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重庆市北碚区的农村住房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笔者认为,不完善的户籍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政府不及时治理,该现象将继续在广大的农村、乡镇持续下去。
关键词:农村住房浪费;成因;对策
住房乃生存大计,对广大农村群众来说尤其如此。几千年来农村住房都是自给自足,既谈不上商品性也谈不上福利性。当前,农民住房独立于公共政策体系,存在“自建自管自用自灭”的局面。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客观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我们不难得知,在农村,兴建住宅小楼房已经蔚然成风,很多农民都建起了二、三层楼房,面积达二、三百平方米。但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常住人口较少,导致一部分房屋常年无人居住,造成了农村住房的巨大浪费。
一、调查设计和安排
1、调查方式:笔者此次调查主要是以自填式问卷为主,访谈为辅,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所使用的数据主要由典型样本数据构成。2、调查对象:重庆市北碚区胜利村家庭成员。我们将家庭成员定义为:现在和被访者一起共同生活,共担开支、共享收入的所有人员。3、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农户的人口现状、住房现状、打工地点、购房意愿和地点、建房意愿和地点等。4、资料收集:本次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是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的。问卷由调查小组成员随机发放给村民,填写好后由小组成员回收。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4份,收回44份,其中有效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为86%。5、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小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村住房浪费的表现
1、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大。利用组中值(组距为30m2)计算得出:农村居民户均居住面积为123.16m2,人均居住面积为27.53m2,这说明,从总体上说,农户居住面积并不大。但如果考虑到常住人口这一因素,就可发现存在住房浪费现象。以我们调研的38户家庭为例,其总人口为170人,但常住人口只有118人,人均住房面积高达46.80m2,远超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如果算上农户其他的配套设施,人均面积就更大了。2、住房闲置状况突出。从表一可以看出,在被访的38户家庭中,有37%的家庭拥有2套住房,5%的家庭拥有2套以上的住房。在这些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中,有高达12户家庭拥有1套闲置住房。
(二)农村住房浪费现象的原因剖析
1、农户置房地点和工作地点错位率高。我们回收的问卷中,高达78%的农户没有在外出务工地点买房。我们进一步调查了那些没有在工作地点买房的农户,有50%的人认为是城里房价太高,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农村的传统和习俗,或者他们认为以后还是要回来居等等。这78%的农户中,有不少家庭成员在外务工,导致了置房地点与工作地点的严重错位。
2、农民工的返乡预期。多数农民工之所以没有把住房买在城市,是因为他们预期自己将来一定会回到农村。当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后,他们会选择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县城购买、建造住房,以备返乡居住。有55%的人认为在户籍所在地建房或买房是自我财富的象征,23%的人认为跟婚娶有关。农民工的返乡预期使其住房与工作地点几乎完全错位,造成了目前农村及部分乡镇和县城的住房浪费。
3、农户的强烈投资愿望。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缺乏真正面向农民的投资渠道,当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后,便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使资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城市房价太高,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农民会选择投资购房或建房。尤其是诸如我们进行调研的村庄,靠近北碚城区,既可居住,又可出租,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就自然成为多数务工农民的选择。
4、宅基地管理政策限制房屋交易。尽管胜利村处于重庆市北碚城区附近,政府对于宅基地的审批和管理相当严格,但是在接受调研的38户家庭中,依然有76%的人不知道宅基地管理政策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同样有76%的人也不知道住宅只能在本村流转,而不能同外村的人自由流转,但在这76%的人当中,有47%的人表示如果住宅可以自由流转,就愿意把自家的闲置住宅出租或卖出。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的规定,农村宅基地归村集体所有,农民只拥有使用权,其流转受到严格限制,只能流转给本村集体之内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居民。但在现实生活中,本集体之内的人一般不需要本村的房屋,反而是非本村的人需要。
四、结论及建议
不论是主要劳动力都在外打工还是在城市和农村均有分布的家庭,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住房浪费,不过前者较后者更为严重。对于主要劳动力均在外务工的家庭,可以敞开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让打工的农民能够在城市享受国家住房优惠政策,降低返乡预期,进而将资金投资于城市;对于主要劳动力既有在城市务工,也有留守农村的家庭,可以进行分类化管理:对于可以非农化的农民,鼓励他们到乡镇或县城转移,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导他们将农村的过剩住房释放出来;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由于他们的主要居住地是农村,在城里买房大多是出于投资需求,因此引导其投资需求是改善住房浪费的主要解决办法。
