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行知认为做人的根本是道德,他曾说如果人的道德根本坏掉了,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德育教育常常渗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而小学语文教学由于本身强烈的思想性而常常被赋予德育教育的责任。但是语文教学毕竟还是要以文学教育为主,太过强调德育教育而忽视了语文教学本质的意义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德育教育的渗透应该以一种自然地,艺术的方式进行穿插。
一、现代小学生的教育现状
当代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父母的独生子女,许多孩子的父母常常忙于工作,没有较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从而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还有很多孩子是被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但是受成长经历,文化结构,生活理念的影响,这种隔代的教育始终不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加之爷爷奶奶对孙子的宠爱,孩子们甚至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品行。比如习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而缺乏自立能力,亲人的宠溺导致对亲情的认识不够,不能做到尊重师长,好逸恶劳缺乏动手能力,不能与人沟通而常常意气用事,等等。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取得同步,甚至有些家长错误的认为只要孩子上了学,教育任务就完全落在了校方的头上。
在学校里,大部分的老师也存在着重“教”疏“导”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搞了很多课程标准,但有很多东西都流于形式,语文课本里大量的德育教育材料也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常常变成作业减量等显性的变化,德育教育也存在着过于死板,灵活性不高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师未能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德育教育知识简单粗暴的“苦口婆心”式的说教,而学生们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亦没有收到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初期,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年龄尚浅,心灵纯洁,对万事万物尚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这就急需我们在小学教育中把握好学生们的心理,在润物无声中向学生们传导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让学生们对亲情,友情对国家都有正确是非观念。
德育教育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时德育教育对社会整体也是非常重要的。说到底,社会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主题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而思想品德又是个体结构的核心,行为方式的源头,所以在小学时期就让学生们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能让社会有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由此全面提高人民素质,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必将更加安居乐业。
三、由《伞》来分析德育教育的方式
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语文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达到既教书,也育人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以小学课文《伞》为例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里德育教育的实施。
(一)在字段中落实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经过反复论证,精心挑选过的,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结合深切情感辛勤创作出来的,字句间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伞》中淅淅沥沥的雨的世界,灰蒙蒙的天空和墨绿色的伞,这些微冷色调景物的描写与温暖的亲情相对比,立刻折射出亲情伟大而永恒的意义。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去领会这种字句间蕴含的亲情,把握好这种浪漫而和谐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润物无声之美。
(二)在情景创建中落实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伞》描写的是简单的爷爷在雨天接孩子放学的事情。这是他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小事,这难得的德育教育也常常被忽视。但是《伞》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这个点,为我们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立意。课文中描写到在“我”的小时候外公在雨中为我撑伞,伞向“我”的方向倾斜,当“我”长大后,为外公撑伞,伞向外公的方向倾斜了。这把倾斜的伞充满了亲情的温暖,教“我”永远难以忘怀。这样的情景带入不仅打动了老师们,也孩子们了解到这日常中的小事里蕴含的亲情价值。教师一样也可以创建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迅速的走进情景中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而不是简单的说教,让学生主动的意识到这些情感内涵,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让学生在行为对比中获得德育教育
《伞》中创造了两个几乎相同的画面。一样都是雨中的环境,一样都是那把墨绿色的伞,一样都是“我”和外公,但又是不一样的行为。小时候向“我”倾斜的伞包含了外公对“我”的疼爱,是长辈对晚辈的温情的宠爱。后来向外公倾斜的伞则是表达了“我”对外公深深的关爱,是晚辈对长辈深厚的敬爱与孝顺。在这相同的情景和不同的行为中表现的是人间简单而真挚的亲情。是对伟大亲情的歌颂,是爱的传承。
让学生主义到这样的行为对比,也会让学生主动审视自身。他们敏感的小情绪会立即体会出这期其中的温暖,并也学会尊老爱幼,像课文中的主人公一样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接过外公手里的伞,将爱传递下去。这样的德育教育由学生们主动领悟,效果更好。甚至当天就能看到学生们的成长。
