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陈廷焯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于身世的感伤与其词所流露的闲雅情思,少游词是最为深厚,最为沉着之词。少游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其情感虽是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形成了怨诽不乱的风格特征。
关键词:秦观;怨诽不乱;深厚;沉着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00-01
“少游词最深厚、最沉着,如‘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思路幽绝,其妙令人不可思议。”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正如冯煦《蒿庵论词》中“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怨悱”,则是指一种饱经人世沧桑之后的身世之慨,秦观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形成了少游词深厚的情感内涵。而“不乱”则是指一种虽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的闲雅情思,秦观能够将这种深沉的怨恨化作“淡语”、“浅语”,以含蓄之笔表现出来,进而形成秦观词沉着的情感表达方式。所言“怨悱不乱”,则在“怨悱”之事即“深厚”的身世之感与“不乱”的表现方式即闲雅情思的“沉着”之间,达到了最为完美的交融。下面则是对陈廷焯笔下“深厚”与“沉着”的内涵的简单分析。
一、身世之感——情感内涵的深厚
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秦观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在传统的男女恋情词背后,秦观注入了一种难以明言的“怨悱”之情——词人的身世遭遇,这使得秦观词的情感内涵书写的更为深厚。神宗元丰八年,秦观考中进士,开始其坎坷曲折的仕宦生涯,无论是元祐期间追随蜀党,受到旧党顽固派的排挤,还是后期新党势力抬头,遭受牵连,一贬再贬的痛苦生活,都使得秦观的一生在政治漩涡之中倍尝迁谪、流放之苦,使其词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息。秦观将这种人生仕宦的感伤融入在其词作之中,使其词于酒边花下书写的情深厚重。如一首《鼓笛慢》: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此词虽写艳情相思,实借此咏身世之感。上片词人在今昔对照之中,发出了对于往日游冶之事的追忆,下片则抒发身世之慨,独赏明月,唱《阳关》,发出了前路渺茫的深沉之慨。全词情致深沉,在传统艳情相思之外,在今昔比照之中,融入了词人一贬再贬的愁苦之情。
其他如《千秋岁》(水边沙外)一词,作于绍宗绍圣二年,秦观被贬监处州酒税之时,全词主要抒发了词人远离京师,理想破灭后的深厚意绪。秦观的感伤,是官场失败之时,内在心灵的反映,是饱经人世沧桑之后,情感的真诚流露,这便少了些无病呻吟的做作,而使得情感内涵更为的深厚。
二、情思闲雅——情感表达的沉着
“少游词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正如周济所言,秦观为词,确乎含蓄,常常欲言又止,其深厚的愁怀常于“怨悱不乱”的感叹之间流出,达到一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和婉纯正之美,而这种少用重笔宣泄,多浅淡之语的闲雅情思,正体现了少游情感表达方式的沉着。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言沉着“如有佳语,大河前横”,也正是指这种在言语道断之际,而成为佳语,达到一种真正的沉着。如一首《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此词几乎句句都暗含着词人的沉痛心事,但这种仕途不顺之感叹,却又偏偏能够着之以轻缓、优美的姿态,其中“新晴细履平沙”的舒适与柔美,“柳下桃溪,乱分春色到人家”的春景,一个“乱”字,描绘出了无处不在的春色,却又丽而不艳,正如陈廷焯所言“思路幽绝”。其他如《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中“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虞美人》(碧桃天上载和露)中“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之类,都是以诸如“轻风”、“微雨”之类的浅淡之语来写哀愁,形成了纤柔含蓄之感,这正是少游词情的闲雅含蓄,情感表达方式上的沉着。
