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北大木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继承了秦汉时期木偶高大、酷似真人的古朴之风,有着“木偶巨人”之称。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席李延年先生盛赞“它是中国木偶中的‘独生子’,也是世界偶戏中的‘巨人’。”国际木偶联会亚洲太平洋委员会主席唐大玉女士认为川北大木偶不仅是“中国南充的文化名片”,更是“连接东西方友谊的桥梁”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作为民间家传艺术,川北大木偶像众多民间技艺一样,一直沿袭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许多家传绝学对外往往秘而不宣。如今,随着国家对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视,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力宣传和保护,广大木偶艺人的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尤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待遇都有极大提高,他们不再担心别人“偷师学艺”或者“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的事情发生,相反,大力弘扬和发展壮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他们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一、川北大木偶概况
川北大木偶起源于民间家传艺术,系杖头大木偶,偶身与真人大小近似,早在清朝初期,就盛行于四川北部的仪陇县马鞍镇石佛乡一带,因而称川北大木偶。川北大木偶在近三个世纪以来,不负众望,乔登大雅,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都融汇各家之巧,形成了人偶同台、亦假亦真、以假乱真的艺术特色,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稀有的木偶剧种。“它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形象逼真、偶身高大、形神兼备、酷似真人,表演生动细腻、丰富离奇,不仅能穿衣解带、拂袖掸尘、吹火点蜡、吸烟喝茶、吹拉弹唱,而且五官灵动、下腰叩首、舞刀弄剑,尤其在表演神话、童话、特技等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川北大木偶深受各个年龄和各个国家的观众喜爱。前苏联戏剧家、著名木偶大师奥布拉兹佐夫在其专著里专章介绍大木偶,赞誉它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
川北大木偶不仅拥有自己的造型艺术家、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还有丰富的保留剧目,如大型神话木偶戏《玉莲花》《红宝石》《白蛇传》《三打白骨精》《彩蝶的神话》《龙门传说》以及歌舞《逛新城》《花伞舞》《脸谱乐》《卖汤圆》等。作为我国唯一的偶身与真人大小近似的木偶表演艺术,川北大木偶形成了与其他诸如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小型)等完全不同的表演特征,川北大木偶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李乐先生把它概括为“大”“真”“广”“奇”“灵”五个方面。“大”,即偶身高大;“真”,即形象逼真,形神酷似真人而又超脱于真人,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与之媲美的形象;“广”,即戏路广,无论是戏曲、歌舞、话剧、杂技里的男女老幼,还是飞禽走兽、妖魔鬼怪等均能塑造,千姿百态,各呈异彩,又不失它本身的艺术特色;“奇”,即离奇多变,塑造的形象使人耳目一新,变化万千;“灵”,即灵敏度高,操作方便。
川北大木偶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稀有剧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川北大木偶的表演形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灯光、舞美、音乐、服装、造型等都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又不断添加新的艺术元素,力求与时俱进。