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5年春晚,歌手莫文蔚演唱了歌手赵照为母亲而创作的歌曲《当你老了》,感动了很多国人,同时这首歌的同名诗作,由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创作的抒情诗《当你老了》也再度引起一波研究热潮,那么这首为苦追不得的情人创作的爱情诗,当它改编成一首歌颂亲情的歌谣时,又是如何感动大家的呢?本文从诗歌的意境出发,通过研究诗歌中的消失自我与欣赏的再造,来阐释这一疑问,同时证明读者的创造对诗歌的意义。
【关键词】意境;消失自我;再造
【作者简介】于鑫宇,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
一、引言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和戏剧家,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他一生创造了大量富有民族色彩的优秀诗歌和诗剧,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通过融合练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2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曾誉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1899年,叶芝爱上了爱尔兰女革命家茅德﹒冈,但屡次遭到拒绝,此后,她成了叶芝许多爱情诗歌的主题。《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篇代表作。然而这首娓娓道来的爱情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洗礼,当赵照用委婉低沉的曲调将它重新诉说的时候,却变成了一首和母亲低语的动人歌谣。于是,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境,揣着不同的过往,从这首诗抑或这首歌中,看到了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情怀,不同的意境,不同的“爱人”。
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他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当你老了
赵照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
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二、诗的境界
诗歌书写的是人生,它需要对真实的人生经历进行取舍,对人生的片段进行重构,将简短的文字与真实的情感合二为一。所以说诗歌既要表现情感,又要再现场景。“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一首成功的诗一定有一个意境。朱光潜将诗歌的意境产生的条件氛围两个: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不能让人感动的诗不能称之为好诗,而诗歌想要让人感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有真实的“情趣”与“恰当”的意象。克罗齐也认为:“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当你老了》这首诗语言平淡朴实,结构简单,但它之所以能历时百年经久不衰,一次又一次的在读者心中激起涟漪,就在于它成功将意象与情趣契合,所创造的境界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全诗共分为三部分,通过时空穿梭的方式,创造了三个境界。这首诗是在叶芝29岁时写给苦苦追求的心上人茅德·冈的。在这样一个正当青春的大好时光里,诗人打开想象的空间,呈现了一个若干年后的场景,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突兀生硬,反而会感受到那份柔软,痴情,与遗憾。第一个境界代表柔软,诗人将柔软承载于“花白的头发”,“炉边的身影”,“温柔的眼神”三个意象。岁月总会打磨一个人的棱角,褪去一个人的冷漠。所以即便是茅德·岡这样一个拒绝了追求者无数次的冷酷女人,再回想起过往,内心也是柔软的。无论你在青春年少时追求过谁,被说追求过,拒绝了谁,又被谁拒绝,头发花白时一个人在炉边回想起一切过往,内心总会被柔软占据。诗歌的第二个境界代表着痴情。回想青春年少时,多少激情赋予给了那“妩媚的身影”和“美丽的脸庞”,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光带走了这些表面的华丽,激情还剩下多少?诗人自信自己是那个直到她容颜苍老,青春不再时,还能依旧将痴情赋予她的“朝圣者的心”和“衰老的面容”。诗人这份真挚的爱,持久的爱,让读者也豁然想起曾付与他人的真心。诗歌的第三个境界重回到炉火旁,“红光闪耀的炉火”是最炙热的时刻,却也是黑暗前最后的光亮。纵使这一刻的火光再闪耀,都逃不掉下一秒熄灭的结局。而你的“喃喃低语”,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也不再有人倾听,只有那“轻声的叹息”,诉说你的忧伤与失落。诗人此处也许是故意让心上人的“低语”如此模糊,因为他内心还怀有希望,纵使她拒绝了自己一辈子,生命最后一刻,她也许有一丝后悔与遗憾,让“独行”的影子不那么孤单,虽然你我终将各自“隐没在群星之间”。
三、消失的自我
