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七年级正是培养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写“数学日记”有助于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反思的习惯;有助于学生与数学老师的沟通,能减轻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增加学习动力;交流“数学日记”,评价学习心得,促进自己的提高;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有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 数学日记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七年级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数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没上多久,有的学生兴趣就慢慢消失。其原因: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形象思维占主导,而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占主导。因此七年级正是培养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写“数学日记” 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对每次数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向教师请教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因此,数学日记有着独特的作用,值得让学生去写,去思考,去创造。
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我尝试让学生每天写一则“数学日记”。经过一学年的尝试,我和学生都有了所获。
一、 我体会到的写“数学日记”的好处
1.有助于培养反思的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反思中往往也伴有概括、比较、推理、驳证等思维形式。有了数学日记之后,便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充足的时间静静地回忆:本节课我学了些什么,我是怎样学会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还想了解些哪些知识等等。
2.有助于学生与数学老师的沟通,能减轻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增加学习动力。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有理数有关概念时有些困惑,作业出现很多错误,失去了信心。他们在“数学日记”中谈了学不好的原因,谈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感受,还谈了对教师的要求。我通过个别谈话或在学生“数学日记”上写批语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感情,交流看法,分析出错的原因,解除了不少学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3.交流“数学日记”,评价学习心得,促进自己的提高。每周开展“数学日记”交流活动来评价学习心得。学生在日记中有的作自我评价,说明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解题思路的阐释,对解法的选择;有的在评价别人时,表达对他人思路的看法,对他人解法的认可程度,对他人学习的总体印象,对他人学习数学的建议,甚至还提出自己有别于他人的方法等。这一系列的“评己”与“评他”过程是以合作交流、互利双赢为基础的。
4.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利用“数学日记”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 “数学日记”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在“数学日记”中,学生会记下老师哪一段话最有趣,哪一种方法好,记下哪一个问题老师没讲清,哪一堂课枯燥无味,某个问题还有哪种新的解法等。从这些信息中,教师可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可看出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教师通过及时的总结,就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数学日记”就如同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教学,折射出学生对我们的态度,它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断地了解学生,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
5.有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通过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老师渗透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轻了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数学。有的学生为了在日记中使自己所写的内容表达更清楚明白,就千方百计、搅尽脑汁用恰当的词汇来表白。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学生感到写“数学日记”有东西好写,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写“数学日记”。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慢慢地,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开始,七年级有的学生觉得没话可写,还有的学生干脆记流水账,从上课写起写到下课,样样都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写得确实不错。面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按以下要求写“数学日记”:1、有一写一,实事求是。2、不拘格式,如同聊天。3、三言两语,不必罗嗦。4、有内容就写,不必天天写。
三、批改“数学日记”
1.认真对待学生写来的每则“数学日记”,及时批阅,逐个点评。 我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一定做到有问必答,有的面对面的回答,有的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我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2.注重交流,加强鼓励。我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有创意的都加以表扬鼓励,并每周在课堂上宣读,相互交流,贴在黑板报上展示。对写得不够好的就加以指导。只有这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才有意义;学生的“数学日记”才会越写越好。
通过这段时间的尝试,不但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能力大有提高,而且学生在上课时也特别留意听老师和同学的对话,特别关注用什么方法学习好,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能和同学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学习非常有信心。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而写“数学日记”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学生把学习数学过程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探究的过程用数学语言写在日记中,写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中,“数学日记”对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的和谐、数学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发展无疑起着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会彦.数学日记领我走进孩子的世界.
[2]李传健.浅谈“数学日记”的功能.
[3]马先江.数学日记,促进师生教学行为改变的催化剂.