但是在现代高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仍然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川北大木偶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重重困境,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这引起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李乐先生及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唐国良先生与西华师范大学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达成了共识,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弘扬川北大木偶,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川北大木偶原李家班(李德三、李泗元等老一辈艺人)的绝活,决定把川北大木偶的表演绝技公布于众,期望川北大木偶以此为契机,大放异彩,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二、川北大木偶表演技艺
川北大木偶的表演技艺与方法来源于传统的戏剧、舞蹈等表演模式,其理论支撑也来源于戏剧和舞蹈等。的确,川北大木偶的表演需要借鉴传统的戏剧和舞蹈等的理论资源和表演技巧,但它又区別于纯粹的戏剧和舞蹈等的表演。事实上,川北大木偶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表演技艺,只是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下面,我们将从振动技术、表演技巧和表现技艺这三个层面揭开川北大木偶众多表演技艺的冰山一角。
(一)振动技术
所谓振动技术,是指川北大木偶的表演者运用力学中的振动理论和动力原理,根据自身身体的律动规律,借助身体和手的振动,通过与木偶相连的签子,将适当的力度传导给木偶,从而带动木偶运动的技术。我们知道,“大木偶的表演者们一般是用右手举木偶、左手拿签子,右手举木偶靠在腹部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手掌拿脚筒,大指和食指拿住操纵杆,在木偶单手表演时,还要附带一根签子,有时还要掌握眼、口、耳、鼻等机关活动的拉线。”不同的振动力度,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振动手法诠释着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振动技术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减振技术的合理运用。
减振,是指表演者振动产生的力在签子的传递过程中不仅会有衰减与损耗,而且木偶自身的重量以及空气的摩擦所形成的阻力也会对振力有所减损。所以,木偶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要考虑减振因素的存在,从而合理分配振动力量的技术,就是减振技术。比如木偶自身的重量是二十公斤,木偶操作者要舞动二十公斤的木偶,用力应该考虑大于它一倍,即要用相当于挥动四十公斤重量的振力。如果你的用力仅仅等同于木偶的重量,就会看不出木偶的舞姿。如果用力小于木偶自身的重量,木偶就会纹丝不动。明确了减振技术,才会明白要让木偶表现五分,表演者就要表现十分,否则力度没到位,情感就无法准确释放。
(二)表演技巧
川北大木偶的表演技巧很多很杂,这里我们暂且探讨一下方位技巧和圆弧技巧。所谓方位技巧,主要指表演者要特别注重木偶所站的方向和位置。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角度来表现方位技巧,即选择那些能够让表演亮相成为黄金点、给观众视觉冲击力最强烈的角度进行表演,就能准确到位地传情达意。比如我们在表演情感剧中男女双眸对视的时候,女主角害羞地逐渐从零度到四十五度转头,就能准确生动地诠释她的羞涩情态,如果少于这个角度就不够味,如果多余这个角度就过犹不及了。所以角度和方位是一个演员不能忽略的,我们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有表演动作到位了,所呈现的偶人形象才能鲜活。在方位技巧中,还应特别重视表演空间距离的掌控。 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离不开空间,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繁衍更需要适当的空间。戏剧与舞台剧也需要在特定的空间进行表演,木偶表演也不例外。如果说戏剧表演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活动,那么木偶在表演情绪交流甚至激情拥抱时同样需要快速地升缩空间。木偶表演在展现偶与偶的肢体交流、语言交流以及木偶之间的眼神交流时,需要恰当的间隔距离,特别是在表现偶人身份有差距的时候,是有上下、进退之分的。在特定空间的对话,比如君臣对话,需要时紧时松,在表现神话故事的时候,神话人物之间需要忽远忽近。总之,优秀的木偶演员需要准确把握空间,牢牢控制人物的空间距离,什么时候远,什么时候近,要根据人物与场景来判断。
所谓圆弧技巧,是指木偶表演中大多数是签子手画半圆与整圆的技巧。而且,学习画整圆也有一个小窍门。李乐先生常对初学木偶表演者说:“只要你们能够用单手画圆,就能够表演单画手,因为以鼻梁骨为中线画一个小圆就是单画手;只要你们能够用双手画圆,就能够表演双画手,因为双画手就是两手各自画了一个圆圈,然后从圆圈的末端朝上四十五度指出去。”因为圆弧技巧是木偶表演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运用的技巧,所以学会了圆弧技巧,即使面对高难度的表演动作,我们也可以逐一攻克难关。这是因为木偶表演的很多动作都可以像汽车的零件一样自由拆卸与组装,在学习木偶表演中那些有难度的动作时,我们可以像组装汽车零件一样逐一拼接,最后合成一个整体。
