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这时候,大家都会大大地采购一番,以备中秋聚会之用。中秋节会有很多事情要做,说是老一辈传下来的风俗。
就好像蜡烛这活儿,与其说是风俗,还不如称之为长久以来的风气,因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人们要把点燃的蜡烛沿着路边插成长长细细的一条火绳儿。小时候以为那是给外面的野狗野猫照一条回家的路,而现在爷爷奶奶又说是一个关于月亮的神过生日,要我们为她点燃蜡烛做庆贺。不过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小孩儿只在乎怎样把火苗用在最好玩的地方,毕竟,“玩火”的机会不是时时都有的。
每到点蜡烛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找块大大的泡沫板,然后,在上面插上大大小小的蜡烛。天色已经暗下了,在河边或者水塘边把泡沫板放下,使劲推开,让它由着惯性慢慢滑向水面中央,蜡烛的火光就在那儿忽悠忽悠地明明灭灭着。可是,很多时候因为蜡烛大小不一样,插的时候又没有注意整块板的平衡重心,往往泡沫板刚放下水就开始歪着“身子”了。加上我们都希望它能漂得远些,都是狠着劲儿推的,所以经常出现“翻船熄火”的现象,引发岸上小伙伴们的一片叹息声。总是要重来那么几次,“小船儿”才愿意载着“光明”和我们的希望上路了。
说是中秋,其实记忆中的那晚下雨的居多。雨不大,只是细细密密地飘着,遮了传说中美丽的嫦娥和她的月宫。晚饭后,不点蜡烛的人就惬意地踱着步子,溜达到街上,看沿街的灯火和周围稀疏的人影,一路还不停地打着饱嗝。大家聚餐总是令人兴奋,食欲通常也比较好,走在街上的人所以都是挂着酒足饭饱后满足的微笑。回到家,会发现头发上覆着一层细密的水珠,拿毛巾擦了,美美地睡上一觉,梦里也都是跳动的火光。
现在的中秋和那时相比,就没有多少乐趣了。
河塘被填了,连一个大一点儿的水坑都很难得一见。原来与蜡烛同插的一大把香,也是有趣的玩意儿,小孩儿抽出几根点着的,在空中挥舞,本来星星点点的亮光就连成了一片不规则的美妙的光的五线谱,在黑暗中格外引人注意。
而现在走在大马路上,虽然只照着路灯,感觉还是灯火通明,甚至远处高楼的窗里透出来的灯光也让本来美妙的弧线隐去了一半美丽。而原本老一辈的拉着小一辈的,小一辈的扯着更小一辈的,浩浩荡荡点蜡烛的热闹景象,现在也不复存在了。以前虽然下着雨,大家都还乐此不疲,这个中秋,尽管天高气爽,但人却变懒了,无心经营那一路的光亮,只在门前插几支了事。
时间总是在流淌着的。妈妈说,过几年这种习惯恐怕不会再延续了。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我可是这种习惯的忠实拥趸。可失落归失落,时代总是发展的,时光流过我们,我们也变了,变得更忙碌更充实,大概也没有工夫去继续那样畅快地玩了,就让这些可爱的小火苗随着时光飘逝吧。
点评《中秋记事》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 郭乃嘉主持
CC:
金■通过回忆儿时的中秋,写出了一种淡淡的失落。同时,文中的风俗味儿也深深感染着我。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这充满人情味的习惯,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悲哀。
周世超:
淡淡的笔调,将中秋的事情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文中前半部分“推泡沫板”和“毛巾擦湿头发”这两处细节描写很有味道。但是从“现在的中秋……没有多少乐趣了”这句开始,仿佛硬生生将人从一个美好的世界中拉拽出来,使得全文有截断的感觉。
肥斯:
月亮还是美的呀!去年中秋的时候,由于火星临近地球的影响,月亮被染成了红色,出现月星相依的千年奇观。月亮你之所以脸红,其实是为了今天这个美好的节日而特地装扮的吧!
