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人因问题,推动人因工程学的研究与应用,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经济活动中的民生价值,而且能够有效地带动广泛的技术革新,创造新的效益增长点。人因工程学是心理学应用的重要实践领域,它需要心理学利用各种实验与测评技术,研究各种工场与“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认知、情绪与行为,为前瞻性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
关键词:民生经济;以人为本;人因工程学;效益/投入分析
刚刚跨进2013年,我国的交通管理就遇到一件尴尬事:作为公安部颁布的正式生效的新交通法规中“闯黄灯罚分”的规定在全国各大城市“搁浅”。问题出在哪里呢?很简单,这一规定缺少了基本的人因考量!驾驶人员行至路口是否作出停车准备,是需要以红灯是否即将出现的预判断为条件的。以往的黄灯信号或秒数显示,都是为形成这一预判断进而决定是否减速、停车而设计的。从人的心理过程来讲,这种预判断是必须的。交通法规制订前也必须去研究在各种交通环境中不同车辆驾驶人员的认知、情绪与行为,才能做好相关的设计与管理。
人因工程学(Human-Factor Engine?ering)或说人因学,就是研究如何设计最适合人的新环境,做到“以物就人”的学科:考虑“人的因素”在先,追求前瞻设计。
一、民生经济学中的“人因”理念
追溯本意,经济学乃经世济民的学问。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民生,追求公众生活幸福,反映了经济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有的学者把民生经济学看成是一门民生幸福经济学[1]。民生经济学视域中凸显的是“人的因素”或“人因”理念。这里的“人因”理念,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对民生的关注;微观层面是指对与公众幸福息息相关的安全、舒适、审美和工效问题的关注,在进行各种工程设计与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地研究和考虑人的因素,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就是人因工程学的任务。人因工程学不仅能有效推动民生经济,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举例来说,全国交管部门开展的酒后驾车整治专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障社会和谐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酒精在脑神经系统达到一定浓度时,中枢神经系统逐渐迟钝,对周围情况变化的反应速度大大下降”[2],动作的准确性也会下降,所以整治酒后驾车是非常必要的。在如何尽量避免和减少酒后驾车带来的严重后果方面,除加强交通管理外,还可以从车辆设计与生产环节着手。科技发展到今天,设计出能减少上述交通事故损失的技术方案并不难。针对一般酒后驾车失控的情况,可以开发和加载自动预警和刹车装置,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减轻可能的事故损失,并借此提升车辆的附加值,促进销售,提高投资效益。所以,人因工程学具有双重的民生经济学价值。
二、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内涵
从词源看,人因工程学与人类工效学几乎相同。文献中的“Ergonomics”多被理解或翻译为人类工效学,最近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人因工程”或“人因工程学”。译法的改变反映了该领域的系统性变化:“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机—环境”系统中关注的重点,同时该领域研究越来越强调“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Ergonomics”来自希腊文,“nomo”是“准则”之意,“ergo”是“工作”之意,组合起来就是指有“准则”的“工作”,为此,“Ergonomics”意为应该提供符合“准则”并具有前瞻性的设计。设计是工程范畴,要使设计具有前瞻性,就要以“人的因素”为基础[3]。因此,我使用“人因工程学”这一译法。
“人因工程学”将心理学、生理解剖学、管理学以及各种工程学知识与方法相结合,探讨人、工作和生活彼此间的关系,来研究如何设计出最适合人的生活及工作的新环境[4]。欧美各国大都将人因工程学归于工业工程范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可以在工业化以及公众生活品质的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以物就人”和“如何以物就人”。比如,目前全球化的办公自动化发展很快,数以亿计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在计算机终端前工作。以往人们对终端机研究的焦点是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重要因素被忽视,而这些因素往往会对办公效率产生很大影响。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需考虑以下因素:(1)坐椅的高度、靠背、脚垫是否合适?良好的坐椅设计应可以减缓颈部疲劳、预防肩周炎。(2)终端屏幕角度、光度、对比、颜色是否合乎视觉要求?应易识别和减少视觉疲劳。(3)键盘的角度、字键排列顺序、距离、大小、表面摩擦力的大小都需考虑。(4)所有设计都要以在一定范围内能调整为原则,以适应个体差异。(5)外在环境,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的情况、噪音、工作压力等也需注意。
