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等教育制度概述
教育制度指的是国家及各类教育机构或组织体系,正常运行所需的规则及规定。教育理念是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主要指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理性知识,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教育信念等。
在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由于属于地方分权型国家,教育行政权在州而不在国家,经过200多年的教育发展,形成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级体制,而高等教育采用学分制,其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秉承公平教育理念,实行不分男女、宗教信仰、不分地点年龄,人人都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单轨制。
我国当代的教育制度,以国家教育部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全国的教育事业,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五级体制,其中高等教育分为全日制与成教两种,其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强调重点建设,教育资源向重点地市、重点院校倾斜。
在国家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促进教育公平,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许多学生刻苦学习,只为竞争一个上学名额,而在另一些教育发达地区,不少学生有多个机会进入大学。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出现了教育制度的局限性,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大众化,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教育公平理念为基础,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合理改革。
二、当代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公平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认为,“公平是激励的动力”;孔子也曾在《论语*卫灵公》中说过“有教无类”,这些理论充分说明了公平的重要性。当前各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造成:
(一)社会快速发展加剧教育机会不均等。胡锦涛主席说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在加剧,导致一些学生可通过各种指标进入名校,而另一些学生只能刻苦学习通过统考,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出现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正进入国际化与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需要不断的继续深造,这就给工薪阶层带来更多的压力,相反使富裕阶层得到更多的机会,使高等教育从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竞争,演变成学生背后家庭经济实力的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呈现阶级分化的问题。
(二)地区差异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革,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因得不到国家教育投资的有力支持,而不能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前几年的数据统计中,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村中,只获得国家教育投资的23%;另外,在教育制度方面,城市与农村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有良好学习氛围与完整制度保障,而农村里的教育环境相对较弱,导致教育呈现了两极化趋势。
受经济发展方式等因素制约,我国东部发展程度较优于西部,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聚集了许多名校,而在西藏、青海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可能只有几所普通高校;另外,在教师的能力方面,东部的优秀教师数量也多于西部,使得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有很大差异。
(三)当前制度的局限性难以促进教育公平。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社会,随着人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民普遍要求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高等教育从过去培养精英的身份,转变成为提高人民素质的身份,而目前的制度仍侧重于培养尖端人才,导致出现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却在不断下滑的反差。
在当代社会里,高等教育不仅为培养人才,还肩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但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还有欠缺,导致出现权学交易或钱学交易等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的公信力日益下降,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公平现象,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就能对教育制度进行合理改革。
三、当代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
教育理论改革家哈维洛克认为,教育改革就是对教育现状做有意义的转变,为制订出科学的高等教育制度,需以教育公平的理念为基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平衡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公现象在加剧;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步朝着市场化模式发展,越来越多富裕家庭的学生能轻松享受优质教育,而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刻苦,仍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许多高等院校开始控制农村学生的比例,长此以往,高等教育可能发展成阶级教育,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应平衡发展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
(二)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受地理因素的限制,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比内陆城市更加快速,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国家应制订积极的刺激政策,引导大量优秀人才支援内陆的教育发展,同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这些地区的硬件设施。
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平衡,一方面来自地理位置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高等院校本身,当前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聚集着中国60%以上的高校,并且国家的各项政策也向这些院校倾斜,而其它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且家境普遍较不富裕,考虑到学校的发展,不少高校对招收农村学生有名额限制,当前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应该遏制各地方的招生保护主义现象。
(三)需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能力。虽然在各地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同,但也要承认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事实,在现阶段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需要用不同的质量观对待不同地区的学生,给教育欠居家地区更多的教育机会。
教育制度指的是国家及各类教育机构或组织体系,正常运行所需的规则及规定。教育理念是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主要指人们对教育发展的理性知识,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主张、教育信念等。
在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由于属于地方分权型国家,教育行政权在州而不在国家,经过200多年的教育发展,形成了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级体制,而高等教育采用学分制,其教育制度的最大特点是,秉承公平教育理念,实行不分男女、宗教信仰、不分地点年龄,人人都享有平等教育机会的单轨制。
我国当代的教育制度,以国家教育部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全国的教育事业,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五级体制,其中高等教育分为全日制与成教两种,其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强调重点建设,教育资源向重点地市、重点院校倾斜。
在国家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改革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促进教育公平,在一些教育欠发达地区,许多学生刻苦学习,只为竞争一个上学名额,而在另一些教育发达地区,不少学生有多个机会进入大学。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出现了教育制度的局限性,如何真正实现教育大众化,这是当前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以教育公平理念为基础,对高等教育制度进行合理改革。
二、当代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
公平理论的创始人亚当斯认为,“公平是激励的动力”;孔子也曾在《论语*卫灵公》中说过“有教无类”,这些理论充分说明了公平的重要性。当前各种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是由以下三个方面造成:
(一)社会快速发展加剧教育机会不均等。胡锦涛主席说过,“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中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但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在加剧,导致一些学生可通过各种指标进入名校,而另一些学生只能刻苦学习通过统考,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出现了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正进入国际化与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大学生需要不断的继续深造,这就给工薪阶层带来更多的压力,相反使富裕阶层得到更多的机会,使高等教育从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竞争,演变成学生背后家庭经济实力的竞争,导致高等教育呈现阶级分化的问题。
(二)地区差异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革,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因得不到国家教育投资的有力支持,而不能建立起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前几年的数据统计中,占全国总人口60%的农村中,只获得国家教育投资的23%;另外,在教育制度方面,城市与农村也存在较大差异,城市有良好学习氛围与完整制度保障,而农村里的教育环境相对较弱,导致教育呈现了两极化趋势。
受经济发展方式等因素制约,我国东部发展程度较优于西部,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聚集了许多名校,而在西藏、青海等教育欠发达地区,可能只有几所普通高校;另外,在教师的能力方面,东部的优秀教师数量也多于西部,使得不同地区的教育质量有很大差异。
(三)当前制度的局限性难以促进教育公平。当代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社会,随着人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人民普遍要求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使高等教育从过去培养精英的身份,转变成为提高人民素质的身份,而目前的制度仍侧重于培养尖端人才,导致出现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却在不断下滑的反差。
在当代社会里,高等教育不仅为培养人才,还肩负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但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还有欠缺,导致出现权学交易或钱学交易等现象,使得高等教育的公信力日益下降,从而产生了各种不公平现象,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就能对教育制度进行合理改革。
三、当代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建议
教育理论改革家哈维洛克认为,教育改革就是对教育现状做有意义的转变,为制订出科学的高等教育制度,需以教育公平的理念为基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平衡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价值观在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观念,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公现象在加剧;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逐步朝着市场化模式发展,越来越多富裕家庭的学生能轻松享受优质教育,而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刻苦,仍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甚至许多高等院校开始控制农村学生的比例,长此以往,高等教育可能发展成阶级教育,当前的高等教育制度,应平衡发展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
(二)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受地理因素的限制,沿海地区的教育发展,要比内陆城市更加快速,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国家应制订积极的刺激政策,引导大量优秀人才支援内陆的教育发展,同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这些地区的硬件设施。
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平衡,一方面来自地理位置的差异,另一方面则是来自高等院校本身,当前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聚集着中国60%以上的高校,并且国家的各项政策也向这些院校倾斜,而其它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且家境普遍较不富裕,考虑到学校的发展,不少高校对招收农村学生有名额限制,当前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应该遏制各地方的招生保护主义现象。
(三)需用不同的标准衡量学生的能力。虽然在各地高等教育的目标相同,但也要承认不同地区教育质量的事实,在现阶段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需要用不同的质量观对待不同地区的学生,给教育欠居家地区更多的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