(三)表现技艺
川北大木偶的表现技艺很庞杂,这里我们姑且探讨一下和谐技艺和衔接技艺。所谓和谐技艺,是指木偶表演中人与偶和谐交融的技艺。在传统的戏剧表演中,往往是表演者眼随手动、手随身走,但是木偶表演恰恰相反,是身体带动手走、手动带随眼动。很多木偶表演者只知道动手,而不知道动身,其原因在于他仍按照戏剧表演模式进行操作,使得演绎的木偶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木偶表演者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带随手动,使得表演者和木偶上下律动,人与偶才能和谐交融,像连体婴儿般,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境地。在和谐技艺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气息贯通技艺。
所谓气息贯通技艺,是指表演木偶时,表演者每个动作幅度的大小、上下左右的律动都需要气息来贯穿其中。气息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人有了气息就证明了生命迹象,木偶有了气息也就有了生命。木偶表演者以自身带有节律的气息通过签子传递到木偶身上,这些气息就像是木偶身上散布大大小小奔流的血脉,是木偶的魂,也是木偶鲜活的生命。李乐先生认为,评判一个木偶演员演得好,不是看他有多少绝技绝活、有多么娴熟的技巧,其实木偶表演的精髓就是把原本没有生命的偶人变成“活人”,那才是木偶表演者的最高境界。当然,气息贯通技艺也要根据剧情需要合理应用,气息的快与慢、长与短、深与浅、收与放都要视情况而灵活運用。在木偶表演中,只有运用了气息贯通技艺的表演才能最终达到去偶化或拟人化,这个了悟的过程往往是表演者最容易忽略的,当然它也是最难掌握的技艺之一。
衔接技艺,是指表演者在音乐的旋律中不但步伐要随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更要在动作上承上启下具有连贯性。特别是在念白与对白中,不仅要准确理解念白和对白的精髓,更要剖析此时此刻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情绪起伏与波动、人物声音分贝的大小、强弱以及节奏的快慢,拿捏好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上与下、左与右、进与退之间的分寸。一个优秀的表演者要像下棋的高手一样走一步看五步,才能把握全局,稳操胜券。所以衔接技艺需要表演者预先对所表演的角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并且要富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对每个动作都要有统筹的安排,面对角色所倾诉的对象也要有全局的把握。只有掌握和利用好了衔接技艺,才能成功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此外,在衔接技艺中,尤其需要用心把握的是动静结合技艺。
动静结合技艺是指木偶表演者在运动过程中适当静止和停顿的技艺。李乐先生常对学生说,如果你在表演情感剧中,你能停下五秒不动且能让观众信服,你就可以当好演员了。因为能让观众在你静止状态下,依然能读出你所演绎的角色的情感在释放、爱恨在延续在喷溅,你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演员。然而很多青年演员在表演人物的时候,往往动作很多,急匆匆的,让人眼花缭乱,无暇顾及。其实,舞台表演没有了停顿就没有了人物情感内涵的沉淀,没有停顿,人物的喜怒哀乐就宣泄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这种动静结合技艺也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人物的情绪,让观众更好地融人剧情的审美中。所以,优秀的木偶演员应该懂得动静结合技艺,在表演中收放自如、动静有度,令人信服。
一、川北大木偶概况
川北大木偶起源于民间家传艺术,系杖头大木偶,偶身与真人大小近似,早在清朝初期,就盛行于四川北部的仪陇县马鞍镇石佛乡一带,因而称川北大木偶。川北大木偶在近三个世纪以来,不负众望,乔登大雅,无论是造型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都融汇各家之巧,形成了人偶同台、亦假亦真、以假乱真的艺术特色,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稀有的木偶剧种。“它造型生动、制作精美、形象逼真、偶身高大、形神兼备、酷似真人,表演生动细腻、丰富离奇,不仅能穿衣解带、拂袖掸尘、吹火点蜡、吸烟喝茶、吹拉弹唱,而且五官灵动、下腰叩首、舞刀弄剑,尤其在表演神话、童话、特技等方面,更有独到之处。”川北大木偶深受各个年龄和各个国家的观众喜爱。前苏联戏剧家、著名木偶大师奥布拉兹佐夫在其专著里专章介绍大木偶,赞誉它是“世界上罕见的木偶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冠冕”。
