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建构探索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smo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写作是考核中学生英语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拓展性课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定性研究,对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进行建构,提出建构原则和教学实施建议,即趣味性、互补性、育人性等。在拓展性课程原则下,创设英语写作情境,开拓英语写作内容,提升英语写作能力。最后还指出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期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02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
  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切合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基础教育课程的体系进行改革,旨在培养新时代的国际化人才[1]。拓展性课程体现的是自主与开放、创新与建构。这一理念与后现代主义课程的观念有融合,都是对课程的综合性有重视。近几年,国家发布的政策也在强调拓展性课程的重要性。这正是培养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的中学生的现实需要,符合国家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政策要求。中学生处的阶段,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还要掌握各种所需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了解和分析国际问题,如我国外交政策、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由此,中学英语写作的拓展性课程值得探究和建构。
  (二)英语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实践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英语写作能够较好地体现他们的英语综合水平。然而,有部分初中生会对写作有畏难情绪,不能很好地吸收课堂知识,进而对考验输出能力的英语写作感到无从下笔。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性课程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二、文献综述
  (一)写作拓展性课程的界定
  后现代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多尔认为课程是被建构生成的。“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应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课程应该是一种开放系统的设计,从外在环境中不断汲取变动的物质和能量作为反馈,以促进内部结构的转型和更新[2]。后现代主义者认为,教学与学习过程均是进行自组织过程,即利用系统内外诸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无序的、不断演变的状态下自发形成有序结构的渐进过程。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旨在对探究能力的提升和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既是对基础性课程的综合补充,又能让人们从后现代课程观的视角看待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
  (二)研究现状
  拓展性学习理论概念框架的形成受到了“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深刻的影响。在拓展性学习理论中,动机和动力并不是人们常规认为的应该在主体内部寻找,而是存在于活动对象中。恩格斯托姆认为,随着时间的变化或者活动系统要素的变革,主体对活动对象的认识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和变革导致原有的活动系统相应地发生拓展或重组[1]。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混沌、有限为特征。他充分借鉴、吸收格里芬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杜威的过程理论、怀特海的有机论等观点,建构起一种后现代课程模体,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的“4R”标准,从而实现了对具有工具理性的“泰勒原理”的真正超越。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教师角色这五方面来看,拓展性课程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有相似之处。
  (三)教学建构方面的研究
  在應用教学建构方面,越来越多拓展性课程模式被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探究并实施。在具体的教学阶段也有探究,如英语阅读的拓展性课程、数学教学的建构等。通过分析文献发现,拓展性课程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很大进展,实施建构也在大范围尝试。后现代课程理论是在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教学随着时代的动态发展,也促进了课程发展的动态性。由此可知,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建构与教学实施应同时满足时代发展与学生成长的需要。
  三、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建构原则与实施
  (一)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建构原则
  第一,互补性原则。英语写作拓展课程应与课堂基础知识做有机互补,才能体现拓展性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达成。英语学习同样是一种语言知识的积累,过程中耗时耗力,充满挑战。拓展性课程注重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与基础知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第二,趣味性原则。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应当体现本课程的兴趣所在,发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能够在学生充满好奇的情况下完成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同样的英语写作教学,教师在开设拓展性课程时增强趣味性,抓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升英语写作的教学效果。
  第三,实践性原则。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应充分结合学生的不同情况,在写作拓展性课程中给予写作能力发挥的机会。在网上教学热情日益高涨的形势下,写作教学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体现了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真实性。
  第四,发展性原则。贾冠杰教授认为,“课程作为教学事件”是课程与教学的另一个视角。课程不仅仅是静态的书面文件,而且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情境中不断生成的经验。课程是动态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当课程与教学在“解放理性”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起来,成为课程教学的时候,人的主体性在教学情境中得到了充分发挥[3]。正是课程的发展性,使得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对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实质提升。
  (二)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建构实施
  第一,情景熏陶,激发英语写作动机。拓展性课程能够创设切合学生需求的环境,满足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按照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体的低级需求越满足,那么他进入下一层次的需求也就越高[4]。在满足了求知欲后,便会产生输出分享的想法,由此激发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动机。有效的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包含主题探究性学习,是指向真实生活问题解决的深度学习。中学生在感同身受过程中激发英语写作动机,创设有利于写作的环境,根据课程内容可以设置命题作文,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可以设置非命题作文。以激发写作动机为目标的英语拓展性课程得以在学生中潜移默化地实施。   第二,厚积薄发,拓展英语写作内容。英语拓展性写作课程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开阔眼界。每个不同主题的写作训练,结合地方特色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增加写作素材,设置有时间弹性的写作时间。同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图书馆或社区阅读区,把在实践中的写作内容和灵感体现在英文写作中,使中学英语写作内容方面得以拓展,解决中学生知识窄、写作内容匮乏的问题。
  第三,千锤百炼,提升英语写作能力。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给学生足够写作空间的同时,会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出针对性指导和训练。在不断地写作尝试和成果交流中,自我写作动机和竞争意识被激发,在互相交流学习中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四、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现实问题
  (一)对教师要求
  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设置和控制引导都是对教师的很大挑战。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开发性活动进行实施,还有做好对学生的引导和对整个活动过程的调控。虽然,拓展性课程的结果不应该有所限制,但整体写作教学的大方向还是要规定好的。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放松,而是更加联系实践,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挑战。
  (二)对环境要求
  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实施,对环境设置来说,不仅要能体现趣味性,还要有真实性。同时对学校软件和硬件设施配备提出更高要求。学校条件对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实施有客观限制。所以有条件的学校英语教师需尽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三)开放综合的课程实施,需要校内校外的配合设置
  在实施拓展性课程的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和社会的支持都有助于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目前,在拓展性课程的实施中,学校与社会相关部门沟通或联系方面并不很顺畅。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拓展性课程理论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结合当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和中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访谈法对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学英语写作拓展性课程的特点进行总结,对课程建构模式进行浅显探析。由于筆者能力有限和条件限制,对拓展性课程的具体实施效果、学生的反馈等方面没有涉及,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待进一步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汪欣.拓展性学习理论视野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8.
