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师说》的写作目的,有人认为是阐述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是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 这些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回归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此文是韩愈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的,写作的主要目的也应是对李蟠的勉励、肯定、告诫等。
[关键词]师说;写作目的;情感;受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3602
关于《师说》的写作目的,有人认为是阐述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是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 这些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觉得这并不完全符合作者写作此文的出发点。回归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此文是韩愈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的,写作的主要目的也应是对李蟠的勉励、肯定、告诫等,具体析来如下:
一、赞赏李蟠行古道
《师说》的最后一段内容为: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不少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尾声,无足轻重。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反倒是认为最后一段应是全文的纲,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和基础,不少争议性的问题如若我们从最后一段出发去思考往往会很容易地将之解决。在这一段中,作者明确表明此文是送给李蟠的,就如他的《送区册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一样,是有着明确的写作对象的,虽然我们知道此文不是单单写给李蟠的,但在韩愈心目中,李蟠应是第一个读者。而此文的写作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赞赏李蟠能行古道。青年学子李蟠,好学且博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不被时俗限制,向韩愈学习,也就是拜韩愈为师,韩愈自然是激动不已,对之自然也是赞赏(嘉)不已。赞赏他什么?赞赏他能行“古道”。“古道”,在这里就是古代的从师之道,古代的从师而学的方式。一个“古”字,一方面说明了这种方式距离当时已久,另一方面则强调了这种方式已好长时间不被人施行。而从师而学本是正确之道,现在被一优秀的青年学子拾起,韩愈的愉悦之情可想而知,所以对之是赞赏有加。后来,一大批优秀的学子纷纷拜韩愈为师,跟在韩愈后面学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就是他们从韩愈對李蟠的赞赏中得到了鼓励。
二、坚定李蟠从师心
《师说》开头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有资料(如《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第95页)将之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此句是带有作者较多推测的主观陈述,着一“必”字,只是为了显示力度,显示老师对“学者”的重要性。且如若是把此句当做文章的中心论点,那文章后面的主要内容就应该是通过一系列事例或数据来证明之,而实际并非如此。笔者认为此句一方面是为了引出“师”这一话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坚定李蟠从师学习的信心。开头先声夺人,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强调古代求学的人都有老师,使李蟠认识到自己从师学习的行为是和古之学者一致的,是符合“古道”的,于是其心中自然就先有了一些底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多数资料都是把此句理解为老师的作用,并依此界定了老师的职业内涵——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一直流传至今,同时这些资料包括教材都是把“受”字看作通假字,同“授”。其实,这样理解是失之偏颇的,究其原因,就是角度不对。吴小如教授在《韩文琐札》中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句,盖承首句‘古之学者’言之,言学者求师,所以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而解己之惑也。非为传道于人,授业于人,解人之惑也。”此言可谓得之。其实理解此句不仅应从“古之学者”的角度,还应从“今之李蟠”的角度。韩愈此句的主要目的或许就是想让李蟠明白通过老师自己能够学到什么,就是吴教授所说的“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解己之惑”。“受”字就是“接受”之意,不应同“授”。其实,在唐代并不少童子之师、章句之师,相信李蟠之前也肯定有过这样的老师,但到了十七岁通习了六艺经传之后,再找老师需要学习什么呢?此处韩愈予以了指导。
明白了通过老师可以学到什么之后,韩愈用了几近浅白的语言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每个人生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惑”,要靠“闻道先乎吾”的人帮自己解决,而这样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于是顺带点出了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云:大道至简。确实,真理往往是朴素的。可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在当时却被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所掩盖,韩愈需要为李蟠们拨去障目之草叶。在这里,之所以令人信服,除了道理的至简至纯外,还与作者现身说法及强烈的情感投入有关。段中的“吾”可以指“我”,但更可以指“我们”,恳恳言辞,谆谆教诲,怎不令求学的人茅塞顿开?