“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的选择是为了某一种情感的表达服务。而观物的视角,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直接关系到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能否为读者所感受。不同于很多英语传统爱情诗歌用大方直白语言形式诉说心中所爱,《当你老了》让读者听到诗人心中爱的同时,也让读者想起了自己的爱。成就这一现象的关键就在于“无我之境”,此处的“无我之境”不同于王国维关于物与我的界定,而是指全诗中不曾出现一个“我”。虽然这首诗是诗人叶芝写给心上人的,但整首诗采用的是第二人称“你”。诗中描写的三个意境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瞬间,这样就有利于引起读者的共鸣与联想。没有第一人称“我”的存在,就抛去了主角的束缚,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放在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中,去观看自己心中那个“你”。因此,当赵照以这首诗为基础,将其改编成歌颂伟大亲情的歌谣时,也毫不违和。 对比《当你老了》歌词与诗歌,歌词的变动是很少的,基本保留了原诗的意境与情感。那么写给心上人的诗歌,如何巧妙的将主角转换成了母亲呢?其实无论是这首诗,还是这首歌,都不曾对诉说人与读者进行身份的限制,通篇出现的唯一人物就是“你”,而这个“你”,可以是任何人:爱人,亲人,自己。任何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衰老,会有一段独处的时光,会回忆起青春的过往,会想起曾经的所爱,对于这样的“你”,或者说这样的自己,这样一段娓娓道来的话语,来得自然而贴切。
四、欣赏的再造作用
诗歌的生命,不单在于诗人创造它的那一刻,更在与读者不断赋予它的新生命。一首诗,当它能称之为诗,就必须让读者看到诗人在创造它时所看到的意境。宇宙中万物都在变化,没有绝对相同的意境。读者和诗人,读者和读者,每个人所看到的意境一定有所区别。“每个人所能领悟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彼此不同,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当你老了》这首诗,对于不同的读者而言是不同的诗,因为他们的欣赏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这种“再造”对于一首诗能否成功感动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当你老了》这样一首百年前的爱情诗,之所以能够被改编流行歌曲,读者对它的“再造”是关键。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茅德冈,不同的人曾经也都是叶芝,他们爱过谁,追过谁,拒绝过谁 ;谁曾经身姿挺拔,谁曾经婀娜多姿,谁曾经花容月貌,谁现在佝偻着身子,满面沧桑,感嘆过往;抑或是谁曾在青春过往伴你成长,到如今花白头发,浅叹哀伤,一人独往。于是,有着不同经历的人,对这首诗便有了不同的再创造,所以诗歌的意境变成了不断新鲜的永恒。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 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47,49,51.
[2]克罗齐.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王秀莉.当你老了:路过心上的诗句[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5]王国维.跟大师学国学 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关键词】意境;消失自我;再造
【作者简介】于鑫宇,女,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
一、引言
威廉·巴特勒·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和戏剧家,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他一生创造了大量富有民族色彩的优秀诗歌和诗剧,其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通过融合练就了自己独特的风格,1923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曾誉之为“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1899年,叶芝爱上了爱尔兰女革命家茅德﹒冈,但屡次遭到拒绝,此后,她成了叶芝许多爱情诗歌的主题。《当你老了》就是其中一篇代表作。然而这首娓娓道来的爱情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洗礼,当赵照用委婉低沉的曲调将它重新诉说的时候,却变成了一首和母亲低语的动人歌谣。于是,不同的人,怀着不同的心境,揣着不同的过往,从这首诗抑或这首歌中,看到了不同的画面,不同的情怀,不同的意境,不同的“爱人”。
当你老了
袁可嘉译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他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当你老了
赵照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
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二、诗的境界
诗歌书写的是人生,它需要对真实的人生经历进行取舍,对人生的片段进行重构,将简短的文字与真实的情感合二为一。所以说诗歌既要表现情感,又要再现场景。“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一首成功的诗一定有一个意境。朱光潜将诗歌的意境产生的条件氛围两个:诗的境界是用“直觉”见出来的,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一个境界如果不能在直觉中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意象,那就还没有完整的形象,就还不成为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不能让人感动的诗不能称之为好诗,而诗歌想要让人感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有真实的“情趣”与“恰当”的意象。克罗齐也认为:“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
