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故乡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9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曼德尔施塔姆是俄国白银时代阿克梅派的代表诗人,他的世界文化主张带给了他“世界文化的孩子”之称号。诗人的故乡圣彼得堡同样是一座世界文化之城,在曼德尔施塔姆颠沛流离的一生中,圣彼得堡的形象一直缠绵与诗人的创作之中。本文拟对曼德尔施塔姆诗作中的圣彼得堡形象为切入点,探寻诗人在不同时期对故乡的情感变化,以窥视从沙皇到苏联政府转型的这段特殊历史阶段文人的生活境遇。
  【关键词】:曼德尔施塔姆;圣彼得堡;诗歌
  1938年12月,曼德尔施塔姆死于海参崴二道河子劳改营转运站。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名字无人敢提。至今,死因和葬身之地都无定论,这位时乘命蹇的诗人最终没能死在他“透明的彼得堡”。
  一.圣彼得堡和世界文化的孩子
  彼得堡这个城市的容量,为世界贡献了太多璀璨的艺术生命——陀思妥耶夫斯基、普希金、果戈里等文人都曾在这里生活过。“彼得堡”是“圣彼得堡”的俗称,坐落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芬兰湾东岸涅瓦河河口,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在一片沼泽中用石头搭建此城,并在这建立起俄国最早的海军。1712年后的200余年这里始终作为俄国的心脏。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境内有着相当高涨的反日尔曼情绪,而圣彼得堡的“堡”字是源于德语发音,当局决定把城市名改为“彼得格勒”(“格勒”在俄语中为城市的意思)。1924年革命领袖列宁逝世后,彼得格勒更名“列宁格勒”。直到1992年1月,全面公投决定重新用回“圣彼得堡”这个名字,不仅为了纪念彼得大帝,也标志着苏联时代的结束,新俄罗斯时代的开始。
  圣彼得堡,在历史上被看作是一个无根之城。一来它建于沼泽之上,二来它并不像莫斯科、伦敦与自己的国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深刻文化纽带。圣彼得堡的名称有三个不同起源,“圣”源于拉丁文,意为“神圣的”“彼得”为耶稣使徒彼得之名,希腊语中解释为“石头”,“堡”在德语或荷兰语中意为“城市”。城市名称不仅是个“混血”,就连圣彼得堡的建城也是参照世界其它城市确立下来的。这座年轻的城市蕴含着非凡的世界文化背景,不但沿袭了德国及荷兰的文化传统,又与以圣徒彼得为守护神的罗马城紧密相关。更有趣的是,甚至连圣彼得堡的市徽——一个左右交叉的海猫,也类似罗马梵蒂冈的徽章。就是这样一座无根之城“体现了俄国‘通往世界窗口’西方化的事实”[ 1],传统俄罗斯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冲突、反差中有机融合,养育了曼德尔施塔姆——这位世界文化的孩子。
  曼德尔施塔姆1891年1月5日生于华沙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97年移居彼得堡,在良好的教育中渡过了幸福的童年和青年时期,由于危险的政治倾向,16—19岁期间被父母送出国,接触了英、法、德等西方国家的文学传统及理念,20岁回到彼得堡大学拉丁语部继续学习。“彼得堡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它的匀称和谐的建筑,传统的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和西欧文明渗透的结果所形成的反差,从童年起就给曼德尔施坦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致‘彼得堡’成了贯穿于诗人几乎全部创作的一个基本主题”[2] 。圣彼得堡可以说是诗人艺术上的皈依、灵魂上的故乡,他的世界文化主张,严谨优雅的古典艺术风格,以及对人类现代化生存的关注和对人道主义精神的追求,都与这座城市的滋养息息相关。在颠沛流离的一生中,诗人眷恋过她、怀念过她、畏惧过她,仿佛幼年时的那颗参天大树数次更名易主,虽永远扎根于此,却再也无法庇佑自己头顶的那片蓝天。
