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点,结合光电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本文研究探讨了该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多维实践教学系统改革,将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整合为三位一体实践平台,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多维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93-02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表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践教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2]
光电信息产业是湖北省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光电子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成为湖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是光电产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战略关键时期,大力培养高水平光电产业技术人才、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实现光电子产业战略目标[3]。本专业面向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具备光电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具备设计节能环保光电产品的能力,能在光电产业、科研部门从事光电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备使用与维护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文针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和专业发展特性,以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三位一体实践平台为例,讨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方法和意义。其探讨对本专业建设发展以及其他理工科专业建设发展有一定意义。
二、现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正式招生,至今已经发展12年,开设了光电子、激光和光通信等3个专业方向,并在筹建光学信息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光通讯、激光技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學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但在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程与实践脱节
光信专业课程设计包括光电子电路、工程光学、光通信技术、光电技术、激光技术、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其学时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是专业课的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有效支撑。但通过与企业沟通和与往届毕业生沟通了解到,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陈旧落后,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性,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发现所学知识用不上,而实际需要的知识又没学的现象。不仅课程设计,专业开设的各个实践环节之间也出现脱节现象,各自为政,缺乏有设计的联系。
(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合理
大部分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仍然和普通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一样,比如实验仅仅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一部分,普遍只占总成绩20%,而这20%中还主要以出勤率和实验报告,基本上老师的主观印象评价占主要成分。而独立于课程之外的生成实习环节也存在这一问题,对其的评价主要依赖企业出勤率和实习报告,其最后成绩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对实习过程中本应最重要的实践过程及创新性的体现。这些不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最后会大大影响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致使学生对实践类学习项目敷衍忽视。
三、多维实践教学模式
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专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借用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平台,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经验[4-6],通过与光电高新企业密切合作,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光通信器件、激光加工、太阳能应用和LED节能环保照明等领域培养从事光电系统设计、光电技术应用以及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针对光电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加强具备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现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宽和深化校企合作。专业每年派遣若干名具备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研发和现场管理,培养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解决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的实际困难。另外,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指导和专业教材建设,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和研发需求,避免教学和生产实际的脱节,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多维实践平台建设
专业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2部分。在校内建设有光电子创新创业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基地室内面积约300平方米,指导教师8名,接纳规模40人,专业实验室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学校拟再投入300万元建设飞秒激光实验室,目前正在申报湖北省光学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完善,课外实习实践基地的成形,能为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的实施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在校外部分,院里已经签约校外实习基地6个,接纳规模120人,能够承担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实践,以及职业岗位技能培训。 1.三位一体实践平台硬件的建设。现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巩固、规范,进而开拓新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促进光电专业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规范。
2.三位一体实践平台运作机制的建设。构建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研室的互动、协作,促成校企联合研发模式的建立,以研发合作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应用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3.根据合作的光电信息企业的需求,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调整专业实践培养内容,优先为合作单位培养合格本科毕业生。
四、结论
多維实践教学系统改革依托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针对光电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晨霞,康娟,夏涛.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6):35-37.
[3]王宁,贾传磊,焦志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23):372.
[4]王建伟.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等理工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2(9):25-27.
[5]刘艳春.多维教学模式的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4):55.
[6]郝鹃,路美秀,安清波.多维教学模式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145-146.
Abstract:According to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photoelectric enterprises for talents,this paper discusse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and proposed the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orm. In this reform,three practical aspects,which are the practicesin-and-out university and the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rinity practice platform,this will improve the students’scientific quality,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ability.
