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晚期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爱(Liebe)并没有缺席.关于《斐德罗篇》中爱欲(erōs)观念的现象学阐释,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这种阐释十分复杂.一方面,经由对柏拉图爱欲观念
【机 构】
: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晚期海德格尔现象学中,爱(Liebe)并没有缺席.关于《斐德罗篇》中爱欲(erōs)观念的现象学阐释,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这种阐释十分复杂.一方面,经由对柏拉图爱欲观念之生存论-存在论层面上的解读和化用,海德格尔能够对此在的本性及其与存在的关系进行更为恰当的理解和描述;另一方面,有鉴于对柏拉图一些重要洞见——涉及灵魂与存在的真实关联方式、朝向存在的爱欲性追求中关的角色、诗歌与爱欲性哲学活动之间关系等问题——有意无意的忽略或错失,他对柏拉图式爱欲的某些特征、趋向以及相应的存在观、真理观也提出了批评.这种贬誉交迭、欲扬还抑的现象学阐释,既有诸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也并非是暂时性、孤立性的,而是深刻影响了他的思想探究,尤其是对荷尔德林诗歌的阐释,以及对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等早期希腊哲学家爱欲和友爱(philia)观念的重新思索.并且,正是经由这些解释和思索,海德格尔在与存在问题的深层关联中逐步建立了他自己关于爱欲和友爱问题的一般思想框架.
其他文献
玄学典故“将无同”在《晋书》和《世说新语》中均有载录,文本差异颇多,学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事异辞,主旨无甚差别,该看法值得商榷.两则典故的思想诠释各具宗旨,代表了不同玄
在近百年的文献学研究历程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经历了"建构—解构—重构"的辩证演进过程,与之相关的理论主题如编排方式、性质判定和历史定位等亦得到了深入的考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大背景下,我们不仅要批判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开展深入而独立的中国《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业贡献力量.
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的发展,技术对信息输送的影响力日益增强,逐渐形成了以信息个体化为显著表现的“过滤气泡”现象.“过滤气泡”现象由技术、媒介和
对于《太一生水》文本是一篇还是两篇的问题,学界存在不同看法,其症结在于对《太一生水》的主题、篇章划分等问题的分歧.从文本的整体结构入手,可以发现《太一生水》有一个类似经传或总论、分论的结构.在这一结构下,《太一生水》只能是一篇文献,而非两篇不同的文本.但由于缺少对神明、阴阳、四时等概念的进一步解释,《太一生水》并非一篇完整的哲学文献,其主题也并非为了描述宇宙万物的生成过程,而是为了说明以太一为根据的本体论.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批判性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对立的相互作用"思想."自然辩证法"认为只有从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的相互作用"出发才能把握诸如宇宙、有机生命等"自因"性的事物.同样,正是基于"对立的相互作用"思想,恩格斯批判了"热寂说"、杜林的"原始状态"论等具有"他因论""外因论"性质的错误观点.忽视或未能充分把握"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的相互作用"思想是"不一致论""不相容论"等曲解之所以产生的重要原因.
马克思的《资本论》具有鲜明的社会哲学意蕴.这一方面体现为它对资本生产之社会组织方式的历时态演绎轨迹进行检视,从而在农村土地所有制的资本化、城市商业体系之潜在资本职能的普遍化,以及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的历史辩证运动中,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得以产生、赓续与发展的显性社会学机理;另一方面又反映在它对资本自身之社会表现形态的共时性变迁规律进行剖析,并在产业资本与货币资本、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辩证关系中,再现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强化其社会掌控能力的隐性社会学动因.与此同时,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脉络,马克思在更为宏
朱熹的孝论是以"四书"、《礼记》及《孝经》等先秦与秦汉文献为基础,萃集儒家孝论的精粹而成,具有集大成的性质.朱熹以"理-气"结构论证孝的合法性,以"理-礼"结构确定礼为孝的运行机制,由权而"得中"为孝的实践原则,并基于孝悌为"行仁之始"的理解,从心性与政治两个层面总结了孝的意义.朱熹的孝论体现出了兼该体用、会通公私领域的特点,并不是后世愚忠愚孝思想的理论来源.而"经由现代性的洗礼",在当前的中国社会重建新的孝伦理体系,仍是一项重要和迫切的工作.
"合宜行为"概念在斯多亚派的伦理学以及西方伦理思想史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依据斯多亚派的"自然"与"属己之爱"的概念,在广义上将"合宜行为"界定为"符合自然/本性的行为";其次,依据他们对善/恶、中性事物的界定,指出广义的合宜行为又可以区分为狭义的"合宜行为"与"完美行为/正确行为".通过对合宜行为的讨论,斯多亚派反对在日常生活中将健康与财富等视为善或人生目的,同时也反对完全抛弃健康与财富等的犬儒作风,而是建议我们以一种宁静的态度对待世事无常,并在理性处理中性事物的过程中,追求美德的卓越与幸福.
随着对移情的跨学科的深入研究,移情概念本身在当代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本文通过对不同定义方式的梳理,根据对情绪要素和认知要素的不同要求,归纳出了广义的移情概念和狭义的移情概念.从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来看,狭义的移情虽然有助于美德的培养,但是鉴于它在概念上并不蕴含对美德来说是构成性的规范性要求,因此狭义的移情本身并不适于被看作是一种美德.而且,试图把对他人关切的移情理解为美德的尝试也是存在问题的.
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等文本中提到了几种特别的生存方式,并将它们看作存在之真理发生的方式,但对它们大多未加明确解释,因而其含义不明.从海德格尔中后期提出的"真理的发生作为斗争和争执"出发,系统地探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真理发生的这五种方式以及与此对应的五种实际生存样式,可揭示出它们的真实含义.同时,由于真理的发生需要"此"作为居有的发生之所和敞开之地,而此-在是人之存在的本真状态,因此这五种方式是出自存在之真理的人的本真生存样式.这是海德格尔随着对存在理解的拓宽和加深,对《存在与时间》未及展开的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