关键词:农村住房浪费;成因;对策
住房乃生存大计,对广大农村群众来说尤其如此。几千年来农村住房都是自给自足,既谈不上商品性也谈不上福利性。当前,农民住房独立于公共政策体系,存在“自建自管自用自灭”的局面。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客观需要,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我们不难得知,在农村,兴建住宅小楼房已经蔚然成风,很多农民都建起了二、三层楼房,面积达二、三百平方米。但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常住人口较少,导致一部分房屋常年无人居住,造成了农村住房的巨大浪费。
一、调查设计和安排
1、调查方式:笔者此次调查主要是以自填式问卷为主,访谈为辅,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所使用的数据主要由典型样本数据构成。2、调查对象:重庆市北碚区胜利村家庭成员。我们将家庭成员定义为:现在和被访者一起共同生活,共担开支、共享收入的所有人员。3、调查内容:主要调查了农户的人口现状、住房现状、打工地点、购房意愿和地点、建房意愿和地点等。4、资料收集:本次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是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进行的。问卷由调查小组成员随机发放给村民,填写好后由小组成员回收。在调查中,共发放问卷44份,收回44份,其中有效问卷38份,有效回收率为86%。5、资料整理与分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小组成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笔者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村住房浪费的表现
1、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大。利用组中值(组距为30m2)计算得出:农村居民户均居住面积为123.16m2,人均居住面积为27.53m2,这说明,从总体上说,农户居住面积并不大。但如果考虑到常住人口这一因素,就可发现存在住房浪费现象。以我们调研的38户家庭为例,其总人口为170人,但常住人口只有118人,人均住房面积高达46.80m2,远超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如果算上农户其他的配套设施,人均面积就更大了。2、住房闲置状况突出。从表一可以看出,在被访的38户家庭中,有37%的家庭拥有2套住房,5%的家庭拥有2套以上的住房。在这些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中,有高达12户家庭拥有1套闲置住房。
(二)农村住房浪费现象的原因剖析
1、农户置房地点和工作地点错位率高。我们回收的问卷中,高达78%的农户没有在外出务工地点买房。我们进一步调查了那些没有在工作地点买房的农户,有50%的人认为是城里房价太高,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农村的传统和习俗,或者他们认为以后还是要回来居等等。这78%的农户中,有不少家庭成员在外务工,导致了置房地点与工作地点的严重错位。
2、农民工的返乡预期。多数农民工之所以没有把住房买在城市,是因为他们预期自己将来一定会回到农村。当农民工在城市打工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后,他们会选择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或县城购买、建造住房,以备返乡居住。有55%的人认为在户籍所在地建房或买房是自我财富的象征,23%的人认为跟婚娶有关。农民工的返乡预期使其住房与工作地点几乎完全错位,造成了目前农村及部分乡镇和县城的住房浪费。
3、农户的强烈投资愿望。由于社会保障不健全,缺乏真正面向农民的投资渠道,当农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资金后,便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使资金保值、增值的渠道。城市房价太高,在没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农民会选择投资购房或建房。尤其是诸如我们进行调研的村庄,靠近北碚城区,既可居住,又可出租,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就自然成为多数务工农民的选择。
4、宅基地管理政策限制房屋交易。尽管胜利村处于重庆市北碚城区附近,政府对于宅基地的审批和管理相当严格,但是在接受调研的38户家庭中,依然有76%的人不知道宅基地管理政策中“一户一宅”的规定。同样有76%的人也不知道住宅只能在本村流转,而不能同外村的人自由流转,但在这76%的人当中,有47%的人表示如果住宅可以自由流转,就愿意把自家的闲置住宅出租或卖出。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等现行法律的规定,农村宅基地归村集体所有,农民只拥有使用权,其流转受到严格限制,只能流转给本村集体之内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居民。但在现实生活中,本集体之内的人一般不需要本村的房屋,反而是非本村的人需要。
四、结论及建议
不论是主要劳动力都在外打工还是在城市和农村均有分布的家庭,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住房浪费,不过前者较后者更为严重。对于主要劳动力均在外务工的家庭,可以敞开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租房,让打工的农民能够在城市享受国家住房优惠政策,降低返乡预期,进而将资金投资于城市;对于主要劳动力既有在城市务工,也有留守农村的家庭,可以进行分类化管理:对于可以非农化的农民,鼓励他们到乡镇或县城转移,并出台相关鼓励政策,引导他们将农村的过剩住房释放出来;对于以农业为主的家庭,由于他们的主要居住地是农村,在城里买房大多是出于投资需求,因此引导其投资需求是改善住房浪费的主要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