梅绛雪:
文章写的是中秋,却摆脱了一般写中秋必写月亮的俗套,转而写地上的火光。文中回忆的“推泡沫板”,给人以新鲜而浪漫的感觉,朦胧的月色下,幽幽的河水上漂浮着一片片跳动的烛光,真是亦真亦幻,令人遐想连篇。文章后半部分与前面相比,缺少了一些诗情画意,显得有些生硬,不过末段却能做到积极地面对现实,有一份豁达的心胸。
晖慧:
中秋时节,菊黄蟹肥。记得小时候的中秋夜,爷爷总喜欢在院子里摆上一个小桌子,喝上一点小酒,啃上几只小蟹蟹。人家高手吃螃蟹,吃完了把壳拼起来还是整个的螃蟹形状。军人出身的爷爷啃起螃蟹来是很“豪放”的,整条蟹腿儿放嘴巴里连壳带肉一块儿嚼,吃完了你根本找不到壳在哪儿,这让我见识了另一种“高手”的境界,呵呵。可惜现在回到城市,离开了爷爷的小院子,也再没见过有人那么“豪爽”地嚼螃蟹。怀念着爷爷。
就好像蜡烛这活儿,与其说是风俗,还不如称之为长久以来的风气,因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人们要把点燃的蜡烛沿着路边插成长长细细的一条火绳儿。小时候以为那是给外面的野狗野猫照一条回家的路,而现在爷爷奶奶又说是一个关于月亮的神过生日,要我们为她点燃蜡烛做庆贺。不过这都无关紧要,因为小孩儿只在乎怎样把火苗用在最好玩的地方,毕竟,“玩火”的机会不是时时都有的。
每到点蜡烛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找块大大的泡沫板,然后,在上面插上大大小小的蜡烛。天色已经暗下了,在河边或者水塘边把泡沫板放下,使劲推开,让它由着惯性慢慢滑向水面中央,蜡烛的火光就在那儿忽悠忽悠地明明灭灭着。可是,很多时候因为蜡烛大小不一样,插的时候又没有注意整块板的平衡重心,往往泡沫板刚放下水就开始歪着“身子”了。加上我们都希望它能漂得远些,都是狠着劲儿推的,所以经常出现“翻船熄火”的现象,引发岸上小伙伴们的一片叹息声。总是要重来那么几次,“小船儿”才愿意载着“光明”和我们的希望上路了。
说是中秋,其实记忆中的那晚下雨的居多。雨不大,只是细细密密地飘着,遮了传说中美丽的嫦娥和她的月宫。晚饭后,不点蜡烛的人就惬意地踱着步子,溜达到街上,看沿街的灯火和周围稀疏的人影,一路还不停地打着饱嗝。大家聚餐总是令人兴奋,食欲通常也比较好,走在街上的人所以都是挂着酒足饭饱后满足的微笑。回到家,会发现头发上覆着一层细密的水珠,拿毛巾擦了,美美地睡上一觉,梦里也都是跳动的火光。
现在的中秋和那时相比,就没有多少乐趣了。
河塘被填了,连一个大一点儿的水坑都很难得一见。原来与蜡烛同插的一大把香,也是有趣的玩意儿,小孩儿抽出几根点着的,在空中挥舞,本来星星点点的亮光就连成了一片不规则的美妙的光的五线谱,在黑暗中格外引人注意。
而现在走在大马路上,虽然只照着路灯,感觉还是灯火通明,甚至远处高楼的窗里透出来的灯光也让本来美妙的弧线隐去了一半美丽。而原本老一辈的拉着小一辈的,小一辈的扯着更小一辈的,浩浩荡荡点蜡烛的热闹景象,现在也不复存在了。以前虽然下着雨,大家都还乐此不疲,这个中秋,尽管天高气爽,但人却变懒了,无心经营那一路的光亮,只在门前插几支了事。
时间总是在流淌着的。妈妈说,过几年这种习惯恐怕不会再延续了。心中难免有些失落,我可是这种习惯的忠实拥趸。可失落归失落,时代总是发展的,时光流过我们,我们也变了,变得更忙碌更充实,大概也没有工夫去继续那样畅快地玩了,就让这些可爱的小火苗随着时光飘逝吧。
点评《中秋记事》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 郭乃嘉主持
CC:
金■通过回忆儿时的中秋,写出了一种淡淡的失落。同时,文中的风俗味儿也深深感染着我。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这充满人情味的习惯,不知这算不算一种悲哀。
周世超:
淡淡的笔调,将中秋的事情不露痕迹地表现出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作者所描绘的场景中。文中前半部分“推泡沫板”和“毛巾擦湿头发”这两处细节描写很有味道。但是从“现在的中秋……没有多少乐趣了”这句开始,仿佛硬生生将人从一个美好的世界中拉拽出来,使得全文有截断的感觉。
肥斯:
月亮还是美的呀!去年中秋的时候,由于火星临近地球的影响,月亮被染成了红色,出现月星相依的千年奇观。月亮你之所以脸红,其实是为了今天这个美好的节日而特地装扮的吧!
梅绛雪:
文章写的是中秋,却摆脱了一般写中秋必写月亮的俗套,转而写地上的火光。文中回忆的“推泡沫板”,给人以新鲜而浪漫的感觉,朦胧的月色下,幽幽的河水上漂浮着一片片跳动的烛光,真是亦真亦幻,令人遐想连篇。文章后半部分与前面相比,缺少了一些诗情画意,显得有些生硬,不过末段却能做到积极地面对现实,有一份豁达的心胸。
晖慧:
中秋时节,菊黄蟹肥。记得小时候的中秋夜,爷爷总喜欢在院子里摆上一个小桌子,喝上一点小酒,啃上几只小蟹蟹。人家高手吃螃蟹,吃完了把壳拼起来还是整个的螃蟹形状。军人出身的爷爷啃起螃蟹来是很“豪放”的,整条蟹腿儿放嘴巴里连壳带肉一块儿嚼,吃完了你根本找不到壳在哪儿,这让我见识了另一种“高手”的境界,呵呵。可惜现在回到城市,离开了爷爷的小院子,也再没见过有人那么“豪爽”地嚼螃蟹。怀念着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