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日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对日本的文化输出表现出浓厚兴趣,其中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由于中日两国特殊的历史原因,在中国许多人对于日本文化的看法并不客观。通过初级日语介绍日本相关文化,增强社区群众审视日本文化的客观性。对于日语专业学生,进一步使其了解自己在实践中感受日语专业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交流;实践性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1.参与群众方面:主要从客观性文化认知、日语学习的兴趣两方面入手。
2.校内外日语学习环境:从学校内外学习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包含社区社会环境、青少年家长的态度。
(二)调查目的
1.社区群众参与暑期“趣味日语”培训班的情况如何。
2.积极参与或不积极参与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3.如何提高暑期培训班的价值与效果。
(三)调查结果
前期调查中约四成参与人员为学生,11.76%为行政后勤人员。
职业受众多为知识分子。参与调查问卷人员中超七成有意愿参加日语培训活动。而在调查数据的动机分析中,“只是想多学一门语言”这一选项比例最大,占41.18%。其余所占比例较大的选项都倾向于实用性。对中日文化差异感到兴趣的比例则占到29.41%。“喜欢日语版游戏”和“受周围人影响”比例为0。可知在培训班活动中增加文化对比、专业性词汇教学的元素,可大大增强活动吸引力,满足社区参与人员的需求。
二、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前期问卷调查结果,从四个方向进行研究
1.晨阳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技术条件。首先必须一提的是:日本那智不二越(江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日本著名精密机械机器人生产企业公司,在张家港经开区设立了海外最大生产基地。此外,经开区还拥有日本神工众志为代表的一系列雄厚实力日资企业。
张家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紧邻上海受到优势辐射。经开区位于最早开发的杨舍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于沿江地带,拥有亿吨大港张家港港。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电力电子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对于日语人才的需要呈直线型上升。
根据经开区未来发展报告,面向未来,经开区(杨舍镇)将围绕“建设一流国家级经开区”的总目标开展一系列建设活动,这将需要大批的商务或专业型人才。可以说,经济开发状况良好,有较好的日企资源,证实调查问卷中偏实用性比例占多數这一结论的可信度。
2.参与人员知识水平。参与人员多为青少年学生。这就要求之后的课程设置必须要青少年学生特点。
成功和快乐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和维持个体态度和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合理安排课堂的教材成为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毫无疑问在初级阶段,选用的听力素材应当包含假名、语音语调、单词、长短句子相关的练习。选择一些“接地气”的素材,例如“厉害了我的哥”此类在年轻人当中广为流传的流行语,如何运用日语巧妙翻译,此间再插入中日文化对比,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3.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前期教学切入点心理角度。首先要做的是使其客观地看待日本文化,从认识思维的角度促使其打开思维敞开心胸。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曾经提及获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也就没有意义,也无法代表其他任何事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与句”只有在情景语景中才能产生相应的意义,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通俗地说:语言必须在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意义,脱离了人、事、物三要素,语言便会失去人类赋予它的意义。由此,考虑“趣味性”课程时应当将情景教学摆在首位。情景教学为情景对话,看图学日语等形式。将社会环境具象化,符合青少年探求新鲜事物的成长特征。实施方面如下:一是考虑选取动漫中日常生活片段,或是经典动漫片段,力求台词短语简单易学;二是选取中日文学对比,从诗歌的角度分析亚洲文化圈的情感共同点与不同点。三是通过介绍日本防灾抗震方面的相关知识与用具,让同学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对日本文化的客观性看待。
趣味日语培训班第一期结束后,总结资料,在学校二外日语教学以及日语专业教学方面,以学生角度阐述个人想法。由于社区参与学生均非日语专业,对日本相关方面的信息接收不足,比起语言学习,此次培训的意义在于面对文化导入,学会辩证客观看待外来文化。第一期培训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减少了讲述时间增加了互动环节。如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何让大家愿意报名参加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多番思索后决定介绍日本“防灾”用具,结合假期安全知识讲座,介绍日本精密制造与匠心文化,当提到日本人逛“防灾用品”商店和我们逛超市是一样的心态时,同学们纷纷表示“第一次听说”,而之后他们又被日本设计制造的各式“神器”防灾用品所吸引,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最后活动以日本的匠心与设计文化作为结束语,圆满地结束了第一次培训活动。
三、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我校日语专业在学生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文化类课程有以下几门: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日本文学史,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涵盖了日本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土等方面,着力于促进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此类课程的教材均为日语,无对照翻译,难度相当大,而文化类课程的设置,我校将教学重点安排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上,收效甚微。个人认为改进教材选择的同时,优化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是值得深思的。
