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性能提升的分析和研究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中,制动性能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整体机器的工作效率,且不仅如此,其性能的好坏还直接影响着机器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的核心。故而,熟悉装载机制动系统结构,提高制动性能,保障机器操作人员人身安全,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本文便针对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性能方面的问题,做出了相关探析,如下文所示。
  [关键词]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性能提升
  中图分类号:TH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82-01
  引言
  自21世纪以来,我国制造行业技术得到了迅猛增长,因而对装载机制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装载机制动性能好坏在整机中的重要性,我国制造行业对装载机制动系统性能做出了更大量的研究工作,并通过实验得出了现今装载机制动系统大多使用的是动力输出稳定、散热性能较好以及结构简单方便维修的轮盘式制动系统。然而,当下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使用过程中,因制造技术的不足,致使系统中仍存有着部分性能方面的问题,丞待解决。是以,本文便着重分析了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并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
  一、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据实验结果表明,制动系统在轮式装载机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性能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正常运行,甚至还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故而,探析装载机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结构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当前已有的装载机制动系统来分析,可以发现当下使用较多的是气液制动和全液压湿式制动这两种系统,那么便由下文对这两种系统结构、工作原理等进行一一比较。
  1.1 气液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后,发现了气液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实则是利用发动机将系统中空气压缩到油水分离装置中后,再由分离装置中的输出装置对分解而成的气体进行排放操作。与此同时,操作人员踩下装载机制动踏板,达到制动目的。该形式的制动,其工作效果虽有效可靠,但系统中结构过于繁杂,其中所包含的工作元件更是各式各样,因而使得系统的整体体积要比其他形式的制动系统大得多,如此一来也极不利于装载机整体对该系统的使用。另外,由于该系统运行主要借助的是气液体动力来完成制动工作,其中气体是可压缩传输介质,使用时难免会影响到整体效率,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油气污染物。
  1.2 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分析
  基于上文所述气液制动系统中的不足之处,采用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则可以有效降低油气排放造成的污染。且通过实验可以发现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采用的是双回路全液压装置,该系统通过将液压油封闭在系统回路中,并结合液压油不可压缩的特性,达到快速传输压力的目的,顺利实现全液压湿式的装载机制动效果。从实践结果分析来看,该回路式的制动装置主要由制动泵、双路充液阀、能量储存器、双路制动阀、手动电磁阀以及各种控制开关共同组合而成的系统,其中先由制动泵提供系统运行所需的压力油,其次将压力油依次传输至双路充液阀等诸多装置中,并由开关控制各环节工作,以此顺利完成一个回路式制动工作。另外,该系统还可以根据各环节传递出来的压力值,做出分析,得出故障警报的压力值,一旦低于或者高于该压力值段时,系统便会及时做出警报提醒,以助于设备操作人员能够随时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轮式装载机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优势分析
  由上文两种形式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逐一分析后,可以发现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要比气液制动系统的制动性能更好,更符合操作需求,故而下文便对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的优势做出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2.1 双管路四轮制动,制动性能更好
  从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结构上来看,该系统使用的是双管路四轮制动结构,这样的结构具有前后系统管路独立的特点,其中通过一个双路控制阀来完成前后系统的运行。经试验结果分析,这样结构的制动系统,即便系统中有部分出现故障,也不会对其它路段造成影响,从而保障了整体系统的安全性能。同时,使用该形式的制动系统,还可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符合现今绿色城市建设的要求。另外该系统的使用期限也要比其他形式的制动系统要长得多,可所谓当下轮式装载机使用效果更好的一种制动系统。
  2.2 制動反应快,实现紧急制动
  在装载机制动系统运行时,可以将整个制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其一便是从脚踏到制动踏板到制动开始时,即制动滞后阶段;其二便是从制动装置开始运行到车轮开始减速直至停止,该环节成为制动阶段。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从这两个阶段对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和气液制动系统做出一个对比,可以发现传统的气液制动系统主要是以气体为传递介质,但由于气体可压缩的特性,对制动效率产生的极大的影响,导致制动响应滞后、反应缓慢的情况出现。然而,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主要是以液压油作为传动介质,由于液压油的不存在可缩性质,从而也使得全液压湿式的制动系统可以瞬间传递压力,大大缩短制动反应时间,缩短车辆制动距离,提高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如此一来,便也就能够顺利实现紧急制动的效果,并为操作人员和整机提供了安全保障。
  2.3 结构及维护简单
  由于全液压湿式制动的系统采用的是机器原本存在的液压系统,不需要借助外部气液压力装置,便可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制动回路。同时与气液制动系统相比,该形式制动系统使用的都是一些简单的管路元件,从而代替了气液制动系统中那些繁琐的装置,并充分利用管路元件的作用,达到结构简单,方便维护的效果。
  2.4 对环境污染少
  除了上述的几点优势之外,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还具备环保的功能,由于该装置使用的是一个回路式的制动装置,可以将油储存在回路系统中,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如此一来便也能避免气油压缩产生的气体污染。另外,使用气液制动系统时,其中气体压缩装置运行时也会产生极大的噪音,影响到周围环境,而全液压湿式制动装置便有效避免了这方面问题,不仅有效做到了节能环保的目的,还达到了消除噪音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轮式装载机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当下轮式装载机中使用较多的两种制动形式中,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要比气液制动系统的性能更好些,更符合制动安全保障的要求。故而,在装载机制造行业中,使用结构简单、方便修护、能源消耗小以及污染程度低的全液压湿式制动系统,能够有效实现更高效率,是以该系统具有相对较高的使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亿祥,范明月.轮式装载机制动器性能的试验研究[J].山西机械,2000,(01):31-33+35.
