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类型教学改革试验。实施者对新课堂改革的理解不完全一致,切入点也各不相同,实施方法各有千秋。但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基本相同的。即针对当前的中职课堂情况,克服传统课堂教学的缺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培养能力,个性得以发展。本文着重阐述《地基与基础》课程中优化教师课堂行为的实施。
关键词:优化教师课堂行为 整体设计 单元设计 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47-02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育环境四种因素构成。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教师会产生一连串的课堂行为,其现象是复杂交错,成因是广泛而深层的。教师不同类型的课堂行为,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并直接关系到课堂成效。《地基与基础》是一门建筑工程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课。它结合有关的力学、结构理论以及施工知识,分析和解决地基基础的实际问题。目前由于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教学过程中安排带学生到工地现场参观学习的可能性极低,导致《地基与基础》的课堂教学成为主要是以讲解介绍知识为主的结构。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单一化的现状,就要求教师应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行为、课堂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考虑,丰富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每个班、每一届的学生生源质量、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等皆有不同,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提出优化教师课堂行为,可使课堂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应用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师的课堂行为,涉及到教学情境的设计,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学习气氛等。在《地基与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优化教师课堂行为的方法:
1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者,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是优化课堂行为的基础
课程整体设计,包括从第一堂课的引入,到中间的展开、高潮处理和问题解决,结尾的评价等。教师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与观念,都将在课程进度中得以体现。
作为科任教师,我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撰《地基与基础》校本课程教材。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大量阅览地基与基础的材料,整理归纳多年来教学中学生所表现的需要,并总结成功的课堂经验,制定了《地基与基础》的教学进度、任务领域、主要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具体见表一)
由于介入课程开发,使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一定提高,学科知识得以丰富,对所教内容有更为充分的准备,不断挑战教学中的新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激励自己要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不断优化教师的课堂行为。
2教师按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单元设计,有利于优化课堂行为
专业教师的备课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客观上也是分成单元进行。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就从课程的单元设计开始。
2.1做好课程第一堂的设计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使“绪论”成为一堂拖拖拉拉、浪费课时的教学内容。新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整个课程的第一堂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课程充满兴趣和期待。《地基与基础》的第一堂课必须按照新的理念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信息化技术,引入网络中丰富的国内外地基与基础典型工程事例,例如比萨斜塔的倾斜原因和事故处理方法、香港宝城滑坡、阪神大地震中地基液化、墨西哥艺术宫严重下沉等,以鲜明的案例和师生合作探讨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并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与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2.2改变传统讲授教学的系统授课结构
理论教学部分是《地基与基础》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是讲授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体,没有学生的能力训练。而课程教改突出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备课时,教师自己首先要明确单元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根据这个能力目标设计课程能力训练的任务与过程。
课例: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验算(单元设计例)
能力目标:能通过已学的力学知识分析新知识,推导、归纳稳定性验算公式,使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
课程的引入:
·从直观的重力式挡土墙照片、以及挡土墙模型模拟滑动和倾覆引起的力如何分布与分解问题开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彩演示为中心,提出重力式挡土墙演算的任务;
·教师针对学生板演的受力分析图不足之处予以引导。
完成本次单元任务:
·查阅课本的公式、事例,分组演示、结果讨论。课程的实质性内容从重力式挡土墙墙后受到主动土压力模拟引入。为了预防其滑动和倾覆,必须进行挡土墙自重、墙后土压力的受力分析,然后演算挡土墙的稳定性,由学生总结出系统的知识。
·布置新任务——重力式挡土墙基底压力验算,要求学生联系第二章《基底压力的计算》进行复习,新旧知识联系,对公式的理解、运用进行归纳总结。
在单元设计中,始终贯穿类似这样的课,我积累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设计实例。课程实施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要以《地基与基础》的直观实例引入,以明确的教学任务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要是课程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要有能力训练,课程要有知识的归纳总结。教师按照这样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单元设计,对于优化课堂行为是十分有利的。
2.3教师应创设合理的试验环境,提供自学与试验训练相辅相呈的教学结构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设计院从事土工试验工作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是从事施工现场基层管理工作。所以土力学试验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而是从学生今后必须不断自学新知识以适应技术行业持续性快速发展的需要出发,设计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的试验课。
课例:土的侧限压缩试验
试验任务分为三个部分:
任务一 —— 试验前准备,包括学生预习写试验预习报告;检查仪器及试验器具的完备情况;分配任务安排如何分工合作,各组员任务如演示操作过程、 负责观察、负责点评等;如何用环刀取土;安装固结仪;安装百分表;怎样正确读取加载读数。
任务二 —— 压缩试验操作过程。
任务三 —— 填写试验报告,巩固小结,清理仪器。
在这三个任务中,重点应放在试验准备任务上。学生自学仪器设备说明书,进行仪器安装及仪器调试。试验过程只是用于反映试验准备是否充分,以验证学生自学能力。
现代学习观是“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试验可教给学生思维灵敏性,体现团结、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优化教师课堂行为,在创设试验环境时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3教师要懂课堂效果评价,是优化教师课堂行为的保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定法”是以教学效果好作为课堂评价重点。课堂效果评价,光用教师讲课水平评价是不完整的,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动手动脑,课后在能力上有无得到实质性提高。教师要具备先进的课程评价标准,不断自检自己的课堂行为。中职教师要一专多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能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
总之,教学改革是种理念,是门科学。教师通过优化在“以能力为基础”的新课堂行为,实现师生的生命意义。以上只是笔者在优化教师课堂行为实施中的一些教学体会,可能不尽完善。不同学科,每个教师也各有做法,但愿我们共同努力,不懈探究,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成果。
表一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广东: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6.
[2]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
关键词:优化教师课堂行为 整体设计 单元设计 课例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5-147-02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育环境四种因素构成。在课堂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教师会产生一连串的课堂行为,其现象是复杂交错,成因是广泛而深层的。教师不同类型的课堂行为,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并直接关系到课堂成效。《地基与基础》是一门建筑工程专业不可缺少的专业课。它结合有关的力学、结构理论以及施工知识,分析和解决地基基础的实际问题。目前由于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教学过程中安排带学生到工地现场参观学习的可能性极低,导致《地基与基础》的课堂教学成为主要是以讲解介绍知识为主的结构。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单一化的现状,就要求教师应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行为、课堂效果评价等多方面考虑,丰富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每个班、每一届的学生生源质量、学习基础、学习态度等皆有不同,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提出优化教师课堂行为,可使课堂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应用知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教师的课堂行为,涉及到教学情境的设计,它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学习气氛等。在《地基与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优化教师课堂行为的方法:
1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使用者,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是优化课堂行为的基础
课程整体设计,包括从第一堂课的引入,到中间的展开、高潮处理和问题解决,结尾的评价等。教师对课程的整体设计与观念,都将在课程进度中得以体现。