配合人的体型设计出最舒适的办公设施,尤其是自动化办公场所的办公设施,这就需要对人类体型进行测量和研究。就目前来看,中国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资料并不丰富,有许多工程设计依赖于国外的人因资料,但外国人在体形方面又与我国人存在不同。不难推断,正在使用的许多产品和工具并不适合中国人群。中国急需建立自己的人因资料体系,也要建立自己的人因工程学研究体系。
三、人因工程学的民生经济学价值
近年来,我国人因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人体测量与环境监测及工作场所的改良;“人—机—环境”作用模式,包括界面设计的工效学问题;工作分析与人体生理心理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复杂人机系统事故中“人为错误”的分析与系统改良;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场所的设计问题;城市服务系统设计与建设的人因问题;等等。我们选择三个方面作进一步阐述。
1.人体测量与环境监测及工作场所的改良
人体测量是人因工程学中最基础的工作,它几乎与所有的经济领域相关联。小到桌椅板凳和服装设计,大到生产线和宇宙飞船的设计,均需要考虑人体尺寸。比如在乐器的制造与生产方面,我们注意到,钢琴的琴键尺寸是国际标准化的。传统思维认定这种标准化不能被打破,所以即使是身高不足1米的琴童,也必须使用高个子音乐家所使用的那种琴键大小的钢琴!有的人为了适应琴键尺寸甚至不惜对手指进行手术“矫正”,这种矫正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体摧残的性质,也正是钢琴制造中忽视“人因”的后果。在众多工业设计中,存在许多尚未考虑人体尺寸的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惊人的,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成就卓越。但也必须看到,频繁的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地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比如道路建设方面,我们看到许多路段被标记为“事故多发地段,请谨慎驾驶”,这说明道路设计存在安全隐患。2008年4月28日,T195次列车在胶济线上脱轨,就是因为铁路弯度过大、车速过快,其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列车运行环境问题,这正是人因工程学研究的范畴。许多工场因为设计问题而导致工作人员患上相应的职业病,而这些职业病实际上是可以通过环境改良或生产线的技术革新而避免的。比如,我国不少银行的柜台已经进行了凹形通道的改造,这可以有效避免营业员手腕的累积性损伤[5],预防“腕部综合症”。环境监测与工场改良,还会带动许多新器具的开发与生产,这也是民生经济学。
2.“人—机—环境”相互作用模式
“人—机—环境属人机工程学范畴,它是把人—机械(器具)—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协调三者关系,使机械器具、设施,在设计安装、摆放、使用时与人体的要求及环境相适应,使人在工作中感到安全和舒适,使系统获得最高效率。”[6]现代工业社会中,几乎所有的生产过程甚至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活动都是伴随机器操作的,机器操作安全成为最现实、最随处可见的民生问题,研究人—机—环境作用模式,基于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机具改良、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都是具有突出民生性质的经济学。
强调民生,就不能不谈交通事故问题。“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7]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的影响[8]。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是违规驾驶和人的生理心理局限性;车的因素主要是车辆的技术性能如制动不良与失灵、机件失灵、灯光失效,还有装载违规等;路的因素如道路狭窄或破损,大部分道路未设中央分隔带和两侧护拦,警告、限制等标志数量不足、标志不清楚不规范、符号模糊难以辨认等;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天气状况、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人因工程学的规则是基于人的因素,改良器具,以物就人。任何一个“人—机—环境”系统都是一个民生经济的系统,一方面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存在巨大的技术革新空间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3.人因学投入的效益/成本分析
