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中国金融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8个。如果说之前众多城市的“金融中心战略”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构想,那么,随着“京沪交锋”、 “成渝暗战”,以及“东北争霸”格局的凸显,中国“金融版图”已经不可遏止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金融中心?美国那么大的金融市场,我们知道的也只不过是华尔街、芝加哥这样的金融中心。中国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现象,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看待这样一个事情?我在《十问中国金融未来》这本书里专门讨论了这个问题。
第一,就我本人来说,也经常被邀请到某些地方,去研究那里的金融中心问题。比如说,西南的重庆和成都,西北的兰州和西安,都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在金融中心问题上的表述,好像都有点大同小异。我想地方上的领导,不管是在经济专业圈的,还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发展金融中心,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对GDP的带动、对产业的调整、对就业的推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这个心态、本意都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个问题,放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大家提都不会提。这说明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我的老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同志在当天津市市长的时候,国务院下了一个关于“天津滨海开发区综合试点改革”的方案,让金融“先行先试”。当时戴市长叫我去参加研讨会并发言。我在研讨会上说,尽管下了“先行先试”的文件,但是在我们进入21世纪之后,天津的“先行先试”,实际上不可能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上海那样搞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以及推广各种各样新的金融工具了。为什么呢?因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的制度框架、机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这些框架中,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全国的金融市场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上海有的金融品种,或者兰州有的金融品种,全国各地的投资者都可以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搞“先行先试”就很难了,因为不像过去的时候,市场是不统一的,信息是不灵通的。我讲这个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现在全国各地都要搞金融中心,这个积极性、出发点我们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环境的变化。国家已经确立了金融战略,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战略确定了,所以很多金融资源,包括后来的金融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全国银联等等都设在了上海,连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二总部都设在上海了。
我在《中国金融战略:2020》这本书里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金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金融发展适应于经济发展的话,就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如果金融发展不适应于经济发展,不论是超越还是滞后,它都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些阻碍。比如金融中心的发展,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会自然形成一定的金融中心,那么这类金融中心就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服务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还没到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到处都建金融中心反而会有问题。也就是说,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区域,上海又因为有传统的金融资源,再加上金融市场和交易本身有个“积聚效应”,所以选择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是合适的。但我同时想告诉大家,也是我在深交所当老总的时候就曾说过的,从纯技术上讲,在无纸化交易下,即使在青海的沙漠里也不是不能搞交易所,因为我们交易所的撮合成交都是通过卫星来实现的,它是个无形的市场。关键还是交易的品种、交易的工具、交易的制度。比方说,还是用上海来举例子,我们说把上海办成国际性金融中心,这是我们的长远目标,但现在还办不成,为什么?因为它制度不够。什么制度?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交易的品种还局限于中国境内的一些人民币资产,外汇还不能随便兑换成人民币来做交易,所以说只要这个制度没突破,你想办国际性金融中心也办不成。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当年去美国的哈特福德市应聘。那个地方是全美甚至欧洲的保险业巨头的总部,我朋友到了之后发现尽管总部在那里,楼在那里,但是那地方像个“死城”一样,就是它没有交易在那里,所以没有人会说哈特福德市是个金融中心。后来他跟我说,你看义乌那个地方,从一个小村子成为一个那么活跃的市场,甚至开始有金融大楼在那里盖起来了。它是先有市场交易,再有金融发展,而不是一个地方建一条街的高楼大厦,这个楼叫“财富中心”,那个大厦叫“金融大厦”,就是一个金融中心了。
其实,如果金融中心逐步发展以后,高端人群过来了,高附加值产生了,导致地价和各种商务成本上升,那么一般的制造业因为在这儿商务成本太高,就会逐步往外走。也就是说,金融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会把一些实业往周边赶。这可以说是“挤出效应”吧。因为金融的发展本身是要占有一定的资源进行运转的。如果金融真正为经济服务的话,这个成本是有效的,是合适的。但是你如果仅仅是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就会是一个浪费,而且会把实体经济往外挤。
就比如说前两年资本市场、地产市场很火爆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老板会卖掉自己的工厂去做股票投资,或者是地产投资,现在都忙着搞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正经的制造业不做,实体经济不做,而是哪个地方赚钱往哪儿走,这个企业肯定做不好,做不大,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多少强之类的企业。客观地讲,是否存在金融过度,还得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总体关系来看。比如说,像美国次贷危机是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说这个衍生品种或者那个衍生品种,其实就某个品种来说都是对的,但是它发展过度就不对了。连按揭贷款的首付也不要了,没有信誉的都可以搞贷款来买房子,无限地扩大杠杆,那是完全过度了。
