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领导干部只有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岗位要求。”
近年来,领导干部不读书现象比较普遍。而针对领导干部读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些告诫,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
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但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更有“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读书名言令人耳熟能详。
在中国古代,官员大多自幼熟读经、史、子、集,通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后入朝为官,以实现个人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盛唐时期,读书之风更是遍及朝野。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诫百官多读史书。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而中唐时代以勇于进谏而闻名的阳诚,“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经六年,遂无所不通”,被传为历史佳话。
“读书修身、陶冶心智,历来是从政者的素养必修课。”南开大学齐善鸿教授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人素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传统。在官场上,也素有“仕优则必学”的优雅传统。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在齐善鸿看来,当下中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都需要领导干部不断读书,以增强自身本领,这样才能担当起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
但是,当前领导干部总体阅读状况并不容乐观。2014年,中共中央党校“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在中共中央党校在校学员中进行了一次阅读状况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中,对于领导干部目前读书状况,71%的学员评价“一般”,17%评价“好”,1%评价“很好”,11%评价“差”,1%学员评价“很差”。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不到20%。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特别勉励各级领导干部:“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
“工作忙”常成借口
据调查发现,一些领导干部不读书,表面上是时间有限、工作忙、应酬多,而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不少干部肩负着繁重的任务,他们精神压力太大,满脑子是招商引资。还有一些党政机关提倡‘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方式,这也让一些领导干部无暇读书。”齐善鸿说。
“更主要的是,不少领导干部并没有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齐善鸿说,“读书是在无形之中一点点积累,素养也就一点点提升。许多领导干部不懂得读书的益处和必要性,也就没有读书的紧迫感。”
“在中国官场上,领导干部讲话稿多数是由秘书和写作班子代劳,专业领域的事情向专家咨询,即使平时决策有失误,也极少有人被追责。干部在工作中,忙着完成看得见的任务,而读书这种通过慢慢熏陶产生作用的事,也就很少有人当成自己的任务。”齐善鸿说,“当然,如果官场风气不正,领导干部就忙着去交际应酬,忙着维护自己的关系网,唯恐因为读书而影响晋升。”
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看来,如果官场盛行裙带关系、小圈子,选拔不是根据考试成绩和政绩,而是讲靠山、派系以及票子,就会迫使一些追求上进的官员不是把精力用在学习和读书上,而是放在混圈子、找靠山以及一些投领导喜好的各种投机钻营上。
“领导干部不读书,主要根源是‘读书无用’,对外‘工作忙’也成为借口。”胡仙芝说,“从不少落马贪官的情况来看,他们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把时间用在了歪门邪道。而一些落马官员忏悔时也常这样说:不愿读书,不愿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
“干部不读书或很少读书,造成党政机关干部综合素质下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谈方说,“现在一些党政机关不但刻苦钻研业务的风气锐减,而且有些领导干部,很少用心读书学习,不少人开展工作全凭吃老本。”
在谈方看来,当前在一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领导干部办事“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实际上折射出领导干部不能适应新形势对能力的要求。“特别典型的是,有些地方公共决策中所显现的历史常识断层、人性常识缺乏,雷语连篇,大体都与领导干部平时不加强读书学习有关。”
“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由于不注重读书学习,导致没有工作激情,缺乏创新精神,业务不熟练,工作效率低下,有些更是健康情趣下降,理想和信念淡薄,甚至走上了腐败犯罪的道路。”谈方说。
干部读什么书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那么,领导干部该读什么书?这尽管是一个个人兴趣问题,但又常常反过来影响阅读者的追求。领导干部读什么书,首先反映出他的兴奋点在哪里,同时也折射出他的人品、官德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从这个角度讲,“告别粗俗、经世致用、提升自我”的阅读理念,应当逐渐成为当下领导干部为官执政的信条。
2015年4月29日,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批学习书目,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法治热点面对面》、《邓小平传》、《〈资本论〉简说》、《中国改革顶层设计》、《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等7种图书。此前几批推荐书目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科学发展案例选编》等图书被提及。