在民生经济思想没有深入人心的前提下,推广人因学思维也非常困难,关键就是效益分析,即效益—投入比(benefit-cost ratio,BCR)。传统经济思维下的效益公式:BCR=资金回收/(资金投入+直接事故赔偿)。这里,投资方关注的核心是投入前后的资金变化,即挣钱率。他们看不到投入后的产品对目标客户、非目标客户利益的潜在影响:舒适性、审美性、安全性的改变,以及对非目标客户受益的影响。举例来说,近来不断传出因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居民密集区而引发的公众抗议。对于高铁等建设项目来说,乘客是目标客户。在考虑他们乘车时间缩短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高铁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他们大多是非目标客户。基于民生经济思维,项目投资,也要把对非目标客户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考虑在内,尽可能放大其中有利的成分,减少不利的成分。所以,民生经济思维下的效益公式是:
这里多了两项:目标客户与非目标客户满意度提升、间接事故赔偿。使用这一公式评估效益时,系统设计必须努力提升人们的满意度,在极力降低直接事故损耗外还要努力降低间接事故损耗,才能获得更大BCR。满意度提升可通过许多途径实现,概括地说,是要提高系统或产品的工效性、安全性、舒适性、审美性,这就是人因学的思想。但是,人们容易忽视非目标客户的满意度问题。比如交通信号设计者,更多关注的是驾驶人员的满意度,而不是步行者的满意度。拿“中国式过马路”来说,不能简单地指责行人“规则意识差”“公民素质低”,检讨一下交通信号设计也有必要。前段时间,我专门到马路上去体验过马路,有时在路口站着,心中的“无名火”不断地上升!比如在一个路口,当时的车流量不多,可能因为不是上班高峰,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我用了130秒才过完一条马路,而在此期间,有三拨人轻松地“闯红灯”穿过了马路,另外还有些“散客”随到随过。站在马路边,看着一群一群的人穿过马路,体验更多的不是时间流逝带来的焦虑,而是我看上去“好傻”!所以,在系统或产品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目标客户的利益,还要考虑看似无关的其他公众的利益,并将这些人的收益纳入效益分析。
再说“间接事故”问题。一些事故看似与某一系统或产品设计者无关,其实关系密切,该系统设计者也应对事故负责。看两起惊人相似的重大事故:2011年7月22日凌晨4时许,京港澳高速公路从北向南948公里处,一辆由威海驶往长沙的宇通双层卧铺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造成47人中41人死亡;2012年8月26日凌晨2点40分许,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一起客车与运送甲醇的油罐车追尾的事故,引发油罐车中甲醇泄漏导致客车起火,造成39人中36人死亡。这样的事故不断发生,其中原因的共性在于双层客车起火后,乘客惊慌失措,再加上高温导致车体变形无法打开门窗,几十人被密闭在车厢里活活烧死。这样的事故与车辆设计者、生产者没有关系吗?这样的设计必须改进,可增加投入开发自动打开装置。而这一投入的效益分析中,就要考虑到它可能减少的间接事故损失。比方说,如果这两起事故的车辆作了自动打开设计(在某些关键部位加载侦测装置,短时间内烟雾浓度或温度的迅速改变激活自动报警和门窗打开装置),如果能使死亡人数减少一半,那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在两起事故中挽救数十人的生命!这样的投入效益不高吗?
我们并不是热衷于“事后诸葛”,只是希望看到更多前瞻性设计——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的前瞻性设计。心理学可以在此领域多作贡献,利用各种实验与测评技术,获取各种工作场所与环境中人的心理与生理变化的数据,作出行为预测,推动基于人因考量的投入与设计,建设和谐、文明、生态、安全的公众生活环境,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经济和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和所有场所,是与民生关联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并且,人因工程学的研究需要许多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相互配合,容易产生新成果或带来技术革新。这些技术革新在推动民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开拓出许多潜在市场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1] 高丽,陈方正,邵莹莹.对民生幸福经济与幸福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业,2009,5:76-77.
[2]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0.
[3] 邓铸.应用实验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02-405.
[4] 朱祖祥,葛列众,张智君.工程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6.
[5] [美]威肯斯.人因工程学导论[M].张侃,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2.
[6] 贾毅.浅谈人—机—环与地勘安全施工[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189-190.
[7] 朱显锋.浅析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285.
[8]文子娟.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10:318.