  二.“我们将死在透明的彼得堡”
  1913年曼德尔施塔姆自费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石头》。“石头”一词被诗人赋予了太多人生理想和美学观念。
  曼德尔施塔姆的诗歌中有很多描绘建筑艺术,石头是他诗歌中最常见也是最完美的建筑材料。圣彼得堡建城的时候,彼得大帝下令收集全国上下的石头填补沼泽,为这座城市搭建地基,建造宫殿。圣彼得堡的遂也以希腊语的“石头”命名。这座美轮美奂的城市在石头的基座上面朝西方拔地而起。她被称为“北方威尼斯”,河渠纵横,汇通东西;又像古罗马,文人墨客,古今交映。19世纪30年代当被问到“什么是阿克梅主义”的时候,诗人回答说:“是对世界文化的眷恋”[3] 。曼德尔施塔姆以“石头”命名的诗集,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与圣彼得堡精神上的交汇与共融。
  肮脏的杨树在北方的首都懒懒地伫立,
  透明的刻度盘在树叶中迷失,
  一片深色的葱绿,巡洋舰或卫城,
  在远处闪现,仿佛是河水与天空的兄弟。
  空中的帆船和娇气的桅杆,
  像马车似地为彼得的后人服务,
  他教导说:美——不是半神者的怪念,
  而是普通的细木工贪婪的目光。[4]
  这首诗是曼德尔施塔姆1913所作《海军部》的前两节,“河水”、“帆船”等意象将圣彼得堡营造得像古希腊的雅典又如古罗马的威尼斯,古希腊、罗马文化正是诗人所追求的世界文化的典范,而“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希腊主义的集中体现。也许圣彼得堡的海军部是曼德尔施塔姆对这种所谓的无国界文化态度最好象征”[5] 。诗人还在书中传达出自己的美学观念:“美——不是半神者的怪念,而是普通的细木工贪婪的目光”。“美”并不是造物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文明的创造者——普通的细木工,他们对自然的再创造。诗人的美存在于人类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复杂互动与永恒价值之中,二者的共处并没有如象征主义所说威胁人类文化的纯洁性,而是迸发出了永恒时间无边宇宙之中的融合之美,正如诗人所说:“大自然就是罗马”。
   半圆形的柱廊突向广场,
   显得那么自由,那么宽舒,——
  ……
   而这庙堂的这小小身躯,
   比那庞然大物百倍的有生气。[6]
  这首诗是1914年诗人为纪念圣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俄国建筑师A·H·沃洛希金(1759—1814)逝世一百周年而作,诗中描绘的正是喀山大教堂,它位于涅瓦大街,以古罗马圣彼得堡教堂为设计原型,设计考究,气势宏伟。喀山大教堂承载着罗马艺术之魂和俄国建筑之工,其内贡的喀山圣母更是见证护佑了俄罗斯一次次的卫国战争,表现了诗人是俄罗斯传统文化和俄罗斯精神的坚定拥趸。也正是这样,各种文化于此形成强烈冲击和反差的圣彼得堡感染着诗人将自己的艺术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虽然十月革命前的曼德尔施塔姆对圣彼得堡的描绘多是昂扬的笔调,但诗人也感受到圣彼得堡的日渐堕落:如在《彼得堡的诗》(1913年)中:
  政府大厦那堆黄色的地方,
  混沌风雪久久不停的飞旋,
  法学院学生又坐在雪橇上,
  呢大衣一裹,神气活现。
  轮船入港越冬,碇泊在岸边。
  太阳照亮船舱厚厚的玻璃。
  俄罗斯——像船坞中一艘装甲战舰——
  这只巨大的怪兽在艰难地喘息。[7]
  曼德尔施塔姆常采用黑色和黄色来象征现实政治的丑恶,且法学院是当时一所政府办的特权子弟学校。黄色的政府大楼风雪混沌,特权子弟飞扬跋扈——这就是1913年艰难喘息的俄罗斯。
  即便如此,诗人还是在革命前夕的1916年写下死亡的预言|——《我们将死在透明的彼得堡》。即使此城被冥后普西芬尼统治,处处充满“死亡的空气”,诗人依然坚持:“我们将死在透明的彼得堡”。在诗人心中圣彼得堡就如诗人高扬的阿克梅主义一般简洁透明,毫不躲藏。在这,诗人并不畏惧,甚至庆幸,圣彼得堡是“我们”最后的归宿!
