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教育是一个关乎青少年成长、关乎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深圳歌手丛飞在11年间用义演所得的300多万元钱共资助178个贫困生,而其患病期间,那些受他资助的、现已在深圳工作的大学生却没有一个人来看过他。现在的学生缺乏感恩意识可见一斑。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最主要载体。语文感恩教育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传授和语文能力培养,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活动。充分挖掘、解读语文课程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这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语文教材中的感恩内容
(一)从传统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意识 古代语文教材,一是蒙学读物,二是儒家经典和古诗文选本(如属于儒家经典的《诗经》、《孝经》、《四书》等,以及古诗文选本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包含着感恩情结,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了人类千年,曾经为培养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感谢父母、亲人养育之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孙子对祖母的一片孝心令人动容;珍惜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注重朋友之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士为知己者死”等。这些诗文体现了古人一向崇尚感恩,反映了古人知恩图报的美好愿望。
到了近现代,现代意义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比较注重选文的思想教育意义,主张语文“内容务求适切于现实的人生”,注重传统伦理思想,感恩意识得以继续传播。新中国建国之初,语文教材选材比较“注重政治性”,“有较强的政策观念”,感恩教育处于相对薄弱状态。直至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颁布后,语文教材中对感恩意识方面的选择趋向丰富,包含感恩内容的篇目明显增多,主要包括感激、亲情、友情、师生情,热爱自然、社会,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语文教材大量选入这类文章,使感恩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从内容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意识
新语文教材选文以体现思想性、教育性的文章为主,新教材中有许多是感恩意识特强的课文,其中所体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大自然之恩、父母之恩、师友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1)大自然之恩
初中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锦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春》、《济南的冬天》描绘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使人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告诉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让我们深思: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一片死寂,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类似的悲剧正在青海湖、月牙泉上演,文章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父母、师友之恩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是他们赐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养育。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懂得感激、回报的人,根本不可能懂得对他人感恩。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这方面的感恩内容。如《散步》、《背影》等文章表现的就是人世间最浓最深的亲情。《背影》中的父亲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姐姐给弟弟送斗笠,姐弟二人在金黄的大斗笠下面躲雨、谈笑的情形,散发出的是生活的快乐和姐弟的亲情。鲁迅的《藤野先生》充满了对恩师的怀念和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胡适的《我的母亲》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母亲的敬仰。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到知恩图报。
(3)社会、祖国之恩
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还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底蕴,更可以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歌,《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口技》《核舟记》、《中国石拱桥》、《俗世奇人》等课文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体现我国高超艺术的结晶;《邓稼先》讴歌我国现代科学家对人类文明所作的杰出贡献,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谁是最可爱的人》以珍贵的历史镜头向我们再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业绩。篇篇课文都是一支支歌,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
二、对当前教材有关感恩教育内容编排的一些看法
首先,具有感恩意识的篇目在教材总篇目中的比例有了提高,但仍不够。2003年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富有爱心,亲近、关爱自然,肯定自我价值,编者的编写意图很好,但从渗透感恩教育的角度来看,感恩意识还不够。感恩意识较为明显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景物”、第五单元“人间亲情”,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中的“让世界充满爱”,以及下册的“献给母亲的歌”第三单元的“关爱自然”等,反映的内容较为集中。
其次,感恩内容的篇目的编排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人教社初中《语文》中的具有感恩意识的篇目分散于不同单元,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状况若能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得到改善,感恩教育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再次,初中语文教材的感恩内容中表现家庭亲情的文章占的篇幅仍然不够,尤其在古文方面,有关父子、母子亲情的文章较少,感激朋友理解之恩、君主知遇之恩也仅有几篇。台湾的国文教育与大陆同宗同源,但他们更为关注语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更为重视伦理道德包括感恩教育对青年一代的熏陶,其国文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放在重要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台湾教材中的文言文明显多于现代文。文言文中亲情、爱情比重最大,个人道德修养次之。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新课程理念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会学生求知,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意识,要具备落实感恩教育的意识,善于捕捉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的时机,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一、语文教材中的感恩内容