关键词:民生经济;以人为本;人因工程学;效益/投入分析
刚刚跨进2013年,我国的交通管理就遇到一件尴尬事:作为公安部颁布的正式生效的新交通法规中“闯黄灯罚分”的规定在全国各大城市“搁浅”。问题出在哪里呢?很简单,这一规定缺少了基本的人因考量!驾驶人员行至路口是否作出停车准备,是需要以红灯是否即将出现的预判断为条件的。以往的黄灯信号或秒数显示,都是为形成这一预判断进而决定是否减速、停车而设计的。从人的心理过程来讲,这种预判断是必须的。交通法规制订前也必须去研究在各种交通环境中不同车辆驾驶人员的认知、情绪与行为,才能做好相关的设计与管理。
人因工程学(Human-Factor Engine?ering)或说人因学,就是研究如何设计最适合人的新环境,做到“以物就人”的学科:考虑“人的因素”在先,追求前瞻设计。
一、民生经济学中的“人因”理念
追溯本意,经济学乃经世济民的学问。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民生,追求公众生活幸福,反映了经济学的核心价值取向,因此,有的学者把民生经济学看成是一门民生幸福经济学[1]。民生经济学视域中凸显的是“人的因素”或“人因”理念。这里的“人因”理念,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是指国家经济政策导向对民生的关注;微观层面是指对与公众幸福息息相关的安全、舒适、审美和工效问题的关注,在进行各种工程设计与环境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地研究和考虑人的因素,营造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这就是人因工程学的任务。人因工程学不仅能有效推动民生经济,而且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举例来说,全国交管部门开展的酒后驾车整治专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保障社会和谐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酒精在脑神经系统达到一定浓度时,中枢神经系统逐渐迟钝,对周围情况变化的反应速度大大下降”[2],动作的准确性也会下降,所以整治酒后驾车是非常必要的。在如何尽量避免和减少酒后驾车带来的严重后果方面,除加强交通管理外,还可以从车辆设计与生产环节着手。科技发展到今天,设计出能减少上述交通事故损失的技术方案并不难。针对一般酒后驾车失控的情况,可以开发和加载自动预警和刹车装置,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减轻可能的事故损失,并借此提升车辆的附加值,促进销售,提高投资效益。所以,人因工程学具有双重的民生经济学价值。
二、人因工程学的基本内涵
从词源看,人因工程学与人类工效学几乎相同。文献中的“Ergonomics”多被理解或翻译为人类工效学,最近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人因工程”或“人因工程学”。译法的改变反映了该领域的系统性变化:“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人—机—环境”系统中关注的重点,同时该领域研究越来越强调“人—机—环境”系统中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Ergonomics”来自希腊文,“nomo”是“准则”之意,“ergo”是“工作”之意,组合起来就是指有“准则”的“工作”,为此,“Ergonomics”意为应该提供符合“准则”并具有前瞻性的设计。设计是工程范畴,要使设计具有前瞻性,就要以“人的因素”为基础[3]。因此,我使用“人因工程学”这一译法。
“人因工程学”将心理学、生理解剖学、管理学以及各种工程学知识与方法相结合,探讨人、工作和生活彼此间的关系,来研究如何设计出最适合人的生活及工作的新环境[4]。欧美各国大都将人因工程学归于工业工程范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它已经可以在工业化以及公众生活品质的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人因工程学研究的目标在于“以物就人”和“如何以物就人”。比如,目前全球化的办公自动化发展很快,数以亿计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在计算机终端前工作。以往人们对终端机研究的焦点是辐射对人体的影响问题。事实上,还有许多重要因素被忽视,而这些因素往往会对办公效率产生很大影响。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需考虑以下因素:(1)坐椅的高度、靠背、脚垫是否合适?良好的坐椅设计应可以减缓颈部疲劳、预防肩周炎。(2)终端屏幕角度、光度、对比、颜色是否合乎视觉要求?应易识别和减少视觉疲劳。(3)键盘的角度、字键排列顺序、距离、大小、表面摩擦力的大小都需考虑。(4)所有设计都要以在一定范围内能调整为原则,以适应个体差异。(5)外在环境,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的情况、噪音、工作压力等也需注意。