这两年,中央纪委不但打虎拍蝇十分给力,而且还做了一件很“文艺”的事情——向领导干部推荐图书。其中,有《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唐太宗治国风云录——盛世是这样治理的》、《法的中国性》等图书。
“这些推荐书目中,政经文史,题材广泛,作者中外有之。”胡仙芝说,“这些作品不少可以引导我们发现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广大公务员在处理政务中所运用的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做人做官都需要修炼的基本素养。”
“虽然不是每一个爱读书的领导干部,都能成为廉洁标兵,但可以这么说,不读书或不读好书的领导干部,使用权力必然会带有匪气、痞气,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官。”胡仙芝说。
善读书至为关键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能否多读书或善读书,已成为考量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党能否成为学习型的先进政党,以及能否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变幻多端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百战不败的必要条件之一。
“领导体制和领导活动的现代化,会倒逼领导干部多读书。”胡仙芝说,“在现代领导体制下从事现代领导活动,不好好读书,就难以胜任。而读书的多少与好坏,知识水平的高低,将是决定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要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读书、崇尚读书,实现领导干部读书制度化。”胡仙芝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前提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干部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创新,努力实现领导体制和领导活动的现代化,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胡仙芝认为,这方面主要的改革抓手有:一是在“入口”、“楼梯口”环节加强以知识、能力、品德、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考试考核力度,以此倒逼领导干部自觉自动自主学习和读书;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和培训,把读书和学习纳入在岗继续教育的一项内容,强化学分学时管理,把继续教育变成一种制度;三是建立各种奖励和活动,鼓励和激励广大干部热爱读书、乐于读书,促进工作和学习的快乐结合,让学习内化为广大官员的一个习惯。
“应大力提倡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但更要让领导干部善读书。”谈方举例说,“安徽省宣城原市委副书记杨枫就对MBA颇有研究,相信也一定读了不少MBA方面的书籍,不过,这位书记并没有把这些知识用在改良领导工作上,反而运用来管理‘情妇团队’。”
“如果领导干部自身不洁,贪腐成性而又缺乏有效监督的话,指望‘读书’成为好官并不实际。”谈方说,“要让领导干部从读书中汲取健康成长的营养,前提是对其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这点尤为重要。”
(《瞭望》新闻周刊 李松/文)
近年来,领导干部不读书现象比较普遍。而针对领导干部读书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这些告诫,对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提出了明确要求。
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浸染着书香的民族,不但有“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的故事流传至今,更有“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读书,其犹夜行”等读书名言令人耳熟能详。
在中国古代,官员大多自幼熟读经、史、子、集,通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后入朝为官,以实现个人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盛唐时期,读书之风更是遍及朝野。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诫百官多读史书。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而中唐时代以勇于进谏而闻名的阳诚,“好学,贫不能得书,乃求入集贤为书写吏,窃官书读之,昼夜不出。经六年,遂无所不通”,被传为历史佳话。
“读书修身、陶冶心智,历来是从政者的素养必修课。”南开大学齐善鸿教授接受采访时说,中国人素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读书传统。在官场上,也素有“仕优则必学”的优雅传统。
“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在齐善鸿看来,当下中国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这些都需要领导干部不断读书,以增强自身本领,这样才能担当起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
但是,当前领导干部总体阅读状况并不容乐观。2014年,中共中央党校“领导干部阅读状况调查研究”课题组在中共中央党校在校学员中进行了一次阅读状况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中,对于领导干部目前读书状况,71%的学员评价“一般”,17%评价“好”,1%评价“很好”,11%评价“差”,1%学员评价“很差”。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不到20%。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上海考察时特别勉励各级领导干部:“要力戒浮躁,多用一些时间静心读书、静心思考,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使自己任何时候才不枯、智不竭。”
“工作忙”常成借口
据调查发现,一些领导干部不读书,表面上是时间有限、工作忙、应酬多,而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原因。