  革命前的圣彼得堡是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真正的故乡,他虽不生于此,但成长与此,创作于此,恋爱于此,文化理想于此……这一切都与这位世界文化孩子的艺术生命紧密结合,正如他所说:“我一直认为,圣彼得堡似乎注定要发生某种非常壮丽,非常庄严的事情”[8],而一座城市的形象始终缠绵于诗人的艺术生命之中,本就是一件值得被纪念的事。
  三.“我们将重逢在彼得堡”
   1917年革命爆发后,战争、革命、内战、恐惧、饥荒席卷圣彼得堡,对于如期而至的战乱,诗人仍然没有防备。
  在恐怖的高地,一朵火焰在流浪,
  艰难星辰会那样闪耀?
  明澈的星,哦,流浪的火焰,
  你的兄弟,佩特罗波利斯,快要咽气了。
  ……
  明澈的春天已在黑色的涅瓦河上中断,
  永恒的蜡烛在融化。
  佩特罗波利斯,你的城|——如果你是一颗星——
  你的兄弟,佩特罗波利斯,快要咽气了。[9]
   曼德尔施塔姆像俄国某些诗人一样,偶尔把圣彼得堡叫做佩特罗波利斯,意为彼得之城。该诗作于1918年3月,革命的狂潮刚洗礼过这座城市,内战的狂澜使她奄奄一息。该诗共四节,每节都以“你的兄弟,佩特罗波利斯,快要咽气了”结尾。在这,诗人仿佛已经预见到圣彼得堡的辉煌时代已经结束,万马奔腾的时间洪流依然勇往直前,但万物俱生的春天似乎已经离开了涅瓦河畔,这片土地将陷入精神荒芜。诗人借诗歌抒发对圣彼得堡战后乱像的惋惜,期待着赐福于圣彼得堡的祖母绿之星快来拯救苍生。
   同年5月诗人移居莫斯科,1920年俄国内战的气氛更加紧张,诗人在内战时期游遍全国。这年秋天,在乌克兰海滨城市费奥多西亚被白军总司令弗兰格尔的部队抓获,白军认定他是布尔什维克间谍,将这位无辜而又手无缚击之力的诗人关进单身牢房,后被诗友沃洛申营救出狱。 同年12月曼德尔施塔姆为阔别一年多的故乡圣彼得堡写下诗篇《我们将重逢在彼得堡》:
   我们将重逢在彼得堡,
   仿佛我们已经在那里埋葬了太阳,
   我们将第一次念出,
   毫无意义的祷词。
   在苏维埃之夜,在天鹅绒般的黑暗中,
   在黑天鹅绒般的虚空里,有福的
   妇女依然用可爱的眼眸歌唱,永不消亡的花朵盛开。
   首都像一只野猫弓着脊背,
   巡逻队在桥头驻扎,
   黑暗中一辆孤单的卡车疾驰而过,
   咆哮着,布谷鸟一样地叫。
   今晚我不需要通行证,
   我不害怕哨兵,
   我会在苏维埃之夜祈祷,
   而祷词却毫无意义。[ 10]
  这是诗歌哀怨的前两节。1920年距1914年彼得堡更名“彼得格勒”已然六年,而在诗中诗人依然高声吟唱“彼得堡”,我们能感受到诗人对沙皇时期彼得堡的怀念。苏维埃的夜,如黑天鹅绒般空虚,诗人并没有灵敏的政治嗅觉,只有一颗寻找故乡的灵魂,然而此时的圣彼得堡让诗人觉得越来越陌生,它像“一只野猫弓着脊背”,对自己充满防备,对周围充满敌意。“没有哪一个作家比曼德尔施塔姆更迷神于彼得堡的过去,或者更有决心追忆或赎回所遗失的事物”[11],阿赫玛托娃的长诗《彼得堡的故事》似乎可以说清诗人那是的心境:“正如未来成熟于消逝的过去,过去也在未来中逐渐腐烂。”
