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感情、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刺激学生产生探究问题根源的兴趣和欲望,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与否,思维品质的高下,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自觉遵循教育心理学的规律,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动眼观察,启发思维
观察是思维的起点,有人称观察是“思维的知觉”。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显著特点,指导学生动眼观察,以启发其思维。小学生因其年龄关系,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的。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学习新课。如在教学《亲人》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动眼观察,切合了他们好奇心强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掌握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实上,观察与思维是互为表里的统一体,学生由近及远,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的观察过程,也就是他们沿着这一路线展开思维的过程;只不过观察是思维的外显行为,而思维则是观察的内在活动罢了。充分认识观察与思维的内在关系,我们就能更加自觉地通过动眼观察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动口表达,激发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活动都是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有通过语言的表达,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动口的欲望。要善于启发,善于设问,将问题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断设疑,问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动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提问而言,就有“直问”和“曲问”之分。所谓“直问”,是指疏通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较为直白的提问;所谓“曲问”,是指有一定难度,富有思考性的提问。为了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受到训练,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多用“直问”,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用“曲问”。动口表达的训练还应注意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首先,必须准确地回答问题,也就是说要扣住问题的中心,答在点子上,而不是答非所问。只有这样的动口表达才具有思维的准确性。其次,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就所答的内容来说应是全面的,就所用的语言来说在结构上是最完整的。也只有这样的动口表达才具有思维的完整性。
三、动脑思考,展开思维
启发动脑,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反映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上。教学是要鼓励学生动脑,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获得知识的能力。启发动脑,要在知识的关键处质疑,在思维的展开点设问,做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富有启发性。这里有两种倾向需要注意纠正:一种是训练要求过低,没有动脑思考的价值。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课中的“别饿坏了那匹马”一句在课文中出现过三次,每次出现的用意是不一样的。有位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说出了“别饿坏了那匹马”,不仅告诉学生分别是什么用意,而且进行板书,这是让学生“伸伸手,结果子”,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另一种是人为制造深奥,损害了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一段:“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仅此一句很平实,明白的话,有的教师却要学生动脑思考,完成四项训练:一是“浓缩”,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的词语“浓缩”出来。二是“类比、递向思考”,要求学生“类比”各自的故乡,各自喜爱的水果,并据此作莫名的“递向思考”。三是“剖切”,要求学生将这句话“剖切”成上半句和下半句。四是“聚敛”,要求学生把“剖切”开的两部分再找“闪光点”,如“爱”字,并以此为所谓的“闪光窗口”,“辐射”开去,领会出段意,从而在心中“泛起”所谓的“一波涟漪”。由此不难看到,这种人为制造的深奥训练,把本来平实的语句变得晦涩难懂,乍看起来是一种“创新”,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其华而不实的石弊。如此动脑思考,只会把学生的思路搞乱,当予以纠正。
四、动手写作,拓展思维
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的收集,到主题提炼,到语言的选用等,都离不开慎密的思考。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观察事物———收集材料———思维加工———转化为语言文字的反映过程。因此,动手写作,是拓展学生思维领域,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的重要途径。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动手写作有仿写、续写、改写、命题作文等多种形式。仿写要根据小学连句成段的一些规律,采用下列几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一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仿写,二是按总起分述的顺序进行仿写,三是按人物连续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仿写。在进行仿写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课文里所写的人物心理活动,对话或故事情节、场面,启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联想补充,再进行续写或改写。例如《穷人》一课当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时,就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进行续写。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改写。例如,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会说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于脑海,再动笔改写就化难为易了。至于命题作文,则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高层次的思维训练。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引和诱导,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进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梁岐山.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思维训练[J].新课程学习,2014(9)
