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语文课本,不知道多少人首先想到的是被“背诵全文”支配的恐惧。然而你可能想不到,有一天,它摇身一变,成为“带货指南”。
前些日子,微博热搜出了个有趣的话题——被语文课本安利过的东西。乍一看,以为是美文推荐,点进去才知道被套路了,但让人心服口服。
学闰土抓鸟刺猹,凌晨爬起来上房顶看日出,总想横着切杨桃,偷偷摸摸在课桌上刻“早”字……语文课本在学生时代掀起过不少风潮。
但这些都是小case,出镜率最高的,当数美景和美食,让人心驰神往、垂涎三尺。
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地方美食,语文课本可以说是史上传播量最大、推广力度最强的推文集合。
从威尼斯水城到济南的冬天,从高邮咸鸭蛋到南方的荔枝,全都是大师级的文案,那细腻入微的描写、恰到好处的植入,在不经意间,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还记得孩提时每天晨读时反复朗诵的《赵州桥》吗?
还记得三年级语文课本里的那艘《威尼斯的小艇》吗?
还记得那座曾经让我们羡慕不已的《冰城》吗?
仅是小学12册语文课本(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就有42篇包含景色、地域或风土人情的文章,涵盖25个国家和地区,12个5A级国家风景区。
不过要说在语文课本中,谁是旅游景点推荐达人,我认为老舍必须榜首留名。
他去北京,于是有了《北京的春节》。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北京的印象都是:红墙黄瓦的天安门、华灯高照的长安街、气魄雄伟的长城、雕栏画栋的颐和园、城南饭店里的热面条、小卖铺里和着花生胶枣的杂拌儿……
他去济南,就有了《趵突泉》和《济南的冬天》。那个会咕噜咕噜冒泡的趵突泉,是不是和课本上描述的一样?济南的冬天,小雪时山顶是不是粉红色的?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甚至,有不少人因为这济南的冬天、济南的雪,跑去济南读大学。
还有大兴安岭的《林海》(非人教版)、内蒙古的《草原》,这些佳作简直完胜很多旅行宣传。
不过要说真正厉害的,还是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作为这册语文课本的开篇之作,一上来就是“甲天下”的气势。峰峦重叠,漓江水清,坐在小小的竹筏上,置身于漓江的山水之中。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读完全文,感觉这辈子不去一次桂林都对不起自己。
此外,还有黄山的云海奇石、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九寨沟的五彩池、黄果树的大瀑布、台湾的日月潭……
上学时,不喜欢背诵全文,害怕老师提问“文章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现在回想起来,语文课本就像一本精简的旅行手册,通过文字让我们认识世界。
作为一个美食大国,在语文书安利的话题下,出现最多的其实不是各地城市,而是各种美食。
明明作者可能只是顺口说起,但在吃货的眼中,当年背诵的课文都成了记忆深刻的美食清单。
上榜次数最多的,莫过于高邮的咸鸭蛋。网友评论:“我对咸鸭蛋的执着就来自汪老先生!”
汪老先生写吃真是一绝。《端午的鸭蛋》中写道:“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一句极富画面感,仿佛能看到那油亮亮的蛋黄顺着筷子,迫不及待地涌出来。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从此,每次吃咸鸭蛋,我都会用筷子扎下去,看看会不会发出“吱”的响声,有没有红油流出。
说真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但大概他本人也没有想过,中国学生会因为他的一段关于吃牡蛎的描写,深深记住他。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虽然《荔枝》一文不需要背诵,但是母亲吃荔枝的那段细节描写,可是考试重点。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记得当时课上,就这么一小段文字,老师从动作描写到神态描写,逐字逐句分析。然而,我只是默默看着课本,不停地吞口水。从此世间多果蔬,吾对荔枝情有独钟。
《金色的鱼钩》里讲到,在艰难的时候,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情愿挨饿也不吃鱼,嚼着草根和鱼骨头,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奄奄一息。他让出的那碗鱼汤,温暖了小红军,也温暖了所有人。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那时我一直在想,那碗鱼汤到底是什么味道?应该特别好喝。
除了这些,还有朱自清的橘子、闰土守护的那一大片瓜田,甚至小红军用来救命的牛骨头、百草园里的覆盆子、邀饮春酒时的八宝酒……
多年后,我们或许已经去过语文课本上的城市,吃过语文课本里的美食,但渐渐发现,原来它们和语文书里不一样,也和我们记忆里的不一样。
但那段求学的岁月,那些曾经的感动,会永远留在心中。
感谢语文课本中的美食美景,让年幼的我们对这个广阔的世界产生无限憧憬与向往。
前些日子,微博热搜出了个有趣的话题——被语文课本安利过的东西。乍一看,以为是美文推荐,点进去才知道被套路了,但让人心服口服。
学闰土抓鸟刺猹,凌晨爬起来上房顶看日出,总想横着切杨桃,偷偷摸摸在课桌上刻“早”字……语文课本在学生时代掀起过不少风潮。
但这些都是小case,出镜率最高的,当数美景和美食,让人心驰神往、垂涎三尺。
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地方美食,语文课本可以说是史上传播量最大、推广力度最强的推文集合。
从威尼斯水城到济南的冬天,从高邮咸鸭蛋到南方的荔枝,全都是大师级的文案,那细腻入微的描写、恰到好处的植入,在不经意间,深深印刻在我们的心中。
美景篇
还记得孩提时每天晨读时反复朗诵的《赵州桥》吗?