三、告诫李蟠除干扰
《师说》第二段开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作者连发感叹,既承上文之情,亦承上文之理。本来,从师学习可以说是再正常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随着时移世易,人们尤其是士大夫们竟以从师为耻。史料载,唐代以降,魏晋之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因而,社会上形成一种普遍的错误认识——人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遵“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以后,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士大夫们不仅自己不从师,还反对别人从师,对之是“群聚而笑之”。这样下去的后果会是什么呢?清醒如韩愈者是有着深刻认识的。随之不惜笔墨,连用三组对比,点面结合,形象而令人信服地指出了不从师之弊:愚,不明,士大夫不及百工智。对此,较多论者都认为是韩愈对社会上不从师之风的强烈批判,也是他逆风气而动鼓励从师的公开宣示。诚然,如若我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指向,特别是从李蟠阅读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其中更有着作者的殷殷告诫,告诫李蟠不要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告诫李蟠在从师之路上不要浅尝辄止,因为不从师就不能解惑,不从师就不能提高。
四、指导李蟠师多人
“圣人无常师……”此段开头又以圣人为例,与前段内容相呼应,但前一段只是笼统地说圣人从师而问,以与今之众人不从师进行对比,重点在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此段则明晰地记述了孔子的具体所师,重在说明孔子不仅从师,而且还有多个老师。在唐代,孔子是世人的楷模,作者以之为例,就是想让李蟠等人明白,不仅要从师,还要拜多个人为师,孔子尚且如此,何况我等之人呢?这和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教导是一样的。圣人孔子就是不断地“转益多师”,后来才成为一个集大成者,在思想学问技艺及影响力等方面,也超过了他的老师郯子师襄等人。于是,在此基础上,作者顺势又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如是而已”,点出了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显而易见的,可就是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世人却不明白或在装糊涂,世人不明白或装糊涂可以,但作者希望年轻如李蟠者不要不明白。所以,此段内容既有对李蟠转益多师的具体指导,又有对其深切的勉励和期望。其中韩愈开阔的胸怀及对后辈热烈的鼓励,不能不令人感动。
综上所述,韩愈在《师说》中除了表达对李蟠的赞赏外,还有对他的勉励、告诫、指导等,这应该是作者写此文的主要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当然文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不从师风尚的尖锐批判,但重点应是对“后学”们的勉励,毕竟,希望还是在如李蟠的“后学”及后来的“后学”身上。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关键词]师说;写作目的;情感;受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3602
关于《师说》的写作目的,有人认为是阐述老师的作用和从师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是抨击那些“耻学于师”的“士大夫之族”。 这些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觉得这并不完全符合作者写作此文的出发点。回归文本,我们很容易发现此文是韩愈写给自己的学生李蟠的,写作的主要目的也应是对李蟠的勉励、肯定、告诫等,具体析来如下:
一、赞赏李蟠行古道
《师说》的最后一段内容为: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不少人认为文章的最后一段是全文的尾声,无足轻重。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反倒是认为最后一段应是全文的纲,是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的切入点和基础,不少争议性的问题如若我们从最后一段出发去思考往往会很容易地将之解决。在这一段中,作者明确表明此文是送给李蟠的,就如他的《送区册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一样,是有着明确的写作对象的,虽然我们知道此文不是单单写给李蟠的,但在韩愈心目中,李蟠应是第一个读者。而此文的写作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赞赏李蟠能行古道。青年学子李蟠,好学且博学,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不被时俗限制,向韩愈学习,也就是拜韩愈为师,韩愈自然是激动不已,对之自然也是赞赏(嘉)不已。赞赏他什么?赞赏他能行“古道”。“古道”,在这里就是古代的从师之道,古代的从师而学的方式。一个“古”字,一方面说明了这种方式距离当时已久,另一方面则强调了这种方式已好长时间不被人施行。而从师而学本是正确之道,现在被一优秀的青年学子拾起,韩愈的愉悦之情可想而知,所以对之是赞赏有加。后来,一大批优秀的学子纷纷拜韩愈为师,跟在韩愈后面学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我想就是他们从韩愈對李蟠的赞赏中得到了鼓励。
二、坚定李蟠从师心
