳法。
任鹤山:独流人氏,其父和刘玉春为同乡好友,少年时和刘玉春习部分拳法,民国初期,南下沪上,人青帮洪门,闯出名堂,武术界亦有名。1928年中央国术馆第一届国考,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均为监察委员。
石庆山:人称“黑蝴蝶”,是保府曹锟部中的功力最大之人,人云:“快枪不打黑蝴蝶。”由此可知其速度之快。
郭长生:字恩普,1860年生,沧州人氏,1918年被招保府曹锟武术营武术兵,拜刘玉春为师习通背拳,与师兄赵士奎习部分劈挂拳。1928年到南京中央国术馆,同年10月28日,第一届国考决出最优等十五名、优等三十七名、中等八十二名,郭名列三十一名,由国术馆派出到外交部任武术教官,身轻敏捷,得名“燕子”。
曹晏海:沧州市芦家园村人氏,1929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教授班学员,与山东太乙名师高寿武习太乙腿法,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获第四名,获奖银元550块和中华体育会银盾一具,书“武德可风”;1930年上海擂第一名,获上海市长刘群赠银塔楼一具,书“握武唯扬”;黄金荣、杜月笙各获赠银盾一具,同书“孔武有力”。
郭建伟:字景春,1916年生,沧州人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是馆中技击的佼佼者。与潘振声习盘枪法,与刘恩寿习左把枪法,1933年中央国术馆第一次进入综合性体育运动比赛,即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国考项目:散手、长兵、短兵、摔跤,郭建伟以轻量级选手身份参与中量级选手比赛,荣获散手、长兵、短兵三项全国第一名,张之江馆长亲赠龙泉宝剑,上面刻着“优胜纪念”和“张之江赠”,并授其“青年武术家”称号,郭建伟是继刘玉春后使合一通背拳在华夏享有盛名的典型代表,使这一拳种迎来了传播、研习的第二高峰期。
高玉清:沧州人氏,南京中央国术馆高材生,1933年获全运会轻量级散手全国第一名,人称“快拳高玉清”。
张群炎:1928年生,幼年习武,转益多师,涉猎门派很多,博览各门技艺,曾从师王芗斋,人称“金刚人”,上世纪50年代习通背门技艺,武学渊博,是当代著名武术家。
韩俊元:1928年生,沧州人氏,自幼习武,技艺高超,人称“云中龙”,韩志凯、韩志广等九子得其授艺,均为通背门之骄子。 鲍关元:上海人氏,原籍浙江宁波,1934年12月10日生,幼年习武,师从任鹤山,得其全部技艺。通背门名家、武术家。
三、通背拳二十四式歌
二十四式祖师留,倒摘金冠起根由。
黄龙转身多有变,磕打不停往前行。
斜行虎谁人不惧,五封锁但等来人。
硬撑拳往里猛进,揉崩捶细看分明。
拧手式天下无比,挽蹬式根指打人。
汉油捶提铃不住,袍龙伏身起无情。
南唐拳双捶过目,暗下取火鬼神惊。
盘肘式抓人就打,二郎拳亦是风云。
磨捶式暗藏勇猛,老君怒恼大劈门。
风摆柳截式午打,醉八仙变化无穷。
大猴拳威势骁勇,金鸡独立等来人。
小猴拳左右跳打,十二通背往里攻。
通背拳二十四式歌,每一句是一个揣意的复杂组合,每一个组合都有侧重,施教者、初修者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侧重训练,也可按套路练习。
四、通背拳要诀
塌腰耸肩头顶天,舒节活筋意自然;
浑抱丹田脚钻地,左转右转心要闯;
前进必须仍顾后,左右上下一线穿;
出拳出掌招到重,当中无力链锤般;
不问进退攻兼顾,洒落矫健着先鞭。
此要诀奥理深蕴,尽精微、至广大,通背拳魂也。
五、合一通背二十四式招法
撑、崩、提、挂、劈、斩、拦、横、卡、炮、撩、拽、掖、搅、鞠、挑、搠、捧、挤、勾、暗、盘、肘、捋。
通背拳二十四式招法变化无穷,招招连接,滔滔不断,形成全方位的攻防格局。
六、合一通背二十四式步法
激、绞、笃、趾、连环步。通背拳步法疾速稳健、灵活多变,有一泻千里之誉,有神到步到之称。
七、何谓合一通背
合一:身体五行所属各处百骸无处不合,如此全身成为一体,完整一气,从而气功合一、气动合一、气势合一、心神合一。
通:气通、血通、力通、周身通,通达三意,非神不能通,非化不能达,神化之功,方得通达之妙。
背:源于神经,发于血海,融贯全身,力从腰背发,腰背驾全身,驱四肢而通肩达臂。