  从圣彼得堡到彼得格勒,再到列宁格勒,战争的铁蹄无情地踏碎了那神圣古老的文明信仰,关上了圣彼得堡的世界文化之窗。如果说早期的曼德尔施塔姆对圣彼得堡怀的是眷恋之情,那么革命后的诗人更多地是怀念她:“其怀旧是一种以现实境遇为起点,以传统文化为旨归的精神跋涉,是其逃离灵魂荒漠,寻求历史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尝试。”[12]这个本就被视为异族的犹太诗人失去了自己的艺术生命之根,变得无家可归。对圣彼得堡的陌生感实际上是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探索及再定义。
  四.“在彼得堡活着,不过是昏睡在坟墓里”
   1926起诗人没有写作,1930年秋才开始恢复写作。在这段时期,诗人像一个柔弱的孩子,控诉着这个强权世界的冰冷与残暴。1930年12月诗人写成《列宁格勒》。
  我回到了我的城市,这像眼泪、血管,
  和童年的腮腺炎一样熟悉的地方,
  你到家了,那就赶快去吞一口
  列宁格勒河岸鱼肝油般的灯火吧。
  趁还来得及,去跟十二月的日子相认吧:
  美味的蛋黄已经拌进了不祥的沥青。
  彼得堡,我还不想死,   你有我的电话号码。
  彼得堡,我还有一些地址,
  我能从那儿召回死者的音容笑貌。
  我住在楼梯间里,嘈杂的门铃
  撞击我的太阳穴,撕裂了那儿的肉。
  我彻夜等待着可爱的宾客,
  门上的链子,就像镣铐哗啦哗啦响着。[13]
   在诗的开头,诗人仿佛像列宁格勒和圣彼得堡的老相识,真挚而又谨慎地同新主人列宁格勒寒暄,第三节诗人开始迫不及待地同彼得堡相认,第四节开始,诗人仿佛一个被强行带离亲友身边的孩子,那歌声似道别,依依不舍,如哭诉声泪俱下,唤醒了每一颗沉睡的俄罗斯人的心灵。
   斯大林执政以来的政治局势令神经紧张的诗人越来越畏惧,1931年1月诗人写下:
  哦主啊,帮我活过这个黑夜——
  我害怕我的生活,害怕成为你的奴隶:
  在彼得堡活着,不过是昏睡在坟墓里。 [14]
  斯大林走上政治舞台后,一切政治艺术形式都被强制为统一的国家意识形式服务。“俄罗斯文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描述苏联五年计划及阶级斗争”[15],在这里,诗人的艺术生命没了自由,不能呼吸,他害怕沦为政治的写手。圣彼得堡的生活暗无天日,好像是睡在坟墓里,静静的等待死亡。此时,诗人对诗死亡的态度与《我们将死在透明的彼得堡》截然不同,那时的他想到将在圣彼得堡长眠似乎还带着一丝期待,而黑暗的现实降临时,诗人则孱弱地向主祷告,帮他活过彼得堡漫长的黑夜。
  结语
  曼德尔施塔姆在接受了圣彼得堡甘甜的乳汁喂养之后,成长为一名杰出的诗人。他们似乎也因此呼吸着共同的流离命运。圣彼得堡因为被西方化的现实,被形象地为“本国的异乡者”,“无根的世界主义者”,曼德尔施塔姆被布罗茨基称为“全苏联之无家可归的诗人”,后世又给予他“世界文化的孩子”的尊称。这位流亡中的诗人在与自己的灵魂故乡享受了片刻欢愉后,又被现实无情地阻隔,渐行渐远。这位愿把生命赋予圣彼得堡的热情诗人,却没有长眠于自己的故乡。不必扼腕叹息,世界文化的孩子必将与圣彼得堡的文化光芒一样,在宇宙中永垂不朽。
  注释:
  [1]杜玉生: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与圣彼得堡的现代性[J].