《当你老了》这首诗语言平淡朴实,结构简单,但它之所以能历时百年经久不衰,一次又一次的在读者心中激起涟漪,就在于它成功将意象与情趣契合,所创造的境界让每个人都感同身受。全诗共分为三部分,通过时空穿梭的方式,创造了三个境界。这首诗是在叶芝29岁时写给苦苦追求的心上人茅德·冈的。在这样一个正当青春的大好时光里,诗人打开想象的空间,呈现了一个若干年后的场景,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突兀生硬,反而会感受到那份柔软,痴情,与遗憾。第一个境界代表柔软,诗人将柔软承载于“花白的头发”,“炉边的身影”,“温柔的眼神”三个意象。岁月总会打磨一个人的棱角,褪去一个人的冷漠。所以即便是茅德·岡这样一个拒绝了追求者无数次的冷酷女人,再回想起过往,内心也是柔软的。无论你在青春年少时追求过谁,被说追求过,拒绝了谁,又被谁拒绝,头发花白时一个人在炉边回想起一切过往,内心总会被柔软占据。诗歌的第二个境界代表着痴情。回想青春年少时,多少激情赋予给了那“妩媚的身影”和“美丽的脸庞”,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时光带走了这些表面的华丽,激情还剩下多少?诗人自信自己是那个直到她容颜苍老,青春不再时,还能依旧将痴情赋予她的“朝圣者的心”和“衰老的面容”。诗人这份真挚的爱,持久的爱,让读者也豁然想起曾付与他人的真心。诗歌的第三个境界重回到炉火旁,“红光闪耀的炉火”是最炙热的时刻,却也是黑暗前最后的光亮。纵使这一刻的火光再闪耀,都逃不掉下一秒熄灭的结局。而你的“喃喃低语”,听不清说的是什么,也不再有人倾听,只有那“轻声的叹息”,诉说你的忧伤与失落。诗人此处也许是故意让心上人的“低语”如此模糊,因为他内心还怀有希望,纵使她拒绝了自己一辈子,生命最后一刻,她也许有一丝后悔与遗憾,让“独行”的影子不那么孤单,虽然你我终将各自“隐没在群星之间”。
三、消失的自我
“诗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情趣是感受来的,起于自我的,可经历而不可描绘的,意象是观照得来的,起于外物的,有形象可描绘的。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意象的选择是为了某一种情感的表达服务。而观物的视角,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直接关系到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能否为读者所感受。不同于很多英语传统爱情诗歌用大方直白语言形式诉说心中所爱,《当你老了》让读者听到诗人心中爱的同时,也让读者想起了自己的爱。成就这一现象的关键就在于“无我之境”,此处的“无我之境”不同于王国维关于物与我的界定,而是指全诗中不曾出现一个“我”。虽然这首诗是诗人叶芝写给心上人的,但整首诗采用的是第二人称“你”。诗中描写的三个意境都是日常生活中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瞬间,这样就有利于引起读者的共鸣与联想。没有第一人称“我”的存在,就抛去了主角的束缚,每个人都可以将自己放在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中,去观看自己心中那个“你”。因此,当赵照以这首诗为基础,将其改编成歌颂伟大亲情的歌谣时,也毫不违和。 对比《当你老了》歌词与诗歌,歌词的变动是很少的,基本保留了原诗的意境与情感。那么写给心上人的诗歌,如何巧妙的将主角转换成了母亲呢?其实无论是这首诗,还是这首歌,都不曾对诉说人与读者进行身份的限制,通篇出现的唯一人物就是“你”,而这个“你”,可以是任何人:爱人,亲人,自己。任何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衰老,会有一段独处的时光,会回忆起青春的过往,会想起曾经的所爱,对于这样的“你”,或者说这样的自己,这样一段娓娓道来的话语,来得自然而贴切。
四、欣赏的再造作用
诗歌的生命,不单在于诗人创造它的那一刻,更在与读者不断赋予它的新生命。一首诗,当它能称之为诗,就必须让读者看到诗人在创造它时所看到的意境。宇宙中万物都在变化,没有绝对相同的意境。读者和诗人,读者和读者,每个人所看到的意境一定有所区别。“每个人所能领悟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彼此不同,所以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中取得多少,就看他在自我中能够付与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一首诗。”《当你老了》这首诗,对于不同的读者而言是不同的诗,因为他们的欣赏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这种“再造”对于一首诗能否成功感动一个人是至关重要的。《当你老了》这样一首百年前的爱情诗,之所以能够被改编流行歌曲,读者对它的“再造”是关键。不同人心中有不同的茅德冈,不同的人曾经也都是叶芝,他们爱过谁,追过谁,拒绝过谁 ;谁曾经身姿挺拔,谁曾经婀娜多姿,谁曾经花容月貌,谁现在佝偻着身子,满面沧桑,感嘆过往;抑或是谁曾在青春过往伴你成长,到如今花白头发,浅叹哀伤,一人独往。于是,有着不同经历的人,对这首诗便有了不同的再创造,所以诗歌的意境变成了不断新鲜的永恒。
参考文献:
[1]朱光潜.朱光潜全集 诗论[M].北京:中华书局,2012:47,49,51.
[2]克罗齐.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王秀莉.当你老了:路过心上的诗句[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4]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
[5]王国维.跟大师学国学 人间词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