总之,一动则全身动,一合即全身合,身体五行所属各处百骸,均包括在这里。
一合无不合,一为心。心为君主之官,心意一动,无处不与之相合,如此而得心应手。
合一通背门风格特点:
刚柔粘绵随、冷急脆硬快、步法疾速灵活,招法精绝,抽撤连环、招中含招,连击不断,技法独特,精气合一、心神合一,典型的中国式拳击招法。
在我国武术文化宝库中,通背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此拳以其独特的技法、灵活快捷的步法而享誉中外武坛,此拳历史悠久,历代传人刻苦精研其技法,保留此拳种独特风貌,使之完整地流传下来,经久不衰,代代涌现出诸多名家,在武术界影响颇深。通背拳源远流长,至广大、尽精微,千类万殊,奥理深蕴,中华民族引以为荣。
清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军反清失败,在独流碱河南岸全军覆灭,一捻军高层头领受伤藏于喜武村民吕二爷菜窖内,吕二爷救起僧人疗伤并精心照料,日久僧人痊愈,试吕二爷拳法,吕屡战屡败,遂叩头认僧人为师,习练合一通背门技艺。日久掌握真谛,僧欲辞远行,吕谢恩求师留下姓名、法号,日后供奉,僧人日:“我是本门第六世传人,日后供奉达摩老祖即可!”僧人去向不明,此拳理法明晰、风格独特、流传有序、自成体系、历代薪火相传、盛世未央。
一、源流
第一代:吕二爷(其名不祥)。
第二代:李登第、李登善、李士禅。
第三代:杨学士、吕憨举、付学明、付有明,
第四代:刘玉春、刘玉会(刘玉春之弟)、任向荣、张景元、崔三爷。
第五代:(刘玉春传)岳德明、肖福善、石庆山、赵士奎、郭长生、陈国祥、刘景云、华奎元、任鹤山、任秀峰、李广田、闫恩荣、吕桂芝、黄老太、曹晏海。
第五代:(任向荣传)刘树年、张文可、佟忠义、刘允袭、刘光明。
第六代:(郭长生传)高玉清、郭建伟、孙家树、鲍中侠、杨华斋、牛增华、张群炎、韩俊元、郭瑞林、刘子周、汪世林、曹守义、狄志宗、赵明江、张建瑞、杨厚亭、洪清澄、李玉祥、郭忠仁、徐作泉、张学敏、张建础。
第六代:(刘景云传)张汉东、王子坤、庄连芳、庄连印。
第六代:(任鹤山传)鲍关元、孙云鹤。
第六代:(任秀峰传)赵同义等。
第六代(刘树年传)罗云平、吕建元等。
第七代:待续……
二、名人轶事
李登第:独流人氏,人称“登三爷”,镖师,有“天下把式数李登”之称,力大过人,双臂奇硬,有一拳打死牛之功力,练成血通大功(通背丹)。
吕憨举:独流人氏,人称“憨爷”,镖师,有立地马拉不动之功,在直隶享有威名。
杨学士:独流人氏,家境富足,人称“杨士爷”,与“登__爷”是亲戚,得技艺较全。
刘玉春:字连玉,咸丰九年(1859年)生于独流镇北肖楼村,从师杨学士,上乘功法得师爷李登第传授,镖师,船运为生。经桑园与谢玉堂学得双手刀法,中年成名,有“常胜将军”和“大力神通天教主”之称。1916年,直隶督军曹锟命刘干臣聘刘玉春到保府督军署混合旅二团一营任总教习,任向荣同往。1918年正式组建武术营(原一营为武术营);1923年10月曹锟当选总统,刘玉春护送进京;1924年曹锟下台,刘玉春回天津谋生。
张景元:镖师,当地人称“河东刘玉春,河西张景元”。
任向荣:独流人氏,人称“任向爷”,1916年和刘玉春同聘去保府曹锟武术营任教习,有“飞腿任向爷”之称,惯用激步勾子纵步斩等招法,有“飞腿露脸任向爷”之美誉。
刘景云:1906年生,乳名小群子,独流北肖楼村人,刘玉春嫡孙,自幼和爷爷习通背门技艺,得艺较全,单传绝技通背拳、双手刀、血通大功(通背丹),双臂奇硬。早年,在天津做小生意,后奉爷爷之命去上海代祖授艺于同乡任鹤山、任秀峰。受张之江之聘请到南京中央国术馆任副教授。在馆期间授双手刀连环十六刀法、合一通背拳步法及拳法。
任鹤山:独流人氏,其父和刘玉春为同乡好友,少年时和刘玉春习部分拳法,民国初期,南下沪上,人青帮洪门,闯出名堂,武术界亦有名。1928年中央国术馆第一届国考,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均为监察委员。
石庆山:人称“黑蝴蝶”,是保府曹锟部中的功力最大之人,人云:“快枪不打黑蝴蝶。”由此可知其速度之快。
郭长生:字恩普,1860年生,沧州人氏,1918年被招保府曹锟武术营武术兵,拜刘玉春为师习通背拳,与师兄赵士奎习部分劈挂拳。1928年到南京中央国术馆,同年10月28日,第一届国考决出最优等十五名、优等三十七名、中等八十二名,郭名列三十一名,由国术馆派出到外交部任武术教官,身轻敏捷,得名“燕子”。