  [2]刘祥辉,程家福.从泰勒到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解读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05(5):151-153.
  [3]杨启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问题思考[J].教育研究,2002(6):49-53.
  [4]曾伟楠,等.自尊在心理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0):1491-1494.
  (责任编辑:张咏梅)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这一举措与时代潮流相契合,同时还有助于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人员应该充分考虑信息技术自身存在的安全性问题,采用合适的措施进行应对,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为高校长远稳定的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安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TP309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以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迎来了新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1+X”证书制度及其对于建筑工程行业带来的影响做了介绍和分析。以九江职业大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1+X”证书制度下,本专业岗位群实训体系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探讨了诸如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优化师资队伍、完善实训场所、调整课程体系等有效对策。探索一条新的人
摘 要:自20世纪初,比较教育学便在我国进入萌芽期,并先后经历了创立、初步发展、停滞、复苏、重建与成型等诸多阶段[1]。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变革,比较教育学的讨论已经由初期的学科问题演变为具体问题的探讨,预示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建设将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身份危机、生态缺失及方法失当等。因此,为突破比较教育学面临的发展困境,提升其实践定位,更好地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本文从学科定位、学科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未来比较教
摘 要:我国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新文科”教育的概念,在传统文科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新的学科框架。新文科教育的实质性目的在于培养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积极应变、善于创新、弘扬中国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了充分发挥新文科教育目的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教育目的实现的基本途径已成為当下的关键任务。本文对新文科教育目的进行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文科;教育目的;引领作用
摘 要:为应对环保社会组织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面临的诸多内外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作用。然而,因缺乏具体规定,各地检察机关的支持起诉做法并不统一,实践中检察机关支持起诉也面临制度虚置的问题。支持起诉制度的运行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检察机关职责所在。以“诉讼帮助者”为定位,检察机关在支持起诉过程中应当对诉讼能力较弱、影响力大的案件通过“依环
摘 要:在我国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阶段,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关键措施,教育质量的优劣与社会中人才质量产生密切关联,因此学校必须要致力于教育环节的优化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高专幼儿师范开展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做出细致分析与阐述,之后研究开展该项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前儿童;性教育;实践活动;高专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
摘 要:鞋类企业对于具备综合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设计能力的职业型人才需求不断上升。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践中,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教学创新也成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提出职业技能导向下中职学校鞋类设计教学创新的重要意义,分析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提出教学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推动中职学校鞋类设计专业教学工作发展。  关键词:职业技能;专业教学;发展前景;设计教学;鞋类设计  中图分类号
摘 要:西藏自治区教育厅十分重视课程思政理论的推行,在全区范围内组织了高校教师思政培训。目前,将课程思政理念贯彻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面,已然成为当务之急。作为一名辅导员,选择在课程思政视域下探究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新路径,以期能够有所收获。  关键词:辅导员;课程思政;就业指导;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
摘 要:为了研究不同类型的阅读者与不同性质的文本接触时所觉察并表现出来的刺激和反应的细微差别,本文重点分析了阅读者“差别感受性”中感觉、知觉、感知综合等阅读障碍类型,并具体探讨了沟通漏斗、防御模式和召唤差别等因素,提出任务式阅读、全方位沟通;培养高级思维、理性移入情感;打开期待视界,担当思想阅读等突破方式,希望激发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实现对话理论背景下阅读的培根、铸魂、启智与润心。  关键词:阅读
摘 要:本文选取J校预科生为样本,全面掌握预科生普通话的整体培养水平,深入分析了预科生的普通话学习和使用情况,找到影响学生普通话水平提升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提出策略,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预科生;普通话使用情况;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07-0-0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