作为科任教师,我参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主撰《地基与基础》校本课程教材。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大量阅览地基与基础的材料,整理归纳多年来教学中学生所表现的需要,并总结成功的课堂经验,制定了《地基与基础》的教学进度、任务领域、主要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具体见表一)
由于介入课程开发,使我对教育的理解有一定提高,学科知识得以丰富,对所教内容有更为充分的准备,不断挑战教学中的新教学观念、材料和策略,激励自己要超越课堂的局限去思考问题,不断优化教师的课堂行为。
2教师按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单元设计,有利于优化课堂行为
专业教师的备课是以单元形式进行的,学生的学习过程客观上也是分成单元进行。因此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就从课程的单元设计开始。
2.1做好课程第一堂的设计
传统的讲授教学法使“绪论”成为一堂拖拖拉拉、浪费课时的教学内容。新课堂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和能动作用。整个课程的第一堂课,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课程充满兴趣和期待。《地基与基础》的第一堂课必须按照新的理念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信息化技术,引入网络中丰富的国内外地基与基础典型工程事例,例如比萨斜塔的倾斜原因和事故处理方法、香港宝城滑坡、阪神大地震中地基液化、墨西哥艺术宫严重下沉等,以鲜明的案例和师生合作探讨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并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知识与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
2.2改变传统讲授教学的系统授课结构
理论教学部分是《地基与基础》课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传统教学是讲授教学模式,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主体,没有学生的能力训练。而课程教改突出能力目标、学生主体、任务训练。备课时,教师自己首先要明确单元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根据这个能力目标设计课程能力训练的任务与过程。
课例:重力式挡土墙稳定性验算(单元设计例)
能力目标:能通过已学的力学知识分析新知识,推导、归纳稳定性验算公式,使知识与能力协调发展。
课程的引入:
·从直观的重力式挡土墙照片、以及挡土墙模型模拟滑动和倾覆引起的力如何分布与分解问题开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精彩演示为中心,提出重力式挡土墙演算的任务;
·教师针对学生板演的受力分析图不足之处予以引导。
完成本次单元任务:
·查阅课本的公式、事例,分组演示、结果讨论。课程的实质性内容从重力式挡土墙墙后受到主动土压力模拟引入。为了预防其滑动和倾覆,必须进行挡土墙自重、墙后土压力的受力分析,然后演算挡土墙的稳定性,由学生总结出系统的知识。
·布置新任务——重力式挡土墙基底压力验算,要求学生联系第二章《基底压力的计算》进行复习,新旧知识联系,对公式的理解、运用进行归纳总结。
在单元设计中,始终贯穿类似这样的课,我积累了丰富的课程教学设计实例。课程实施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要以《地基与基础》的直观实例引入,以明确的教学任务为载体,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要是课程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要有能力训练,课程要有知识的归纳总结。教师按照这样的职业教育理念对课程进行单元设计,对于优化课堂行为是十分有利的。
2.3教师应创设合理的试验环境,提供自学与试验训练相辅相呈的教学结构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设计院从事土工试验工作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是从事施工现场基层管理工作。所以土力学试验的目的,不是为了“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而是从学生今后必须不断自学新知识以适应技术行业持续性快速发展的需要出发,设计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的试验课。
课例:土的侧限压缩试验
试验任务分为三个部分:
任务一 —— 试验前准备,包括学生预习写试验预习报告;检查仪器及试验器具的完备情况;分配任务安排如何分工合作,各组员任务如演示操作过程、 负责观察、负责点评等;如何用环刀取土;安装固结仪;安装百分表;怎样正确读取加载读数。
任务二 —— 压缩试验操作过程。
任务三 —— 填写试验报告,巩固小结,清理仪器。
在这三个任务中,重点应放在试验准备任务上。学生自学仪器设备说明书,进行仪器安装及仪器调试。试验过程只是用于反映试验准备是否充分,以验证学生自学能力。
现代学习观是“自我学习,终身学习”,试验可教给学生思维灵敏性,体现团结、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优化教师课堂行为,在创设试验环境时重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3教师要懂课堂效果评价,是优化教师课堂行为的保证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无定法”是以教学效果好作为课堂评价重点。课堂效果评价,光用教师讲课水平评价是不完整的,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有无兴趣,是否积极参加动手动脑,课后在能力上有无得到实质性提高。教师要具备先进的课程评价标准,不断自检自己的课堂行为。中职教师要一专多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为能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
总之,教学改革是种理念,是门科学。教师通过优化在“以能力为基础”的新课堂行为,实现师生的生命意义。以上只是笔者在优化教师课堂行为实施中的一些教学体会,可能不尽完善。不同学科,每个教师也各有做法,但愿我们共同努力,不懈探究,结出更多更好的教学成果。
表一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广东: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6.
[2]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M]. 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