[2]周德芳.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思维训练方法[J].读写算:教师版,2014(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与否,思维品质的高下,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师要自觉遵循教育心理学的规律,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增强学生参与意识,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动眼观察,启发思维
观察是思维的起点,有人称观察是“思维的知觉”。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显著特点,指导学生动眼观察,以启发其思维。小学生因其年龄关系,对文字往往不感兴趣,而对具体可感的彩图却兴致勃勃的。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插图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指导他们学习新课。如在教学《亲人》时,教师先指导学生看图:从小姑娘的装饰可以看出她在这里干什么?老奶奶为什么要捧着小姑娘的头?从年龄上看她们可能是什么关系?课文题目叫《亲人》,她们真是“亲人”吗?利用插图指导学生动眼观察,切合了他们好奇心强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为掌握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实上,观察与思维是互为表里的统一体,学生由近及远,由人到景,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从人物的衣着动作到表情的观察过程,也就是他们沿着这一路线展开思维的过程;只不过观察是思维的外显行为,而思维则是观察的内在活动罢了。充分认识观察与思维的内在关系,我们就能更加自觉地通过动眼观察来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动口表达,激发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活动都是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出来的,只有通过语言的表达,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动口的欲望。要善于启发,善于设问,将问题摆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断设疑,问疑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动口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仅以提问而言,就有“直问”和“曲问”之分。所谓“直问”,是指疏通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较为直白的提问;所谓“曲问”,是指有一定难度,富有思考性的提问。为了能够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受到训练,我们必须因材施教,对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多用“直问”,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用“曲问”。动口表达的训练还应注意思维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首先,必须准确地回答问题,也就是说要扣住问题的中心,答在点子上,而不是答非所问。只有这样的动口表达才具有思维的准确性。其次,要求学生完整地回答问题,就所答的内容来说应是全面的,就所用的语言来说在结构上是最完整的。也只有这样的动口表达才具有思维的完整性。
三、动脑思考,展开思维
启发动脑,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反映在思考问题的自觉性上。教学是要鼓励学生动脑,独立思考,质疑问难,培养获得知识的能力。启发动脑,要在知识的关键处质疑,在思维的展开点设问,做到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富有启发性。这里有两种倾向需要注意纠正:一种是训练要求过低,没有动脑思考的价值。例如《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课中的“别饿坏了那匹马”一句在课文中出现过三次,每次出现的用意是不一样的。有位教师在教学中直接说出了“别饿坏了那匹马”,不仅告诉学生分别是什么用意,而且进行板书,这是让学生“伸伸手,结果子”,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没有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另一种是人为制造深奥,损害了学生动脑思考的积极性。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第一段:“我的故乡在江南,我爱故乡的杨梅”。仅此一句很平实,明白的话,有的教师却要学生动脑思考,完成四项训练:一是“浓缩”,要求学生把这句话的词语“浓缩”出来。二是“类比、递向思考”,要求学生“类比”各自的故乡,各自喜爱的水果,并据此作莫名的“递向思考”。三是“剖切”,要求学生将这句话“剖切”成上半句和下半句。四是“聚敛”,要求学生把“剖切”开的两部分再找“闪光点”,如“爱”字,并以此为所谓的“闪光窗口”,“辐射”开去,领会出段意,从而在心中“泛起”所谓的“一波涟漪”。由此不难看到,这种人为制造的深奥训练,把本来平实的语句变得晦涩难懂,乍看起来是一种“创新”,但仔细审视就会发现其华而不实的石弊。如此动脑思考,只会把学生的思路搞乱,当予以纠正。
四、动手写作,拓展思维
写作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复杂思维过程。从材料的收集,到主题提炼,到语言的选用等,都离不开慎密的思考。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观察事物———收集材料———思维加工———转化为语言文字的反映过程。因此,动手写作,是拓展学生思维领域,提高学生思维层次的重要途径。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动手写作有仿写、续写、改写、命题作文等多种形式。仿写要根据小学连句成段的一些规律,采用下列几种形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一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仿写,二是按总起分述的顺序进行仿写,三是按人物连续动作的先后顺序进行仿写。在进行仿写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根据课文里所写的人物心理活动,对话或故事情节、场面,启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进行联想补充,再进行续写或改写。例如《穷人》一课当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会怎么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这时,就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进行续写。古诗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教学时可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改写。例如,学习了《送孟浩然之广陵》后,学生懂得了李白对老朋友情深谊厚。教师可启发: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为老朋友送行?他怎么为老朋友送行?会说什么?看着孤帆远去,李白心情怎样?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情景跃然于脑海,再动笔改写就化难为易了。至于命题作文,则是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高层次的思维训练。
总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指引和诱导,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进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使教育真正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梁岐山.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思维训练[J].新课程学习,2014(9)
[2]周德芳.谈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思维训练方法[J].读写算:教师版,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