《师说》开头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有资料(如《语文教学参考书》,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第95页)将之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此句是带有作者较多推测的主观陈述,着一“必”字,只是为了显示力度,显示老师对“学者”的重要性。且如若是把此句当做文章的中心论点,那文章后面的主要内容就应该是通过一系列事例或数据来证明之,而实际并非如此。笔者认为此句一方面是为了引出“师”这一话题,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坚定李蟠从师学习的信心。开头先声夺人,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强调古代求学的人都有老师,使李蟠认识到自己从师学习的行为是和古之学者一致的,是符合“古道”的,于是其心中自然就先有了一些底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多数资料都是把此句理解为老师的作用,并依此界定了老师的职业内涵——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一直流传至今,同时这些资料包括教材都是把“受”字看作通假字,同“授”。其实,这样理解是失之偏颇的,究其原因,就是角度不对。吴小如教授在《韩文琐札》中认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句,盖承首句‘古之学者’言之,言学者求师,所以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而解己之惑也。非为传道于人,授业于人,解人之惑也。”此言可谓得之。其实理解此句不仅应从“古之学者”的角度,还应从“今之李蟠”的角度。韩愈此句的主要目的或许就是想让李蟠明白通过老师自己能够学到什么,就是吴教授所说的“承先哲之道,受古人之业,解己之惑”。“受”字就是“接受”之意,不应同“授”。其实,在唐代并不少童子之师、章句之师,相信李蟠之前也肯定有过这样的老师,但到了十七岁通习了六艺经传之后,再找老师需要学习什么呢?此处韩愈予以了指导。
明白了通过老师可以学到什么之后,韩愈用了几近浅白的语言阐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每个人生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惑”,要靠“闻道先乎吾”的人帮自己解决,而这样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于是顺带点出了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老子云:大道至简。确实,真理往往是朴素的。可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在当时却被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所掩盖,韩愈需要为李蟠们拨去障目之草叶。在这里,之所以令人信服,除了道理的至简至纯外,还与作者现身说法及强烈的情感投入有关。段中的“吾”可以指“我”,但更可以指“我们”,恳恳言辞,谆谆教诲,怎不令求学的人茅塞顿开?
三、告诫李蟠除干扰
《师说》第二段开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作者连发感叹,既承上文之情,亦承上文之理。本来,从师学习可以说是再正常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可随着时移世易,人们尤其是士大夫们竟以从师为耻。史料载,唐代以降,魏晋之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不管品德智能高低,凭着高贵的门第,生来就是统治者。因而,社会上形成一种普遍的错误认识——人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遵“家法”而鄙从师。到了韩愈所处的中唐以后,这种风气愈演愈烈,士大夫们不仅自己不从师,还反对别人从师,对之是“群聚而笑之”。这样下去的后果会是什么呢?清醒如韩愈者是有着深刻认识的。随之不惜笔墨,连用三组对比,点面结合,形象而令人信服地指出了不从师之弊:愚,不明,士大夫不及百工智。对此,较多论者都认为是韩愈对社会上不从师之风的强烈批判,也是他逆风气而动鼓励从师的公开宣示。诚然,如若我们再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指向,特别是从李蟠阅读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其中更有着作者的殷殷告诫,告诫李蟠不要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告诫李蟠在从师之路上不要浅尝辄止,因为不从师就不能解惑,不从师就不能提高。
四、指导李蟠师多人
“圣人无常师……”此段开头又以圣人为例,与前段内容相呼应,但前一段只是笼统地说圣人从师而问,以与今之众人不从师进行对比,重点在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此段则明晰地记述了孔子的具体所师,重在说明孔子不仅从师,而且还有多个老师。在唐代,孔子是世人的楷模,作者以之为例,就是想让李蟠等人明白,不仅要从师,还要拜多个人为师,孔子尚且如此,何况我等之人呢?这和杜甫“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教导是一样的。圣人孔子就是不断地“转益多师”,后来才成为一个集大成者,在思想学问技艺及影响力等方面,也超过了他的老师郯子师襄等人。于是,在此基础上,作者顺势又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道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如是而已”,点出了这个道理其实是很显而易见的,可就是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世人却不明白或在装糊涂,世人不明白或装糊涂可以,但作者希望年轻如李蟠者不要不明白。所以,此段内容既有对李蟠转益多师的具体指导,又有对其深切的勉励和期望。其中韩愈开阔的胸怀及对后辈热烈的鼓励,不能不令人感动。
综上所述,韩愈在《师说》中除了表达对李蟠的赞赏外,还有对他的勉励、告诫、指导等,这应该是作者写此文的主要出发点和主要目的。当然文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上不从师风尚的尖锐批判,但重点应是对“后学”们的勉励,毕竟,希望还是在如李蟠的“后学”及后来的“后学”身上。
(责任编辑韦淑红)