川北大木偶不仅拥有自己的造型艺术家、表演艺术家和剧作家,还有丰富的保留剧目,如大型神话木偶戏《玉莲花》《红宝石》《白蛇传》《三打白骨精》《彩蝶的神话》《龙门传说》以及歌舞《逛新城》《花伞舞》《脸谱乐》《卖汤圆》等。作为我国唯一的偶身与真人大小近似的木偶表演艺术,川北大木偶形成了与其他诸如提线木偶、布袋木偶、杖头木偶(小型)等完全不同的表演特征,川北大木偶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李乐先生把它概括为“大”“真”“广”“奇”“灵”五个方面。“大”,即偶身高大;“真”,即形象逼真,形神酷似真人而又超脱于真人,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与之媲美的形象;“广”,即戏路广,无论是戏曲、歌舞、话剧、杂技里的男女老幼,还是飞禽走兽、妖魔鬼怪等均能塑造,千姿百态,各呈异彩,又不失它本身的艺术特色;“奇”,即离奇多变,塑造的形象使人耳目一新,变化万千;“灵”,即灵敏度高,操作方便。
川北大木偶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稀有剧种,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川北大木偶的表演形式也随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灯光、舞美、音乐、服装、造型等都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同时又不断添加新的艺术元素,力求与时俱进。但是在现代高科技文明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文化仍然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川北大木偶的传承和发展也面临重重困境,甚至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这引起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李乐先生及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唐国良先生与西华师范大学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达成了共识,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和弘扬川北大木偶,及时地抢救和保护川北大木偶原李家班(李德三、李泗元等老一辈艺人)的绝活,决定把川北大木偶的表演绝技公布于众,期望川北大木偶以此为契机,大放异彩,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二、川北大木偶表演技艺
川北大木偶的表演技艺与方法来源于传统的戏剧、舞蹈等表演模式,其理论支撑也来源于戏剧和舞蹈等。的确,川北大木偶的表演需要借鉴传统的戏剧和舞蹈等的理论资源和表演技巧,但它又区別于纯粹的戏剧和舞蹈等的表演。事实上,川北大木偶在长期的表演实践中已经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表演技艺,只是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下面,我们将从振动技术、表演技巧和表现技艺这三个层面揭开川北大木偶众多表演技艺的冰山一角。
(一)振动技术
所谓振动技术,是指川北大木偶的表演者运用力学中的振动理论和动力原理,根据自身身体的律动规律,借助身体和手的振动,通过与木偶相连的签子,将适当的力度传导给木偶,从而带动木偶运动的技术。我们知道,“大木偶的表演者们一般是用右手举木偶、左手拿签子,右手举木偶靠在腹部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手掌拿脚筒,大指和食指拿住操纵杆,在木偶单手表演时,还要附带一根签子,有时还要掌握眼、口、耳、鼻等机关活动的拉线。”不同的振动力度,表达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振动手法诠释着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在振动技术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减振技术的合理运用。
减振,是指表演者振动产生的力在签子的传递过程中不仅会有衰减与损耗,而且木偶自身的重量以及空气的摩擦所形成的阻力也会对振力有所减损。所以,木偶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要考虑减振因素的存在,从而合理分配振动力量的技术,就是减振技术。比如木偶自身的重量是二十公斤,木偶操作者要舞动二十公斤的木偶,用力应该考虑大于它一倍,即要用相当于挥动四十公斤重量的振力。如果你的用力仅仅等同于木偶的重量,就会看不出木偶的舞姿。如果用力小于木偶自身的重量,木偶就会纹丝不动。明确了减振技术,才会明白要让木偶表现五分,表演者就要表现十分,否则力度没到位,情感就无法准确释放。
(二)表演技巧
