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按照新时代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质量提升为目标,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以推动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落脚点,以“八个融入”为渠道,深入推进抗联精神育人品牌建设,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成党建引领红色文化传承的先进基地,实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提升。
关键词:抗联精神;红色育人;基层党建;研究实践
前言
高等院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基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設。近年来,我国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相比,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阵地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立足办学实际,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现状
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当代青年学生珍贵的精神食粮,而学生又是是抗联精神的主要传承者。青年大学生在全面了解14年抗击日寇的历史史实前提下,立足本溪地方抗联英雄及抗联文化研究,通过指导学生写、讲抗联故事、传唱抗联歌曲、演抗联主题剧、创作抗联美术作品、设计抗联文创产品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英雄的奉献、无畏和坚强,并采用专题活动、主办赛事、发表论文、课题申报、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渠道和载体,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抗联主题思想教育紧密融合,今天弘扬抗联精神,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以抗联英雄为榜样,坚定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个人的成功和利益融汇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之中。使广大师生自觉形成情感层面对英雄的感动和敬仰、思想层面理想信念的确立、行动层面上对国家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发展认识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二、研究意义
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和关键。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依托本溪地区丰富抗联红色文化资源,秉持“弘扬抗联精神,传承红色文化,铸牢理想信念”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以辽东抗联游击根据地广袤热土为实践课堂,以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育人载体,以“弘扬抗联精神、发挥育人特色、筑牢基层党建阵地”为目标,力争培育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党员队伍和党员骨干积极分子队伍,创新性地构建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基层促织党建工作的新模式,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高校持续以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论断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党进一步深入联系师生、扩大影响、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成绩的背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难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环境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2.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3.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
四、研究思路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挖掘东北域内红色文化资源,主动发挥研究抗联文化、推广抗联精神的优势,将抗联文化传承与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深度结合,牵头组建抗联文化宣讲团,依托参与成立抗联文化文创、艺创及演创团队、举办“东北抗联精神育人论坛”、获批“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重走抗联路、考察抗联遗址、参观抗联史实陈列馆、拜访抗联文化研究专家、走访抗联后代、抗联文化座谈研讨、党员教育学习及组建抗联文化育人研究团队等诸多活动,创新性地拓宽了以“红色抗联文化传承育人、搭建基层党建工作阵地”为特色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基层党建工作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徐海泉,虞新胜.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刘明涛.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孙英梅,栗红侠.融红色文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
[4]徐朝亮,周琰培.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5]陈红英.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6]杨亚君.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课题项目:2019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2019GXDJ-ZD039)。
作者简介:
柳凤恩(1989-),男,辽宁朝阳人,辽宁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管理。
关键词:抗联精神;红色育人;基层党建;研究实践
前言
高等院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高校基层党组织是我党执政的重要基石,要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必须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設。近年来,我国高校各级党组织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高等教育改革新要求相比,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阵地建设、体制机制建设、思想政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要进一步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立足办学实际,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
一、研究现状
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当代青年学生珍贵的精神食粮,而学生又是是抗联精神的主要传承者。青年大学生在全面了解14年抗击日寇的历史史实前提下,立足本溪地方抗联英雄及抗联文化研究,通过指导学生写、讲抗联故事、传唱抗联歌曲、演抗联主题剧、创作抗联美术作品、设计抗联文创产品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英雄的奉献、无畏和坚强,并采用专题活动、主办赛事、发表论文、课题申报、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渠道和载体,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抗联主题思想教育紧密融合,今天弘扬抗联精神,就是要让当代大学生以抗联英雄为榜样,坚定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个人的成功和利益融汇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之中。使广大师生自觉形成情感层面对英雄的感动和敬仰、思想层面理想信念的确立、行动层面上对国家人民的责任与担当、国际层面的和平与发展认识等方面的重大影响。
二、研究意义
基层党建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党建的核心和关键。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依托本溪地区丰富抗联红色文化资源,秉持“弘扬抗联精神,传承红色文化,铸牢理想信念”的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以辽东抗联游击根据地广袤热土为实践课堂,以传统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育人载体,以“弘扬抗联精神、发挥育人特色、筑牢基层党建阵地”为目标,力争培育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党员队伍和党员骨干积极分子队伍,创新性地构建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基层促织党建工作的新模式,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高校持续以马克思主义新思想、新论断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党进一步深入联系师生、扩大影响、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在成绩的背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难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环境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2.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3.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
四、研究思路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深入挖掘东北域内红色文化资源,主动发挥研究抗联文化、推广抗联精神的优势,将抗联文化传承与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深度结合,牵头组建抗联文化宣讲团,依托参与成立抗联文化文创、艺创及演创团队、举办“东北抗联精神育人论坛”、获批“辽宁省抗联精神当代价值研究基地”等资源,常态化开展重走抗联路、考察抗联遗址、参观抗联史实陈列馆、拜访抗联文化研究专家、走访抗联后代、抗联文化座谈研讨、党员教育学习及组建抗联文化育人研究团队等诸多活动,创新性地拓宽了以“红色抗联文化传承育人、搭建基层党建工作阵地”为特色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基层党建工作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徐海泉,虞新胜.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2]刘明涛.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孙英梅,栗红侠.融红色文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中.
[4]徐朝亮,周琰培.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5]陈红英.基于红色文化传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施路径探索.
[6]杨亚君.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课题项目:2019年辽宁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2019GXDJ-ZD039)。
作者简介:
柳凤恩(1989-),男,辽宁朝阳人,辽宁科技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