秦观的伤心正是源于其特有的深厚的身世沧桑之感,然而秦观却又能够着之以“如花初胎”般的浅淡之语,含蓄委婉的表达出来,形成其词沉着的表现方式。这种“怨悱”之事可谓足够深厚,然而却又能够达到一种沉着淡定的“不乱”之美,正是对儒家“怨而不怒”、“温柔敦厚”思想的继承,同时也体现着儒家一贯倡导的“中和”之美,这也正是少游之词深厚與沉着之间流露出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清)陈廷焯著.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清)冯煦.蒿庵论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杨国栋
关键词:秦观;怨诽不乱;深厚;沉着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00-01
“少游词最深厚、最沉着,如‘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思路幽绝,其妙令人不可思议。”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以“深厚”与“沉着”之语精准地概括了少游之词。正如冯煦《蒿庵论词》中“故所为词,寄慨身世,闲雅有情思,酒边花下,一往而深,而怨悱不乱,悄乎得《小雅》之遗。”“怨悱”,则是指一种饱经人世沧桑之后的身世之慨,秦观将身世之慨于词作之中真情流露,形成了少游词深厚的情感内涵。而“不乱”则是指一种虽愁怀郁结却又并不直言的闲雅情思,秦观能够将这种深沉的怨恨化作“淡语”、“浅语”,以含蓄之笔表现出来,进而形成秦观词沉着的情感表达方式。所言“怨悱不乱”,则在“怨悱”之事即“深厚”的身世之感与“不乱”的表现方式即闲雅情思的“沉着”之间,达到了最为完美的交融。下面则是对陈廷焯笔下“深厚”与“沉着”的内涵的简单分析。
一、身世之感——情感内涵的深厚
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评秦观词“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又是一法”。在传统的男女恋情词背后,秦观注入了一种难以明言的“怨悱”之情——词人的身世遭遇,这使得秦观词的情感内涵书写的更为深厚。神宗元丰八年,秦观考中进士,开始其坎坷曲折的仕宦生涯,无论是元祐期间追随蜀党,受到旧党顽固派的排挤,还是后期新党势力抬头,遭受牵连,一贬再贬的痛苦生活,都使得秦观的一生在政治漩涡之中倍尝迁谪、流放之苦,使其词充满了浓重的悲剧气息。秦观将这种人生仕宦的感伤融入在其词作之中,使其词于酒边花下书写的情深厚重。如一首《鼓笛慢》: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此词虽写艳情相思,实借此咏身世之感。上片词人在今昔对照之中,发出了对于往日游冶之事的追忆,下片则抒发身世之慨,独赏明月,唱《阳关》,发出了前路渺茫的深沉之慨。全词情致深沉,在传统艳情相思之外,在今昔比照之中,融入了词人一贬再贬的愁苦之情。
其他如《千秋岁》(水边沙外)一词,作于绍宗绍圣二年,秦观被贬监处州酒税之时,全词主要抒发了词人远离京师,理想破灭后的深厚意绪。秦观的感伤,是官场失败之时,内在心灵的反映,是饱经人世沧桑之后,情感的真诚流露,这便少了些无病呻吟的做作,而使得情感内涵更为的深厚。
二、情思闲雅——情感表达的沉着
“少游词意在含蓄,如花初胎,故少重笔”,正如周济所言,秦观为词,确乎含蓄,常常欲言又止,其深厚的愁怀常于“怨悱不乱”的感叹之间流出,达到一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和婉纯正之美,而这种少用重笔宣泄,多浅淡之语的闲雅情思,正体现了少游情感表达方式的沉着。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言沉着“如有佳语,大河前横”,也正是指这种在言语道断之际,而成为佳语,达到一种真正的沉着。如一首《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此词几乎句句都暗含着词人的沉痛心事,但这种仕途不顺之感叹,却又偏偏能够着之以轻缓、优美的姿态,其中“新晴细履平沙”的舒适与柔美,“柳下桃溪,乱分春色到人家”的春景,一个“乱”字,描绘出了无处不在的春色,却又丽而不艳,正如陈廷焯所言“思路幽绝”。其他如《水龙吟》(小楼连远横空)中“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虞美人》(碧桃天上载和露)中“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之类,都是以诸如“轻风”、“微雨”之类的浅淡之语来写哀愁,形成了纤柔含蓄之感,这正是少游词情的闲雅含蓄,情感表达方式上的沉着。
秦观的伤心正是源于其特有的深厚的身世沧桑之感,然而秦观却又能够着之以“如花初胎”般的浅淡之语,含蓄委婉的表达出来,形成其词沉着的表现方式。这种“怨悱”之事可谓足够深厚,然而却又能够达到一种沉着淡定的“不乱”之美,正是对儒家“怨而不怒”、“温柔敦厚”思想的继承,同时也体现着儒家一贯倡导的“中和”之美,这也正是少游之词深厚與沉着之间流露出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清)陈廷焯著.白雨斋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清)冯煦.蒿庵论词.唐圭璋编.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3](清)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