还记得三年级语文课本里的那艘《威尼斯的小艇》吗?
还记得那座曾经让我们羡慕不已的《冰城》吗?
仅是小学12册语文课本(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就有42篇包含景色、地域或风土人情的文章,涵盖25个国家和地区,12个5A级国家风景区。
不过要说在语文课本中,谁是旅游景点推荐达人,我认为老舍必须榜首留名。
他去北京,于是有了《北京的春节》。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北京的印象都是:红墙黄瓦的天安门、华灯高照的长安街、气魄雄伟的长城、雕栏画栋的颐和园、城南饭店里的热面条、小卖铺里和着花生胶枣的杂拌儿……
他去济南,就有了《趵突泉》和《济南的冬天》。那个会咕噜咕噜冒泡的趵突泉,是不是和课本上描述的一样?济南的冬天,小雪时山顶是不是粉红色的?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甚至,有不少人因为这济南的冬天、济南的雪,跑去济南读大学。
还有大兴安岭的《林海》(非人教版)、内蒙古的《草原》,这些佳作简直完胜很多旅行宣传。
不过要说真正厉害的,还是四年级下册的《桂林山水》。作为这册语文课本的开篇之作,一上来就是“甲天下”的气势。峰峦重叠,漓江水清,坐在小小的竹筏上,置身于漓江的山水之中。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读完全文,感觉这辈子不去一次桂林都对不起自己。
此外,还有黄山的云海奇石、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九寨沟的五彩池、黄果树的大瀑布、台湾的日月潭……
上学时,不喜欢背诵全文,害怕老师提问“文章表达什么样的中心思想”;现在回想起来,语文课本就像一本精简的旅行手册,通过文字让我们认识世界。
美食篇
作为一个美食大国,在语文书安利的话题下,出现最多的其实不是各地城市,而是各种美食。
明明作者可能只是顺口说起,但在吃货的眼中,当年背诵的课文都成了记忆深刻的美食清单。
上榜次数最多的,莫过于高邮的咸鸭蛋。网友评论:“我对咸鸭蛋的执着就来自汪老先生!”
汪老先生写吃真是一绝。《端午的鸭蛋》中写道:“吱——红油就冒出来了。”这一句极富画面感,仿佛能看到那油亮亮的蛋黄顺着筷子,迫不及待地涌出来。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从此,每次吃咸鸭蛋,我都会用筷子扎下去,看看会不会发出“吱”的响声,有没有红油流出。
说真的,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但大概他本人也没有想过,中国学生会因为他的一段关于吃牡蛎的描写,深深记住他。
“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虽然《荔枝》一文不需要背诵,但是母亲吃荔枝的那段细节描写,可是考试重点。
“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记得当时课上,就这么一小段文字,老师从动作描写到神态描写,逐字逐句分析。然而,我只是默默看着课本,不停地吞口水。从此世间多果蔬,吾对荔枝情有独钟。
《金色的鱼钩》里讲到,在艰难的时候,老班长为了革命事业,情愿挨饿也不吃鱼,嚼着草根和鱼骨头,整个人瘦得皮包骨,奄奄一息。他让出的那碗鱼汤,温暖了小红军,也温暖了所有人。
“我把碗端到嘴边,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我悄悄背转身,擦擦眼睛,大口大口地咽着鱼汤。”
那时我一直在想,那碗鱼汤到底是什么味道?应该特别好喝。
除了这些,还有朱自清的橘子、闰土守护的那一大片瓜田,甚至小红军用来救命的牛骨头、百草园里的覆盆子、邀饮春酒时的八宝酒……
多年后,我们或许已经去过语文课本上的城市,吃过语文课本里的美食,但渐渐发现,原来它们和语文书里不一样,也和我们记忆里的不一样。
但那段求学的岁月,那些曾经的感动,会永远留在心中。
感谢语文课本中的美食美景,让年幼的我们对这个广阔的世界产生无限憧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