曹晏海:沧州市芦家园村人氏,1929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教授班学员,与山东太乙名师高寿武习太乙腿法,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大会获第四名,获奖银元550块和中华体育会银盾一具,书“武德可风”;1930年上海擂第一名,获上海市长刘群赠银塔楼一具,书“握武唯扬”;黄金荣、杜月笙各获赠银盾一具,同书“孔武有力”。
郭建伟:字景春,1916年生,沧州人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中央国术馆,是馆中技击的佼佼者。与潘振声习盘枪法,与刘恩寿习左把枪法,1933年中央国术馆第一次进入综合性体育运动比赛,即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国考项目:散手、长兵、短兵、摔跤,郭建伟以轻量级选手身份参与中量级选手比赛,荣获散手、长兵、短兵三项全国第一名,张之江馆长亲赠龙泉宝剑,上面刻着“优胜纪念”和“张之江赠”,并授其“青年武术家”称号,郭建伟是继刘玉春后使合一通背拳在华夏享有盛名的典型代表,使这一拳种迎来了传播、研习的第二高峰期。
高玉清:沧州人氏,南京中央国术馆高材生,1933年获全运会轻量级散手全国第一名,人称“快拳高玉清”。
张群炎:1928年生,幼年习武,转益多师,涉猎门派很多,博览各门技艺,曾从师王芗斋,人称“金刚人”,上世纪50年代习通背门技艺,武学渊博,是当代著名武术家。
韩俊元:1928年生,沧州人氏,自幼习武,技艺高超,人称“云中龙”,韩志凯、韩志广等九子得其授艺,均为通背门之骄子。 鲍关元:上海人氏,原籍浙江宁波,1934年12月10日生,幼年习武,师从任鹤山,得其全部技艺。通背门名家、武术家。
三、通背拳二十四式歌
二十四式祖师留,倒摘金冠起根由。
黄龙转身多有变,磕打不停往前行。
斜行虎谁人不惧,五封锁但等来人。
硬撑拳往里猛进,揉崩捶细看分明。
拧手式天下无比,挽蹬式根指打人。
汉油捶提铃不住,袍龙伏身起无情。
南唐拳双捶过目,暗下取火鬼神惊。
盘肘式抓人就打,二郎拳亦是风云。
磨捶式暗藏勇猛,老君怒恼大劈门。
风摆柳截式午打,醉八仙变化无穷。
大猴拳威势骁勇,金鸡独立等来人。
小猴拳左右跳打,十二通背往里攻。
通背拳二十四式歌,每一句是一个揣意的复杂组合,每一个组合都有侧重,施教者、初修者根据自身条件有选择地侧重训练,也可按套路练习。
四、通背拳要诀
塌腰耸肩头顶天,舒节活筋意自然;
浑抱丹田脚钻地,左转右转心要闯;
前进必须仍顾后,左右上下一线穿;
出拳出掌招到重,当中无力链锤般;
不问进退攻兼顾,洒落矫健着先鞭。
此要诀奥理深蕴,尽精微、至广大,通背拳魂也。
五、合一通背二十四式招法
撑、崩、提、挂、劈、斩、拦、横、卡、炮、撩、拽、掖、搅、鞠、挑、搠、捧、挤、勾、暗、盘、肘、捋。
通背拳二十四式招法变化无穷,招招连接,滔滔不断,形成全方位的攻防格局。
六、合一通背二十四式步法
激、绞、笃、趾、连环步。通背拳步法疾速稳健、灵活多变,有一泻千里之誉,有神到步到之称。
七、何谓合一通背
合一:身体五行所属各处百骸无处不合,如此全身成为一体,完整一气,从而气功合一、气动合一、气势合一、心神合一。
通:气通、血通、力通、周身通,通达三意,非神不能通,非化不能达,神化之功,方得通达之妙。
背:源于神经,发于血海,融贯全身,力从腰背发,腰背驾全身,驱四肢而通肩达臂。
总之,一动则全身动,一合即全身合,身体五行所属各处百骸,均包括在这里。
一合无不合,一为心。心为君主之官,心意一动,无处不与之相合,如此而得心应手。
合一通背门风格特点:
刚柔粘绵随、冷急脆硬快、步法疾速灵活,招法精绝,抽撤连环、招中含招,连击不断,技法独特,精气合一、心神合一,典型的中国式拳击招法。
在我国武术文化宝库中,通背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此拳以其独特的技法、灵活快捷的步法而享誉中外武坛,此拳历史悠久,历代传人刻苦精研其技法,保留此拳种独特风貌,使之完整地流传下来,经久不衰,代代涌现出诸多名家,在武术界影响颇深。通背拳源远流长,至广大、尽精微,千类万殊,奥理深蕴,中华民族引以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