配合人的体型设计出最舒适的办公设施,尤其是自动化办公场所的办公设施,这就需要对人类体型进行测量和研究。就目前来看,中国人因工程学的研究资料并不丰富,有许多工程设计依赖于国外的人因资料,但外国人在体形方面又与我国人存在不同。不难推断,正在使用的许多产品和工具并不适合中国人群。中国急需建立自己的人因资料体系,也要建立自己的人因工程学研究体系。
三、人因工程学的民生经济学价值
近年来,我国人因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人体测量与环境监测及工作场所的改良;“人—机—环境”作用模式,包括界面设计的工效学问题;工作分析与人体生理心理能力的有限性问题;复杂人机系统事故中“人为错误”的分析与系统改良;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场所的设计问题;城市服务系统设计与建设的人因问题;等等。我们选择三个方面作进一步阐述。
1.人体测量与环境监测及工作场所的改良
人体测量是人因工程学中最基础的工作,它几乎与所有的经济领域相关联。小到桌椅板凳和服装设计,大到生产线和宇宙飞船的设计,均需要考虑人体尺寸。比如在乐器的制造与生产方面,我们注意到,钢琴的琴键尺寸是国际标准化的。传统思维认定这种标准化不能被打破,所以即使是身高不足1米的琴童,也必须使用高个子音乐家所使用的那种琴键大小的钢琴!有的人为了适应琴键尺寸甚至不惜对手指进行手术“矫正”,这种矫正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人体摧残的性质,也正是钢琴制造中忽视“人因”的后果。在众多工业设计中,存在许多尚未考虑人体尺寸的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惊人的,在改善人民生活方面成就卓越。但也必须看到,频繁的生产安全事故不断地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比如道路建设方面,我们看到许多路段被标记为“事故多发地段,请谨慎驾驶”,这说明道路设计存在安全隐患。2008年4月28日,T195次列车在胶济线上脱轨,就是因为铁路弯度过大、车速过快,其中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列车运行环境问题,这正是人因工程学研究的范畴。许多工场因为设计问题而导致工作人员患上相应的职业病,而这些职业病实际上是可以通过环境改良或生产线的技术革新而避免的。比如,我国不少银行的柜台已经进行了凹形通道的改造,这可以有效避免营业员手腕的累积性损伤[5],预防“腕部综合症”。环境监测与工场改良,还会带动许多新器具的开发与生产,这也是民生经济学。
2.“人—机—环境”相互作用模式
“人—机—环境属人机工程学范畴,它是把人—机械(器具)—环境视为一个系统,协调三者关系,使机械器具、设施,在设计安装、摆放、使用时与人体的要求及环境相适应,使人在工作中感到安全和舒适,使系统获得最高效率。”[6]现代工业社会中,几乎所有的生产过程甚至日常生活或文化娱乐活动都是伴随机器操作的,机器操作安全成为最现实、最随处可见的民生问题,研究人—机—环境作用模式,基于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机具改良、环境监测与生态保护,都是具有突出民生性质的经济学。
强调民生,就不能不谈交通事故问题。“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7]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的影响[8]。其中人的因素主要是违规驾驶和人的生理心理局限性;车的因素主要是车辆的技术性能如制动不良与失灵、机件失灵、灯光失效,还有装载违规等;路的因素如道路狭窄或破损,大部分道路未设中央分隔带和两侧护拦,警告、限制等标志数量不足、标志不清楚不规范、符号模糊难以辨认等;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天气状况、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人因工程学的规则是基于人的因素,改良器具,以物就人。任何一个“人—机—环境”系统都是一个民生经济的系统,一方面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又存在巨大的技术革新空间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3.人因学投入的效益/成本分析
在民生经济思想没有深入人心的前提下,推广人因学思维也非常困难,关键就是效益分析,即效益—投入比(benefit-cost ratio,BCR)。传统经济思维下的效益公式:BCR=资金回收/(资金投入+直接事故赔偿)。这里,投资方关注的核心是投入前后的资金变化,即挣钱率。他们看不到投入后的产品对目标客户、非目标客户利益的潜在影响:舒适性、审美性、安全性的改变,以及对非目标客户受益的影响。举例来说,近来不断传出因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居民密集区而引发的公众抗议。对于高铁等建设项目来说,乘客是目标客户。在考虑他们乘车时间缩短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高铁对沿线居民的影响,他们大多是非目标客户。基于民生经济思维,项目投资,也要把对非目标客户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考虑在内,尽可能放大其中有利的成分,减少不利的成分。所以,民生经济思维下的效益公式是:
这里多了两项:目标客户与非目标客户满意度提升、间接事故赔偿。使用这一公式评估效益时,系统设计必须努力提升人们的满意度,在极力降低直接事故损耗外还要努力降低间接事故损耗,才能获得更大BCR。满意度提升可通过许多途径实现,概括地说,是要提高系统或产品的工效性、安全性、舒适性、审美性,这就是人因学的思想。但是,人们容易忽视非目标客户的满意度问题。比如交通信号设计者,更多关注的是驾驶人员的满意度,而不是步行者的满意度。拿“中国式过马路”来说,不能简单地指责行人“规则意识差”“公民素质低”,检讨一下交通信号设计也有必要。前段时间,我专门到马路上去体验过马路,有时在路口站着,心中的“无名火”不断地上升!比如在一个路口,当时的车流量不多,可能因为不是上班高峰,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我用了130秒才过完一条马路,而在此期间,有三拨人轻松地“闯红灯”穿过了马路,另外还有些“散客”随到随过。站在马路边,看着一群一群的人穿过马路,体验更多的不是时间流逝带来的焦虑,而是我看上去“好傻”!所以,在系统或产品设计中,不仅要考虑目标客户的利益,还要考虑看似无关的其他公众的利益,并将这些人的收益纳入效益分析。
再说“间接事故”问题。一些事故看似与某一系统或产品设计者无关,其实关系密切,该系统设计者也应对事故负责。看两起惊人相似的重大事故:2011年7月22日凌晨4时许,京港澳高速公路从北向南948公里处,一辆由威海驶往长沙的宇通双层卧铺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造成47人中41人死亡;2012年8月26日凌晨2点40分许,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一起客车与运送甲醇的油罐车追尾的事故,引发油罐车中甲醇泄漏导致客车起火,造成39人中36人死亡。这样的事故不断发生,其中原因的共性在于双层客车起火后,乘客惊慌失措,再加上高温导致车体变形无法打开门窗,几十人被密闭在车厢里活活烧死。这样的事故与车辆设计者、生产者没有关系吗?这样的设计必须改进,可增加投入开发自动打开装置。而这一投入的效益分析中,就要考虑到它可能减少的间接事故损失。比方说,如果这两起事故的车辆作了自动打开设计(在某些关键部位加载侦测装置,短时间内烟雾浓度或温度的迅速改变激活自动报警和门窗打开装置),如果能使死亡人数减少一半,那这样的设计就可以在两起事故中挽救数十人的生命!这样的投入效益不高吗?
我们并不是热衷于“事后诸葛”,只是希望看到更多前瞻性设计——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的前瞻性设计。心理学可以在此领域多作贡献,利用各种实验与测评技术,获取各种工作场所与环境中人的心理与生理变化的数据,作出行为预测,推动基于人因考量的投入与设计,建设和谐、文明、生态、安全的公众生活环境,这就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民生经济和人因工程学。
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几乎涉及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和所有场所,是与民生关联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并且,人因工程学的研究需要许多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相互配合,容易产生新成果或带来技术革新。这些技术革新在推动民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将开拓出许多潜在市场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1] 高丽,陈方正,邵莹莹.对民生幸福经济与幸福管理的探讨[J].科技创业,2009,5:76-77.
[2]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40.
[3] 邓铸.应用实验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02-405.
[4] 朱祖祥,葛列众,张智君.工程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56.
[5] [美]威肯斯.人因工程学导论[M].张侃,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82.
[6] 贾毅.浅谈人—机—环与地勘安全施工[J]. 西部探矿工程,2003,1:189-190.
[7] 朱显锋.浅析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其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285.
[8]文子娟.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