川北大木偶的表演技巧很多很杂,这里我们暂且探讨一下方位技巧和圆弧技巧。所谓方位技巧,主要指表演者要特别注重木偶所站的方向和位置。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角度来表现方位技巧,即选择那些能够让表演亮相成为黄金点、给观众视觉冲击力最强烈的角度进行表演,就能准确到位地传情达意。比如我们在表演情感剧中男女双眸对视的时候,女主角害羞地逐渐从零度到四十五度转头,就能准确生动地诠释她的羞涩情态,如果少于这个角度就不够味,如果多余这个角度就过犹不及了。所以角度和方位是一个演员不能忽略的,我们要上升到一定高度来重视这个问题,才能准确刻画人物的个性特点,只有表演动作到位了,所呈现的偶人形象才能鲜活。在方位技巧中,还应特别重视表演空间距离的掌控。 人类的生存与活动离不开空间,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生长与繁衍更需要适当的空间。戏剧与舞台剧也需要在特定的空间进行表演,木偶表演也不例外。如果说戏剧表演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人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活动,那么木偶在表演情绪交流甚至激情拥抱时同样需要快速地升缩空间。木偶表演在展现偶与偶的肢体交流、语言交流以及木偶之间的眼神交流时,需要恰当的间隔距离,特别是在表现偶人身份有差距的时候,是有上下、进退之分的。在特定空间的对话,比如君臣对话,需要时紧时松,在表现神话故事的时候,神话人物之间需要忽远忽近。总之,优秀的木偶演员需要准确把握空间,牢牢控制人物的空间距离,什么时候远,什么时候近,要根据人物与场景来判断。
所谓圆弧技巧,是指木偶表演中大多数是签子手画半圆与整圆的技巧。而且,学习画整圆也有一个小窍门。李乐先生常对初学木偶表演者说:“只要你们能够用单手画圆,就能够表演单画手,因为以鼻梁骨为中线画一个小圆就是单画手;只要你们能够用双手画圆,就能够表演双画手,因为双画手就是两手各自画了一个圆圈,然后从圆圈的末端朝上四十五度指出去。”因为圆弧技巧是木偶表演中最基本也是最常运用的技巧,所以学会了圆弧技巧,即使面对高难度的表演动作,我们也可以逐一攻克难关。这是因为木偶表演的很多动作都可以像汽车的零件一样自由拆卸与组装,在学习木偶表演中那些有难度的动作时,我们可以像组装汽车零件一样逐一拼接,最后合成一个整体。
(三)表现技艺
川北大木偶的表现技艺很庞杂,这里我们姑且探讨一下和谐技艺和衔接技艺。所谓和谐技艺,是指木偶表演中人与偶和谐交融的技艺。在传统的戏剧表演中,往往是表演者眼随手动、手随身走,但是木偶表演恰恰相反,是身体带动手走、手动带随眼动。很多木偶表演者只知道动手,而不知道动身,其原因在于他仍按照戏剧表演模式进行操作,使得演绎的木偶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木偶表演者只有通过身体的运动带随手动,使得表演者和木偶上下律动,人与偶才能和谐交融,像连体婴儿般,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境地。在和谐技艺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气息贯通技艺。
所谓气息贯通技艺,是指表演木偶时,表演者每个动作幅度的大小、上下左右的律动都需要气息来贯穿其中。气息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人有了气息就证明了生命迹象,木偶有了气息也就有了生命。木偶表演者以自身带有节律的气息通过签子传递到木偶身上,这些气息就像是木偶身上散布大大小小奔流的血脉,是木偶的魂,也是木偶鲜活的生命。李乐先生认为,评判一个木偶演员演得好,不是看他有多少绝技绝活、有多么娴熟的技巧,其实木偶表演的精髓就是把原本没有生命的偶人变成“活人”,那才是木偶表演者的最高境界。当然,气息贯通技艺也要根据剧情需要合理应用,气息的快与慢、长与短、深与浅、收与放都要视情况而灵活運用。在木偶表演中,只有运用了气息贯通技艺的表演才能最终达到去偶化或拟人化,这个了悟的过程往往是表演者最容易忽略的,当然它也是最难掌握的技艺之一。
衔接技艺,是指表演者在音乐的旋律中不但步伐要随音乐的节拍翩翩起舞,更要在动作上承上启下具有连贯性。特别是在念白与对白中,不仅要准确理解念白和对白的精髓,更要剖析此时此刻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情绪起伏与波动、人物声音分贝的大小、强弱以及节奏的快慢,拿捏好快与慢、动与静、轻与重、上与下、左与右、进与退之间的分寸。一个优秀的表演者要像下棋的高手一样走一步看五步,才能把握全局,稳操胜券。所以衔接技艺需要表演者预先对所表演的角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领悟,并且要富有缜密的逻辑思维,对每个动作都要有统筹的安排,面对角色所倾诉的对象也要有全局的把握。只有掌握和利用好了衔接技艺,才能成功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此外,在衔接技艺中,尤其需要用心把握的是动静结合技艺。
动静结合技艺是指木偶表演者在运动过程中适当静止和停顿的技艺。李乐先生常对学生说,如果你在表演情感剧中,你能停下五秒不动且能让观众信服,你就可以当好演员了。因为能让观众在你静止状态下,依然能读出你所演绎的角色的情感在释放、爱恨在延续在喷溅,你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演员。然而很多青年演员在表演人物的时候,往往动作很多,急匆匆的,让人眼花缭乱,无暇顾及。其实,舞台表演没有了停顿就没有了人物情感内涵的沉淀,没有停顿,人物的喜怒哀乐就宣泄得不够充分。另一方面,这种动静结合技艺也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人物的情绪,让观众更好地融人剧情的审美中。所以,优秀的木偶演员应该懂得动静结合技艺,在表演中收放自如、动静有度,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