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的学生观指导语文教学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至今已经六年。在几年的教学中,我对教育对象——学生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明确的认识过程。其间遇到了不少问题,也存在许多困惑,这些促使我对教学实践不断地思考。
  我曾经把大量精力放在研究教材、教法上,放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上,因为我最关注的是学科能力。然而,《背影》一课的两种教法所带来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效果,给我的触动很大。我问自己,我在教学中首先关注的应该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那么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就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最多的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因素,如思想、情感、心理、个性等或是被忽略,或是被置于次要地位。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甚至是以听代思的学习。师生双方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主宰一切,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缺乏“人”的互爱与互信,缺乏民主的、融洽的教育气氛。但是今天,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经迫使教师不可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看待学生。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对待学生,似乎已经不可能。现代社会更注重的是人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生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人,要确认学生作为“人”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的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学习活动),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了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活动的时候,才能够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推动学生的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树立大语文的观念,使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语言文字,而呈现出开放的状态。凡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有利于学习语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因素,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情感心理等因素,都应进入教师的视线之内,并被有机、巧妙地贯穿在学生学习语文的活动之中,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动力、契机或材料。
  新的学生观使我能够站在一个新的角度,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把握和调控。例如:过去我们语文课搞口头作文或说话训练,深受学生的欢迎。但以前由于认识不明确,特别是因为中考、高考都不考,具体操作的时候,随意性较大,时间一紧就被挤掉。有了明确的学生观,我在教学中,不再只看到学生的眼前利益,而是更重视学生的长远利益,重视学生的“人”的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要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或单纯的文学课,而是在首先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使学生在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中,充满激情地学习语言,学好语言。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必然要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机械、被动的学习,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教师必须清醒地看到,教师的精彩讲解、深入启发,都只有在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自我需要的时候,才能使学生开始学习过程。因此,教师不管教什么内容,都必须在“转化”上下功夫。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把教师的教最终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行动。这样,我在处理教材、研究教法等方面,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着眼点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上:学生是不是在进行自主的、有创造性的学习,学生的潜能是不是得到发挥,学生的个性是不是得到展示,学生的价值能不能得到实现。
  把学生看作“人”,教师就必然要在课堂上形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接受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态度。学生有了安全感和信任感,身心处于和谐自由状态,才会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当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同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始终不能忘记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学生在思想上犯了错误、学习上遇到困难、心理上有了麻烦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能洞悉这一切,并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帮助。这种帮助,不是教训式的,不是命令式的,也不是恩赐式的,而是在平等、真诚、尊重的前提下,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和帮助、知识的引导和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理解。
  教育观的核心是学生观,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时代发展对每个教师提出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改变传统的学生观,不再把语文教学仅仅看作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简单过程,而更将之视为滋润学生心灵的过程,这是教育的发展为语文教师已经明确了的。以人教人,是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我愿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去探索追求。
  
  (作者单位:843304新疆阿拉尔市十三团红桥中学)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致力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胡锦涛同志曾将和谐社会表述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既是和谐社会的内质,又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与途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就是为培养适应和谐社会的和谐公民而设置的。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总目标作了这样的规定:“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
期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地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
期刊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教师师德高尚,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我们教师应怎样体现自己的崇高品德,让良好的师德蔚然成风呢?  1、教师的师德要在认真组织教学、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中体现。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从事生产劳动不再完全依靠体力,而是凭借技能、知识和智慧。而知
期刊
近几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与《高考说明》都没有明确提出现代汉语语法这一专项要求。从我这十几年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又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高中生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高考语文试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多数都有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介入。为此,高中语文教学真应该“开现代汉语语法小灶”。  现将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与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题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中的第1小题语音,第2小题错
期刊
中考属于进入高中阶段选拔性考试,它检查的是考生知识、能力和心理多方面的综合水平。在复习应考阶段,部分考生出现紧张、焦虑、郁闷、压抑等心理状态,直接影响考生知识储备和应变等能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本文就同学们所关心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浅见,希望能给予一定帮助。  生:老师,进入中考复习阶段,我心情总是静不下来,复习效率低,我该怎么办?  师:复习阶段,心情感到紧张、烦躁属正常心理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成为这一时代的主旋律,创新能力是劳动者最基本的核心能力之一。这就给技工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必须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我们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重视。    1、培养创新人才,技校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  知识是教育的重点,但绝不是全部。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素养,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才是目的。教师不但要关心学生获得了多少知识,而且要重视知识
期刊
中学化学中的创新思维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发现“新”现象,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综合分析,归纳出物质呈现如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这就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呢?  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有强烈的求知欲,对化学现象能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切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说过,他没有特别的天赋,
期刊
爱因斯坦说:对一切来说,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在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主观意识活动”。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有积极性,而积极性总是同兴趣密切联系的。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把兴趣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动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近两年来,我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提高运用能力上作了一些尝  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的做法如下:    一
期刊
八十四班学生几经筛选,后又经过文理分班,全班同学进进出出,学生性格各不相同,个性各不一样,很难形成统一的思想。有的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如一心想成为明星,成日做明星梦,整日飘飘然;有的学生家庭矛盾冲突大,害怕接触异性;有的学生有严重的自卑、厌学或不敢面对现实等等。  下面以一学生为例,作重点分析。  王某同学是原岳阳县考入县一中后,免费进入我班的优等学生。刚开学,他就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能够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生动、和谐、全面的发展,促使全体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各种素质得到整体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我在20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会听的习惯  “会听”是指学生不仅要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听清楚、听明白,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