[4]王禹.数学日记激趣促思之我见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格宜镇第二中学)
[关键词]七年级学生 数学日记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七年级很多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对数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可是没上多久,有的学生兴趣就慢慢消失。其原因:众所周知,小学数学的学习是形象思维占主导,而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占主导。因此七年级正是培养科学思维习惯、形成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写“数学日记” 是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述他对每次数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体会,评价教师教学和自己学习的得失,提出自己对数学教学的要求,向教师请教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因此,数学日记有着独特的作用,值得让学生去写,去思考,去创造。
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我尝试让学生每天写一则“数学日记”。经过一学年的尝试,我和学生都有了所获。
一、 我体会到的写“数学日记”的好处
1.有助于培养反思的习惯和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在反思中往往也伴有概括、比较、推理、驳证等思维形式。有了数学日记之后,便为学生提供了反思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利用充足的时间静静地回忆:本节课我学了些什么,我是怎样学会的,我遇到了什么困难,我还想了解些哪些知识等等。
2.有助于学生与数学老师的沟通,能减轻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增加学习动力。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有理数有关概念时有些困惑,作业出现很多错误,失去了信心。他们在“数学日记”中谈了学不好的原因,谈了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和感受,还谈了对教师的要求。我通过个别谈话或在学生“数学日记”上写批语的形式,与学生交流感情,交流看法,分析出错的原因,解除了不少学生学数学的心理障碍,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3.交流“数学日记”,评价学习心得,促进自己的提高。每周开展“数学日记”交流活动来评价学习心得。学生在日记中有的作自我评价,说明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解题思路的阐释,对解法的选择;有的在评价别人时,表达对他人思路的看法,对他人解法的认可程度,对他人学习的总体印象,对他人学习数学的建议,甚至还提出自己有别于他人的方法等。这一系列的“评己”与“评他”过程是以合作交流、互利双赢为基础的。
4.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学生利用“数学日记”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 “数学日记”进行自我教育和提高。在“数学日记”中,学生会记下老师哪一段话最有趣,哪一种方法好,记下哪一个问题老师没讲清,哪一堂课枯燥无味,某个问题还有哪种新的解法等。从这些信息中,教师可看出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和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可看出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教师通过及时的总结,就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数学日记”就如同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的教学,折射出学生对我们的态度,它时刻提醒我们要不断地了解学生,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
5.有助于学生跨学科学习,写作能力也得到提高。通过学生写“数学日记”,数学老师渗透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轻了学生学数学的心理压力,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数学。有的学生为了在日记中使自己所写的内容表达更清楚明白,就千方百计、搅尽脑汁用恰当的词汇来表白。这样,就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学生感到写“数学日记”有东西好写,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写“数学日记”。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慢慢地,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
二、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开始,七年级有的学生觉得没话可写,还有的学生干脆记流水账,从上课写起写到下课,样样都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写得确实不错。面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按以下要求写“数学日记”:1、有一写一,实事求是。2、不拘格式,如同聊天。3、三言两语,不必罗嗦。4、有内容就写,不必天天写。
三、批改“数学日记”
1.认真对待学生写来的每则“数学日记”,及时批阅,逐个点评。 我对学生在日记中提出的问题一定做到有问必答,有的面对面的回答,有的在学生日记后面写批语,以示我对学生在日记中写的心得体会、意见建议等加以肯定或否定。
2.注重交流,加强鼓励。我看了学生的“数学日记”后,对写得好的、有创意的都加以表扬鼓励,并每周在课堂上宣读,相互交流,贴在黑板报上展示。对写得不够好的就加以指导。只有这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才有意义;学生的“数学日记”才会越写越好。
通过这段时间的尝试,不但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能力大有提高,而且学生在上课时也特别留意听老师和同学的对话,特别关注用什么方法学习好,它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能和同学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学习非常有信心。
新课程强调发展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而写“数学日记”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语言或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学生把学习数学过程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探究的过程用数学语言写在日记中,写出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在小组交流、全班交流中,“数学日记”对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树立、师生关系及生生关系的和谐、数学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发展无疑起着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会彦.数学日记领我走进孩子的世界.
[2]李传健.浅谈“数学日记”的功能.
[3]马先江.数学日记,促进师生教学行为改变的催化剂.
[4]王禹.数学日记激趣促思之我见
(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格宜镇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