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主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少、慢、差、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师生之间只有一问一答式的“零打碎敲”,没有形成“主问题”引领下的有效对话。从很多的课堂观察中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曲解了新课改中的对话理论,以为对话就是师生之间的简单问答。实现课堂教学对话有效的关键,在于主问题的设计艺术。
  什么是主问题?余映潮先生有过这样的精辟论述:“主问题”是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教师精细阅读课文与精心思考教学的结果,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余老师进一步指出,“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引爆点和黏合剂,在教学中显现着“一以当十”的力量,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的效果。
  余映潮老师教学鲁迅的《风筝》一文设计了这样的三个主问题:一在课文初读阶段:在温馨与和美中有亲情,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请自选角度,说说《风筝》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二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1)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弟弟。(2)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弟弟”与“我”进行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理解。三在课文教学的深化阶段:课文中的“情”表现在哪里?举例说明,每位同学要争取与别人说的不同。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切合文本的特点,而且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读写局面,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不是盲动的,学生的合作学习就不是表面的热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充满挑战,有较高的思维含量。
  不难看出“主问题”的设计艺术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向高效,换一个角度看,研究“主问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一.促进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修炼。这是形成主问题的基础。当下教师只读教材、教材和练习册的现象比较普遍,对文本解读的新经验、新成果、新方法涉猎很少,很难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一线教师可以从孙绍振先生的《名著细读》、陈日亮的《如是我读》这样的文本解读著作中得到启发,从中获得文本解读的新方法。比如说,朱自清的《绿》一文,孙绍振先生就吸纳了余光中先生对朱自清散文“充满女性拟人格”的评价,解读令人耳目一新。如果你设计一个这样的问题:“余光中先生评价说,朱自清的散文充满‘女性拟人格’的写法。简单地理解就是朱自清喜欢用女性形象设喻。你从课文中读出来了吗?把你的发现,作一个分析,写一段话。”你的课堂教学一定会别开生面。
  二.促进教师教学设计工艺的优化。很多的教师承袭从师范院校学来的那一些教学设计的方法,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事实上,教学设计的工艺也在发生着变化。主问题设计艺术的研究,就是一大创新。课堂提问的表述艺术,是主问题设计中的重点之一。如何使你的表述更有利于学生的学,更有利学生去研读文本,读出学生自我,值得研究,我们需要改变过去为教为设的言说方式。问题指向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要在怎样让学生活动充分,积累丰富上下功夫。如教学鲁迅的《故乡》一文,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小说以‘我’为叙述者,叙述中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你能勾画出文中表现‘我’的心情变化脉络的语句吗?”如此表述,问题指向性明确,学生不仅知道做什么,还知道怎样做,学生的最基本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就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三.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的提高。主问题对教师课堂教学调控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尤其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智慧是一种考验。这是形成有效对话的关键。很多课堂的精彩生成为什么擦肩而过,就是因为教师缺少课堂调控的机智。主问题的一大特点,就是让学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思考,形成个性化见解的过程。交流阶段需要教师恰当的评价和追问,在评价中引导和启发,在追问中促发新思考启迪新见解。这样的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也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王君老师执教《老王》一文,用理解老王和“我”的生存状态统领教学。因为老师的课堂调控艺术的高超,使得课堂形成多个师生“思维对峙点”,掀起一个个教学的高潮。
  主问题设计艺术的确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话题,余映潮先生对主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有效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关注和研究主问题,让我们的课堂达到一个审美境界,也让我们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蒋菁,编辑,现居江苏南通。
其他文献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脱节现象是一个客观现实,很多专家和学者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和实践。笔者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力图从九年一贯制学校语文教学的整体架构的角度,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衔接进行探讨。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之比较  (1)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看,初中、小学两阶段“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的本质没变。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
教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引领学生逐步领悟语言文字的深层内涵,触摸文本的主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下面以吉老师执教的《会走路的树》精彩课例,谈谈我对有效指导学生朗读的几点看法。    一.关注细节,构建个性化的阅读场,走进文本    朱熹讲读书需“眼到、口到、心到”,而“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意思是理解得深,才能读好,没有“意会”,焉能“言传”?而要做到“心到”,则必须走进文本,揣摩词句,这样才能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表现”,加上作文在高考的比重最大,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最为头痛的事情。而目前作文教学的误区:常常把作文课当作了作文教学的唯一途径;把作文序列化教学当作唯一的展开模式;把作文讲评和修改当作了唯一的提高方法,于是忽视了各种类型课与作文教学的相辅相成关系。基于这样的意识和训练,最后会形成学生单一的写作思维。本文总结了笔者近年来取材
现代作家大多赞同:对于一篇小说而言,重要的不在于你讲述了什么,而在于你通过何种方式来讲述。全知叙述隐含的是人无所不知的盲目自信,限制叙述则意味着对人的有限性的认同。介于全知叙述与限制叙述之间的多元叙述可谓是小说创作中一条既不僭越人的有限性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全力冲击小说叙述边界的中庸之道。所谓多元叙述就是在一部小说中有至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叙述者,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着同一个中心事件;也即,同一个中心
职高语文自2009年课改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语文生活化是课改的要求之一。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最大的性质和特点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简短的三句话,却道出了教育的本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尝试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势在必行。枯燥乏味地照本宣科很难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目光投向了语文教学生活化,力争
从教法角度讲,传统课堂之所以“沉闷乏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点拨”;课改新课堂之所以“生动活泼”,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强调“点拨”。点拨,从表面看,是一种应用层面的具体的教学方法,但从实质看,是一种主导性和启发式教学原则的体现。而从学法层面看,它又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主人公地位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主体性教学原则的体现。语文新课改课堂,正是因为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师主导性与启发式原则的实施以及点拨式教学法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后现代”成为一个日渐常见的中文名词,作为一种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新兴的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思潮,它强烈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话语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冲击着我们社会的各个领域。主要表现为颠覆性、随意性、零散性、消解主体性、解构统一性、互文性、游戏性、反权威性、反历史性、仿像与狂欢等特征的后现代主义,与讲究传统、传承、规范、典范的语文教学,在我们的大中小学
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及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促进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实施,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学生读写能力的考分,尤其是作文能力的比分几乎占居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所以“得作文优势者得语文‘天下’”。故此,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愈加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重视。  虽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但往往中考成绩下来,结果并非都如此。有的学生,甚至是许多优秀学生,平时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版块,但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就是一个纠结的事。因为写作使人“烦”,阅读可以使人“闲”。其实,写作与阅读同等重要,有时反而比阅读更重要,更实用。  一.现状——相煎何太急  阅读和写作的缘分在现实中常常被老师或学生棒喝,活生生地被撕裂开来,其结果是彼此受伤,独自垂泪到天亮!主要表现:  (一)戴着镣铐跳舞  不管是过去的私塾、还是现代的学校,语文学科课程形态都是以选文作为
经过每次测验,教师都会对试卷进行评讲,通过评讲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学生们对于技能和知识掌握的情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们达到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我们教师会研究试卷,研究学生,有的放矢,授之以渔,注重评讲的针对性、知识的归纳性、语言的形象化、学生的合作性等,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尽量使试卷评讲达到最佳效果。但是,我要说:我们忽略了阅读中的写作因子。  一.指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