(一)从传统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意识 古代语文教材,一是蒙学读物,二是儒家经典和古诗文选本(如属于儒家经典的《诗经》、《孝经》、《四书》等,以及古诗文选本的《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其实包含着感恩情结,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传承了千年,也熏陶和感染了人类千年,曾经为培养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感谢父母、亲人养育之恩,“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孙子对祖母的一片孝心令人动容;珍惜兄弟之间的骨肉情谊,“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注重朋友之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士为知己者死”等。这些诗文体现了古人一向崇尚感恩,反映了古人知恩图报的美好愿望。
到了近现代,现代意义的语文教育和语文教材比较注重选文的思想教育意义,主张语文“内容务求适切于现实的人生”,注重传统伦理思想,感恩意识得以继续传播。新中国建国之初,语文教材选材比较“注重政治性”,“有较强的政策观念”,感恩教育处于相对薄弱状态。直至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颁布后,语文教材中对感恩意识方面的选择趋向丰富,包含感恩内容的篇目明显增多,主要包括感激、亲情、友情、师生情,热爱自然、社会,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语文教材大量选入这类文章,使感恩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对于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维护家庭和睦和社会安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从内容的角度看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意识
新语文教材选文以体现思想性、教育性的文章为主,新教材中有许多是感恩意识特强的课文,其中所体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大自然之恩、父母之恩、师友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等。
(1)大自然之恩
初中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表现了祖国锦绣山河的如诗如画,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如《春》、《济南的冬天》描绘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使人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告诉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都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让我们深思:一个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地方变为荒漠,原本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现在却是一片死寂,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类似的悲剧正在青海湖、月牙泉上演,文章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然心存感恩,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2)父母、师友之恩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是他们赐予我们生命,把我们养育。一个连父母的养育之恩都不懂得感激、回报的人,根本不可能懂得对他人感恩。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挖掘这方面的感恩内容。如《散步》、《背影》等文章表现的就是人世间最浓最深的亲情。《背影》中的父亲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金黄的大斗笠》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写景散文,姐姐给弟弟送斗笠,姐弟二人在金黄的大斗笠下面躲雨、谈笑的情形,散发出的是生活的快乐和姐弟的亲情。鲁迅的《藤野先生》充满了对恩师的怀念和对其高尚人格的赞美之情。胡适的《我的母亲》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母亲的敬仰。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或事情的意义,教育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做到知恩图报。
(3)社会、祖国之恩
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还可以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底蕴,更可以从祖国的优秀儿女特别是在祖国危难时刻为祖国而献身的英烈身上,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语文教材中的古代诗歌,《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口技》《核舟记》、《中国石拱桥》、《俗世奇人》等课文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灿烂文化,体现我国高超艺术的结晶;《邓稼先》讴歌我国现代科学家对人类文明所作的杰出贡献,使学生体会到什么样的人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谁是最可爱的人》以珍贵的历史镜头向我们再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业绩。篇篇课文都是一支支歌,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
二、对当前教材有关感恩教育内容编排的一些看法
首先,具有感恩意识的篇目在教材总篇目中的比例有了提高,但仍不够。2003年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富有爱心,亲近、关爱自然,肯定自我价值,编者的编写意图很好,但从渗透感恩教育的角度来看,感恩意识还不够。感恩意识较为明显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景物”、第五单元“人间亲情”,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中的“让世界充满爱”,以及下册的“献给母亲的歌”第三单元的“关爱自然”等,反映的内容较为集中。
其次,感恩内容的篇目的编排没有形成独立体系。人教社初中《语文》中的具有感恩意识的篇目分散于不同单元,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种状况若能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中得到改善,感恩教育的效果将会更加显著。
再次,初中语文教材的感恩内容中表现家庭亲情的文章占的篇幅仍然不够,尤其在古文方面,有关父子、母子亲情的文章较少,感激朋友理解之恩、君主知遇之恩也仅有几篇。台湾的国文教育与大陆同宗同源,但他们更为关注语文对传统文化的吸收,更为重视伦理道德包括感恩教育对青年一代的熏陶,其国文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学会感恩”放在重要地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台湾教材中的文言文明显多于现代文。文言文中亲情、爱情比重最大,个人道德修养次之。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感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新课程理念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会学生求知,更要教会学生做人。语文教师要深入解读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意识,要具备落实感恩教育的意识,善于捕捉初中语文感恩教育的时机,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知恩、感恩、报恩,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