我校二外日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为《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二外日语教学涉及人群更加广泛,但由于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多为日常会话,并没有相关对应的专门文化导入教育,很容易造成思维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缺少社会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材要能够深入浅出介绍日本的相关知识。从本次培训来看,前期选材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既要简单易学又要言之有物。
关键词:日语教学;文化交流;实践性
一、调查过程
(一)调查对象
1.参与群众方面:主要从客观性文化认知、日语学习的兴趣两方面入手。
2.校内外日语学习环境:从学校内外学习环境进行调查研究,包含社区社会环境、青少年家长的态度。
(二)调查目的
1.社区群众参与暑期“趣味日语”培训班的情况如何。
2.积极参与或不积极参与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3.如何提高暑期培训班的价值与效果。
(三)调查结果
前期调查中约四成参与人员为学生,11.76%为行政后勤人员。
职业受众多为知识分子。参与调查问卷人员中超七成有意愿参加日语培训活动。而在调查数据的动机分析中,“只是想多学一门语言”这一选项比例最大,占41.18%。其余所占比例较大的选项都倾向于实用性。对中日文化差异感到兴趣的比例则占到29.41%。“喜欢日语版游戏”和“受周围人影响”比例为0。可知在培训班活动中增加文化对比、专业性词汇教学的元素,可大大增强活动吸引力,满足社区参与人员的需求。
二、接下来,本文将结合前期问卷调查结果,从四个方向进行研究
1.晨阳社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技术条件。首先必须一提的是:日本那智不二越(江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日本著名精密机械机器人生产企业公司,在张家港经开区设立了海外最大生产基地。此外,经开区还拥有日本神工众志为代表的一系列雄厚实力日资企业。
张家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长三角经济核心区紧邻上海受到优势辐射。经开区位于最早开发的杨舍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于沿江地带,拥有亿吨大港张家港港。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电力电子产业等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对于日语人才的需要呈直线型上升。
根据经开区未来发展报告,面向未来,经开区(杨舍镇)将围绕“建设一流国家级经开区”的总目标开展一系列建设活动,这将需要大批的商务或专业型人才。可以说,经济开发状况良好,有较好的日企资源,证实调查问卷中偏实用性比例占多數这一结论的可信度。
2.参与人员知识水平。参与人员多为青少年学生。这就要求之后的课程设置必须要青少年学生特点。
成功和快乐的情感体验,是激励和维持个体态度和行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内在动力。因此,如何合理安排课堂的教材成为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毫无疑问在初级阶段,选用的听力素材应当包含假名、语音语调、单词、长短句子相关的练习。选择一些“接地气”的素材,例如“厉害了我的哥”此类在年轻人当中广为流传的流行语,如何运用日语巧妙翻译,此间再插入中日文化对比,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3.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前期教学切入点心理角度。首先要做的是使其客观地看待日本文化,从认识思维的角度促使其打开思维敞开心胸。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B.Malinowski)曾经提及获这样一句话:“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也就没有意义,也无法代表其他任何事物。”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与句”只有在情景语景中才能产生相应的意义,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通俗地说:语言必须在社会环境中才能产生意义,脱离了人、事、物三要素,语言便会失去人类赋予它的意义。由此,考虑“趣味性”课程时应当将情景教学摆在首位。情景教学为情景对话,看图学日语等形式。将社会环境具象化,符合青少年探求新鲜事物的成长特征。实施方面如下:一是考虑选取动漫中日常生活片段,或是经典动漫片段,力求台词短语简单易学;二是选取中日文学对比,从诗歌的角度分析亚洲文化圈的情感共同点与不同点。三是通过介绍日本防灾抗震方面的相关知识与用具,让同学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增强对日本文化的客观性看待。
趣味日语培训班第一期结束后,总结资料,在学校二外日语教学以及日语专业教学方面,以学生角度阐述个人想法。由于社区参与学生均非日语专业,对日本相关方面的信息接收不足,比起语言学习,此次培训的意义在于面对文化导入,学会辩证客观看待外来文化。第一期培训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减少了讲述时间增加了互动环节。如何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何让大家愿意报名参加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多番思索后决定介绍日本“防灾”用具,结合假期安全知识讲座,介绍日本精密制造与匠心文化,当提到日本人逛“防灾用品”商店和我们逛超市是一样的心态时,同学们纷纷表示“第一次听说”,而之后他们又被日本设计制造的各式“神器”防灾用品所吸引,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最后活动以日本的匠心与设计文化作为结束语,圆满地结束了第一次培训活动。
三、日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我校日语专业在学生培养方案中涉及到的文化类课程有以下几门:日本概况,跨文化交际,日本文学史,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涵盖了日本的人文历史、地理风土等方面,着力于促进学生对于日本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此类课程的教材均为日语,无对照翻译,难度相当大,而文化类课程的设置,我校将教学重点安排在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上,收效甚微。个人认为改进教材选择的同时,优化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接受度是值得深思的。
我校二外日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为《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二外日语教学涉及人群更加广泛,但由于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多为日常会话,并没有相关对应的专门文化导入教育,很容易造成思维的薄弱环节。也就是说缺少社会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材要能够深入浅出介绍日本的相关知识。从本次培训来看,前期选材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既要简单易学又要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