经过这把饱含真情的伞的教育,相信学生们对亲情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尊敬师长,孝敬老人的意识已经深深地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了。我们的教师们也应从中学习一些教育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时刻保持“教书育人”的意识,探索出更多更灵活的德育教育方式。
一、现代小学生的教育现状
当代的孩子们大部分都是父母的独生子女,许多孩子的父母常常忙于工作,没有较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从而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还有很多孩子是被交给爷爷奶奶照顾,但是受成长经历,文化结构,生活理念的影响,这种隔代的教育始终不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加之爷爷奶奶对孙子的宠爱,孩子们甚至养成了很多不良的品行。比如习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而缺乏自立能力,亲人的宠溺导致对亲情的认识不够,不能做到尊重师长,好逸恶劳缺乏动手能力,不能与人沟通而常常意气用事,等等。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有取得同步,甚至有些家长错误的认为只要孩子上了学,教育任务就完全落在了校方的头上。
在学校里,大部分的老师也存在着重“教”疏“导”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搞了很多课程标准,但有很多东西都流于形式,语文课本里大量的德育教育材料也并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常常变成作业减量等显性的变化,德育教育也存在着过于死板,灵活性不高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老师未能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德育教育知识简单粗暴的“苦口婆心”式的说教,而学生们也只是左耳进,右耳出,亦没有收到德育教育的实效。
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处于人生成长初期,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年龄尚浅,心灵纯洁,对万事万物尚没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标准,这就急需我们在小学教育中把握好学生们的心理,在润物无声中向学生们传导一个正确的道德标准,让学生们对亲情,友情对国家都有正确是非观念。
德育教育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时德育教育对社会整体也是非常重要的。说到底,社会也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主题都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而思想品德又是个体结构的核心,行为方式的源头,所以在小学时期就让学生们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能让社会有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由此全面提高人民素质,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人民必将更加安居乐业。
三、由《伞》来分析德育教育的方式
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亦是人类文明的载体。语文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达到既教书,也育人的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以小学课文《伞》为例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里德育教育的实施。
(一)在字段中落实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经过反复论证,精心挑选过的,其中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结合深切情感辛勤创作出来的,字句间均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思想感情。《伞》中淅淅沥沥的雨的世界,灰蒙蒙的天空和墨绿色的伞,这些微冷色调景物的描写与温暖的亲情相对比,立刻折射出亲情伟大而永恒的意义。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去领会这种字句间蕴含的亲情,把握好这种浪漫而和谐的情感表达,让学生体会到亲情的润物无声之美。
(二)在情景创建中落实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伞》描写的是简单的爷爷在雨天接孩子放学的事情。这是他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小事,这难得的德育教育也常常被忽视。但是《伞》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这个点,为我们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立意。课文中描写到在“我”的小时候外公在雨中为我撑伞,伞向“我”的方向倾斜,当“我”长大后,为外公撑伞,伞向外公的方向倾斜了。这把倾斜的伞充满了亲情的温暖,教“我”永远难以忘怀。这样的情景带入不仅打动了老师们,也孩子们了解到这日常中的小事里蕴含的亲情价值。教师一样也可以创建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迅速的走进情景中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而不是简单的说教,让学生主动的意识到这些情感内涵,从而达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让学生在行为对比中获得德育教育
《伞》中创造了两个几乎相同的画面。一样都是雨中的环境,一样都是那把墨绿色的伞,一样都是“我”和外公,但又是不一样的行为。小时候向“我”倾斜的伞包含了外公对“我”的疼爱,是长辈对晚辈的温情的宠爱。后来向外公倾斜的伞则是表达了“我”对外公深深的关爱,是晚辈对长辈深厚的敬爱与孝顺。在这相同的情景和不同的行为中表现的是人间简单而真挚的亲情。是对伟大亲情的歌颂,是爱的传承。
让学生主义到这样的行为对比,也会让学生主动审视自身。他们敏感的小情绪会立即体会出这期其中的温暖,并也学会尊老爱幼,像课文中的主人公一样在慢慢成长过程中接过外公手里的伞,将爱传递下去。这样的德育教育由学生们主动领悟,效果更好。甚至当天就能看到学生们的成长。
经过这把饱含真情的伞的教育,相信学生们对亲情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尊敬师长,孝敬老人的意识已经深深地在孩子们的心中发芽了。我们的教师们也应从中学习一些教育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时刻保持“教书育人”的意识,探索出更多更灵活的德育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