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及文献资料等方法,抽取重庆市六所开设体育专业的高校,从学校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得出结论,找出不足,旨在为高校体育专业的建设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 高校 体育专业学生 学习满意度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体育专业的1-4四年级的600名学生做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共20个问题(问题答案为:4分表示很满意、3分满意、2分一般、1分表示不满意),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相关r=0.88,表明效度为100%。对六所高校四个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2份,有效问卷55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5.33%、92.67%。其中,男生425人,女生131人。社会体育专业98人,体育教育专业458人。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满意度、学校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等资料多篇。
1.2.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LE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 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与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学校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四个方面展开对重庆市六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2.1对学校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学校是大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场所,通过食堂伙食、课余活动设施、教学媒体、场地器械、图书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余活动设施、教学媒体、场地器械的满意度比较高,说明这两方面学校的办学状况不错;对食堂伙食的满意以上为35.9%,说明学校的伙食情况学生不是很满意,还需要改善;体育类藏书种类、规模的满意以上比例为37.7%,参与调查的六所高校,体育专业都不是学校主要学科,个别学校建立时间不长,所以藏书的规模和种类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2.2对学生个人因素统计与分析
影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个人因素我们从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家庭背景和学习控制感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的满意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1.8%、50.4%、56.1%,说明状况较好;对学习控制感的满意以上的比例为40.9%,也充分体现了体育专业学生好动、学习自觉性较差、重术科轻理论课的特点。
2.3对教师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对教师因素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态度、教学过程都得到学生的肯定,满意以上达到60%,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满意以上比例稍低,这说明教师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改进,但总体来说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师资力量是保持良性的发展中。
2.4对课程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课程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我们通过术科、理论课、实践环节、课程分配、择业需求几个方面对课程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术科课的态度一般和不满意为53%,说明满意度并不高,现在体育专业开设的术科课还大多围绕以前的竞技项目、传统项目开展,大众喜欢的新兴项目由于受场地、师资的限制很少有学校开设;理论课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统计数差距不大,认为一般的占43.7%,这可能跟体育专业学生重术轻理有关;对实践环节和课程分配的统计,满意和一般的学生分别为69.9%和68.1%,说明这两个方面还不错;在对“课程是否能满足你的择业需要”这个选项上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分别为41.4%和18.7%,这些学生大多认为在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实用性不强或者不够用。
三 结论与建议
3.1近年高校扩招规模增大,但是部分学校和专业的硬件设施跟不上,重庆市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食堂、图书馆体育类藏书的满意度较低,课余活动设施、教学媒体和场地器材学生的满意度一般。这给重庆市的高校硬件设施敲响了警钟,各高校应注重学校的体育类硬件建设,给体育专业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上课环境。
3.2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际关系比较缓和。在学习方面自觉性较差、重术科轻理论课。体教专业学生满意度高于社会体育学生,男生的满意度略高于女生,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小球类专项的满意度低于其它专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的学习满意度是相关联的,各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及时与他们沟通,解决他们的困难,以提高学习满意度,由此进而提高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3.3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态度、教学过程都得到学生的肯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的改进。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对应到学员的个体需要。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确保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个性化”发展。
3.4课程的设置还沿袭了很多以前的竞技项目、传统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体专业课程和体教专业的课程没有明显性的区别。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更注重于内容的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对授课对象、教学资源和社会就业市场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
关键词:重庆市 高校 体育专业学生 学习满意度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教育学院、西南大学、重庆大学体育专业的1-4四年级的600名学生做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了调查问卷,共20个问题(问题答案为:4分表示很满意、3分满意、2分一般、1分表示不满意),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显示:相关r=0.88,表明效度为100%。对六所高校四个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72份,有效问卷55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5.33%、92.67%。其中,男生425人,女生131人。社会体育专业98人,体育教育专业458人。
1.2.2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满意度、学校体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等资料多篇。
1.2.3数理统计法。利用EXCLE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 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的现状与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学校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四个方面展开对重庆市六所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2.1对学校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学校是大学生大学期间学习、生活和活动的场所,通过食堂伙食、课余活动设施、教学媒体、场地器械、图书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余活动设施、教学媒体、场地器械的满意度比较高,说明这两方面学校的办学状况不错;对食堂伙食的满意以上为35.9%,说明学校的伙食情况学生不是很满意,还需要改善;体育类藏书种类、规模的满意以上比例为37.7%,参与调查的六所高校,体育专业都不是学校主要学科,个别学校建立时间不长,所以藏书的规模和种类还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方面还有待加强。
2.2对学生个人因素统计与分析
影响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满意度的个人因素我们从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家庭背景和学习控制感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家庭背景的满意以上的比例分别为51.8%、50.4%、56.1%,说明状况较好;对学习控制感的满意以上的比例为40.9%,也充分体现了体育专业学生好动、学习自觉性较差、重术科轻理论课的特点。
2.3对教师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对教师因素方面,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态度、教学过程都得到学生的肯定,满意以上达到60%,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满意以上比例稍低,这说明教师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的改进,但总体来说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师资力量是保持良性的发展中。
2.4对课程因素的统计与分析
课程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我们通过术科、理论课、实践环节、课程分配、择业需求几个方面对课程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中可以看到学生对术科课的态度一般和不满意为53%,说明满意度并不高,现在体育专业开设的术科课还大多围绕以前的竞技项目、传统项目开展,大众喜欢的新兴项目由于受场地、师资的限制很少有学校开设;理论课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统计数差距不大,认为一般的占43.7%,这可能跟体育专业学生重术轻理有关;对实践环节和课程分配的统计,满意和一般的学生分别为69.9%和68.1%,说明这两个方面还不错;在对“课程是否能满足你的择业需要”这个选项上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分别为41.4%和18.7%,这些学生大多认为在大学里学习的内容实用性不强或者不够用。
三 结论与建议
3.1近年高校扩招规模增大,但是部分学校和专业的硬件设施跟不上,重庆市体育专业学生对学校食堂、图书馆体育类藏书的满意度较低,课余活动设施、教学媒体和场地器材学生的满意度一般。这给重庆市的高校硬件设施敲响了警钟,各高校应注重学校的体育类硬件建设,给体育专业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上课环境。
3.2重庆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人际关系比较缓和。在学习方面自觉性较差、重术科轻理论课。体教专业学生满意度高于社会体育学生,男生的满意度略高于女生,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小球类专项的满意度低于其它专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他们的学习满意度是相关联的,各高校应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及时与他们沟通,解决他们的困难,以提高学习满意度,由此进而提高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
3.3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态度、教学过程都得到学生的肯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还需进一步的改进。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对应到学员的个体需要。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确保他们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个性化”发展。
3.4课程的设置还沿袭了很多以前的竞技项目、传统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体专业课程和体教专业的课程没有明显性的区别。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更注重于内容的健身性、教育性、针对性、延伸性、娱乐性、前瞻性,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对授课对象、教学资源和社会就业市场进行广泛调查的基础上,合理安排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