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一个地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带动周边省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在我国新疆,乌昌一体化就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体现。乌昌一体化始于2004年,是在实现全疆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不涉及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提出的,它的提出对于乌昌乃至全疆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写作:首先是乌昌经济一体化提出的的背景,其次是乌昌经济一体化对新疆整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效用,以及乌昌一体化下的财政和市场问题,最后是乌昌一体化可以发挥更高效用的设想补充。从这四方面进行分析,穿插公共经济学理论,对加快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在未来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扬长补短,抓住机遇,协调发展。
关键词:乌昌经济一体化;经济理论;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28-02
一、乌昌经济一体化提出的背景
(一)背景介绍。
纵观我国东西区域经济发展史,东部率先利用改革开放的制度优势,经济发展早于西部,并且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丰硕的经济成果。近些年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自身的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与东部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乌昌一体化是不设行政区域划分的前提下提出的,乌鲁木齐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疆是最高的,基础设施相对周边市区来说比较完善,于是,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在2004年决定实现乌昌一体化的目标,并且成立了成立乌昌党委,进而更好的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实现。乌昌党委下设的乌昌党委秘书处,是乌昌党委的日常工作机构,主要推进和涉及区域发展的五个统一,分别是财政一致、市场统一、规划统一、交通统一、金融统一。
(二)研究意义。
乌昌一体化的提出迎合了新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强烈符合西部崛起的政策需要,同时也切合全疆人民的利益需要,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乌鲁木齐市经济实力在全疆是最高的,虽然昌吉在全疆的经济实力也排在前列,但乌鲁木齐作为省会城市,和昌吉相比具有一定的政策、人才、技术、资本优势,同时昌吉距离乌市较近,交通便利,并且昌吉对乌市而言,具有经济发展可利用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两地经济发展具有互补性。
(三)概念分析。
区域空间结构:指在一个区域空间内进行的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式。区域经济形成的前提就是区域空间的存在,同时,区域空间结构也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首先是区域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其次才是生产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组合。正如乌昌一体化中的交通统一,将两地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比较相似的两个及以上的地区经济以某种方式的联合,也就是形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乌昌一体化:指在实现全疆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不涉及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提出的,乌昌两地经济打破区域空间协调统一、规划发展,由乌昌党委统一领导,涉及的城市有乌鲁木齐市的七区一县两开发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五县两市一园区。乌昌地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两地GDP占全疆的三分之一多,财政收入则占到了百分之40以上。
二、用公共经济学解释乌昌一体化发展概况
由相关资料得知,乌昌一体化主要分三步走的战略:一是2007.8.1,成立米东区,这是试验田性质,为乌昌一体化做试点;二是开发区的扩展和外移;三是正在策划运作中。乌昌一体化真正开始取得巨大经济成效始于2007年,得益于各项经济政策的惠顾,我国17大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财政政策理论。
公共经济问题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财政问题的公共经济问题中最为核心的问题,财政问题不仅仅涉及政治、社会、公共管理等众多领域,本文从公共经济领域的视角研究财政问题。财政体制就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即规定了政府各科层组织应承担的职责及相应财权财力的基本制度。
1.乌昌一体化财政基本情况。
据有关资料查询得知:在2006年的时候,乌昌两地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8.36亿元,比2005年增长超过百分之13,占全疆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对全疆财政的贡献率占百分之20。其中乌鲁木齐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5.64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百分之12;昌吉回族自治州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7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约百分之16。
2.乌昌地区现行财政体制的状况。
乌昌财政体制是在分税制度的总体框架下进行有步骤有阶段的调整和完善后项城的。乌昌财政成立以后,取消了米泉、玛纳斯、呼图壁、阜康、昌吉市的基数上解,未来两地经济发展若有资本阻碍,则会通过财政增加的那部分额度进行补充。但是,自从“财政统一”政策实行后,对两地的财政协调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本使用更加具有效率性,属于帕累托改进的现象,两地的财政划拨统一,对两地都产生了经济利益,而没有使任何一方产生损害。
3.存在的财政问题。
目前乌昌财政局仍没有完整的、独立的预算处置权,乌昌两地财政还是两本账,所进行的“财政统一”只是一种增量式的统一,没有实现存量财政的统一。从理论上说,财政统一不仅仅要求成立统一性的管理机构,更要求财税收支标准、管理制度的统一。目前,乌昌两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参差不一,这些差距短期内还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也将制约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二)市场经济理论。
大市场理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本着自利的原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存在贸易壁垒,因而就会把市场局限在国家内部,在国家内部将市场分散成狭小的缺乏弹性的区域空间,这样对国外到国內来投资的厂商来说,无法有效利用本国的资源,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批量生产经营。 1.市场政策基本运行情况。