“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不少干部肩负着繁重的任务,他们精神压力太大,满脑子是招商引资。还有一些党政机关提倡‘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方式,这也让一些领导干部无暇读书。”齐善鸿说。
“更主要的是,不少领导干部并没有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齐善鸿说,“读书是在无形之中一点点积累,素养也就一点点提升。许多领导干部不懂得读书的益处和必要性,也就没有读书的紧迫感。”
“在中国官场上,领导干部讲话稿多数是由秘书和写作班子代劳,专业领域的事情向专家咨询,即使平时决策有失误,也极少有人被追责。干部在工作中,忙着完成看得见的任务,而读书这种通过慢慢熏陶产生作用的事,也就很少有人当成自己的任务。”齐善鸿说,“当然,如果官场风气不正,领导干部就忙着去交际应酬,忙着维护自己的关系网,唯恐因为读书而影响晋升。”
在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仙芝看来,如果官场盛行裙带关系、小圈子,选拔不是根据考试成绩和政绩,而是讲靠山、派系以及票子,就会迫使一些追求上进的官员不是把精力用在学习和读书上,而是放在混圈子、找靠山以及一些投领导喜好的各种投机钻营上。
“领导干部不读书,主要根源是‘读书无用’,对外‘工作忙’也成为借口。”胡仙芝说,“从不少落马贪官的情况来看,他们不是没时间读书,而是把时间用在了歪门邪道。而一些落马官员忏悔时也常这样说:不愿读书,不愿学习,放松了思想改造。”
“干部不读书或很少读书,造成党政机关干部综合素质下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谈方说,“现在一些党政机关不但刻苦钻研业务的风气锐减,而且有些领导干部,很少用心读书学习,不少人开展工作全凭吃老本。”
在谈方看来,当前在一些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领导干部办事“拍脑袋”、决策“凭经验”,实际上折射出领导干部不能适应新形势对能力的要求。“特别典型的是,有些地方公共决策中所显现的历史常识断层、人性常识缺乏,雷语连篇,大体都与领导干部平时不加强读书学习有关。”
“一些党政机关干部由于不注重读书学习,导致没有工作激情,缺乏创新精神,业务不熟练,工作效率低下,有些更是健康情趣下降,理想和信念淡薄,甚至走上了腐败犯罪的道路。”谈方说。
干部读什么书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倡导全民阅读”之后,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建设书香社会”。
那么,领导干部该读什么书?这尽管是一个个人兴趣问题,但又常常反过来影响阅读者的追求。领导干部读什么书,首先反映出他的兴奋点在哪里,同时也折射出他的人品、官德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从这个角度讲,“告别粗俗、经世致用、提升自我”的阅读理念,应当逐渐成为当下领导干部为官执政的信条。
2015年4月29日,中宣部理论局、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向党员干部推荐第十批学习书目,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法治热点面对面》、《邓小平传》、《〈资本论〉简说》、《中国改革顶层设计》、《第四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等7种图书。此前几批推荐书目中,《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科学发展案例选编》等图书被提及。
这两年,中央纪委不但打虎拍蝇十分给力,而且还做了一件很“文艺”的事情——向领导干部推荐图书。其中,有《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唐太宗治国风云录——盛世是这样治理的》、《法的中国性》等图书。
“这些推荐书目中,政经文史,题材广泛,作者中外有之。”胡仙芝说,“这些作品不少可以引导我们发现和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也是广大公务员在处理政务中所运用的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做人做官都需要修炼的基本素养。”
“虽然不是每一个爱读书的领导干部,都能成为廉洁标兵,但可以这么说,不读书或不读好书的领导干部,使用权力必然会带有匪气、痞气,几乎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官。”胡仙芝说。
善读书至为关键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能否多读书或善读书,已成为考量执政党的执政能力、执政党能否成为学习型的先进政党,以及能否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变幻多端的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百战不败的必要条件之一。
“领导体制和领导活动的现代化,会倒逼领导干部多读书。”胡仙芝说,“在现代领导体制下从事现代领导活动,不好好读书,就难以胜任。而读书的多少与好坏,知识水平的高低,将是决定领导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
“要引导领导干部自觉读书、崇尚读书,实现领导干部读书制度化。”胡仙芝认为,“要实现这一点,前提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干部选拔制度和教育制度创新,努力实现领导体制和领导活动的现代化,从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胡仙芝认为,这方面主要的改革抓手有:一是在“入口”、“楼梯口”环节加强以知识、能力、品德、综合素质为内容的考试考核力度,以此倒逼领导干部自觉自动自主学习和读书;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和培训,把读书和学习纳入在岗继续教育的一项内容,强化学分学时管理,把继续教育变成一种制度;三是建立各种奖励和活动,鼓励和激励广大干部热爱读书、乐于读书,促进工作和学习的快乐结合,让学习内化为广大官员的一个习惯。
“应大力提倡领导干部多读书,读好书,但更要让领导干部善读书。”谈方举例说,“安徽省宣城原市委副书记杨枫就对MBA颇有研究,相信也一定读了不少MBA方面的书籍,不过,这位书记并没有把这些知识用在改良领导工作上,反而运用来管理‘情妇团队’。”
“如果领导干部自身不洁,贪腐成性而又缺乏有效监督的话,指望‘读书’成为好官并不实际。”谈方说,“要让领导干部从读书中汲取健康成长的营养,前提是对其权力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这点尤为重要。”
(《瞭望》新闻周刊 李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