Keys: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multi practice teaching;Curriculum design;talent development
关键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多维实践教学;课程设计;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3-0193-02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表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实践教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的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为大学生构建良好的实践平台。[2]
光电信息产业是湖北省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光电子行业一直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成为湖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是光电产业的关键时期,必须紧紧抓住这个战略关键时期,大力培养高水平光电产业技术人才、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实现光电子产业战略目标[3]。本专业面向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具备光电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具备设计节能环保光电产品的能力,能在光电产业、科研部门从事光电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备使用与维护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文针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特点和专业发展特性,以武汉工程大学理学院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三位一体实践平台为例,讨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方法和意义。其探讨对本专业建设发展以及其他理工科专业建设发展有一定意义。
二、现有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3正式招生,至今已经发展12年,开设了光电子、激光和光通信等3个专业方向,并在筹建光学信息技术省重点实验室。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光学、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光通讯、激光技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學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但在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课程与实践脱节
光信专业课程设计包括光电子电路、工程光学、光通信技术、光电技术、激光技术、太阳能光伏系统等,其学时约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是专业课的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有效支撑。但通过与企业沟通和与往届毕业生沟通了解到,专业课程内容存在陈旧落后,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性,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单位后发现所学知识用不上,而实际需要的知识又没学的现象。不仅课程设计,专业开设的各个实践环节之间也出现脱节现象,各自为政,缺乏有设计的联系。
(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合理
大部分实践课程考核方式仍然和普通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一样,比如实验仅仅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一部分,普遍只占总成绩20%,而这20%中还主要以出勤率和实验报告,基本上老师的主观印象评价占主要成分。而独立于课程之外的生成实习环节也存在这一问题,对其的评价主要依赖企业出勤率和实习报告,其最后成绩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对实习过程中本应最重要的实践过程及创新性的体现。这些不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最后会大大影响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致使学生对实践类学习项目敷衍忽视。
三、多维实践教学模式
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专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借用与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合作办学平台,借鉴国内外高等工程实践教育改革经验[4-6],通过与光电高新企业密切合作,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在光通信器件、激光加工、太阳能应用和LED节能环保照明等领域培养从事光电系统设计、光电技术应用以及管理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针对光电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一)加强具备国际视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现有的实习基地基础上,进一步扩宽和深化校企合作。专业每年派遣若干名具备留学经历的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产品研发和现场管理,培养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解决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不足的实际困难。另外,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验指导和专业教材建设,让教学内容更贴近生产和研发需求,避免教学和生产实际的脱节,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二)多维实践平台建设
专业实践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2部分。在校内建设有光电子创新创业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基地室内面积约300平方米,指导教师8名,接纳规模40人,专业实验室面积接近1000平方米;学校拟再投入300万元建设飞秒激光实验室,目前正在申报湖北省光学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随着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完善,课外实习实践基地的成形,能为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的实施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保障。在校外部分,院里已经签约校外实习基地6个,接纳规模120人,能够承担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实践,以及职业岗位技能培训。 1.三位一体实践平台硬件的建设。现有的校外生产实习基地的巩固、规范,进而开拓新的学生生产实习基地;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和运作管理,增加实验室的开放性;促进光电专业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的建设和规范。
2.三位一体实践平台运作机制的建设。构建生产实习基地、实验室、教研室的互动、协作,促成校企联合研发模式的建立,以研发合作为桥梁,协调校内外学生实践环节,真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应用中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3.根据合作的光电信息企业的需求,采用订单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专业人才的培训提高,调整专业实践培养内容,优先为合作单位培养合格本科毕业生。
四、结论
多維实践教学系统改革依托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针对光电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校内实践环节(实验、课程设计)、校外实践环节(生产实习)和校企产学研三个实践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由校外生产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和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共同组成的、面向全体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学生实践学习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改革现有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创造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行主动的创造性学习,并使学生较早地参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李晨霞,康娟,夏涛.光电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6):35-37.
[3]王宁,贾传磊,焦志勇.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J].科技信息,2008,(23):372.
[4]王建伟.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等理工实验与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2(9):25-27.
[5]刘艳春.多维教学模式的探索[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3(4):55.
[6]郝鹃,路美秀,安清波.多维教学模式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应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1,(12):145-146.
Abstract:According to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photoelectric enterprises for talents,this paper discussed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and proposed the multi-dimen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reform. In this reform,three practical aspects,which are the practicesin-and-out university and the mode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ve,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Trinity practice platform,this will improve the students’scientific quality,the spiri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ce ability.
Keys:opt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ty;multi practice teaching;Curriculum design;talent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