就乌昌两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政策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财政税收统一的基础上,打破了区域之间空间上的限制,一方面实现了两地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两地之间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贸易自由化。的确,市场的统一为乌昌两地的资源优势互补提供了现实条件,经济发展更具潜力。
2.“市场统一”后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产要素流动不完善。乌昌两地生产要素的流动还存在着较大的限制,主要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存在,毕竟两地政府有不同的管辖范围,即便是有乌昌党委小组在中间进行协调,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实现两地市场的自由。
第二: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区域特色经济不明显。乌昌一体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表现出趋同化的现象,缺乏灵活性,区域经济特色性产业不再明显。
第三:市场开放和创新意识不强。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倾斜,西部地区的市场开放性不如东部地区,因此市场经济原因对政治层面产生影响。
三、在动态中协调,在发展中完善,乌昌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乌昌一体化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已然发展出一条自己独具特色的道路,虽然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化的问题,但是从大数据来看,取得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为促进乌昌一体化的更好更快发展,在动态中协调,在发展中完善,实现战略性发展研究,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政策外生推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区域性经济不断涌现,并取得了良性发展。我国乌昌一体化也首先是受惠于政策的实施,在17大上,我国中央政府就提出为乌昌一体化给予特殊性政策支持和相关项目的特别扶持,在政策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教育上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双语教学。第二:完善信息流通政策,积极落实统一市场体系。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流通,市场统一的体系建立的不是很完善,应该加快信息流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完善税收统一政策,促进财政一致。第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经济循环。
(二)经济发展内生推动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乌昌两地经济逐渐显示出某些发展不足,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但是经济成效显著。第一:就地理条件而言,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但是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周围可拓展的土地不是很多,而昌吉土地面积较大,并且与乌市交通便利,人员来往比较频繁。乌昌一体化可以利用昌吉的土地优势,突破空间区域的限制,拓展首府的辐射带动范围。第二:乌昌两地居民协同发展的愿望。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之下,乌昌一体化取得了及其客观的经济效益,为两地人民带来了经济实惠,两地居民有更的大热情进行一体化建設。第三:顶层设计人员的内生推动力。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乌昌一体化不仅是制度创新,也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是乌昌两地发展的历史必然。乌昌一体化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不仅两地人民带来实惠,更是带领全疆走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份的经济联合提供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新疆区政府和乌昌党委小组的有力领导下,乌昌一体化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战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泛项目研究[OL].中国加盟网,http:www.51jms.com.cn.
[2]张佑林.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剖析[N].经济学消息报,2004-3-5.
[3]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2).
[4]覃成林,郑洪涛,高见.中原城市群经济市场化与一体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5]王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J].区域经济,2005(11):144-145.
关键词:乌昌经济一体化;经济理论;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028-02
一、乌昌经济一体化提出的背景
(一)背景介绍。
纵观我国东西区域经济发展史,东部率先利用改革开放的制度优势,经济发展早于西部,并且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丰硕的经济成果。近些年来,由于中西部地区自身的问题导致经济发展十分缓慢,与东部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拉大。乌昌一体化是不设行政区域划分的前提下提出的,乌鲁木齐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疆是最高的,基础设施相对周边市区来说比较完善,于是,新疆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在2004年决定实现乌昌一体化的目标,并且成立了成立乌昌党委,进而更好的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实现。乌昌党委下设的乌昌党委秘书处,是乌昌党委的日常工作机构,主要推进和涉及区域发展的五个统一,分别是财政一致、市场统一、规划统一、交通统一、金融统一。
(二)研究意义。
乌昌一体化的提出迎合了新疆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强烈符合西部崛起的政策需要,同时也切合全疆人民的利益需要,对新疆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乌鲁木齐市经济实力在全疆是最高的,虽然昌吉在全疆的经济实力也排在前列,但乌鲁木齐作为省会城市,和昌吉相比具有一定的政策、人才、技术、资本优势,同时昌吉距离乌市较近,交通便利,并且昌吉对乌市而言,具有经济发展可利用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两地经济发展具有互补性。
(三)概念分析。
区域空间结构:指在一个区域空间内进行的生产要素的空间组合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形式。区域经济形成的前提就是区域空间的存在,同时,区域空间结构也是区域经济的一种重要结构,首先是区域内的生产要素的自由,其次才是生产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组合。正如乌昌一体化中的交通统一,将两地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降低了经济运行成本。
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比较相似的两个及以上的地区经济以某种方式的联合,也就是形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