  [2]汪介之:现代俄罗斯文学史纲[M],南京出版社,1995,第202页.
  [3]曾思艺: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第354页.
  [4][俄]奥西普·奥杰什坦姆:曼杰什坦姆诗全集[M],汪剑钊译,东方出版社,2008.
  [5]杜玉生: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与圣彼得堡的现代性[J].
  [6] [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贝壳[M],智量译,花城出版社,2008,第69页.
  [7][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贝壳[M],智量译,花城出版社,2008,第50页.
  [8]Marshall 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ght[M],New York:Penguin Books,1988.
  [9][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M],扬子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73页.
  [10] [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M],扬子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104页.
  [11]杜玉生: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与圣彼得堡的现代性[J].
  [12]杜玉生: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与圣彼得堡的现代性[J].
  [13][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M],扬子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160页.
  [14][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M],扬子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164页.
  [15]Henry Borland:Soviet Literary Theory and Practice during the First Five-year Plan,1928-1932[M],New York:Basic Books,1950.
  参考文献:
  [1] 汪介之:现代俄罗斯文学史纲[M],南京出版社,1995.
  [2] 曾思艺:俄国白银时代现代主义诗歌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3] [俄]奥西普·奥杰什坦姆:曼杰什坦姆诗全集[M],汪剑钊译,东方出版社.
  [4] [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诗选[M],扬子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5] [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贝壳[M],智量译,花城出版社,2008.
  [6] 杜玉生: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与圣彼得堡的现代性[J].
  [7] 纪梅:曼德尔施塔姆:爬上钟塔的孩子[J],西部.
  [8]张婧:完美理想的载体——解读曼德尔施塔姆早期诗歌的建筑主题[J],硕士言说.
  [9][俄]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曼德尔施塔姆随笔[M],黄灿然等译,花城出版社,2010.
  [10]蓝英年:冷月葬诗魂——俄罗斯诗人曼德尔施塔姆寻踪[J].
其他文献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俗话说的真到我心坎里,我觉得我特幸福,因为我家有四个疼我爱我的大宝贝。他们各有各的个性,有时候让我啼笑皆非,有时候让我受益匪浅,更多的时候是让我暖到心里。因为他们,我的人生变得五光十色,有滋有味,再没有寂寞漂泊的感觉。  1、执拗的老顽童  我的爷爷是个有点执拗的老爷子,常常让一大家子啼笑皆非。  自从他退休后,就特别喜欢修自行车,对修车的痴迷已经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期刊
【摘要】:《干校六记》是杨绛从干校回来后所写回忆性散文集。朴实,“低调”的语言风格却句句打动人心,令人忍不住流连在作者的一个个故事中去。但是对于英译本来说,如何让目标读者能够有跟源语读者最贴近的理解和感受呢?本文通过不同译本的对比,从翻译风格,规范,技巧,如隐逸明示法,直译与意译,翻译补偿的原则与类型等方面对比,讨论了不同的翻译风格与技巧,并总结出葛浩文的译本综合来说是让目标读者对《干校六记》的最