  [2] 郝国强,刘泽群,于俊兰.轮式装载机的制动计算和制动器摩擦性能的研究[J].工程机械,2007,(12):26-29+132.
  [3] 严桃平.轮式装载机两种制动系统的对比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1,39(04):133-134.
其他文献
[摘 要]排除故障是光通信传输网发展的重点,以现阶段光通信传输网发展情况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电力光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为基础,分析光通信传输网发展阶段明确故障定位的基本原则,并提出排除光通信传输网故障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光通信;传输网;故障;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87-01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信息
期刊
[摘 要]彭彣彰公司研发的纳米生物燃油添加剂产品,系纳米技术自组,含氧、非金属、高效能催化、综合效果极致的生物燃油添加剂,具有纳米级清净分散性,技术先进,低碳环保,无污染,用途广,安全稳定,可替代现有普通燃油添加剂并进行大量推广应用示范。  [关键词]彭彣彰 纳米 生物 燃油添加剂 应用  中图分类号:TE6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80-01 
期刊
[摘 要]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与工业原料,但大豆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遭受各种病害。其中大豆灰斑病就是影响大豆生长的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它会严重降低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使大豆减产严重,并影响大豆的质量。而随着北方大豆重茬、迎茬面积的增加,也加剧了大豆灰斑病的发作概率。本研究将从北方大豆灰斑病出发,简要介绍大豆灰斑病的有关信息,再结合我国北方大豆种植情况分析大豆灰斑病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的提出
期刊
[摘 要]在人们更加追求温馨、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的情况下,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本文将通过概述智能家居及其控制系统发展现状,进而探究如何优化设计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并提出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嵌入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无线网络  中图分类号:TP2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86-0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趋向成熟,网络信息逐步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在该形势的驱动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电子信息工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且两者相互促进出现了“互联网+”,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辅相成才能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互促进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技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大大节省了电力系统的投资,降低了电网损耗,提高了电网传输率以及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为电力系统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电力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由于分布式电源系统一般属于双电源甚至是多电源系统,将其接入配电网,会导致电网传统的辐射型结构发生变化,使得电网潮流的分布情况也发生了
期刊
[摘 要]在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和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新能源汽车在发展中关键技术的应用对经后汽车行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本文指出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重点,并针对电池技术、电机及其控制技术和电控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电机控制技术;电控技术。  中图分类号:U469.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
期刊
[摘 要]从施工质量全面控制的层面着手,初步解析高层型建筑工程项目中高标号混凝土的几方面关键情况及有关问题。此文中谈及的相应施工控制内容与近些年来建筑施工实际工作经验紧密关联,其中对各问题要素开展了具体解读,以期可为下一阶段施工质量提升作出借鉴。  [关键词]高标号混凝土;施工质量;关键控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1-0092-01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张,工程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用于生产建设,这使得空闲土地越来越少,人口集中、资源浪费的矛盾越来越凸显,更加先进的土地规划管理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和解决这些矛盾,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笔者就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地理系统技术这三种先进的测绘新技术进行介绍,进一步阐述其在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的运用。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土地规划;运用  中图
期刊
[摘 要]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基础物质,通过在其上接枝共聚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来增加其亲水性。并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作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作为引发剂,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其成为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吸水性CMC-g-p(AA-co-AM)凝胶。最后的产品通过测定红外、吸水率、溶胀率来表征其自身的结构和亲水性能。  [关键词]羧甲基纖维素;CMC凝胶;吸水率;溶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