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乙二醇净化工序PSA-CO段提产提质优化技术改进

来源 :河南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20万t/a煤制乙二醇装置外围配套工程中的PSA-CO段提产提质优化改进,即通过在线无氧处理吸附剂、程序优化、真空泵技改及连续置换设计等技术的实施,解决了CO产品气中夹带有大量粉尘、吸附塔抽真空效果差、高负荷情况下CO产品气气质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及系统被迫停车等瓶颈问题.整套装置取得了不错的降本增效成果,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为装置安、稳、高、满、优扫除了障碍.
其他文献
针对新型的叠层穿刺碳纤维织物增强铝基复合材料(CF/Al复合材料),通过细观力学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在准静态拉伸载荷作用下的渐进损伤与断裂力学行为.复合材料经向拉伸弹性模量、极限强度与断裂应变的实验结果分别为129.61 GPa、630.14 MPa和0.75%,细观力学模型预测误差分别为-9.41%、7.57%和1.33%,均匀化计算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曲线总体上相符.经向拉伸变形初期首先出现经/纬纱交织处基体合金的局部损伤,随着拉伸应变量的增大依次发生纬纱和穿刺纱的横向开裂,拉伸变形
对某砷化镓半导体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含砷(As)废水,采用过氧化氢(H2 O2)预氧化结合氯化铁(FeCl3)沉淀法进行处理.研究确定了H2O2的投加量,并考察了Fe与As物质的量比、pH值和反应时间等试验条件对砷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30%H2 O2用量为1.5 mL/L,Fe与As物质的量比为2.5,pH值为8.0,反应时间为2 h时,废水中的总砷浓度可从884 mg/L降低至0.164 mg/L,达到项目环评要求的0.2 mg/L的排放标准.
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促进了国内土壤监测业务的发展.对比分析了目前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采样、前处理技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对采样环节的要求较高,需使用采样器和保存剂来减少挥发损失,进样前提取过程宜选用吹扫捕集等具有封闭系统的高效自动化方式.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SVOCs)的回收率主要受萃取、净化方式的影响,二氯甲烷和加速溶剂萃取的组合方式既快速又节约溶剂;净化材料宜选择弗罗里硅土、氧化铝类物质.选择合适的采样、前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回收率、质量控制的要求.
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食品中铝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包括消解方式和程序升温条件.结果表明,选择热解涂覆石墨管,灰化温度700℃、原子化温度2400℃作为仪器条件,有效提高石墨管寿命,对食品中的铝进行测定,曲线相关系数>0.995,加标回收可达到90%~110%,准确性好,重复性较好.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对测定食品中铝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热压缩实验构建了TA15合金的热变形真应力-应变曲线,以此为基础分别建立了合金双相区及单相区温度区间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基于热压缩试样动态再结晶的统计数据建立了TA15合金的动态再结晶模型.借助Deform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实现相关数学模型的程序化,制定正交实验方案,实现了TA15合金多向锻造变形的微观组织仿真.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得出各项因子的影响对象及强弱差异,提出了双相区及单相区温度区间内的多向锻造最佳因子组合.建立了TA15合金多向锻造变形微观组织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预
对克劳斯法硫回收装置酸性气燃烧及尾气焚烧工艺进行了纯氧、空气燃烧以及两种燃烧方式的尾气焚烧方案的投资、运行费用进行了分析对比.按照安全、环保、经济适用的原则选择了纯氧燃烧+尾气焚烧的技术方案.
1,4-丁二醇(简称BDO)生产过程中,1,4-丁炔二醇(BYD)作为中间产品,采用甲醛和乙炔气在浆液态铜铋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产生,该反应为炔化反应.为了维持炔化反应的效果,需保证铜铋催化剂的活性,需要定期对系统中的部分催化剂进行置换.具体方式为:定期通过添加一部分新鲜铜铋催化剂,同时再排出一部分使用中的铜铋催化剂浆液,催化剂浆液通过高精度的圆盘过滤器滤盘进行分离.为保证圆盘过滤器的运行质量,对滤盘的结构形式和工艺操作进行研究和应用.
针对BDO装置紧急停车中断乙炔气,会使铜铋催化剂处于未钝化保护状态,造成反应浆液中铜离子的含量持续升高(由正常<2×10-6升高至200×10-6),存在活性组分铜离子析出,催化剂失活严重制约炔化反应负荷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论述了高校开设绿色创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指出了高校校地合作开展绿色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产教融合开设绿色创业课程重要性,提出了碳中和融入校地合作开设绿色创业课程的实施路径.
航空航天零件为铝镁合金、钛合金的铸造零件,其特点是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在射线检测过程中检测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测效率及检测质量.因此,本文对射线检测工艺进行研究,根据零件的特点和实际检测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工艺优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