乌昌一体化:指在实现全疆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不涉及行政区划的前提下提出的,乌昌两地经济打破区域空间协调统一、规划发展,由乌昌党委统一领导,涉及的城市有乌鲁木齐市的七区一县两开发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五县两市一园区。乌昌地区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核心,两地GDP占全疆的三分之一多,财政收入则占到了百分之40以上。
二、用公共经济学解释乌昌一体化发展概况
由相关资料得知,乌昌一体化主要分三步走的战略:一是2007.8.1,成立米东区,这是试验田性质,为乌昌一体化做试点;二是开发区的扩展和外移;三是正在策划运作中。乌昌一体化真正开始取得巨大经济成效始于2007年,得益于各项经济政策的惠顾,我国17大为其提供了政策保障,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一)财政政策理论。
公共经济问题是现实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财政问题的公共经济问题中最为核心的问题,财政问题不仅仅涉及政治、社会、公共管理等众多领域,本文从公共经济领域的视角研究财政问题。财政体制就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即规定了政府各科层组织应承担的职责及相应财权财力的基本制度。
1.乌昌一体化财政基本情况。
据有关资料查询得知:在2006年的时候,乌昌两地共完成地方财政收入78.36亿元,比2005年增长超过百分之13,占全疆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对全疆财政的贡献率占百分之20。其中乌鲁木齐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65.64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百分之12;昌吉回族自治州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2.7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约百分之16。
2.乌昌地区现行财政体制的状况。
乌昌财政体制是在分税制度的总体框架下进行有步骤有阶段的调整和完善后项城的。乌昌财政成立以后,取消了米泉、玛纳斯、呼图壁、阜康、昌吉市的基数上解,未来两地经济发展若有资本阻碍,则会通过财政增加的那部分额度进行补充。但是,自从“财政统一”政策实行后,对两地的财政协调产生重要的影响,资本使用更加具有效率性,属于帕累托改进的现象,两地的财政划拨统一,对两地都产生了经济利益,而没有使任何一方产生损害。
3.存在的财政问题。
目前乌昌财政局仍没有完整的、独立的预算处置权,乌昌两地财政还是两本账,所进行的“财政统一”只是一种增量式的统一,没有实现存量财政的统一。从理论上说,财政统一不仅仅要求成立统一性的管理机构,更要求财税收支标准、管理制度的统一。目前,乌昌两地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参差不一,这些差距短期内还不可能完全消除,这也将制约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
(二)市场经济理论。
大市场理论认为:在国与国之间,本着自利的原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存在贸易壁垒,因而就会把市场局限在国家内部,在国家内部将市场分散成狭小的缺乏弹性的区域空间,这样对国外到国內来投资的厂商来说,无法有效利用本国的资源,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批量生产经营。 1.市场政策基本运行情况。
就乌昌两地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市场政策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财政税收统一的基础上,打破了区域之间空间上的限制,一方面实现了两地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两地之间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贸易自由化。的确,市场的统一为乌昌两地的资源优势互补提供了现实条件,经济发展更具潜力。
2.“市场统一”后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产要素流动不完善。乌昌两地生产要素的流动还存在着较大的限制,主要是因为行政区划的存在,毕竟两地政府有不同的管辖范围,即便是有乌昌党委小组在中间进行协调,但是还是不能完全实现两地市场的自由。
第二:产业趋同现象严重,区域特色经济不明显。乌昌一体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表现出趋同化的现象,缺乏灵活性,区域经济特色性产业不再明显。
第三:市场开放和创新意识不强。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对东部地区的倾斜,西部地区的市场开放性不如东部地区,因此市场经济原因对政治层面产生影响。
三、在动态中协调,在发展中完善,乌昌一体化更好更快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乌昌一体化利用其优越的地理条件、资源优势,已然发展出一条自己独具特色的道路,虽然存在着产业结构趋同化的问题,但是从大数据来看,取得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为促进乌昌一体化的更好更快发展,在动态中协调,在发展中完善,实现战略性发展研究,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政策外生推动力。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区域性经济不断涌现,并取得了良性发展。我国乌昌一体化也首先是受惠于政策的实施,在17大上,我国中央政府就提出为乌昌一体化给予特殊性政策支持和相关项目的特别扶持,在政策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教育上给予政策支持,大力发展双语教学。第二:完善信息流通政策,积极落实统一市场体系。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流通,市场统一的体系建立的不是很完善,应该加快信息流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三:完善税收统一政策,促进财政一致。第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经济循环。
(二)经济发展内生推动力。
经过多年的发展,乌昌两地经济逐渐显示出某些发展不足,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但是经济成效显著。第一:就地理条件而言,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但是受到区域空间的限制,周围可拓展的土地不是很多,而昌吉土地面积较大,并且与乌市交通便利,人员来往比较频繁。乌昌一体化可以利用昌吉的土地优势,突破空间区域的限制,拓展首府的辐射带动范围。第二:乌昌两地居民协同发展的愿望。在顶层设计的推动之下,乌昌一体化取得了及其客观的经济效益,为两地人民带来了经济实惠,两地居民有更的大热情进行一体化建設。第三:顶层设计人员的内生推动力。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乌昌一体化不仅是制度创新,也是体制机制的创新,更是乌昌两地发展的历史必然。乌昌一体化取得了显著地经济效益,不仅两地人民带来实惠,更是带领全疆走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也为全国其他省份的经济联合提供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新疆区政府和乌昌党委小组的有力领导下,乌昌一体化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步骤、分阶段的实现战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泛项目研究[OL].中国加盟网,http:www.51jms.com.cn.
[2]张佑林.长三角经济过度竞争剖析[N].经济学消息报,2004-3-5.
[3]孟庆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与机制[J].开发研究:2001(2).
[4]覃成林,郑洪涛,高见.中原城市群经济市场化与一体化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5(12).
[5]王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J].区域经济,2005(1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