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起步较晚,尤其是针对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当然,有人认为中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还未完全成熟,不宜过早接受。但其实,现如今的高速信息化社会决定了职业生涯规划宜早不宜晚。本文旨在研究高中生心理素质教育与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相互融合,使高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树立好人生目标意识。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目标意识;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终生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发展兴趣,谋求人生发展方向,并促进人格完整,提升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活动。20世纪,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兴起,之后波及世界各地。目前,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论体系。相比之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起步较晚,且主要重点工作多在高等院校进行,在基础教育投入的精力相对薄弱,仅有少数如河北、贵州、山东等地区开展了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但大部分青少年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对其接触较少。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宜早不宜晚,中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具备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条件,及时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意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可能发展的职业方向,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从2015年十月,我校开始着手这一课程《心理素质教育在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该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优秀校友、热心家长的智慧,适时将他们请进校园、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为美好愿景的达成做出更多的努力。
生涯规划教育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但目前高中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实践机会,学校普遍缺少对中学生开展职业启蒙与生涯规划指导。基于此我校开设这一课程,必将帮助学生建立切合實际的自我观念,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放眼世界,学会选择,学会规划,激发学习动力,发掘自我潜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机能,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它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示范、疏导和矫正的作用,这也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因此,从生命的角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必然的选择。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蕴藏着极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那么两者融合后对高中生将有哪些帮助呢,下面我就三点进行表述:
1.使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中学生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生涯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顺应学生的兴趣意愿,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我,做好自我评估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以及其他品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全面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将要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所需付出的努力,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涯准备。
2.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的职业目标的管理,它引导学生职业生涯努力地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未来发展的目标,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使学生在未来无论是面对升学还是就业等等人生大大小小的各种选择时都能澄清自己的生涯愿望,做出适合自己生涯目标的选择,坚定意志克服种种困难,持之以恒地去追求自己理想的实现。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他们认为到学校毕业或者是选择工作时再去考虑职业问题也不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到了学校毕业或选择工作时才有职业生涯教育的需要,从中学就要开始建立适当的观念,树立职业发展的目标,我们应明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持续地进行。
3.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它不仅仅只是关注个人潜能的提升和职业的适合性,而且包含了对生命个体的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关怀,是在更深层面上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关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解决中学生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存在于理想与信念上的种种困惑和迷茫,使中学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社会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涯发展理念并且掌握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让每个学生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展现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获快乐、幸福和成功。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相当必要的。表面上我们看不出二者有何联系,但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生涯认知、职业自我意识以及职业个性等等都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说心理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无不是在结合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规划,相反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则影响着个体职业的成功规划和个体职业选择。前面我们所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涉及到一个人的态度、动机、能力、气质、价值观、需要和发展取向等等,这也足以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个体,而恰恰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同时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条件是——自我全面剖析,其内容有价值观、生活方式、处世哲学评价、实践能力的自我测评、职业兴趣、职业个性与职业匹配情况分析等,这些评价内容主要针对的就是人的心理因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密不可分,有必要也完全有空间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年
[2]胡朝兵,王磊。心理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目标意识;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终生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索职业发展兴趣,谋求人生发展方向,并促进人格完整,提升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活动。20世纪,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兴起,之后波及世界各地。目前,在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理论体系。相比之下,我国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教育起步较晚,且主要重点工作多在高等院校进行,在基础教育投入的精力相对薄弱,仅有少数如河北、贵州、山东等地区开展了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践,但大部分青少年在进入高等教育阶段之前,对其接触较少。事实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宜早不宜晚,中学生无论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已具备接受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条件,及时引导他们树立人生目标意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可能发展的职业方向,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有着深刻的意义。
从2015年十月,我校开始着手这一课程《心理素质教育在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中的实践研究》。该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充分调动优秀校友、热心家长的智慧,适时将他们请进校园、走进课堂,引导学生为美好愿景的达成做出更多的努力。
生涯规划教育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但目前高中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和实践机会,学校普遍缺少对中学生开展职业启蒙与生涯规划指导。基于此我校开设这一课程,必将帮助学生建立切合實际的自我观念,指导学生认识自我,放眼世界,学会选择,学会规划,激发学习动力,发掘自我潜能。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机能,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它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示范、疏导和矫正的作用,这也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开发学生的潜能,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因此,从生命的角度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必然的选择。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蕴藏着极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那么两者融合后对高中生将有哪些帮助呢,下面我就三点进行表述:
1.使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他自己,中学生在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生涯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顺应学生的兴趣意愿,帮助学生清楚认识自我,做好自我评估包括兴趣、性格、能力以及其他品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全面正确地了解自我、了解社会,认识到自己将要扮演的各种人生角色以及相应的责任和所需付出的努力,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职业观,从而科学规划设计自己未来的人生,从实际出发正确选择生活道路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生涯准备。
2.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生的职业目标的管理,它引导学生职业生涯努力地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未来发展的目标,即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使学生在未来无论是面对升学还是就业等等人生大大小小的各种选择时都能澄清自己的生涯愿望,做出适合自己生涯目标的选择,坚定意志克服种种困难,持之以恒地去追求自己理想的实现。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在中学阶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他们认为到学校毕业或者是选择工作时再去考虑职业问题也不晚。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到了学校毕业或选择工作时才有职业生涯教育的需要,从中学就要开始建立适当的观念,树立职业发展的目标,我们应明白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持续地进行。
3.促进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生个体自主有序的发展,它不仅仅只是关注个人潜能的提升和职业的适合性,而且包含了对生命个体的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关怀,是在更深层面上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关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解决中学生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存在于理想与信念上的种种困惑和迷茫,使中学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人生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社会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涯发展理念并且掌握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让每个学生在社会的不同领域展现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获快乐、幸福和成功。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是相当必要的。表面上我们看不出二者有何联系,但其实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生涯认知、职业自我意识以及职业个性等等都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心理因素,所以说心理综合素质的高低是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因素,职业生涯规划无不是在结合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职业规划,相反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则影响着个体职业的成功规划和个体职业选择。前面我们所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涉及到一个人的态度、动机、能力、气质、价值观、需要和发展取向等等,这也足以说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个体,而恰恰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同时职业生涯设计的前提条件是——自我全面剖析,其内容有价值观、生活方式、处世哲学评价、实践能力的自我测评、职业兴趣、职业个性与职业匹配情况分析等,这些评价内容主要针对的就是人的心理因素,与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密不可分,有必要也完全有空间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1年
[2]胡朝兵,王磊。心理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基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