期刊
【摘要】:着不同之处,本文试着对它们进行辨析,以求得较为恰当的解释,如有不当之处,尽情方家指正。  【关键词】:《孟子集注》;《孟子译注》;注释;辨析  宋代朱熹对《孟子》其中一些篇目词语的注释与今人杨伯俊的注释存在差异,比如《孟子·梁惠王上》“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中对“后”的注释,朱熹解释为“后,不急也”,而杨伯俊则解释为“后,怠慢”。类似的对于同一词语的不同解释的情况还有几
期刊
罗力,1960年生于四川西昌,祖籍重庆。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56176部队,于1983年考入四川美术学院,1987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系主任,副教授,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学会委员。曾担任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指导教师,指导完成实验课题五项;主持重庆市级研究课题两项,教改课题一项;作品《金银珠宝》,《恋爱婚姻》在“八五”期间具有代表性被《中国美术报》专题介绍,并编入《中国当代美术
期刊
1、七夕叹  年年七夕来眼前,多少情人未团圆。  今人难解古人意,葡萄架下空流连。  2、七夕缘  牛郎悄悄迈向前,织女戏水仍悠闲。  河水清清照倩影,凉风悠悠润心田。  小伙撩裙不羞涩,姑娘索衣步子姗。  一见钟情承天意,七夕相会也是缘。  3、七夕情  不慕荣华私下凡,甘留红尘巧谋画。  矜持织女走针线,憨厚牛郎扶犁耙。  严酷天条不畏惧,隔河相望度年华。  一年一度鹊桥会,七彩云上喜泪洒。 
期刊
【摘要】:在篆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印人们从一开始便注意到书法对印章的影响,特别是对篆书的研究,及书写水准成为篆刻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尺。在许多代印人的实践和创新中,有见识的篆刻家便以书法入印,将书法的艺术规律用于印章,利用这点来探索新风格。  【关键词】:书法;印章;刀法;理论发展  在篆刻艺术中,有几个重要理论一直推动着篆刻艺术的发展,如“印宗秦汉”、“印外求印”、“印从书出”等理论,这些理论都直接
期刊
最初她说,宋安辞像梦,梦醒都成空。  最后我说,本来就什么都没有,所以不怕失去。  她叫许小凉。患了抑郁症,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我认识她有2个月后才知道。  小凉的病是宋安辞一手造成的,每次看着她慌张的样子,我也会跟着心疼。  宋安辞是个安静的男孩,成绩倒数。我终究是恨不起来,并且无可救药的背叛了小凉,和他在一起。  在出逃的那天晚上,小凉喝醉了酒,然后跳楼自杀。宋安辞脸上失魂落魄,我追悔莫及。 
期刊
掐指算一算,你学习英语多长时间?6年,7年,8年,10多年?再冷静的想一想,你能用英语做什么?能认识路上的标示,能拼写零星的单词,能看懂没有字母的美剧,能读懂进口食品的说明,能和老外简单的交流,能给他们清晰的指路,亦或是有一天被仍到国外能够无忧无虑不受语言干扰的生活下去?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但至少我知道,对于国内的孩子而言,这些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如果说,国际化整天在你耳边还只是一个离你
期刊
【摘要】:赣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对赣州城市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进行梳理,是把握赣州历史脉络、探索赣州城市发展规律、深入探索和领悟赣州文化内涵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赣州;城市起源;发展演变  赣州市,简称虔,常称为赣南地区,是中国江西省下辖的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江西三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赣州建城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以来,一直是沟通赣、湘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苕溪诗帖》作品中的印章印迹,印章的相关文献资料、收藏顺序、书家题跋进行分析研究《苕溪诗帖》其流传。这其间有内府的鉴藏印,也有文人自用与收藏家用的款印。印章既是作品的凭证,又使其与古画名帖一样使人陶冶其中。《苕溪诗帖》也正是因为收藏者对此绢本的喜爱,才使得此作能在几千年下来完好的流传至今。  【关键词】:苕溪诗帖;收藏;印章;题跋;流传  米芾,初名黼,后改写芾,字元章。生于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