最后,当一个国家不得不借助金融来发展的时候,事实上,它的整个经济实力就在走下坡路了。英、美两国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教训比较深,而德国相对不错。德国的经济实力比英国大多了,当然比美国弱,目前世界排名第四,但德国的制造业长期以来创新能力强,工人的技术水平高,技术培训强。与此同时,它的制造业占GDP的比例是24%,比美国高很多。为什么德国在这次危机中情况比较好,危机后的复苏也比较快,经济表现好呢?这和它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有相当大的关系。
第一,就我本人来说,也经常被邀请到某些地方,去研究那里的金融中心问题。比如说,西南的重庆和成都,西北的兰州和西安,都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在金融中心问题上的表述,好像都有点大同小异。我想地方上的领导,不管是在经济专业圈的,还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发展金融中心,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对GDP的带动、对产业的调整、对就业的推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这个心态、本意都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个问题,放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大家提都不会提。这说明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我的老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同志在当天津市市长的时候,国务院下了一个关于“天津滨海开发区综合试点改革”的方案,让金融“先行先试”。当时戴市长叫我去参加研讨会并发言。我在研讨会上说,尽管下了“先行先试”的文件,但是在我们进入21世纪之后,天津的“先行先试”,实际上不可能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上海那样搞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以及推广各种各样新的金融工具了。为什么呢?因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的制度框架、机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这些框架中,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全国的金融市场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上海有的金融品种,或者兰州有的金融品种,全国各地的投资者都可以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搞“先行先试”就很难了,因为不像过去的时候,市场是不统一的,信息是不灵通的。我讲这个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现在全国各地都要搞金融中心,这个积极性、出发点我们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环境的变化。国家已经确立了金融战略,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战略确定了,所以很多金融资源,包括后来的金融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全国银联等等都设在了上海,连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二总部都设在上海了。
我在《中国金融战略:2020》这本书里说,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金融一定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金融发展适应于经济发展的话,就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是,如果金融发展不适应于经济发展,不论是超越还是滞后,它都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些阻碍。比如金融中心的发展,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它会自然形成一定的金融中心,那么这类金融中心就会对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服务作用。但是在经济发展还没到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到处都建金融中心反而会有问题。也就是说,拔苗助长是不行的。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区域,上海又因为有传统的金融资源,再加上金融市场和交易本身有个“积聚效应”,所以选择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中心是合适的。但我同时想告诉大家,也是我在深交所当老总的时候就曾说过的,从纯技术上讲,在无纸化交易下,即使在青海的沙漠里也不是不能搞交易所,因为我们交易所的撮合成交都是通过卫星来实现的,它是个无形的市场。关键还是交易的品种、交易的工具、交易的制度。比方说,还是用上海来举例子,我们说把上海办成国际性金融中心,这是我们的长远目标,但现在还办不成,为什么?因为它制度不够。什么制度?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交易的品种还局限于中国境内的一些人民币资产,外汇还不能随便兑换成人民币来做交易,所以说只要这个制度没突破,你想办国际性金融中心也办不成。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故事,我的一个朋友说他当年去美国的哈特福德市应聘。那个地方是全美甚至欧洲的保险业巨头的总部,我朋友到了之后发现尽管总部在那里,楼在那里,但是那地方像个“死城”一样,就是它没有交易在那里,所以没有人会说哈特福德市是个金融中心。后来他跟我说,你看义乌那个地方,从一个小村子成为一个那么活跃的市场,甚至开始有金融大楼在那里盖起来了。它是先有市场交易,再有金融发展,而不是一个地方建一条街的高楼大厦,这个楼叫“财富中心”,那个大厦叫“金融大厦”,就是一个金融中心了。
其实,如果金融中心逐步发展以后,高端人群过来了,高附加值产生了,导致地价和各种商务成本上升,那么一般的制造业因为在这儿商务成本太高,就会逐步往外走。也就是说,金融中心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它会把一些实业往周边赶。这可以说是“挤出效应”吧。因为金融的发展本身是要占有一定的资源进行运转的。如果金融真正为经济服务的话,这个成本是有效的,是合适的。但是你如果仅仅是为了发展金融而发展金融,就会是一个浪费,而且会把实体经济往外挤。
就比如说前两年资本市场、地产市场很火爆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企业老板会卖掉自己的工厂去做股票投资,或者是地产投资,现在都忙着搞私募股权投资。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正经的制造业不做,实体经济不做,而是哪个地方赚钱往哪儿走,这个企业肯定做不好,做不大,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多少强之类的企业。客观地讲,是否存在金融过度,还得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总体关系来看。比如说,像美国次贷危机是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说这个衍生品种或者那个衍生品种,其实就某个品种来说都是对的,但是它发展过度就不对了。连按揭贷款的首付也不要了,没有信誉的都可以搞贷款来买房子,无限地扩大杠杆,那是完全过度了。
最后,当一个国家不得不借助金融来发展的时候,事实上,它的整个经济实力就在走下坡路了。英、美两国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教训比较深,而德国相对不错。德国的经济实力比英国大多了,当然比美国弱,目前世界排名第四,但德国的制造业长期以来创新能力强,工人的技术水平高,技术培训强。与此同时,它的制造业占GDP的比例是24%,比美国高很多。为什么德国在这次危机中情况比较好,危机后的复苏也比较快,经济表现好呢?这和它的整个国民经济结构有相当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